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教 材
经堂教育在四百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采用的教材也发生了分化。传统经堂教育选用的教材是伊斯兰传统经典,而新型经堂教育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在保持伊斯兰基本经典的前提下,对教材进行了革新,增加了新的内容,所采用的教材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一、经堂教育传统经典教材
经堂教育注重经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开设的课程主要是伊斯兰宗教课程。在经堂教育发展的最初阶段,并没有固定的专业教材,清代著名回族学者赵灿在《经学系传谱》一书中记述其时经学大师钻研的经典多达40部。后来,传统经堂教育出现了固定的教材,表明经堂教育发展到了一个成熟阶段,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伊斯兰传统经典教材,其核心为“十三本经”。关于十三本经的研究,杨怀中与余振贵两位先生在其主编的《伊斯兰与中国文化》中有详细的介绍。
今天,坚守传统的阿訇们认为十三本经是根本,不能丢,所以仍然采用为经典教材,教材根据阿訇所学专长来选择,因此各地所用教材并不统一。
个案1:宁夏固原陕西坊清真寺
该寺教长陈真贤阿訇认为,如今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法学、修辞学这些基础学太麻烦,浪费时间且下的苦功太大,认为学习那些没有用处,现在有那么多翻译过来的经典,学习起来又快又省事。这种急功近利、总想速成的思想导致伊斯兰教育非常薄弱。他认为离开传统的十三本经,研究伊斯兰教就没有了根基,《古兰经》就没法研究。只有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才能把《古兰经》研究得透彻、真实、具体。他所开设的课程为语法学、伊斯兰文法学、修辞学和法理学,教材为《满俩》、《白亚尼》、《伟戛耶》、《胡赛尼》、《嘎最》等。
个案2:宁夏西吉北大寺
该寺专管经堂教育的马义风阿訇认为经堂教育教材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初级为阿拉伯基础语法,教材为《索勒夫》、《满拉海》、《蒙特西给》。中级讲《古兰经》原文,只有掌握了语法,才能明白《古兰经》基本的词义。高级则是对《古兰经》的注释,最重要的有两本,一本是《嘎最》,主要从修辞、词义、语法方面解释《古兰经》,另一本是波斯文的《胡赛尼》,它所使用的语言和所起的作用不同于前者,主要是疏通《古兰经》的基本意思,对难点的内容进行解释。该寺高级阶段沿用的就是这两本经典。这些都属于《古兰经》方面的教材。在“圣训”方面,一般采用《米什卡提》作为教材,该教材集结了各大“圣训”有关日常生活的精彩内容。更高层次的是伊斯兰教认主学,主要有《赖嘛尔提》和《凯俩目》两本教材。他现在正在使用的教材为阿拉伯语语法《满俩》和伊斯兰法《伟戛耶》,这属于中级的内容。他认为初级、中级、高级循序渐进,都离不开十三本经,否则经堂教育就没基础了。
个案3:甘肃平凉西大寺
平凉西大寺是平凉伊赫瓦尼的奠基寺,现有10个满拉。该寺马诚如阿訇认为平凉清真寺经堂教育使用的教材基本上都离不开十三本经,只是阿訇的情况不同,侧重点不同罢了。有的侧重教法方面,有的侧重“圣训”方面,有的侧重《古兰经》的注释。无论选择哪一方面,都在这十三本经范围之内,教材基本上都是传统的经典。马教长采用的教材为《满俩》、《白亚尼》、《泰夫赛勒》、《伟戛耶》、《索勒夫》、《讨黑德》。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选用的教材也有增有减。
个案4:宁夏银川西关清真寺
宁夏银川西关清真寺有6个满拉,该寺教长罗占军阿訇主讲《古兰经》注释学、“圣训”、伊斯兰法学原理,侧重讲伊斯兰的道德品质,采用的教材为《嘎最》、《米什卡提》、“圣训”等传统的经堂教育教材。他说传统的十三本经包括了波斯语的经典,但现在宁夏银川地区波斯语经典已经没有人讲了。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时候,阿拉伯语的教材比较少,波斯语的教材填补了阿拉伯语教材的空白,因此,波斯人起的作用非常大。很多人借口今日有丰富的阿拉伯语教材,就不需要学习波斯语著作,实际上,波斯语经典属于文学作品,它对于提升阿訇的经堂档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改革开放以后,在培养阿訇的过程中也犯了急躁病,急功近利,导致今天的阿訇从整个经学水平来说,非常单一,要不是靠当今阿訇的中文水平来支撑的话,阿訇没法宣教。