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 宗教迫害与宗教宽容
虽然路德和加尔文等人都主张统一思想,但宗教改革却使得欧洲在事实上向着宗教宽容迈出了一大步。在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和罗马教皇站在一边,对抗信仰路德教的诸侯,双方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最后达成妥协(《维斯特里伐和约》)定下“在谁的领地,信奉谁的宗教”的原则,于是神圣的信仰不得不从属于“卑下”的君王;在法国,胡格诺教派——他们中间包括商业和金融业中最能干的一批人以及信仰天主教的人爆发内战,最后法国国王颁布《南特敕令》,保障新教徒的信仰自由,后来的“龙骑兵监察”等一系列迫害导致大批新教信徒的外流,但也意味着,中世纪的宗教帝国对“异端”的权力不再无所不能了。同时,不仅宗教帝国内部的不和谐产生出宗教宽容,在世俗社会中,这种宗教宽容也已经在酝酿:在欧洲人还未广泛接受宗教宽容理念的时候,荷兰人已经在17世纪实行了宗教宽容。荷兰欢迎任何信仰的人来荷兰,这无疑是异乎寻常的。虽然荷兰的大部分人信奉加尔文教,他们却曾选出一位信奉正宗罗马天主教的人做总督。结果,荷兰的工商业吸引了大量的外国资本,荷兰的银行吸引着来自欧洲各地的客户,而不同民族和信仰的商人则云集阿姆斯特丹。海上马车夫的诞生与宗教宽容的产生,都有这份“务实”的功劳在内。
《宗教改革纪念日》
这只是开端,宗教改革之后,罗马教廷对社会的影响减少了,而必然有一个社会团体、主义接替以往天主教的角色,在这一时期,种种尝试都有过,如加尔文的神权共和国等,而最常见的是国王们在有些新教教派(如路德教)的承认下获得权力,像英国那样发展到“君权神授”,但一方面,其他的教派则否定国王的这种权力,对于他们来说,教廷的权威是有害的,国王的权威同样也是有害的。另一方面,在宗教改革中崭露头角的世俗权力的代表们不甘心停留于用新教代替天主教,更进一步的,有“启蒙”之说。于是,国王企图强迫人民成为国教的信徒,非国教派则起来反抗这种强权,到后来的英法革命,都有宗教宽容这一重要命题在内。最后的结果是宗教宽容思想逐渐产生并且传播开去。
随着宗教改革运动所导致的教会进一步分裂以及新教内部的不断分化,欧洲出现教派林立、各成系统的宗教多元、多极形势,传统意义上的基督教会大一统模式已不复存在。在认识上,随着地理大发现、科学的进步和哲学探究的深入,人们在观念上发生了巨变,其视野更加开阔,其对文化、宗教的见解也更为全面,而在接受、容纳新事物、新观念的同时,人们自然会对其传统中的旧思想、旧信念不断加以调整或扬弃。总之,近代文明的发展促使人们在其宗教态度上必然有所变化和改进。
17世纪时,英国政治思想家霍布斯站在维护王权的立场上出面反对教权至上论,他坚持教会本身只有得到国家权力的批准才能成立,教徒必须服从国家元首、信仰法律认可的宗教。在其名著《利维坦》中,他宣称只有被国家公开认可的信仰才可谓之宗教,如果不被公开认可,则为非法存在的迷信。在这一前提下,他主张宗教自由和宗教宽容,认为应允许人们在国家所赞同的宗教中去进行自由选择,作出自己的决定。此后,英国哲学家洛克针对当时英国国内政教斗争、国教与清教徒的斗争以及清教徒内部各派斗争的混乱局面,提出实现宗教斗争的妥协、结束宗教迫害和实行宗教宽容的要求。1689年,他出版了《论宗教宽容的书信》,从理论的高度阐述了宗教宽容的意义,提出了政教分离的原则。他把宗教信仰上的宽容精神与社会政治中的民主自由相提并论、相互关联,从而不仅为西方近代诸多国家推行政教分离的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为其宗教信仰和政治实践中的宽松气氛创造了条件。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宽容法案,开始在英国国教和清教徒间实行信教自由,以便结束其长期的宗教纷争与冲突。当然,洛克时代的所谓宗教自由和宽容还只限于基督教范围之内。
《女巫的恐慌》
