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地广人稀,广大农村地区每村学龄人口较少,村村有小学,学校规模小,办学过于分散,这一不合理的学校布局,致使教育投资效益低效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为整合有限的教育教学资源,减少学校数量多学生人数少的矛盾,较好地解决居住高度分散与教学需要相对集中的矛盾,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提高整体办学效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立回族寄宿制学校成为必然。
一、建立回族寄宿制学校的动因
(一)建立回族寄宿制学校有利于改变学校过于分散而造成教学质量低下的状况
在西部贫困的回族聚居的山村里,村村有小学尽管有利于学生就近上学、方便家长照顾学生,但学校规模过小,有限的师资、短缺的教学仪器设备致使学校教学质量低下,教师思想不稳定,流动性大,学校缺乏办学生机。寄宿制学校的建立,通过融合教育资源,有利于集中有限的师资、教学仪器设备开展教学,为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搭建了一个合理发展的教育平台。
(二)建立回族寄宿制学校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等全面发展
在偏远落后的回族农村地区,生活在交通不便的大山里的孩子们,上学路途遥远,冬天天不亮就要徒步从家出发到学校,有的往往费时两三个小时,中午没法回家。由于学校没有专门的食堂,有的学生只能吃从家里带来的硬邦邦的冷馒头;由于没有寄宿条件,有的学生累了就睡在教室里,生活异常艰苦。长此以往,对于正处在长身体阶段的回族青少年儿童来讲,非常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寄宿制学校的建立,免去了学生长途跋涉的辛劳,能够节省上学时间,有更充足的时间用以学习。学生宿舍的建立、食堂的开办,让学生吃住有保障。饮食、住宿条件的改善,为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学生寄宿在学校,过起了宿舍集体生活,有利于从小培养自立、自治、自强、自理的能力;在集体生活中,集体观念的树立,使孩子们互相关心、彼此帮助,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为人处世,提高了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这为将来走进社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道德养成、人格完善的关键时期。回族寄宿制学校的建立,回族学生寄宿在学校,相对健全的学习、生活设施与场所为学校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提供了环境条件。通过兴趣小组活动、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健康的校园生活,使孩子们的心灵向着真善美的健康方向发展。
(三)建立回族寄宿制学校利于教师素质的提升,教师积极性得以提高
过去由于学校过于分散,师资力量欠缺,往往一个教师要带多门课程,特别是音乐、体育、美术、劳动、科学等课程由一个老师全部承包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一方面加重了教师的负担,透支健康;另一方面,精力分散,缺少钻研业务的时间,教师自身业务素质难以提高,导致业务不精,上课质量差,学生难以得到全面发展。建立回族寄宿制学校使过于分散的师资得到合理整合,各学科专任教师数量的增加,一方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有利于教师提升个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业务素质;另一方面,便于教师更好地开展教研、备课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此相连,减少了代课教师,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效益,使上课质量高、效果好有了一定保障;每门课都配备专任教师,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回族寄宿制学校的建立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往学生一放学就离校回家,因为对学生缺乏了解,因而难以建立良性的师生互动关系,使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所施加的影响较小,教师仅仅是教书、上课而已,教师的内在价值严重缺失,“育人”的工作成为空白。寄宿制学校的建立,学生寄宿在学校,为教师了解学生、互相沟通,继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了便利条件。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思想动态、身心健康的变化发展,发现学生成长中面临的问题。为找寻问题的答案,教师积极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在这一帮助学生成长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互动中,教师的作用远远超出了狭窄的课堂范围,教师参与到课堂以外的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亲历亲为,教会学生为人处世、认识自我,这样一种教育实践活动使教师教育专业素养得以完善。可以说,寄宿制学校为完善教师教育专业素养提供了广阔的实践舞台和活生生的实践素材。
(四)建立回族寄宿制学校有利于远程教学、信息化教育的实施(www.xing528.com)
由于历史原因,回族多聚居在经济发展水平低、交通不便的落后地区。长期以来,缺乏与外界交流的便利的地理条件、物质基础,回族聚居村落的中小学教师没有便捷的学习新知识,尤其是对新教育教学方法学习的途径,致使其知识结构得不到及时的更新,陈旧的教学理念远远落伍于时代,教学方式更是一成不变,教师教育教学素质令人担忧。来自教师这一方面的因素是回族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低下、远远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的中小学的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封闭落后的地理环境亦阻碍了回族学生向着更远、更高的方向发展,他们的眼界受限,看不到外面的世界,亦感受不到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缺乏紧迫感,致使其学习动力不足,积极性大打折扣。再加上接受不到先进的教育,其学习成绩不理想是不言而喻的。