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今天阿訇群体当中一些出名的阿訇几乎都是过去基础打得非常深厚的。过去的前辈阿訇不懂中文,但他们的水平高,可以用阿拉伯文写诗作文,再不懂中文也比今天的阿訇强多了。罗阿訇在临夏四年学的就是《满俩》、《白亚尼》这些传统经典,所以今天的阿訇面临着补课的急迫任务。但是如今的阿訇又一味地追求中文水平,却忽视了对伊斯兰传统经典的学习。他们以为提高了中文水平,经典多少学一点就可以理解《古兰经》、“圣训”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古兰经》毕竟是以阿拉伯人的思维方式及语言降示的,想要了解《古兰经》就必须掌握阿拉伯语语法、词法等工具性知识,如此才能为正确理解《古兰经》打下基础,否则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古兰经》会出现偏差。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出现了很多《古兰经》翻译版本,有些翻译出现的偏差很大。因此,要学习、研究伊斯兰教,必须要学习伊斯兰经典。
通过对以上清真寺进行访谈,可以看到一些清真寺仍然坚守着传统,使用的经堂教材绝大部分为《白亚尼》、《伟戛耶》、《满俩》等传统经典教材,表明传统的经堂教育在今天仍然占据着市场。在访谈过程中,我也明显感觉到今天传统经堂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困境。由于所学教材为几百年前沿续而来的经典,因此对初学者缺乏持久的吸引力。此外,满拉汉语水平较低,学习传统经典没有非凡的毅力难以坚持到底,且满拉游走于多个清真寺之间,使经堂教育没有正常的教学秩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传统经堂教育陷入学人寥落的境地。如何使经堂教育与现代社会接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办学理念、教学目标,而教材又恰恰显性地承载着这些隐性的内容。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面对新形势,阿訇们的办学理念、教学目标又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教材的变化也势不可挡。
二、经堂教育教材的变革(www.xing528.com)
由于传统经堂教育的局限性,一些清真寺在保持伊斯兰信仰的前提下,对教材进行了改革。一方面,他们在保持伊斯兰信仰的前提下,仍然部分采用传统经堂教育教材;另一方面,顺应时代的发展,他们改变了传统经堂教育单一的教学内容,采用一些新经典,有的甚至增加了社会知识方面的教材,以使经堂教育与时俱进,焕发青春,因而教材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我调研的过程中,发现新派如伊赫瓦尼、赛莱非耶等清真寺在教材的使用方面尤为重视新旧结合,所使用的教材数量较多,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改革的力度相当大。
个案1:甘肃天水张家川县龙山镇清真中寺(访谈时间:2011年6月1日)
该寺教长为马效义阿訇。马教长实行的是现代经堂语、学校、清真寺相结合的新型教育模式。他所开设的课程有《古兰经》、“圣训”、经注学、圣训注、《古兰经》注、认主学、教法和阿拉伯语,所选用的教材为埃及、沙特专门编写的圣训教材或者《古兰经》注,以及阿拉伯语学校的教材,几乎全是新教材。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上,再讲一些传统的经典,采用的教材为《哲俩来尼》、《米什卡提》、《利雅德圣训集》。他说,十三本经里一半是波斯语经典,如果在清真寺里,学生既要学习阿拉伯语,还要学习波斯语、汉语,学习压力会很大,分不清主次,有可能什么也学不好。他认为在清真寺里只要把阿拉伯语学好,就能了解《古兰经》、“圣训”。
个案2:甘肃临夏前和沿清真寺(三抬寺,即赛莱非耶,访谈时间:2011年1月24日)
该寺教长马继灵阿訇说,他所开设的课程为道德信仰课、阿拉伯语语法、阿拉伯语词法、法学原理、汉语、《古兰经》诵读、《古兰经》注、“圣训”、回族史、圣门弟子史、遗产分配学、《古兰经》中的科学奇迹等课程,采用的教材主要有《布哈里圣训集》、《泰夫赛勒》、《米什卡提》、《费给海》和《新编阿拉伯语》等。他认为把名著作为教材是错误的,如《白亚尼》这种高水平的修辞研究专著在该寺并不适合讲,因为它太高深了,没有必要开。汉语方面采用的教材是初一、初二的语文课本。他采用的纯阿拉伯语教材是由阿拉伯国家编写的非阿拉伯人学习的教材,讲的经书采纳的是阿拉伯大学的原版正规教材,过去的传统教材仅作为参考。
