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 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16世纪初,德国经济发展,商业活跃,采矿、冶金业尤其发达,像科伦、奥格斯堡等城市十分繁荣。农业上,耕地面积不断扩大,作物品种增多,处处可见谷物、葡萄、蔬菜、亚麻。城乡间点缀着漂亮的别墅、华丽的教堂和市政厅,清澈的河流环绕其间。德国还是欧洲南北通商要道。德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的水平与西欧发达地区基本持平,但德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过程受到了阻碍。首先,和英国、法国相比,德国封建领主制的瓦解比较迟缓,而在封建政权的统治上,它又是西欧的薄弱环节,分裂的德国成了天主教会和教皇任意掠夺的主要对象。教会、修道院是德国的大封建主,占有全德土地的三分之一以上,教会还向德国各阶层居民征收什一税。他们搜刮人民,迫害教徒,榨取钱财。
马丁·路德
英、法经济迅速发展,在全国逐步形成经济中心,如:伦敦、巴黎。王权通过与市民的结合,权力不断增强。而在德国,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与英、法等发达国家基本持平,但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德国统治者——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并不是统一的德国的中央集权的君主。德国在政治上四分五裂,割据势力强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终于爆发了广泛的反封建革命运动。这个运动的斗争锋芒,首先指向封建制度的强有力支柱——天主教会。德国宗教改革便是这场斗争的开始,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的最先发难者。
马丁·路德(1483—1546)出生于德国艾斯莱本的一个质朴而贫穷的农民家庭,父母都是虔诚的基督徒。1501年,路德进入当时德国最著名的爱尔福特大学学习,在校期间深受唯名论思想和人文主义的熏陶,并且阅读了大量的古典作品。1505年,路德大学毕业后,正准备继续深造法学的时候,遭遇了一次突如其来的雷击,这个意外事故使年轻的路德对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他放弃了从事法学研究的初衷,成为爱尔福特奥古斯丁修道院的一名修道士。
1512年,路德获神学博士学位并接替斯托皮兹任维滕贝格大学神学教授,此后路德开始潜心研究奥古斯丁和德国神秘主义者的思想,并表现出对教会腐败的不满和改革教会的愿望。1514年,德国境内兜售赎罪券的卑劣勾当极大地激怒了路德,路德于1517年10月31日在维滕贝格大教堂门门贴出了“欢迎辩论”的《九十五条论纲》,对“这种荒唐的赎罪教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九十五条论纲》
《九十五条论纲》的颁布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路德的名字在两个星期之内就传遍了全德国。1518年7月,路德与天主教神学家埃克在莱比锡展开论战,在辩论中,路德明确断言《圣经》权威至上,否定教皇权威,并表示赞同被康斯坦茨公会议判为“异端”的胡斯的一些思想。路德的言论授予罗马教廷以异端的把柄,但是路德由于得到萨克森选帝候和德国广大民众的支持,再加上他本人生就一副宁死不屈的英雄性格,因此在罗马教廷的压力下,路德不仅没有屈服,反而更加激进。(www.xing528.com)
1520年,他发表了被誉为“宗教改革三大论著”的《致德意志基督徒贵族公开信》、《教会被囚巴比伦》和《基督徒的自由》,这三篇文章标志着他与罗马教廷的公开决裂,同时也阐明了新教的基本原则。在前两篇文章中,路德揭露教会的腐败,反对教权至上,并提出一系列改革教会制度的措施。路德呼吁德国贵族们支持宗教改革,建立国家教会,简化繁冗的宗教仪式,废除神职人员独身制。在后一篇文章中,路德阐释了他的“因信称义”思想,使该思想成为新教神学理论的核心和基础。这三篇文章很快就传遍德国,并传入瑞士、法国、尼德兰、意大利、英国等地。在国内,路德成为受人敬仰的民族英雄;在整个欧洲,他成为公认的宗教改革领袖。同年10月,罗马教廷在德国公布将路德革除教籍,路德则针锋相对,随即发表了《敌基督的谕令应予反对》一文,宣布罗马教廷已成为敌基督的中心,并支持他的市民和学生们在庄严的圣歌声中烧毁了教皇谕令和罗马教会法规。1521年,路德应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之召,前往沃尔姆斯帝国会议陈述自己的观点。面对着来自罗马教会和帝国皇帝两方面的压力,路德坚持自己的宗教主张,明确地宣称:“我的良心是为上帝的话所约束。除非有人能够根据《圣经》用理智的明晰论据来说服我,我不愿,亦不能取消前言。”
恶魔抢着木槌,将人的灵魂塞入大桶中,装在牛车上向地狱驶去。车身由教皇躯体充当,车轮辐条分别由主教、枢机主教和修士构成。这幅画具有德国或荷兰的绘画风格,它用一种极富想象力的夸张形式,将教皇制度比喻为魔鬼向地狱运送灵魂的运输车,表达了新教在教皇制度问题上的观点。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
宗教改革导致了基督教世界的大分裂,造成了新教与天主教之间的对立,但是路德的初衷并非是要分裂教会,他只是想革除教会的弊端,使基督教变得更为纯洁一些。最初,路德本人并未意识到他已经发动了所谓的“宗教改革”,更没有想到他的这种做法最终会导致“新教”的产生。然而,路德的思想和行动却在客观上导致了基督教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本人也因此而成为影响西方文化命运的最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
路德的宗教改革呼声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并且出乎他本人意料地导致了新教的产生和基督教世界的大分裂,主要是由于他所宣扬的宗教思想表达了当时德国乃至整个欧洲(尤其是北部欧洲)的平民信徒的普遍意愿。这些平民信徒早已对罗马教会和神职人员的腐败行为深恶痛绝,他们要求以真诚的信仰来代替各种虚假的形式,以福音书的权威来代替教皇和神职人员的权威。路德宗教改革思想的核心观点——“因信称义”,正是广大基督徒的这种意愿的集中表现。路德坚持认为,一个人心中如果没有对上帝的坚定信仰,那么任何善功,如朝拜圣地、参加十字军、购买圣徒遗物或赎罪券等等,都是没有用的;反之,如果他心中已经有了信仰,那么也就不再需要任何善功了。在路德看来,信仰是灵魂获救的唯一根据,是蒙受上帝恩典的唯一确证。
在德国宗教改革的推动下,路德宗逐渐传播到挪威、丹麦、瑞典等国,并向世界各地发展。路德宗的广泛传播,说明欧洲的一些国家日益摆脱了教皇的权力范围,天主教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了。目前,路德宗信徒总数约占新教总数的四分之一,是新教诸派中信徒最多的宗派。世界上有百余个国家有该宗信徒。
路德的故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