第一节 领导者素质的含义和特点
一、领导者素质的含义
“素质”原是生理学上的一个概念,它本来的含义主要是指人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先天特点。心理学借用这一概念,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它是人的心理状态的生理条件。这种先天的特点和条件,是人们获得知识、才能的基础,是才能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它的外在表现为气质、性格、志趣、体魄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文化的发展,素质这个概念被广泛用于管理学、体育学、人口学等各个学科。它的内涵不断扩大,诸如人的品德、学识、能力、情操、风度等,都可以用它予以概括。
为领导者下定义,是将领导者作为一个从事领导工作的整体而定义的,即领导工作对从业者的内在条件是有要求的,领导工作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就是领导者的素质。所以,领导者的素质是指领导者共同的本质特征,是领导者在个人生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教育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在其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最基本特征及其所达到的水平。
领导者素质同心理学中的素质概念有联系又有区别。领导者素质包括领导者的心理素质,同时又有更广泛的内容,如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素质、文化专业素质、组织能力素质等。
对领导的素质要有全面科学地理解,不可偏颇。领导的素质中,既有先天的生理素质,又有后天的品德、能力、文化等的素质。两类素质当中,更应强调领导素质后天性的重要地位。因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领导的社会属性决定领导工作的本质。但也必须承认生理条件、先天素质对领导者的成长和领导工作的作用。正确的观点是:良好的生理素质是领导者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客观物质基础;一定的社会条件是领导者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后天的学习和锻炼对领导者素质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外有些学者把领导者素质看作是一种天赋的生理现象,否认、贬低和忽视后天实践的作用,这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马克思主义管理学、领导学,一方面承认心理生理素质在领导者素质形成中的基础作用,因为人之所以具备一般动物所没有的高超的智能,就是由于人脑的生理结构比一般动物的大脑要发达得多;另一方面,更为重视和强调后天的学习、训练、教育和实践在领导素质形成中的决定作用。因为不仅领导者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格素质、文化专业素质、组织能力等素质,都是后天学习、教育、训练和社会实践影响的结果,而且心理生理素质本身的发展和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后天的学习、训练、教育和实践。如果没有一定的社会条件,不学习他人社会实践的经验,不接触社会的群体活动,不参与社会的交往活动,一个人不论其个体的生理素质何等优良,是不可能获得领导者应有的素质,不可能履行领导工作的职能,完成领导工作的。
我们认为:先天素质与后天实践相比,后天实践的作用更重要。2000年2月在西方出版的《百万富翁的智慧》对美国1 300名百万富翁做调查,在谈到为什么成功时,几乎没有一个人把成功归功于才华,他们说:成功的秘诀在于诚实,有自我约束力,善于与人相处、勤奋和有贤内助。爱因斯坦也说过,他的成功在于1%的天赋加上99%的努力。可见,素质更多的是经过后天的锤炼而获得的。
有些领导者的先天条件并不一定好,但通过不间断的学习和实践,逐步改善和提高了自己的素质,使之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优秀的人,这个过程类似于“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天鹅”;有些人先天的素质很不错,纯朴正直,极有才华。但由于抵挡不住外部的诱惑,蜕化变质,丧失了原来的素质,堕落为人民的罪人。
所以,先天素质与后天实践相比,更应强调后天实践的作用。先天的素质对人来讲是确定的、不可更改的,过分强调先天的素质,把先天的生理条件说成是决定领导工作的第一位重要的因素,就走向了“遗传决定论”、“血统论”了。这将抹杀人的后天努力,将人永远定位于无法抗拒的先天命运上,这显然是荒谬、无情的。强调后天实践的作用,将人成功与否的砝码交给了每一个抱有信心和希望的人,这将点燃人心头的火焰,释放出人的潜能,在成就个人事业的同时,也创造了历史、创造了财富。