个案3:宁夏同心洪岗子道堂(访谈时间:2010年12月11日)
同心洪岗子学堂阿印科经学班隶属于洪岗子学堂,于1986年由洪维宗创办,学制两年。经学班在坚持伊斯兰信仰的前提下,对传统的经堂教育进行革新,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将社会科学知识纳入到经堂教育的教学内容中,增加了现代汉语、阿拉伯语、英语、回族史、计算机等课程,拓宽了学员的知识面,充实和发展了传统经堂教育的内容,使经堂教育与时俱进,以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开辟出了一种专门培养高级别阿訇人才的教学模式或形式。目前,经学班开设的课程有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古兰经》注释、修辞、“圣训”,还有《古兰经》诵读、理学、阿拉伯语、教法、语文、英语、计算机等课程。课程安排以宗教课为主,以现代阿拉伯语课为辅。所用教材有《基础阿拉伯语》、《简明古兰经注》、《伟戛耶》、《米什卡提》、《麦克图巴特》、《嘎最》、《侯赛尼》、《来麦尔台》、《凯俩目》等。
个案4:甘肃临夏老王寺(访谈时间:2011年1月22日)
据该寺祁海明教长介绍,祁教长对该寺传统经堂教育进行了改革,采用学校管理模式,成立了老王寺经学院,设有初级、中级、高级、进修教育四级教育模式。各级教育模式均有学制,制定有中长期教学计划。具体为:初级教育学制一年,采用的教材为《古兰经》、《语法》、《词法》;中级教育学制两年,开设十二门课程,所用教材为《古兰明文》、《哲俩来尼》、《伟戛耶》、《费给海》、《满俩》、《白亚尼》、《语法》、《词法》、《米什卡提》、《勒牙组》、《诵读学》、《伊斯兰史》;高级教育开设15门课程,所用教材为《麦克土布》、《依哈牙依》、《嘎最》、《胡赛尼》、《诵读学》、《米什卡提》、《凯俩目》、《伊斯兰史》、《哈亚同索哈白》、《费给海》、《乌苏里费给海》、《布哈里》、《圣训经》、《哲俩来尼》;进修教育开设六门课,要求打开哪一页都会熟练地讲解,并有自己的体会,教材为《胡赛尼》、《嘎最》、《凯俩目》、《哈亚同索哈百》、《伊斯兰史》、《古洛斯坦》等。除宗教课程外,老王寺经学院还开设有汉语课和电脑课。
个案5:甘肃兰州市西湖清真寺(访谈时间:2011年1月17日)
据该寺教长马世忠阿訇讲,由于社会的发展,现在清真寺的培养目标已经有别于传统经堂教育。过去经堂教育培养满拉的唯一目标是成为伊斯兰教接班人,但现在则需要培养的满拉能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为此,马教长主张新老结合,在继承传统经堂教育的基础上,融合现代教育。他坚决反对抛弃传统伊斯兰经典的做法,认为像《满俩》、《白亚尼》这样的经典必须要讲,这是基础,是根本,只有学好这样的经典,才能讲好伊斯兰教的其他经典。
马教长开设的新课程为《古兰经》导读、汉语、阿拉伯语(使用北京市高等教育优秀教材),还有阿拉伯语的《圣门弟子的生平》、《圣门弟子的故事》,这些都是传统的经堂教育没有的课程。传统的教材为语法学《满俩》,修辞学《白亚尼》,经注学《嘎最》,教法学《伟戛耶》,圣训学《米什卡提》,还有更高层次的精神修养的苏非学《麦克吐巴特》,这些都是继承了传统经堂教育的经典教材。现在阿拉伯语课已经开设两年了,准备四册全部讲完,所用教材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编阿拉伯语》。
由以上个案可以看到,这些新型的清真寺在保持伊斯兰信仰不变的前提下,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改革传统的经堂教育教材,引进现代阿拉伯语教材,加强阿拉伯语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训练,以改变传统经堂教育只注重语法、修辞学习而忽视实际会话能力的培养,为满拉的进一步深造打下了语言基础。与此同时,为弥补满拉汉文化水平低的缺陷,清真寺非常重视满拉汉语的学习,采用国家正规语文教材,锻炼和提高满拉的写作和演讲能力。在新形势下,这些举措对满拉适应社会、提高人文素养、优化知识结构大有裨益。
当然,在伊斯兰宗教专业教材的选用上,不同教派的清真寺选用教材的侧重点不同。有的全部采用现代新经典,有的新老经典相结合,既有语法《满俩》、修辞学《白亚尼》、经注学《嘎最》、教法学《伟戛耶》等传统经典,又有《众先知的历史》、《伊斯兰史》等现代新经典。波斯语经典日渐淡出经堂教育的课堂,现在更多将阿拉伯语经典作为教材使用。这是在新形势下,经堂教育进行的自我调适,以期紧跟时代脉搏,求得自身发展的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