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圣徒在殉道时建造的圣彼得大教堂

圣徒在殉道时建造的圣彼得大教堂

时间:2024-09-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018圣徒殉道建圣彼得大教堂彼得 是耶稣十二门徒之一,他是耶稣第一个先的门徙。教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26—333年在圣彼得墓地上修建的,称老圣彼得大教堂,于公元326年落成。16世纪时,教皇朱利奥二世决定重建圣彼得大教堂,并于1506年破土动工。在长达120年的重建过程中,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布拉曼特、米开朗基罗、德拉·波尔塔和卡洛·马泰尔相继主持过设计和施工,直到1626年11月18日才正式宣告落成,称新圣彼得大教堂。

圣徒在殉道时建造的圣彼得大教堂

018 圣徒殉道建彼得教堂

彼得 是耶稣十二门徒之一,他是耶稣第一个先的门徙。

彼得的本名是西门。一次,耶稣在加利利海边,因众人要听他传道,因此便借用彼得的船,使船稍微离岸,他在船上传道。传道结束后,要西门到水深之处打鱼,彼得虽曾表示昨晚整夜劳力也不曾打着什么,但他依然照着耶稣的指示去做,而网撒下去后,捕获满满两条船的鱼,此时西门看见耶稣的能力,在耶稣的召唤下,便撇下所拥有的,跟从耶稣。后耶稣为他改名为彼得。彼得很敬重耶稣,一次,耶稣清楚地指示门徒,他必须到耶路撒冷去,受长老、祭司、文士的苦,并且要被杀,但第三日要复活。此时彼得就拉着他,劝他不要到耶路撒冷去。彼得也有信仰上软弱的一面。耶稣曾在被捕之前预言,彼得会在鸡啼以前连续三次不肯承认认识他。结果,他在耶稣被审讯时因为害怕,果然三次不肯承认与耶稣的关系。

为此,彼得一直都很后悔。所以后来当他在罗马殉道之时,他对行刑者要求把他倒过来挂在十字架上,因为他自觉与耶稣不配。而在耶稣复活以后,作为对他三次不肯相认的响应,亦曾三次要求彼得喂养他的羊(信徒),并且预言将来他会被人处死,荣耀神。

彼得殉道之后,被葬在罗马城的地下墓室里,他的墓室就位于今日梵蒂冈小教堂的圣坛底下。由于他的墓室按照罗马人习惯绘有死者的容貌,所以他的形象千百年来在很多艺术作品中都差别不大。

圣彼得大教堂是罗马基督教的中心教堂,欧洲天主教徒的朝圣地与梵蒂冈罗马教皇的教廷,位于梵蒂冈,是全世界第一大教堂。

教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26—333年在圣彼得墓地上修建的,称老圣彼得大教堂,于公元326年落成。16世纪时,教皇朱利奥二世决定重建圣彼得大教堂,并于1506年破土动工。在长达120年的重建过程中,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布拉曼特、米开朗基罗、德拉·波尔塔和卡洛·马泰尔相继主持过设计和施工,直到1626年11月18日才正式宣告落成,称新圣彼得大教堂。1870年以来的重要宗教仪式均在此举行。教堂呈罗马式和巴洛克式建筑风格,属世界最大的教堂,总面积2.2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高45.4米,长约211米,最多可容纳近6万人同时祈祷,只不过必须衣冠整齐并通过安检才可以进入教堂。

圣彼得的塑像

《哀悼基督》(www.xing528.com)

圣彼得教堂不仅是一座富丽堂皇值得参观的建筑圣殿,它所拥有多达数百件的艺术瑰宝,更被视为无价的资产。登教堂正中的圆穹顶部可眺望罗马全城;在圆穹内的环形平台上,可俯视教堂内部,欣赏圆穹内壁的大型镶嵌画,都是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的壁画雕塑艺术。