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远程教学、信息化教育成为现实,它使生活在任何一个地方的人们随时随地实现资源共享,足不出户就能学习到先进的知识,尽知天下大事。通过撤点并校等措施,建起规模较大的回族寄宿制中小学,能够集中办学资金,建设计算机网络教室、卫星教学收视点,实现远程教学、信息化教育,使师生在偏僻落后的回族地区共享网络教育资源,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建立寄宿制学校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教育决策,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应对的问题涉及多个方面,且这些问题通常又比较复杂,因此,这一行动在摸索中艰难前行是不争的事实。对处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交通闭塞的回族地区的回族寄宿制学校更是如此。如何办好回族寄宿制学校需要相互的学习借鉴,要求打开眼界、开阔思路,向兄弟院校学习先进的治校方略,把一些已经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且已取得良好效果的新措施、新模式运用到学校的教学、管理中来,以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而信息化教育、远程网络教学为此提供了一个方便之门。通过互联网使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寄宿制学校就共同面对的问题进行探讨,交流彼此的办学经验、治校之道,学习成功的经验,有利于提升学校自身的办学水平,对学校长远的持续发展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实践证明,远程教学、信息化教育是利好于教师、学生双方的,提升农村回族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建立回族寄宿制学校的实践
1980年,教育部、国家民委在《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对于大多数文化教育十分落后的民族,特别是对于边远地区、牧区、山区的民族,必须采取特殊的办法,在相当的时期内,集中力量,办好一批公办的民族中小学,给予较多的助学金,特别要大力办好一批寄宿制学校,采取由国家管住、管吃、管穿的办法。对这些民族中小学,在经费上要给予必要的照顾,调配较好的教师,校舍和教学设备也要好一些,把这批民族中小学办好了,就可以确保出一批人才,奠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同时,还可以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实行多种形式办学。”[1]这一文件的出台,翻开了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的新篇章。地方各级政府深入贯彻落实这一中央文件精神,寄宿制民族学校迎来了较快发展的好时机。
从2000年左右开始,由政府牵头对农村中小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布局调整,并将工作的重点确定为建设农村地区寄宿制学校。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在有需要又有条件的地方,可举办寄宿制学校。2003年9月,全国农村工作会议通过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提出,继续推进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努力改善办学条件,重点加强农村初中和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改善学校卫生设施和学生食宿条件,提高实验仪器设备和图书装备水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东西部经济差距拉大,东西部教育水平差距加大,西部地区基础教育落后于东部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为西部地区各级政府的一项艰巨任务。为解决身处偏远地区的学生因交通不便而产生的阻碍其顺利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种种不利因素,2004年,教育部提出了“以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为突破口,加强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建设”。在国务院领导下,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下发《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工程。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全面启动成为西部地区实现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和突破口,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西部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从2004年起,国家拿出100亿元办学资金,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在西部回族地区建设了一批办学条件好、拥有良好师资的寄宿制学校,为回族青少年儿童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提高了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和巩固率,促进了当地基础教育的发展。
作为西部省区之一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举办寄宿制回民中小学,从1982年开始在各市县建立了寄宿制回民中学,同时在重点中学建立了寄宿制民族班。通过这一举措,促进了自治区基础教育的发展。
实践证明,回族寄宿制学校的建立,在解决农村回族教育难题与发展困境、提升农村回族教育质量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可以说,建立回族寄宿制学校是回族地区振兴教育的必由之路,提高其教育质量的治本之策。然而,回族寄宿制学校在实践中也还存在着诸如资金短缺、宿舍紧张、师资不足、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率低、应试教育发达而素质教育不够等发展中的问题,这些有待进一步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