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 洪都新府滕王阁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千多年来,王勃的这段佳句不知打动了多少人的心,滕王阁的名声也随着王勃的文采而飞扬千年。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曾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这里所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就是指滕王阁所在的地方,在过去(隋以前)属豫章郡,在今天(王勃所在的唐朝),则划为洪都州。约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设置豫章郡,郡治就在南昌,下辖18县,包括南昌、庐陵等,其地理范围与今天的江西省大致相同。到汉武帝时,全国划为十三州(监察区),这时的豫章郡属于扬州部。王莽改制后,把豫章郡改名为九江郡。到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则以“豫章”为郡名,以“南昌”为郡治所名。隋开皇九年(589)改豫章郡而置“洪州”,治“南昌”县,所谓“洪都新府”即为此意。
南昌地区的文化源远流长,根据出土文物判断,大约五六千年前这里就已经存在原始的居民点了。商周时期,南昌地区的经济文化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而南昌真正建城则是在汉高祖五年,即公元前202年。当时,西汉开国名将灌婴率军进驻南昌地区,并正式设置豫章郡和南昌县,因而时至今日都有人称南昌城为“灌婴城”或“灌城”。南昌之名的含义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盛赞这“物华天宝”的“江南昌盛之地”,故得名南昌;另一说则取“昌在南疆”之意——这是因为西汉时期,中央王朝曾多次以南昌为进军南方的重要据点派兵与南方闽粤一带的诸侯、酋长争战。可见,南昌的地理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滕王阁序》中所说:“地接衡庐”,即连结着衡山和庐山;“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则是指南昌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着楚地,连接着闽越,地处要冲,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滕王阁始建于公元653年(唐永徽四年),为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创建。滕王李元婴是李渊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太宗贞观十三年受封滕王。据史料记载,腾王“工书画,妙音律,喜蝴蝶,选芳渚游,乘青雀舸,极停歇歌舞之盛”,可见他是个恃才旷物、诗酒为伴,日盼高朋满座,对政治则全无兴趣的逍遥皇子。据《旧唐书》记载,元婴开始被封到山东,因为骄奢淫逸、横征暴敛、大兴土木而导致当地民愤极大。无奈之下,唐太宗只好把他贬到了苏州。不久,唐太宗去世,唐高宗李治继位,他非常看不惯腾王大兴土木的做派,于是将他再度把他贬到洪州(即今天的南昌)做都督。元婴来到这里,依然不改往日的排场,遂于高宗永徵四年,在赣江左岸,广征能工巧匠,建起了滕王阁。
后来,饱经沧桑的滕王阁历经宋、元、明、清四朝,先后毁建修葺数十次,建筑规制也多有变化。滕王阁屡毁屡建,其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滕王阁都是官府储藏经史典籍的地方,起着类似于今天省级图书馆的作用。同时官僚士大夫们也多喜欢在此宴请、迎送宾客,与文人墨客们赋诗填词,观赏灯火。(www.xing528.com)
建国后,滕王阁经历了它的第二十九次重建:1985年10月22日重阳节正式开工,1989年10月8日重阳节时,第二十九次重建的滕王阁终于展现在世人面前。现在的滕王阁为宋式建筑,风格上窈窕多姿、精致俊秀。游人登阁纵览,可将春风秋月尽收眼底。俯瞰迂回曲折、错落有致的仿古商业街;远眺赣江、抚江,见其浩浩荡荡奔流而去;仰望长天万里、闲云潭影,更觉心旷神怡。
(王鹏)
滕王阁壁画《人杰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