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通过调查研究帮助决策者保持清醒头脑

通过调查研究帮助决策者保持清醒头脑

时间:2024-10-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调查研究,决策者才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也才能保持头脑清醒,这都是决策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围绕决策进行的调查所要了解的材料可以叫做决策相关材料。调查是为了决策,这个目的要十分地明确。这个案例说明了,正确的调查研究是进行决策的首要步骤和环节,而有明确的目的又是调查研究的先决条件。

通过调查研究帮助决策者保持清醒头脑

第三节 决策的条件

进行正式的决策前,为了确保决策的正确,要做一系列的事前的准备工作,这是决策的前提条件。这些条件有:调查研究、收集情报、进行预测等。

一、调查研究

(一)调查的目的

“调查研究,是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5)

调查研究是决策的前提和基础,要做到科学决策,必须深入实际,做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调研研究为的是得到最真实的第一手的材料,从而为制定决策提供材料的依据。通过调查研究,决策者才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也才能保持头脑清醒,这都是决策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不了解现实的情况,不掌握真实的材料,凭想当然去决策,即使对了,也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况且大多数的情况下是要碰壁的。所以,领导者对调查研究要有正确的态度,要有认真负责、虚心请教、吃苦耐劳的精神,保持头脑清醒,既不可听之任之,也不可以因为个人的好恶,偏听偏信。

毛泽东一直在全党大力提倡调查研究之风,民主革命时期是这样,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同样如此。领导决策必须调查研究,在领导举棋不定、没有主意和办法的时候,更要调查研究。1961年,他曾这样说:“我的经验历来如此,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一经调查研究,办法就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打仗也是这样,凡是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6)

领导在调查研究中要重视直接经验,也就是领导者亲自得到的材料,也要重视间接材料,更要重视来自机构内专门从事信息收集、整理的部门和人员提供的材料。

调查研究重在“调查”,但不是说领导者没有目的性,其实每一次的调查,领导者都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要带着问题,深入基层,收集材料,了解情况。围绕决策进行的调查所要了解的材料可以叫做决策相关材料。这类材料包括:①与决策问题直接相关的情况和资料,如问题的性质、现状、发展趋势、变化因素等。如高校要对今年自己的招生方案作决策,它所要调查的就是专业发展的现状、人才市场的需求等等。②调查还要了解主体自身的情况,主体的能力、人才的梯队、人才的适应性等等。这两方面的材料的调查正是为了做到“知己知彼”。如果调查没有了目的性,使自己淹没在信息、资料的海洋中,调查就失去了意义。调查是为了决策,这个目的要十分地明确。

我们可以看一个实例。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进行的第一次人口普查结果,引起了北京大学校长、经济学教授马寅初同志的极大关注。他以中国人口发展问题为研究课题,开始查找、翻阅和研究有关中国与世界各国人口增长的资料和情况。他为此开始反复思考:中国每年的人口增长率到底是2%还是3%?如果让中国的人口像过去和现在这样继续无限制发展下去,那么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就将受到极大阻碍。

1954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的马寅初,专门来到浙江,一口气跑了10个县、市的20个农业合作社和一个渔业生产合作社。他每到一个村子,就找当地的干部和老农座谈,详细询问这几年村里共生了几个娃娃,死了几个人,以及粮食生产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情况。

后来,马老先生又两次亲自下浙江,几乎跑遍了全省,掌握了浙江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和文化教育发展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另外,还先后掌握了上海、江西、江苏、山东、北京等地区的有关情况和资料。

马老在农村考察时发现,儿童的比例远远高于成年人,于是大声疾呼:“人口出生率高得不得了,人口增长速度快得不得了,这样发展下去简直不得了!”

在考察中,马老发现农民马本纳家已有六个孩子,生活十分困难,吃穿都成问题,经常靠政府补助过日子,但还在受“多子多福”、“四世同堂”、“五世其昌”等封建思想的影响,还想继续要孩子。由此,马寅初估算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以净增长率2%计算,15年后中国人口将达到8亿,50年后将达到16亿;如以3%计算,15年后将达到9.3亿,50年后将达到26亿。到那时候,中国的人口将超过世界其他国家人口的总和。马寅初说的3%的净增长率,估计并不算高,可能还保守一点……这个数字,说明我国人口问题将愈来愈严重,一定要实行计划生育,非计划生育不可!

