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宗教在美国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个传统领域。特别是基督教,向来十分重视教育,无论是美国的中小学教育还是高等教育,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与宗教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北美新大陆地区的清教徒注重教育,这一点明显不同于美洲殖民地的其他地区。清教徒是殖民时期发展教育的先驱。早期移民到马萨诸塞州的人当中,有超过100个牛津、剑桥(大多数来自剑桥)的毕业生,一位历史学者称那时的麻州为“世界上教育程度最高的社区”。他们的学识普遍高于当时欧洲的整体水平。
清教徒大多接受过古典人文教育,他们相信学校将为人指明方向。因此,他们有一种新的教育思想:要有受过高等教育的神职人员和识字的公民。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大多有较大的社会影响,且在办学上积极地身体力行。他们定居下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建一座教堂,然后就是盖一所学校。他们要求每个教众都要会读书写字,这样才能阅读和理解《圣经》,他们视读书识字为领会上帝宏旨大义的基本手段。
《老魔鬼撒旦法》
清教徒认为人的本质是罪恶的,已经隐落在亚当的罪恶之中。必须阻止撒旦成为人的主宰,学校将为人类指出克服罪恶本性的途径,把堕落中的人类拯救出来。起初,清教徒坚持认为教育应由父母负责,然而许多家长忽视孩子的教育。1642年,马萨诸塞州的议会颁布命令,要求所有的户主和家长负责孩子的教育。一段时期以后,这个命令依然没有得到落实,因此,议会在1674年颁布了著名的《老魔鬼撒旦法》。在前言部分,该法阐述了要求开设学校的宗教动机,随后规定凡满五十户人家的城镇必须任命一位教师来教孩子阅读和写字,教师的薪水由儿童的父母、师傅或全体居民支付;该法要求凡满一百户人家的城镇建立一所拉丁文法学校,为青年进入哈佛作准备。拒不执行这一法令的人将受到罚款五英镑的处罚。
新英格兰殖民地为了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在1674年颁布了《老魔鬼撒旦法》,规定凡满50户人家的城镇必须任命一位老师教孩子阅读和写字。凡满100户人家的城镇必须建立一所拉丁文法学校,不执行这一法令的人,将受罚款处罚。清教徒们教育子孙“不学ABC,愚蠢至终生”。他们的小孩开始学习字母,就有一套福音ABC读本。
更为可贵的是,清教徒对妇女和黑奴一视同仁,为他们提供受教育的机会。他们的妇女虽没有接受学院的教育,却都识字而且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些在美国教育史上具有非凡的意义。清教徒的教育观和教育传统逐渐成为其他各教派的共识。17世纪,在纽约州、宾夕法尼亚州和新泽西州,路德会和教友会兴办了一批学校。在佐治亚州和南卡罗来纳州,圣公会也建设了面向穷人的技工学校,慈善学校和为富人服务的私立学校。这样,教会成为殖民地时期国民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和监督者。
清教徒期望教会的传道人有高等学历。高等教育在殖民地时期受到较多的重视,教会较早地兴办了一系列学院,他们到达新大陆六年之后,虽然还在为基本的生存披荆斩棘,却建立了哈佛大学。
300多年来,哈佛大学为美国各界培养出众多精英人物,成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大学之一。其他教派也先后创建了许多著名的大学,在18世纪60年代,英属13个殖民地人口不过160万,到1775年也只有260万,但已仿效英国牛津、剑桥等大学创办了九所学院,如长老会的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圣公会的威廉·玛丽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浸礼会的布朗大学、王后学院、加上达特沃思学院和哈佛学院,这九所殖民时期的大学就是美国著名的“常青藤大学”。它们集神学知识与文化教育于一身,以拉丁文、希腊文、希伯来文、《圣经》、修辞学为主要课程,这些最早成立的高等学校虽然教派背景有所不同,但共同点都是出于宗教动机。
18世纪起,教会开始大规模兴办中小学。牧师除了讲经布道外还担任当地教育的责任。新教是文艺复兴的继承者,人文主义传统也影响着教育的内容。因此,学校除了教授宗教知识外也教授古典语言、数学和法律等课程。应该说,清教的教育思想不仅造就了新英格兰长达200余年教育兴盛的局面,也为现代美国教育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后来,尽管政府所办的公立学校大大增加,教育更加世俗化,但教会学校还占私立学校的大部分,为国民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机会。
