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希”传说,即希伯来传说与希腊传说,而希伯来传说就是指基督的犹太教根源。基督教作为一种高级宗教,它的历史根基深深地置于犹太教之中,它在圣教历史以及部分律法和道德观念等方面与犹太教一脉相承。但是,基督教从本质上说是与犹太教截然不同的,它已经具有了一套真正的神学理论或宗教形而上学,成为一种关于灵魂和彼岸世界的福音。
总的来说,基督教比犹太教更侧重个人的内在信仰和灵魂得救。这些差别使得基督教虽然出自于犹太教,后来却演变成为一个敌视犹太教的宗教。
犹太人四大先知之一——耶利米
犹太教的核心是律法和祭祀,基督教的核心则是信仰和道德。据福音书记载,耶稣与法利赛人的一个重大冲突就在于是否拘守律法。基督教也尊重律法,但是认为仅有律法是不够的,在耶稣看来,“人称义是因着信,不在乎遵行律法”。至于祭祀,在基督教中完全被取消了,而代之以信徒发自内心的信仰,耶稣明确表示:“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
《塔木德经》
《塔木德经》里记载了犹太教的法律、传统等各式各样的故事,凝聚了犹太学者对犹太民族历史、文化、智慧的发掘、思考和提炼,堪称犹太民族智慧之源。《塔木德经》是犹太教的经典,也是犹太人的教科书,地位仅次于《圣经》,长久以来都是犹太人的精神支柱,同时也是生活上的绝对标准。犹太人分布世界各地,他们人数虽少,在学术及政经领域的成就却是出类拔萃。而亡国了1800多年、长久以来一直过着流浪生活的犹太民族,最终能够再度建立他们的国家——以色列,这种惊人的力量也是来自《塔木德经》的精神。
在道德观方面,基督教也有许多改进。在男女关系上,犹太教虽然明令禁止淫乱,但从未提倡禁欲,且鼓励“要繁殖和增多”,然而在基督教中,禁欲被当做一种崇高德行而加以赞美。在贫富的问题上,犹太教采取一种劝人安于现状的态度,贫穷固然为上帝所愉悦,但富裕也不是邪念。基督教则把贫穷与富裕截然对立起来,贫穷是一种美德,富裕却是罪恶的象征。耶稣曾对他的门徒说:“倚靠钱财的人进上帝的国,是何等的艰难,骆驼穿过针眼,比财主进上帝的国还容易呢。”基督教的这种禁欲主义在后来的修道运动中发展到极端,导致了一种反人性的畸形生活态度。
《穿越红海》
由于长期遭受外族入侵的压迫,犹太民族表现出强烈的复仇心理,犹太教的上帝要求人们对敌人采取“以命偿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以烙还烙,以伤还伤,以打还打”的态度。犹太教的上帝对世人爱憎分明,常常动怒要剪除恶人;而基督教的上帝则对一切人都充满了爱,表现出极度的仁慈和宽容(但是在罗马教会后来的实践中,耶稣的这种仁慈态度和宽容精神都被一种充满了宗教狂热的复仇意识和褊狭心理所取代)。
《耶稣的葬礼与重生》(www.xing528.com)
犹太教的律法虽然也包含着道德的成分,但却明显地带有强制性,它是通过一种否定的方式(惩罚)来规范人的行为的,它注重的是人们的外在行为及其效果。而基督教的道德则更多的基于人的内心自觉,它通过一种肯定的方式(道德反省)来协调人的行为,更侧重于人的内在的善良动机。这种动机论的道德观反映到宗教态度上,就是对上帝和基督的信仰。律法和诫命固然要遵行,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信仰,是对上帝的爱戴之心。在基督教中有两条诫命是最根本的,即:“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上帝。其次就是说,要爱人如己,再没有比这两条诫命更大的了。”这两条诫命构成基督教的最基本的教义和道德。