但研究领导素质时,并不排除先天素质的作用,有句名言“性格即命运”,是说性格对一个人的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先天的心理因素导致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它们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不可否认的作用。下面这个例子从一定的侧面可以反映出这个问题。黎锦熙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民国头十年他在湖南办报,当时帮他誊写文稿的有三个人。第一个抄写员沉默寡言,只是老老实实地抄写文稿,错字、别字也照抄不误,后来这个人一直默默无闻。第二个抄写员则非常认真,对每份文稿都先进行认真仔细地检查然后才抄写,遇到错字、病句都要改过来。后来,这个抄写员写了一首歌词,经聂耳谱曲后命名为《义勇军进行曲》,他就是田汉。第三个抄写员则与众不同,他也认真看每份文稿,但他只抄与自己意见相符的文稿,对那些意见不同的文稿则随手扔掉,一句话也不抄。后来,这个人建立了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他就是毛泽东。(1)
故事中的三个人,第一个死板拘泥,墨守成规,不能成就大事业;第二个有个人见地,认真负责,是将才不是帅才,成为伟大的剧作家;第三个有独立的见解,不入俗流,成为伟大的领袖。所以,先天的素质对领导素质的形成是有作用的,不能一笔抹煞。坚韧、乐观、自信是成就事业的重要的心理特征;反之,脆弱、悲观的心理阻碍人的成长。但能否成功的关键不在先天条件,在于后天的磨炼与努力。
二、领导者素质的特点
由于领导者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客观上要求领导必须具备比一般人员更高、更优异的个人素质和修养。领导者的素质具有时代性、综合性、层次性等特点。
(一)时代性
领导者的素质是领导者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时势造英雄”,领导的素质有很强的时代性。时代不同,造就领导者的社会条件也不同,对领导者素质的要求就不同。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主题,时代的主题不同,要求的领导的类型也即不同。时代主题犹如“招贤榜”,各路英雄纷纷应招,在解决时代任务的过程中,大浪淘沙,有的人脱颖而出,成为叱咤风云的时代人物和著名的领导者。
“乱世出英雄”。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思想争鸣,七雄争霸,涌现出了一大批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如:孔子、孟子、荀子、墨子、孙武、鬼谷子等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是奠定资产阶级生产方式、人文思想启蒙的时期,灿若群星的艺术家、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照亮了欧洲的天空。恩格斯曾说,这是一个注定要出伟大历史人物的时期,这也为“时势造英雄”作了注释。在革命战争时期,需要领导者具备发动群众、开展阶级斗争、英勇作战等方面的素质,那是一个涌现大批革命家、军事家的时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则要求领导者具备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懂管理、懂科学、掌握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素质,于是管理型的领导者纷纷涌现。当中国的改革进入到政治体制改革,时代要求党的领导干部大力加强对执政规律的研究,全面提升执政的能力。相信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一大批懂政治、会执政的领导将涌现出来。“时势造英雄”,在领导干部的身上折射着时代的风采。
据媒体报道,中国官员的代际更迭规律,已经由早日革命运动型官员,至改革开放后的技术专家型官员,再到而今的公共管理型官员。《学术界》对14个省区级党委换届做的统计表明,换届前,181人中有135人最高学历是文科,换届后,则升至150人。在这些文科省委常委中,拥有经济学专业的常委最多,包括各类与经济相关的专业,其次是管理学。官员的学历走向,从十七届新入选的政治局委员也能窥其一斑。习近平、刘延东和李源潮,都为法学博士,李克强是经济学博士。(2)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领导者身居的客观环境变了,领导者的素质也要相应地改变以适应变化了的客观环境。领导者只有具备了符合时代特点,解决时代主题的素质,才能站在时代的前列,有效地实施科学领导,带领群众作出应有的贡献。
领导素质的时代性也说明领导的素质是随历史的变化而变化的,领导的素质是动态的、历史的、发展的过程,不能一成不变。
(二)综合性