马寅初想到这个可怕的将来就不寒而栗。他认识到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于是决定:“为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我想把我调查研究的材料写成文章,在今年召开的全国第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在中国必须控制人口发展的主张!”但是不久,马寅初的建议却遭到猛烈的抨击。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马寅初自己还因为“人口论”而受到人身迫害,但马老却一直坚持真理不变。直到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才将计划生育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现如今,我国人口已达13亿,由于人口数量庞大,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如果当初我们听马老的意见,历史就将不是这个样子。

这个案例说明了,正确的调查研究是进行决策的首要步骤和环节,而有明确的目的又是调查研究的先决条件。一般来说,要进行调查研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要善于在调查前把握问题。为此,调查者必须关心社会各方面的问题,找到其中有意义的问题加以调查研究。②要不怕困难,并要有毅力。调查研究是很辛苦的,不但需要脑力思考,也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③要敢于坚持真理,顶住压力,实事求是。马老是我国第一个提出要控制人口增长的人,特别是在当时大力提倡“人多力量大”的时代,是需要有不畏权势,为真理而奋斗的精神的。

(二)调查的类型、方法

调查的类型一般有两类:

1.全面调查

又称为普查,是对某个问题和现象进行全面的了解和统计的调查类型。它的优点是:调查的资料丰富完整,调查的结果相对准确可靠。但这样的调查由于铺的摊子大、调查的问题多,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自然也就大。就全国范围来说,这类调查如:全国人口普查、经济普查等等。

2.非全面调查

这种调查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选部分的问题、情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的方式一般有两个:①典型调查。这是从具有某种共性的总体事物中选取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单位或问题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的调查。通过这样的调查,发现一般的规律或事物的共性,用以指导面上的工作。“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以点带面”是典型调查的用意。比如对高校教育收费增长的调查,对北京市禁放烟花爆竹意见的调查等。这类调查由于问题相对集中,涉及的面相对较小,易于操作。但领导者不能只满足于对个案的调查,就事论事。从个案中提取共性,从个案中上升到带有普遍性的意见才是调查的目的。②抽样调查。这是按照随机性原则,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单位、部门或针对一定的问题进行调查,以取得资料,用以判断全局性的问题。这种方法方便、快捷,一般适用于对那些相对稳定、差异不大的单位或问题进行的调查。例如,企业随机发放的对某一产品的质量征求意见的调查、对北京市外来人口受教育程度的调查等。一般说来,随机调查的数据权威性不强,是供进一步决策参考而用的调查类型。

调查研究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较普遍适用的有:座谈、访问、考察、问卷、观察、参观、检查、蹲点、统计、侦察等,也可以通过查找资料、文献等来获取相关的调查信息。

二、收集情报

调查的目的就是为了围绕某一(些)问题,而进行的活动,调查的结果一定会得到许多的资料和信息,可以称之为情报。

(一)情报的含义、属性

情报就是为了解决某个(些)特定的问题,从一定的传递信息(包括文献资料)中提取出来的实用的知识。

情报具有知识性、传递性、效用性的属性。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成果,任何情报中都含有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都具有一定的知识性。情报是可以传递的知识,钱学森说:“情报是激活了、活化了的知识”,这里的“活”就是指情报是可以传递的。所谓传递,就是指知识的流动、传播,知识是可以共享的,而且在传递共享中不损失什么。情报一定是需要它的人抱着一定的目的才被关注、被收集的,关注、收集全在于利用,这即是情报的效用性。

(二)情报的作用

1.制定决策离不开情报

如果说,几年前人们也许还没有充分认识情报的作用,那么这几年影视剧中的“谍战片”的热映,使我们了解到了情报的重要性。一个出色的特工人员可以抵得上一支装甲旅。战争年代,我党在白区工作的特工,冒着生命危险传递着情报,保卫了我党重要的领导人,为解放区传送去极有价值的情报。在这一战线上,我党优秀的情报人员,如:潘汉年、熊向晖等,都是彪炳党史的值得我们永远纪念的战士。《潜伏》中的余则成、《黎明之前》中的刘洪杰等艺术形象,都是他们的写照。