来到大教堂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座巨大的塑像,左边是手持开启天国之门钥匙的圣彼得,右边是手持利剑的使徒保罗。教堂上面的廊檐上方有13尊雕像,中间是耶稣基督,两边分别是他的11个门徒和施洗者约翰;两侧各有一座钟,右边是格林尼治标准时间,左边是罗马时间。教堂有5扇门,平常一般游客都入中门。如果遇上机会,教徒们就可从右边的圣门进入大殿,不过这需25年才有一次。按规定,每隔25年的圣诞之夜,圣门打开后由教皇带领走入圣堂,意为步入天堂。其他三门分别是“圣事门”、“善恶门”和“死门”。通过中门进入能容纳五万人的教堂内部,呈现在眼前的简直是一座艺术宝库。屋顶和四壁都饰有以《圣经》为题材的绘画,不少是名家作品。最引人注意的雕刻艺术杰作主要有三件:一是米开朗基罗24岁时的雕塑作品《哀悼基督》。圣母怀抱死去的儿子的悲痛感和对上帝意旨的顺从感在作品中刻画得淋漓尽致。这里所表现的圣母痛苦状与米开朗基罗以后的作品迥然不同;二是贝尼尼雕制的青铜华盖。它由4根螺旋形铜柱支撑,足有5层楼房那么高。华盖前面的半圆形栏杆上永远点燃着99盏长明灯,而下方则是宗座祭坛和圣彼得的坟墓,只有教皇才可以在这座祭坛上,面对东升的旭日,当着圣者举行弥撒。三是圣彼得宝座,也是贝尼尼设计的一件镀金的青铜宝座。宝座上方是光芒四射的荣耀龛及象牙饰物的木椅,椅背上有两个小天使,手持开启天国的钥匙和教皇三重冠。传说这把木椅是圣彼得的真正御座,后经考证为加洛林国王泰查二世所赠送。

彼得宝座

除此三件艺术杰作外,站在米开朗基罗设计的穹隆顶下抬头上望,你会感到大堂内的一切都显得如此渺小。穹顶周长71米,为罗马全城的最高点。教堂中央著名的大拱形屋顶是米开朗基罗的杰作,双重构造,外暗内明。对于这个大圆顶,曾有过百年的波折,最先是布拉曼特于1506年设计,1514年他去世后拉斐尔接替了他。六年后,拉斐尔也去世了,教会对教堂顶部借鉴哥特式的设计,强调黑暗与光明的对比,采用了玫瑰花窗,于是出于对教堂入口处的光线对比效应的考虑,圆顶被取消。后来米开朗基罗在71岁高龄时接替了这项工作,以“对上帝、对圣母、对圣彼得的爱”的名义,恢复了圆顶。

圣彼得教堂整栋建筑平面走势是一个十字架结构,造型充满神圣的意味。教堂内部装饰华丽,华丽到令人惶恐不安,令人窒息。当人们进入圣彼得大教堂内部的时候,第一眼看上去实在无法领略其宏伟的规模。若用人直观视觉去目测它的规模的话,很容易因教堂各个部分巧妙对称的布局形成错觉,需要借助一些实际资料才能说明它的实质:教堂的长度,包括门廊,为230米,拱顶的高度是38米。正殿尽头的彩色玻璃大窗上有一只圣灵信鸽,翼展达1.5米之长。如果有时间,游客可乘电梯拾级而上,登顶俯瞰罗马全城。从教堂内出来,在教堂左侧可以看到一队卫兵,他们身穿的别致制服500年不变,据说是米开朗基罗设计的,手中的长戈也是15世纪的产品。游人如果想同卫兵合影留念,他们不会拒绝,但要想从这里进入教皇宫,却行不通。

圣彼得大教堂圆顶

圣彼得大教堂正前的露天广场就是闻名世界的圣彼得广场,建于1667年,主持设计施工的是一位那不勒斯人,他的手笔赋予了广场上排成4行的284根多立克式柱子永恒的生命,柱子上方那美妙绝伦的圣者塑像400年来一直诉说着当年这个才华横溢的建筑天才的名字:贝尼尼——巴洛克艺术之父。教堂前面的广场以一座古埃及的方尖碑为中心,呈横向椭圆形,它和教堂之间用一个梯形广场相接,梯形广场的地面向教堂逐渐升高,以便教皇在教堂前为教徒们祝福时,全场都能看到他。整个广场气势宏伟,最引人注目的是广场两侧的宏伟的柱廊。贝尼尼之所以设计这一组柱廊,是有他独特的构思的:就是以广场两侧的廊柱象征基督伸开的两只手臂,广大的基督徒们一进入教堂的广场,就像进入了基督的怀抱。

圣彼得广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