领导的素质是由多方面的素质组成的,领导的素质具有全面性的特点。这是由领导工作本身的综合性及领导者个人素质的具体性决定的。领导的素质很难用一个方面来概括,为了胜任领导工作,领导者一定要求具备多方面的素质。领导工作的重要性及综合性的特点,对从事领导工作的人来讲,既有对素质高度的要求,也有对素质全面性的要求。领导的素质中包括了政治、道德、能力、心理、人格、知识、情感、体质、气魄等等。
领导者内在多元的要素,又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它们在领导者的活动中相互融合,共同发挥作用。
综合的素质对人的要求是很高的,内在素质有所缺陷的领导,对开展领导工作是不利的。如心理不健康、意志不坚强的人,会影响领导的正确决策;心胸度量狭小的领导,容不下人,也影响领导的威信及工作。(www.xing528.com)
强调领导素质的综合性,并不是求全责备,全才的、各种素质均衡发展的人是极少的,人各有特长,各有千秋,各有作为。在综合性的素质中,不同的人在某些方面较为突出,如有的人意志力超常,有的人判断力非凡,有的人品德高尚,这很正常。要注意的是,一个称职的出色的领导在其素质方面越全面越好。
(三)层次性
这是指与领导所处位置相适应的素质要求。由于领导工作是有级别差异的,因而对不同级别的领导具有不同的素质要求。领导的素质要与领导担任的领导工作的级别相匹配。之所以将领导的素质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是因为领导的工作除了划分不同的类别外,还分有不同的层次。按领导的类别划分,人们常可以这样来称呼:军事指挥家、政治领袖、企业家等等;那么下面的称呼:高级干部、中层领导、基层领导等,就是对领导者不同层次性的称谓了。
领导者除去有不同领域、不同部门的类型之分外,还有不同层次、不同地位的区别。不同层次的领导工作对领导素质的要求是不同的。认识领导素质的层次性也是了解领导的能力素质的重要参数,更主要是为了做到适才而用。诸葛亮著的《将器》一文对此有精辟论述,他说:“将之器,其用大小不同,若洞察其奸,何其祸,为之众服,此十夫之将;夙兴夜寐,言词密察,此百夫之将;直而有虑,勇而能斗,此千夫之将;外貌恒恒,中情烈烈,知人勤劳,悉人饥寒,此万夫之将;迎贤进能,日慎一日,诚心宽大,闲于理乱,此十万夫之将;仁爱治于天下,信义服邻国,上知天文,中察人事,下识地理,四海之内,视为室家,此天下之将”。他将军事人才分为了“十夫”、“百夫”、“千夫”、“万夫”、“十万夫之将”、“天下之将”的区别,并指出他们之间在领导才能、领导素质方面的不同要求,他的分析是很有见地的。不同级别的领导工作要求不同的领导素质,只有量才而用,才能做好领导工作。
现实中,用人不当,不仅挫伤了个人的积极性,而且贻误了时机,使领导工作受损。“大材小用、小材大用”都是不妥的。刘备临终前,告诫诸葛亮,马谡志大才疏,不可重用。但诸葛亮没有听,在街亭之战中委以重任,酿成大错。这说明领导者除了要有自知之明外,还要善于发现下属人员中具有潜质的人才,及时提拔到相应的位置,充分发挥其作用,而对不具备相应层次能力的领导,要及时调整。
研究领导素质的层次,要求领导者个人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才干有正确的估计,按自己担任的工作的层次,严格要求自己,正确履行领导的职责,做好领导工作。对上级领导来说,任命领导干部时,要充分考虑所任用之人的才能。层次不同,所担负的职责也不同,其素质的要求当然不一样,对志大才疏、眼高手低的人,不要贸然相信其才能;对一贯默默苦干,不善言辞,但具有“金子”般素质的人,要及时提拔,委以重任,创造条件,发挥其才干。
三、领导者素质的意义
领导者是组织的核心、旗帜和象征。领导的素质常常左右领导者的领导方式,决定其领导水平,直接影响其领导效果。
领导者具有良好的素质,可以形成凝聚力很强的组织核心,在组织内部实现团结与协调,从而保证整个组织活动正常、高效地进行。领导的素质对领导工作的意义表现在:
(一)实行正确领导的前提和保证
与一般工作相比,领导工作更需要高度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正确地制定领导目标,要求领导者具有强烈的事业心,敏锐的洞察力,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的创造性;高效率地实施领导目标,要求领导者有相应的组织指挥能力。领导者具有良好的素质,是正确制定和实现领导目标,打开局面,夺取胜利的决定性因素。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的建立与发展,以及后来在“左”倾路线下丧失的史实,说明了领导者素质对正确制定和实现领导目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我党历史上几次关键的会议,确立了正确的路线和新的领导人,这对扭转局面,摆脱险境,走向成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如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这才又一次挽救了党和革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邓小平在全党的地位,中国开始了全面的改革与开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领导者素质不仅关系到组织前进发展的方向目标,它还是影响整个组织的精神面貌、凝聚力、战斗力的力量。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组织的内部由于领导者素质优良,深孚众望,整个组织便焕发出蓬勃昂扬、不畏艰难的生机。生活中也不乏一个组织团体,由于领导者素质的平庸、欠缺,整个组织呈现出得过且过、士气不振的松散气氛。也有的组织,由于领导者素质低劣,组织工作的消极、被动,使不满、颓废的情绪在整个组织中滋生弥漫,这样的组织没有被对手击垮,就已经是自行毁灭了。