看一个特工的真实例子。苏联卫国战争期间,苏联国防委员会对是否调用西伯利亚集团军进行战略反攻举棋不定。而形势却非常严峻,法西斯德国的军队已包围了莫斯科,西伯利亚集团军是苏联唯一能够调动执行战略反攻任务的机动力量。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调动这支力量去西线,苏军东线将空虚,日本军队倘若乘机入侵,苏联将面临东西被夹击的两难局面,必然陷入十分危险的境地;若不将这支力量西调,苏联又无力对德军实行战略反攻。调还是不调,事关战争全局。如果决策失误,后果不堪设想;如果不当机立断,又会延误战机,对战略反攻带来严重影响。如果此时能获取日本方面的信息就再好不过了!

不久,斯大林收取了一份从中国延安发来的绝密情报:“1941年9月15日以后,可以认为苏联远东排除了来自日本方面的威胁。”这个情报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著名间谍佐尔格密切相关。早在1930年初,一个名叫理查德·佐尔格的德国共产党员,由共产国际情报局派来上海,不久他认识了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并由她介绍结识了尾崎秀实。尾崎是日本首相近卫文磨的私人秘书,参加过内阁最核心的机密会议,同时作为中国事务专家来往于中国、日本之间。佐尔格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忠于元首的德国纳粹党徒的面目和渊博的知识,深得德国驻日本大使和武官的尊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他发出过大量有价值的情报信息。1941年7-9月间,日本法西斯内部发生了决策性大争论:陆军主张北进,直捣乌拉尔山脉苏联军火工业大后方,与西线希特勒夹击,迫使苏联投降;海军认为西伯利亚地寒人稀,北进成功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力主南进。经过一番争论,海军的意见占了上风,决定攻打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地。佐尔格获悉这一消息后,立即请求中国情报人员密切注意关东军的动向。原来当年佐尔格在上海时,尾崎秀实曾介绍他认识了同文学院的许多日本学生,也有中共党员。尾崎秀实的情报信息到中国后,在侵华日军总司令部和汪伪政权内部工作的同志,迅速核实,马上报告延安,随后转告斯大林。正是靠来自中国的可靠情报信息,斯大林和国防委员会立即作出一项重大决策,从苏联东部调出几十万军队投入与德军激战的西线,由此改变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被动局面。从这个实例中不难看出:正确的决策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依赖于准确的信息情报。斯大林正是得到了来自中国方面及时准确传递的信息,才大胆地作出了从东部调军加强西线的正确决策。

在当代信息化的社会中,领导决策如果不能及时、充分、准确地掌握有关的情报,要想作出正确的决策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情报的匮乏、失灵或对情报作出了错误的分析,都将直接导致决策的失误。

2.修订决策离不开情报

决策一经制定并不能“一劳永逸”,因为现实的复杂,变化的因素层出不穷,在实施决策的过程中不断修改决策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修改决策的依据是什么?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新得到的情报反映出来的问题。所以,在实施决策的过程中同样要时时关注、收集情报。例如一个洗衣厂决定上马滚筒洗衣机,并准备大批量生产,投入市场。但刚刚上马,就得到情报,这种洗衣机已趋于市场的饱和率,于是作出修改决策,减少生产数量的决定,这显然是明智的。

3.实施决策离不开情报

这一方面来自领导要掌握决策实施过程中,随时发生的事情,以便了解、发现群众实施决策中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要随时收集情报以修正决策。

(三)收集整理

对收集来的情报,领导者一定要经过整理。一般来说,收集情报时,摊子可以适当地铺得大些,有一些“广种薄收”的意思,眼光放得远一些,收集的情报杂一些,不一定是坏事。因为一些看似无关的情报可能露出“蛛丝马迹”,也可能给人以灵感和启发。毛泽东在长征途中,就特别注意当地的各种报纸和各类新闻,尽可以地找来进行分析,从中判断出敌人的动向等。