在15—16世纪欧洲宗教形势混乱的时期,有关魔鬼的传说和各类巫术大行其道。巫师们最初的角色主要是各种疾病的治疗者,但在中世纪后期,由于巫术也试图以自己的方式对那个时代的宗教忧患提出解答,这些“异端邪说”自然被视为与魔鬼有关系的证据,于是,巫师成为魔鬼反宗教的新教派代表。狂热的教会和人们为巫师想象了各种罪恶,包括恐怖的祭祀仪式、杀婴、降祸、与毒兽为伍、魔鬼附体或与魔鬼私通等等。其中,尤以所谓的女巫常成为人们恐惧和猎杀的对象,她们被描绘成撒旦的情人,邪恶且淫乱。特别是在天主教势力强大的地区发现、举报和追捕巫师变成了从乡民到军队的重要活动。一个人一旦被指控为女巫,等待她的只有最残酷的刑罚。女巫恐慌一直延续到17世纪末,成千上万的无知村妇为此被烧死或绞杀。该画为1549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烧死被指控为巫师的6兄妹的场景。(www.xing528.com)
《宗教改革者的群体肖像》
自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以来,宗教宽容精神得以扩大和深化,人们开始认识并承认基督教之外其他宗教信仰的意义与价值。这种思想在德国启蒙运动作家莱辛的《智者纳旦》中得到集中而形象的体现。莱辛在此采用了薄伽丘《十日谈》中三枚戒指的故事来说明各种宗教都有其价值,所以应平等相待、彼此宽容。《智者纳旦》的故事以十字军东征时期的耶路撒冷为背景,—个信奉基督教的圣殿骑士被信仰伊斯兰教的苏丹所俘,流落在此。一天,当地犹太富商纳旦家中失火,骑士奋不顾身地从火中救出纳旦的养女莱霞,此后两人真诚相爱,但因信仰不同而不能结婚。苏丹因国内出现财政危机,请求纳旦帮助。谈话中苏丹问起精明睿智的纳旦,在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这三教之中究竟哪一种是真正的宗教。纳旦使用了三枚戒指难分真假的典故来喻指这三种宗教,说明各宗教之间应彼此容忍而不可相互敌视的道理。故事最后还弄清楚了骑士与莱霞本是兄妹,而且都为苏丹的侄辈。莱辛以这一故事来强调不同宗教的平等地位,号召人们在各自信守的宗教中发展出对全人类的崇高之爱。这种主张对启蒙时代的欧洲社会产生过巨大影响。
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史称路易大帝。他生于1638年,1643年5岁时即位,1661年23岁时亲政,1715年77岁时去世。路易十四在位72年,亲政54年,以其雄才大略,成就了法国在17世纪欧洲的强势地位,缔造了“路易十四时代”。无论生前死后,路易十四都以其超凡的文治武功获得众多崇高的荣誉,其中“太阳王”是路易十四最响亮的称号。
在法国,路易十四死后,政府对法国人生活和思想的控制大为放松。在这样的氛围中,早期的启蒙哲学家着手探讨宽容问题。18世纪,争取宽容的运动势头大增,反教权主义、改革呼声以及对宗教信仰的批判等法国启蒙运动的重要内容无疑声援了宽容运动。伏尔泰的名字通常与宽容问题联系在一起,重农学派和杜尔哥等重农主义追随者也拥护宽容思想。在法国革命前夕,宽容运动终于赢得了官方的承认。1787年颁布的《宽容法令》授予法国新教徒公民权,废除了针对其婚姻的禁令。1784年,另一项法令取消了法国犹太人必须缴纳的各种特别税。
启蒙运动初期,中欧德语地区官方对于宗教多样性表现出不同的态度。除普鲁士外,大多国家以宗教归一为目标。随着启蒙运动的深入,普鲁士的例子表明,并非只有推行宗教统一才能确保对国家的严密控制。对中央政府来说,宽容似乎还有很多实际的好处。与此同时,莱辛、门德尔松等德国作家和音乐家不断呼吁以道德和理性为基础的宽容。德国境内星罗棋布的共济会强调人类普遍的手足之情,为宽容提供了哲学上的支持。
《圣家族》
1781年,宽容运动在奥地利取得进展,哈布斯堡皇帝约瑟夫二世颁布了《宽容法令》,授予所有非天主教徒公民权。法令条文同时适用于新教徒和犹太人。法令取消了犹太人在衣着方面的限制以及只能住在犹太人聚居区的规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