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心学:身与心的关系,身心同一法炼心最有效

中国心学:身与心的关系,身心同一法炼心最有效

时间:2024-09-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中国传统心学的理论和现代心理学家的实验,身与心的关系,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不仅心灵对身体有影响作用,身体对心灵也有影响作用。因此,身心同一法,就成了我们探究的高效炼心的第五种方法。这是一篇在现代科学意义上研究身体对心理影响很重要的一篇文章。通过这三点的互相促进,直到彻底改善心灵、气质与身体。其中有不少观点,也是谈到这种身心合一的智慧的。晋灵公终于被说服了,立即下令停止了建造高合。

中国心学:身与心的关系,身心同一法炼心最有效

根据中国传统心学的理论和现代心理学家的实验,身与心的关系,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不仅心灵对身体有影响作用,身体对心灵也有影响作用。

因此,身心同一法,就成了我们探究的高效炼心的第五种方法。

()“身”对“心”的逆向影响

心灵影响身体的作用方面,现代心理学有不少研究成果。如一个人长期紧张,必然很容易犯心脏病神经衰弱胃溃疡等。

而身体对心灵的影响,以前固然也有一些探究,但多停留在一些简单的层面上。如一个人得了病,心情一般都会不愉快。至于身体对心灵更多地方的影响,则研究得还不是很够。

1907年,法国物理学家艾斯伦尔黎恩堡发表了一篇引人注目的文章,文中着重谈到了人的面部神情与内心感情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前者改变后者。这是一篇在现代科学意义上研究身体对心理影响很重要的一篇文章。

19856月,美国《洛杉矶时报》发表了一篇对心理学家保尔恩可曼博士的专访,博士说:

“人的情绪会在其脸上显露,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但是今天,十分有趣的是:这一现象也可以颠倒过来,那便是人脸上的神情能改变人的心情……如果你在感到痛苦时能放声大笑,那么你内心的痛苦感就会逐渐消失;如果你脸上显出悲伤的神色,你的心里就会受感染而至黯然。”

提出同样观点的还有威廉詹姆斯。他指出:

“感情能以动作的转换予以间接的调整。当你失去快活时,恢复快活的最好方法,就是装成快活的样子去行动、说话。”

他提倡给人以身体上的刺激,使身体产生反射性的变化,从而引发悲伤或欢乐的感情。

而在东方禅坐、瑜珈等训练中,尤其重视两者的统一。练习气功的人都知道:必须实现调心、调身、调息的统一。

调身是调节身体的姿态,调息是调整气息,气息也是身体的反应。通过这三点的互相促进,直到彻底改善心灵、气质与身体。

在法国,有一位享誉世界禅师行禅师。他来自越南,却在西方普及禅宗的智慧,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小马丁路德的高度评价。他评价一行禅师说“这位禅师通过重整现代人的心灵去获得和平,我看不出有任何理由不让这位禅师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一行禅师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以最平实和科学的方法,向当代人尤其是西方人传达禅的智慧。其中有不少观点,也是谈到这种身心合一的智慧的。

在他的著作《生命的疗救与转化》中,有这么一段论述:

“有时,精神起引导的作用,但有时,身体也能够引导。因此,当你愉悦的时候,你自然就笑起来。但有时,你可以让微笑先发出来。你试图微笑,突然,你发觉不再那样痛苦了。所以,请不要歧视身体。身体也能成为先导,不仅是精神。我建议你们试一试,当你们仪晚醒来,你们就这样做。四周漆黑一片,你吸气,然后微笑,你就会明白,微笑着面对生命,你活着,你微笑。这不是显露给外人,因为没有人在看你。然而,这微笑是发自觉悟,发自愉悦——那愉悦来自你觉察到自己正活在当下。”

这样的方法被证明是十分有效的,通过笑,来逐步化解仇恨。尽管开始时勉强,到后来却真的可以化敌为友了。

正因如此,不少机构已经采取用调节身体的方式来调节心灵。如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在管理恐惧方面,就采用如下两点技巧:

1.预期心里期望的结果。

在内心里反复勾勒希望有的表现(例如球场上一个决定性的拦截,或是完美无缺的推销合词),以及十全十美的表现所能获得的结果(例如做成一笔生意)。

2.调节自己对压力的反应。

找出学生觉得最困难的活动,让他们反复观看录像带,同时在他们身上接上压力和心跳测速仪器。

例如对攀爬绳索特别有问题的学生,可以一再观看爬绳索的画面,试验自己不同的反应,一直到他能够摸索出适当的反应而不会被压力击垮,心跳测速仪器可以让学生清楚看出自己的反应有没有失控。

这种生理上的回馈,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如何控制身体对压力的反应。

(二)重新解放“感力”

关于人的概念,近代西方有句名言“人是理性的动物。”

几百年来的西方近现代历史,实际上是人解放理性的历史,科学的发达,实际就是理性的发达。

人们有十足的理由尊崇理性的作用,但是也容易犯过于依赖理性的错误,尤其在关系到人的心灵这一方面,还有许多应该特别重视的地方,如感性。

西方曾经有中世纪那种宗教对人构成的双重压迫:

一是对理性的压迫,一是对人性的压迫。

对理性的压迫随着科学的发达已经越来越少了,对人性的压迫,随着“文艺复兴”而得到解放。

文艺复兴有一项内容,就是解放人的“感性”,如《十日谈》的描述、佛罗伦萨的绘画等。

但是到现代,在一些人眼中,感性几乎成了“礼崩乐坏”的代名词,最多感性只与“享乐”有关。很少人认识到:感性在心力训练中的作用。

感性实际就是感觉。主要由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组成(触觉又分内触觉与外触觉。外触觉指皮肤的感觉,内触觉指人对身体内部状况的感受)。

在对人的影响方面,感性往往能够发挥理性难以起到的作用。

春秋时代,晋灵公耗用大量钱财,建造极其豪华的九层高合。并下令说:

“谁敢劝阻,格杀勿论!

有个叫荀息的大臣,很想劝阻晋灵公。晋灵公似乎也知道他的意图,就举起箭,拉开弓,等着他来,只要他一开口规劝,就射死他。

荀息拜见晋灵公,假装轻松地说:

“大王,我是来表演一个小技艺让您开心的。我能把12个棋子堆起来,上面再加九个鸡蛋。”

晋灵公一下来了劲,忙放下弓箭,命侍从拿出棋子和鸡蛋。

荀息认真地先把10个棋子堆起来,然后又把鸡蛋一个个地加上去。晋灵公在旁边看着,紧张得屏住呼吸,瞪圆眼睛,连喊:

“危险!危险!

荀息说:

“还有比这更危险的呢!

晋灵公忙问是什么。(www.xing528.com)

荀息就立起身子,说:

“启禀大王,为建成九层高合,三年没成功,国内已没有男人耕地,没有女人织布了;国库已空虚,邻国将侵犯,国家将要灭亡!建造高合,就像这垒鸡蛋一样危险,请您三思!”说完泪流满面。

晋灵公终于被说服了,立即下令停止了建造高合。

这个事例充分说明:在对人的影响方面,有时用“讲道理”方式做不通甚至有风险的事,假如从理性“退回”到“感性”,诉诸人的感觉层面,反倒很容易做到。

此例是借助视觉对人形成的影响,下面我们再看用触觉怎么影响自己。

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在会稽打败越国,越王勾践吴王投降,并亲自到吴国服侍吴王,忍受巨大屈辱。

后来,勾践通过贿赂吴王重臣等手段,得以回国。

回国后,为了不忘耻辱和复仇大计,勾践于是将苦胆放在自己眼前。不管坐着也好,睡着也好,一抬头就可看到苦胆,每次吃饭都要尝一下苦胆,并问自己一句:

“你忘记了会稽之耻吗?