(二)实现领导效能的基础
领导者之所以能引导和带领群众实现既定目标,去完成任务,就在于他具有领导者的素质条件。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领导效能的实现,关键在于领导者的影响力,即领导者在与部下交往中发生的影响和改变其心理、行为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两个方面。领导者的权力影响力,主要是由组织通过法定的程序赋予的,也就是说某人担任了某种领导职务后即有了某种职务的权力,这种权力是与组织权力结合在一起的;而非权力的影响力,则是由领导者本人本身的品德、知识、才能、魅力等个人素质及其行为所产生的,它与权力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称之为非权力影响力,又称之为个人影响力。
以往的领导主要靠以职权为基础的权力的影响力来实施领导,当代则不同,越来越多的领导认识到非权力的影响力在整个领导过程中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非权力的影响力更多地来自领导者个人的素质,是高品位的内在素质使得领导者个人的身上洋溢着独特的魅力和征服力。陈祖德在其所著的《超越自我》中,描述过陈毅元帅身上那独特的“帅气”,使得年轻的他无比地心仪、钦佩!
由于领导者在组织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因而领导者素质对组织功能的形成和发挥具有重大意义,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优良的领导者素质,是保证组织功能充分发挥的重要条件,是实现领导效能的基础。
(三)直接关系领导工作的成败
古今中外许多事例都说明,领导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领导者事业的成败。古代的楚汉相争,刘邦以弱胜强,关键因素之一是他善于用人,能集合使用各种人才,正如他自己说的:“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在现代这种事例更多。毛泽东曾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革命、建设事业的发展,一靠正确的政治路线,二靠优秀的人才,而领导者又是整个人才中最积极、最能动、最关键的因素。因为领导者既是党的路线、政策的制定者,又是党的路线、政策的贯彻执行者,发挥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总揽全局的作用。所以领导者的素质如何,既关系着党的路线、政策正确与否,又关系到党的路线、政策能否贯彻下去。因此,领导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革命任务、建设任务的完成,关系到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
作为新时期的领导者,面临的是一个生产力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竞争激烈、变化多端的世界,要适应时代的要求,不仅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基本方针,而且要有活跃的思维、敏锐的观察力、富有创造性的战略头脑和气派,面对政治、经济、内政、外交、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等复杂的社会现实,能够认定目标,胸怀大志、善于思考、科学决策,率领下属去成就一番大事业。
时代对领导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德才、学识、能力的素质要求。因此,全面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提高驾驭复杂局面,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的关键因素。
新世纪党中央确定了“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这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民族的振兴,而“人才强国”之中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形成一支高素质的领导队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