对情报的整理一般遵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原则,整理情报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能否抽取出真正对自己有用的准确的情报取决于决策者的判断力和理性思维的能力。

(四)传递反馈

整理后的情报要及时传达到需要它的人那里,还需要随时反馈情报在传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情况,以便对决策执行的情况进行监管和对决策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正。要做到这一点,一般要求:

1.渠道畅通

这是说传递反馈情报的途径渠道要畅通,不要出现梗阻不畅的现象。情报的时效性是很强的,滞后的情报可能一钱不值。

2.情报真实

传递的情报、信息要准确,失真的情报毫无价值,还将贻误时机。信息论的原理告诉我们,要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消耗、失真,就要减少传递信息的层次和次数。所以,在建立信息传递的网络、机构时,要尽量减少层级。

3.便捷迅速

情报的价值一在于其真;二在于其快。因为情报的时效性极强,所以传递情报的速度要快,传递的环节要少。

三、进行预测

收集、整理了情报,距离作出决策还有一项工作是要进行的,这就是预测。决策是面对未来的,离不开情报,更离不开预测。因为情报是为了预测,预测又是为了决策。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www.xing528.com)

(一)预测的含义、特征

所谓预测,就是人们利用知识、经验、情报及科学技术的手段,对客观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或未知的状态作出的预料、估计、判断和推测。预测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表现,是人能动地认识世界的能力,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和对事业未来状态的估计。预测延伸了人们的认识,科学的预测是决策必不可少的。

预测具有这样两个基本特征:

1.前瞻性

预测的目的是为了认识和把握未来,它是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的判断。预测的根基是现实,眼光瞄向的是未来。

新中国诞生前的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发表了重要的讲话,他说:“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有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7)毛泽东在这段话中使用了三个“可能”,说明这是他对未来事物发展趋势的预测,可能不是现实。但共和国五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证明毛泽东的预言是正确的,“可能”在一些地方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部分党员干部没有经受住糖衣炮弹的进攻,堕落为贪污腐败分子。

基于对这种可能性的分析,毛泽东当时就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8)胡锦涛总书记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西柏坡重温毛泽东当年的讲话,要求全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牢记“两个务必”的思想,切实推进党的建设。

粟裕是解放军十位大将之一,是毛泽东最喜欢的将军之一,被老一辈革命家喻为“常胜将军”。特别应该指出的是,粟裕将军有着特别出色的决策预测能力。在举世闻名的淮海战役中,粟裕同志的预测能力得到了完美的发挥。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关于淮海战役的预测和建议。1948年9月,济南战役即将胜利结束,蒋介石60万大军龟缩在徐州附近。下一个战役怎样打?粟裕同志及时组织华野前委讨论,提出了两个作战方案:一个是在平汉以东、陇海路以南打歼灭战。这里战场广阔,便于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协同作战。一仗之后,就可能完成对徐州的战略包围。但这个方向处在蒋介石的徐州集团与武汉集团之间,不利于集中全力歼灭徐州之敌。而且,脱离根据地到新区作战,粮食供应也有困难。另一个是,攻占并控制陇海路运河到海州段,由鲁南南下,夺取两淮(即淮阴、淮安),打开苏北粮仓,解决粮食供应问题。然后攻占海州、连云港,依次歼灭黄伯韬兵团于运河以东的新安镇地区,歼灭李延年所部于海州、连云港、灌云地区。背靠苏北,西击徐蚌线,孤立徐州,最后攻取徐州。粟裕同志归纳了大家的意见后,决定按第二方案上报中央,建议举行淮海战役。第二天就接到毛主席的复电:“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

其次,关于国民党军队在淮海战场上可能采取的作战方针的预测及对策。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了,粟裕同志兴奋地找同志们一起分析、研究蒋介石可能采取的作战方针:一是以徐州现有部队和葫芦岛撤退的部队,继续在江北与我周旋,争取时间,加强长江防线;二是放弃徐、蚌等地,撤守长江沿线,企图与我划江而治,伺机反攻。如果敌人采取第一个方针,我军应在江北大量歼敌,为渡江作战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并使江南各省免遭更大的破坏,新中国成立后易于恢复。但这就要加重老解放区的负担。如果敌人采取第二个方针,今后渡江要更困难,渡江后苏浙皖赣尚须进行激烈的战斗。鉴于以上分析,粟裕同志决定建议中央,在老解放区能够继续支持战争的情况下,采取第一个方针,在我军歼灭黄伯韬兵团后,不再向两淮进攻,而以主力向徐州、固镇线进击,把敌人逐步削弱和歼灭于徐州及其周围。这一战略性预测分析和建议很快得到毛泽东同志的批准。