在这样的激励之下,勾践励精图治,实行强国之道,最后终于打败吴国,逼迫吴王自杀。

为何要用尝苦胆的方式来提醒自己呢?因为,人是容易遗忘的动物。

从当别人的囚徒到重新当国君,既是重回权力宝座,又是重回温柔之乡,很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痛”。

何况,吴国当时那么强大,可以找出许多理由不使自己与之为敌。但如果这样的话,就是活生生吞下自己和国家所蒙受的耻辱。

勾践采取的方法,就是用生理上的苦,来提醒自己不要忘了心理上的苦,进一步发奋图强。

为何感觉会对人有这样大的影响呢?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

虽然人是世界上最高级的动物,但从动物到人,经历了漫长的进化,遗传动物的东西还特别多。

动物是以感觉为主要手段来调控自己心情和行为的,人每天也主要靠五种感觉,来与外界交流。

感觉具有直接性、生动性、频繁刺激性等特点,而且直通生命核心,所以最能影响人。

这点,不仅在一般做事的时候是这样,即使是从事抽象研究的科学家,也同样离开不了“感力”的影响。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来自于苹果落地引起的多方面联想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最初的起因,也是追光”想像等。

(三)感觉与情感紧密关联

“感力”对心灵的作用,往往还与情感密切相关。

登上珠穆朗玛峰之巅,几乎是登山运动员们追求的最高境界。但是,他们所面对的危险也最大。

1996510日,一队登山者登上了珠穆朗玛峰顶峰。突然,他们遇到了罕见的暴风雪。很多队员牺牲了,但其中一名遭遇危险的队员却死里逃生。

这名死里逃生的登山者名叫贝克维塞斯,他当时与队友们失散,昏倒在雪中。

在多数人看来,他已经毫无生还的可能。队友们甚至很快向他家中发去了他牺牲的电报

但是最后,他却奇迹般地重新找到队友们,回到生命的怀抱。

是什么导致维塞斯有这样大的力量呢?

事后,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描述了当时的情景:

原来,在发觉自己身处绝境后,他也差点放弃希望。但是,他的眼前不断浮现妻子和孩子可爱的面孔,耳边不断响起一家人相聚在一起的欢声笑语,又似乎看到当得知自己牺牲后,全家那种悲伤欲绝的情境。

于是,内心深处升起一股力量使他挣扎着从冰雪中站起来,并不断向前走。

“冰冷超乎人们的想像。手脚好像快成了塑料模子。但是当眼前清晰地浮现出妻子的脸庞,还有孩子们那可爱笑脸的时候,我怎么也没法放弃。我就这样一分钟、一分钟坚持,一小时、一小时坚持,直到找到队友们为止。”

维塞斯的死里逃生,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精神力量的巨大。与此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人的情感,往往与具体的感觉紧密联系在一起。

只要看到有关的画面,听到有关的声音,闻到有关的味道,情感就容易被唤醒,并给我们努力与坚持的力量。

所以,当我们要树立某种目标的时候,除了目标的可行性外,还要通过强化感觉,让其变得尽可能具体和生动:

比如自己感受希望结果看来如何,听来如何,闻来如何等。

另外,当你暗示自己要“与自己同在”的时候,不单单是与理念上的自己同在,更是与具体的自己,包括脸部、五官、胸膛、手脚等多方面的感觉有一个完整的“同在”。

这样,你才会越来越减少单薄感和无力感,才会感到自己的厚实和力量。

要学习他人,不仅要仿效别人的内在,也要找出其“感力”的表现并仿效。这样,学习才会更容易“刻骨铭心”。

解放“感力”,对在日常生活方面一些情况的改善也很有作用。如对强迫症的处理,有时通过不断讲道理或许无法根本改变,但借助感力,却容易做到得多。

我们都知道股市有“牛短熊长”的说法,在牛市中可以满仓操作,而在熊市中则应该少进股票。但我认识的一位股民,却经常凭冲动进股票。尤其在熊市中,他不仅满仓操作,还总是忍不住胡乱操作,结果越套越严重。

后来,有位老股民给他讲了一个道理“会进的是孙子,会丢的是儿子,会休息的是爷爷。”

他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开始依此改变,但这只在短期内有效,不久他又开始故态重萌。

于是他向我求助,想改变自己的这一“强迫症”。通过聊天,我得知他小时候被火烧伤过,从那以后就对火很恐惧。

于是我就请他想像:要下单的键盘,就是一个烧得滚烫的火炉,只要一碰,就会烫得他受不住。

他照此暗示训练,此后就真的不再乱进股票了。在2000年年初的牛市中,由于保持了资金实力,他买进科技股进行操作,由此获利不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