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基督教文化:宗教变革与分化

基督教文化:宗教变革与分化

时间:2024-09-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031宗教分化与改革自15世纪下半叶开始,欧洲的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展,纺织、冶金、机器制造行业的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威克里夫被后世誉为“宗教改革的启明星”,而胡斯则成为宗教改革的第一位殉道者。宗教改革是指西方基督教世界内在16世纪导致几个新教教会出现的运动。反之,天主教会则认为宗教改革是一次反叛与革命。这里采用宗教改革的习惯的表达方

基督教文化:宗教变革与分化

031 宗教分化与改革

自15世纪下半叶开始,欧洲的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展,纺织冶金、机器制造行业的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社会劳动进一步分工,小手工业生产逐渐为较大的手工工场所取代,开始出现了生产关系的因素;一些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农村中也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经济要求扩大同世界各地的贸易,中国火药罗盘的传入正好适应了这种要求。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人在航海方面的成就给欧洲经济带来了巨大影响,引起了欧洲商业革命,给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致富的良机,加速了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制度的解体。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各国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有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和一个强大的政府作为自己对外贸易竞争时的坚强后盾。因此,他们激烈地反对封建割据,尽力支持统一的王权政府。15世纪下半叶,除德国和意大利外,欧洲各国相继建立了君主专制的政府。当时,教会在全欧洲拥有大量土地,是封建势力的主要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矛盾就必然指向教会,王权的加强势必削弱教权。另一方面,教会内部争权夺利,教权分裂,神职人员腐化,早已使教会威信扫地,从14世纪起,罗马教廷实际上已沦为法国的附庸。欧洲各国陆续摆脱教廷控制之后,教廷收入锐减,为维持教廷的庞大开支,教皇只好用各种手段来加强自己势力范围内的剥削与掠夺。

在法国阿尔比派“异端”被英诺森三世镇压之后,14世纪学识渊博的牛津大学神学家约翰·威克里夫和他的思想继承者、布拉格大学校长约翰·胡斯都曾对正统天主教会的宗教观点、组织原则和腐败行为进行了无情的抨击,宣扬过一些被罗马教会视为“异端”的神学观点。这些观点包括:《圣经》是教会唯—的法律,基督是教会的元首;教会的核心不是教皇和枢机主教,而是上帝的全体选民;教皇是否为上帝的选民,要视其是否为教会及信众造福而定;神职人员应廉洁奉主,教会不应觊觎财产和世俗权力。此外,他们都站在世俗统治者一边为建立民族教会辩护,威克里夫把《圣经》译成英语,胡斯用波希米亚语布道。由于当时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仍然十分强大,因此威克里夫和胡斯虽曾—度受到世俗统治者的庇护,但终究难逃厄运。1415年康斯坦茨宗教会议判处威克里夫和胡斯的学说为“异端”,威克里夫被烧毁著作、掘墓焚尸;胡斯则被处以火刑;但是他们的思想却在一些新的“异端”教派(如罗拉德派、圣杯派、塔波尔派等)中流传下来,并在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运动中发扬光大。威克里夫被后世誉为“宗教改革的启明星”,而胡斯则成为宗教改革的第一位殉道者

《圣礼仪式的矛盾》

《被斩首的格雷女王》

中世纪,长期在政治上处于分裂状态的德国被神圣罗马帝国所统治,经济上贫穷落后、文化上愚昧迷信、政治上软弱不堪,在长期的教俗之争中,德意志各邦国的诸侯们在罗马教会和神圣罗马帝国之间左右摇摆,于夹缝中求生存。德意志的平民百姓更是深受战乱、瘟疫和灾荒的摧残,处于悲惨苦难的生活状态中。对于罗马教会来说,意大利是它的老巢,法兰西和西班牙是两个动辄诉诸武力的超级大国,英格兰又远在海峡彼岸、鞭长莫及,因此只有积弱不振的近邻德意志是可以任意欺凌压榨的最佳对象。教会巨大的财政开支在很大程度上要靠老实听话的德国人的贡赋来支持。15世纪的德国人抱怨,罗马教会的财政制度吸干了德意志的骨髓。德国所有等级和集团都以非常一致的态度并以近乎蔑视的愤怒,利用一切机会在语言和文字中表达对教会弊端的抱怨。教会在这些抱怨中显得是—个巨大的国库机构,这个机构直到其最末端的分支均以获取超额收益的方式来管理为保佑人们所需要的神圣产业,并且在催还债款时由于微不足道的原因不惜采用放逐和停止教权这样最严重的宗教惩罚。这种利用宗教名义而对德国人民进行的经济盘剥,一方面极大地伤害了德国人民虔诚的宗教感情,另一方面也沉重地加剧了德国人民的经济负担。到了15世纪末,社会各阶层对罗马教会的仇恨已经使德意志成为一个一触即发的火药桶,任何一个触媒都有可能使这种积蓄已久的仇恨猛烈地喷发出来。