最后,关于徐州之敌逃窜方向的预测和对策。1948年11月25日,在黄维兵团全部被我军包围在双堆集地区之后,粟裕针对龟缩在徐州的杜聿明部的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个兵团十分恐慌的情况,对徐州之敌的逃窜方向及我军采取的对策,作了以下预测分析:“如果徐州敌人固守不走,对我无害,可以在解决黄维兵团之后再打。但是蒋介石后方已无机动兵力,因而,徐州之敌放弃徐州的可能性比较大。假如敌人放弃徐州,其逃窜方向较大的可能有三:一是沿陇海路向东经连云港南逃,以摆脱被歼的命运。可是海运要迅速解决装载20余万军队的船只和码头是困难的,而且我军在这一带已集中了强大主力,如遭尾追,则陷入背海作战的境地,更易于全军覆没。二是直奔东南走两淮,而后经苏中南渡转向京沪。敌人这样做,虽可避开我主力,以集中兵力防守蒋介石老巢,但是两淮河川纵横,除几条干线外,非舟楫不通,不便于大兵团行动,而且战场为老根据地,敌人将陷入我地方军和民兵包围中,难以逃脱。三是沿津浦线西侧绕过山区南下,此区域地形开阔,道路平坦,便于大兵团、摩托部队行动,又距黄维兵团较近,还可与李延年遥相呼应,实行南北对进,既解黄维之围,又可集中蒋介石可能机动的兵力防守淮河,达到所谓‘一箭双雕’的目的。但是,敌人走此路,必将遭到我两大野战军的强大打击,而可能全部被歼灭掉。”

根据以上分析,粟裕断定敌人采取第三种方案,向南逃窜的可能性最大,并决定将我军主力集中放在了徐州之敌南窜的途中,果然不出粟裕所料,11月30日杜聿明离开了徐州,后来,战争的发展跟粟裕同志所料如出一辙。(9)

深入分析,可以看出粟裕之所以料事如神、潇洒用兵,是因为粟裕善于从多方面、多角度、多方位去观察问题,善于从事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去观察、分析、判断问题和制定对策。对方案的设计,充分根据了自己对客观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和预测,从而能使自己提出的决策方案更具可行性和科学性。

2012年5月10日甘肃发生的雹洪灾害造成该省定西市岷县、漳县53人遇难,18人失踪。其中,截至14日16时,造成岷县45人遇难,14人失踪,114人受伤住院治疗,全县35.8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68亿元;造成漳县8人遇难,4人失踪。令人意外的是,造成这次灾害的,并非什么“百年一遇”的暴雨,大部分灾区当日降雨量仅30毫米——如此小的降雨量何以酿成一场惨祸?

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当地许多农民在河床里建房,“人水争地”终招致大自然的报复;二是防洪设施落后,大部分地方有河无堤,许多桥梁防洪标准过低,加之管理不善,导致洪水无法顺畅下泄,从而四处泛滥;三是预警信息未能及时传递给村民。

不难看到,当地普通民众缺乏基本的防灾意识,地方政府对河床建房听之任之,地方财政忽视对防洪设施改造的资金投入,对现有防洪设施管理不善,这是“5·10”洪灾深层次的原因。这场灾害,说“一分天灾,九分人祸”,恐不为过。

其实,岷县洪灾并非孤例。近年来,许多地方的泥石流和洪灾,背后都有相似原因。河床建房、桥梁防洪标准过低、预警信息传达不到位等问题,为即将到来的汛期埋下大量的安全隐患。

例如,2010年,云南贡山特大泥石流灾害之所以造成群死群伤,与当地民众在河床上居住和建厂有很大关系,当时国土部专家察看现场时曾感叹,“教训啊!以后建设一定要避开河床和沟渠!”然而这一教训似乎并未被更多地方吸取。近年来,河床违规建房的新闻频频见诸媒体。而农村河道防洪设施不足、管理不善,桥梁防洪标准过低同样是个老问题。(10)

这样的教训我们必须记取!