今天的美国人无疑秉承了清教先祖重教的传统,并将之发扬光大。在今天的美国社会,每个公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各州都有义务教育的法规,全国的文盲比例极低,约为1%。现在,全美大约有六千万人在不同层次的学校上学,另有900万人上职业学校,还有1300万人通过各种形式接受教育,全美有3500多所大学已经普及高等教育。今天,美国仍有800多所教会大学,约占全国大学总数的1/4,是私立大学的主体,而且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在美国高等教育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普林斯顿大学(www.xing528.com)
志愿者在为无家可归的儿童发送饼干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政教分离的政策的实施,当今的教会已经失去了对高等教育的控制权,但它并没有从大学校园里退出,也从未放弃过在大学校园中扩大影响的任何机会,它仍然主导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高等教育的部分内容,只是影响高等教育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宗教在美国社会中的另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提供社会服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慈善事业”。安德鲁斯说过:“宗教是慈善之母,不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产生过程中莫不如此。”美国的各个教派都把开展社会服务作为自己的天职。美国人为教会捐钱相当大方,在经济繁荣的地区,教会的收入相当可观。这些资金可以用来开展社会公益事业。包括兴办慈善机构,研究当前社会问题,向政府提出建议,并尽己之力去缓解等。
专业化的宗教慈善组织在美国欣欣向荣,宗教团体的社会慈善服务也极大地促进了美国民间慈善机构的发展。“在美国,各种各样的团体组织中大约一半的成员与宗教有关;一半的私人慈善事业具有宗教色彩;一半的义工活动是由宗教组织提供的”。这也是美国社会的一大特色。
宗教团体提供广泛而大量的社会公益服务,积极关注并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包括为无家可归者发放食物、给穷人提供住房、收养孤儿和受虐儿童、为酗酒者和吸毒者提供戒酒和戒毒帮助、探望病人和老年人等。
宗教组织一直是美国慈善事业和志愿活动中最重要的力量。宗教组织长期开展大规模社会服务,解决了许多家庭和个人无力应对的困难,促进了社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的需要,缓解了社会的矛盾。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志愿者慈善餐会上向无家可归者分派食品
比尔·盖茨夫妇在非洲参加慈善活动
美国的富人有一个由来已久、根深蒂固的传统,这就是为社会慈善事业捐款。美国的很多学校、医院、博物馆、孤儿院等设施都是富人们捐款建造的。
就拿中国人都很熟悉的美国电脑业巨头比尔·盖茨来说吧。他已经为各项福利事业捐出了大批财富。他专门设立为慈善事业捐款的基金会,由他的父亲亲自打理。
说到美国富翁的价值观,就不能不提到美国上世纪初的钢铁大王卡内基。卡内基有一句名言:“在死去的时候拥有大笔财富是一种耻辱。”卡内基说到做到,临死时只给儿子留下很少一点钱,而把绝大部分资产放进了为慈善事业设立的卡内基基金会。现在,美国各地的很多公共图书馆都是用卡内基基金会的捐款建立的。
美国社会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形态,除了拥有当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张扬的个人主义性格,还彰显着强烈的宗教信仰和慈善互助的社会精神。有学者断言,在美国社会中,宗教与慈善之间的关系可能比世界上任何一个现代工业国家都要紧密。宗教团体在美国社会的地位与价值是与其对慈善事业的特殊重视和对教育事业巨大的贡献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卡内基图书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