《圣巴瑟洛缪之夜》

死神的胜利》(www.xing528.com)

勃鲁盖尔用一种怪诞而又细致的笔触描画了对骷髅统治世界的想象,就像博斯的作品一样,令人感觉非常真实。30年的宗教战争让整个欧洲进入了死神的掌管之中。

在修道院幽暗的房间中,一位手持利剑的贵族青年前来向过去的情人告别。她已经成为修女,因不忍看见即将到来的杀戮和死亡而抓住他不放。天色将明,无情的黑衣僧人正招手催他出发。他们将在巴黎参加一场著名的血腥屠杀,青年手臂上绑着的白布条表明他属于屠杀者天主教徒一派——画家在这幅画中从一个十分细微的角度,讲述了发生在1572年8月24日的“圣巴瑟洛缪之夜”的浩劫。当时的法国国王查理九世表面上支持、笼络新教的领导人,暗中却怂恿旧教策划阴谋,利用圣巴瑟洛缪节当天新教徒在巴黎集中的机会,发动了一场对新教徒的屠杀,当晚至少有三千人被屠戮。

1514年,教皇利奥十世把美因兹大主教的职位卖给了勃兰登堡的阿尔贝特,后者则决定在他管辖的三个教区内出售修建圣彼得大教堂赎罪券,其中有一部分收入用于支付对教皇的欠债,而负责这次兜售活动的就是多米尼克修会的台彻尔。台彻尔是一位头脑精明、办事干练的募款人,他在推销赎罪券的过程中宣称,无论一个人犯了多么严重的罪,也无论一个罪人是仍然活在世上还是正在炼狱里遭受烈火的焚烧,只要有人愿意出钱为他购买教会颁发的“完全赎罪券”,他的一切罪过立即就会得到赦免,惩罚之门将会关闭,而快乐的天堂之门,则将为他敞开。这种“钱箱一响,灵魂升天”的急功近利的赎罪观极大地激怒了马丁·路德,成为了宗教改革运动的直接导火索。

宗教改革是指西方基督教世界内在16世纪导致几个新教教会出现的运动。在中世纪,用来表示试图改革教会和社会的活动或意愿。“宗教改革”这个词在16世纪的使用,表示一种观念的转变,即关于正确地解释基督教信仰的冲突。宗教改革派历史学家主张:宗教改革是恢复真正的基督教信仰(故加尔文宗有“归正宗”之称)。反之,天主教会则认为宗教改革是一次反叛与革命。天主教学者分析,宗教改革是神学上与宗教上的越轨,是近代宗教世俗化的一种反映。这里采用宗教改革的习惯的表达方法,即新教对罗马教会的反叛;而实际上,“宗教改革”这个词更适合于指一场革命,比如说它是对旧信仰和教会的改革更为准确;但所谓“新教的反叛”这个术语被创造出来,还没有获得普遍流行,尽管事实上它比旧形式的“宗教改革”这个词更精确。为了排除旧的不合适的术语,“反宗教改革”、“天主教宗教改革”均被采用。这些术语的使用,更多的是依据稍晚的学者以本国的天主教为基础对天主教宗教改革的研究,以及从仅仅少数地区有新教的反叛的现实出发而提出的。“抗议宗”这个术语则指宗教改革时期,1529年在斯拜尔宗教会议上,路德派信徒反对会议废除3年前的宽容赦令而提出“抗议”,有6位新教诸侯和14个帝国城市的代表退出会议。以后,路德宗和其他新教都被称为“抗议宗”。新教各派的分支路德宗、加尔文宗、再洗礼派、安立甘宗(现代新教诸派还包括浸礼宗、公理宗和卫斯理宗等)等。历史上,宗教改革一般聚焦于新教各派各自强调的神学主张与传统观点之间的分歧。

《阿尔巴公爵驾临鹿特丹》

《愚人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