2.不确定性

预测是现实中的人们根据现已掌握的情况、情报,通过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而作出的。预测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人的透过现象抓本质的思维能力的体现,包括了人的思维能力的判断性。但不可否认,它是预测者依据个人的主观因素而作出的,带有不可抹去的主观色彩,属于人的主观判断。而客观事物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预测不是“算卦”、“占卜”,因此含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人不是神,神机妙算是有的,但不可能处处都灵验,都准确无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偶然的、突发的客观因素时常改变着形势,影响着预测中的稳定性。决策中的风险很多时候来自预测的不确定性,对这一点,决策者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有所防范。

(二)预测的地位作用

预测是决策的客观要求,是决策的前提条件。没有预测就没有什么决策。领导之所以要在决策之前进行预测就是为了做到心中有数,有了这个“数”,决策时心中才有底。预测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预测可以开阔领导的视野,为领导者决策提供相关的情报,为领导者分析未来发展趋势提供必要的材料。

第二,预测使领导者对未来发展的趋势有所估计和准备,以适应变化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决策,做到有备无患。因为预测一般会对未来发展的几种趋势都作出分析和估计,使领导在决策时有所准备,以避免在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时,由于没有任何的准备而陷于被动。

(三)预测的原则

1.客观性

必须从预测对象本身出发,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事物发展的趋势,不能凭主观想象,更不能感情用事。

2.系统性

当代预测是要依靠一系列科学的手段和方法,依靠决策的体制和机构,依靠一整套的程序和方法,才能进行和完成。同时,决策者要运用系统的综合的思维方式进行分析、判断和抉择,形而上学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方式是无法应对当代决策的。

3.连续性

领导工作是连续的,客观事物的发展也是连续的,预测就是根据发展的连续性而作出的,任何预测实际上就是根据事物发展的连续性而作出的估计。再有,领导的预测也是连续的,一个预测接着一个预测,预测与预测之间形成的相接续的链条,就是领导工作循序渐进的过程。

4.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定性研究是对未来事物发展性质的判断与预测;定量分析是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程度、速度、规模等用数字表示的结果。当代决策既要有定性的分析,更要有定量的分析,定量的分析表现出人们对未来趋势的精确化的分析与认识,这是决策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四)预测的手段

当代预测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和方法。预测的手段一般有:

1.技术手段

这主要是指在预测过程中所使用的具体的方法,比如,对获得的情报根据领导的不同要求,进行分类、归纳;又如利用电子计算机对信息进行处理等。

2.组织手段

这主要是指建立、运用相应的组织机构,配置相关的人员并进行一定活动的手段。

3.制度手段

这是指建章立制,规定相应的制度,明确相应的责任和权力,并在制度允许的框架中开展预测。

(五)预测的手段

预测常使用的几种方法是:

1.调查法

这是预测中最为普遍使用的方法,预测者通过对各种形势、各种情况的调查,了解预测对象的有关情况,然后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综合等,以推测未来的变化和趋势。

2.定量分析法

有时也可称为数学分析法。这是运用数学的方法去描述预测系统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因果关系,通过揭示数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规律,精确地反映预测对象的真实情况和发展趋势。

3.回归分析法

又称“因果关系分析法”。它是根据事物变化发展的因果关系,推测未来趋势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常常与数学方法相结合,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作出预测的方法。

根据不同的条件和需要,实际中的预测还有许多的手段与方法,在运用时几种方法也常常是交替使用、相互并重的。

综上所述,情报信息、科学预测、领导决策是相互循环的关系。当科学的预测已经作出,领导的决策就呼之欲出了;当领导的决策付诸实施,又需要了解实施后的情况及与之相应的团体内外发生的变化的各类信息,于是引发了又一轮的情报的收集与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