从“末世论”到“救赎说”的发展,是基督教最终摆脱犹太教而成为一种独立的世界性宗教的重大标志。在塞琉西王国和罗马帝国统治时期,犹太人中盛传上帝将派一位“受膏者”(弥赛亚)来复兴犹太国,苦难的世纪(“末世”)即将结束,弥赛亚不久将降临,把犹太人带入“千禧年”的幸福生活中。这种“末世论”的信念反映了犹太民族强烈的不幸意识和渴望解放的心理。当时在中下层犹太人中,屡次掀起弥赛亚运动,反对塞琉西王朝和罗马帝国的统治。基督教既然脱胎于犹太教,因此它产生伊始也接受了“末世论”的影响。随着公元1世纪中叶外邦人基督教(即保罗派)的崛起,弥赛亚主义的“末世论”逐渐被基督的“救赎说”取代。在“救赎说”中,“千禧年”的理想消失了,上帝的国不再在这个世界上出现,而是在彼岸世界中存在,或者在信者的心中存在。进入天国的也不再是具有肉体的人,而是超脱了肉体的灵魂。此岸与彼岸对立起来,肉体与灵魂相分离,耶稣通过受难和复活已经救赎了世人的罪过,成为灵魂获救的“初熟之果”,向世人昭示了灵魂获救的福音。这种灵与肉的二元对立构成了基督教的基本思想,同时也成为基督教与犹太教的最大不同之处。
当基督教在发展的过程中超出犹太民族的狭隘范围、为越来越多的外邦人(希腊人和罗马人等)所接受时,它必定对犹太人的社会解放和“千禧年”的理想不再感兴趣。在思想来源上,“救赎说”深受希腊唯心主义的影响,把眼光从此岸的人转向了彼岸的灵。具有社会解放意义的弥赛亚运动被保罗派改造为一种灵魂获救的福音,保罗宣传一种神秘教,把其中有关革命宣传的基督耶稣化成了一个能使凡人化为不朽的神灵。他把天国从现世搬到了来世。
《四使徒》的左边画的是约翰与彼得,以约翰为主;右边一块画的是保罗与福音书撰者马可,以保罗为主。约翰的形象显得年轻,面目俊秀,一头长长的栗色鬈发。内穿浅绿色上衣,外披鲜红大氅,呈侧立姿势站着,全神贯注于手上那本经书。他身后,是年迈的彼得。他正专注地俯视在约翰指着的书上。彼得穿浅蓝色长袍,手捧巨大的黄铜钥匙。
在右边的主要形象是保罗,一个有学者风度的长者,黝黑的脸,已完全谢了顶,络腮的长髯夹杂着几根白须。他神情威严,冷冷地直视前方,手捧大开本的厚书,右手握着一柄支在地上的长剑。这个侧面像刻画得很细腻,脸有愠色,眉宇间一对深邃的眼睛,锐利而逼人。他身上那件淡淡的灰绿色披风,正好与约翰的大红披风形成对比。在保罗的身后,是脸色苍白的马可,连腮胡须像团团乌绒,镶在脸庞的四周。一对相距甚远的眼睛洋溢着内心的激情,微张的嘴唇,有欲言又止的样子,右手紧握一卷手稿。
在早期基督教中,存在着观点对立的两派,即彼得派和保罗派。前者带有犹太教的深刻烙印,后者则已经摆脱了犹太教的影响,成为一种神学或宗教形而上学。在《新约》的前三部福音书《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迦福音》中,还带有彼得派的明显影响,这三部福音书因其基本观点相同而被称为“同观福音”。第四福音书即《约翰福音》和“保罗书信”则代表着保罗派的观点,与“同观福音”有很大的差异。在“同观福音”中,耶稣是一个历史人物,是犹太人的导师。在《约翰福音》中,耶稣却成为道成肉身的上帝之子,成为救赎灵魂的神。基督教对耶稣本质的观念来自《约翰福音》之处无疑多于其他福音;但另一方面,约翰对耶稣的描绘对于历史学家理解耶稣相对来说提供了更少的东西。这种浓重的唯灵主义色彩使《约翰福音》(以及“保罗书信”)成为基督教神学的思想基础。
“同观福音”与《约翰福音》的另一个显著差别在于对待犹太人的态度上。在“同观福音”中,耶稣在罗马总督彼拉多面前承认自己是犹太人的王,敌视和迫害耶稣的只是犹太教的祭司、长老和法利赛人。在《约翰福音》中,耶稣不再承认自己是犹太人的王,而是宣称“我的国不属这世界”,迫害耶稣的也成为整个犹太民族。基督教本是从犹太教中发展出来的,但是到了外邦人的保罗派那里,开始出现敌视犹太人的倾向。保罗在给帖撤罗尼迦人的信中写道:“这犹太人杀了主耶稣和先知,又把我们赶出去。他们不得上帝的喜悦,且与众人为敌,不许我们传道给外邦人使外邦人得救,常常充满自己的罪恶。上帝的愤怒临在他们身上已经到了极处。”犹太基督教开始被当做一种异端遭到排斥,基督教的中心逐渐移到罗马。基督徒对犹太人的仇恨从此被煽动起来,在以后的许多世纪中酿成了基督教世界迫害犹太人的一幕幕惨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