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庵
远离平顺县城,有一个普通的小山村,叫王曲村,浊漳河从村边缓缓流过。这里,有一座著名的唐代建筑——天台庵,它是目前我国仅存的四座唐代木结构的古建筑之一。那么,天台庵究竟是怎样的建筑呢?
天台庵坐落在王曲村中心的一个坛形孤山顶上,东傍山谷、西临漳水,坐北向南,周围的村舍像众星捧月般地簇拥在它的周围。俯瞰下去,天台庵近似一个正方形,佛殿建在一米高的石台基上。天台庵始建于唐末天祐四年(公元907年),原建制不详,现仅存三间正殿和一座唐碑,面积390平方米,虽规模不大,却是我国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中极其珍贵的实例。那么天台庵是如何兴起和发展的呢?
天台庵,是中国佛教创立最早的宗派“天台宗”的庵院。大家知道,隋唐两代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期,这时期出现的佛教各宗派,大多另辟蹊径,以自家的理解对印度佛教进行重新编排。当时,传入中国的佛教在修行方法上曾出现南义北禅的局面,即南方重义理,重智慧,北方重止,重禅定。政治上的统一为结束佛教南义北禅的分裂局面创造了条件。在此基础上,佛教天台宗的创立者智顗,就创立了第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的佛教宗派,因他久居浙江天台山,故以“天台”为宗名,随之各地纷纷建起了天台宗的寺庙、庵院。
仔细端详眼前的天台庵,它没有过多繁杂的装饰,整个建筑是形制规整,结构简约,出檐深远,屋顶平缓。佛殿上的斗拱,结构简洁,手法苍古,用材的断面颇不一致,殿内梁架及斗拱上保留有简单的清式彩绘。此外,殿内没有一根柱子,因而使得殿内的空间更显得空阔,这充分体现了唐代建筑的特点。虽然经历过后人的修葺,但却尊重了原来的风格,保持了原来的风貌。那么,天台庵的建筑为什么会如此简单呢?(www.xing528.com)
天台庵这种简约的建筑,跟地处偏僻的山庄有着必然的联系。中国古代建筑,造型和结构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到唐代已经逐渐标准化、科学化。但在一些偏僻山区,由于经济、文化、技术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发展略慢于文化发达地区。天台庵也是这样。它所处之地,交通不方便,远离城镇,文化发展比较缓慢。正由于此,它才能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霜雨雪,仍然坚持到了今天,成为我国现存的四座完整的唐代木构建筑中的一个。
除了佛殿,寺院中保存下来的就只剩下一个石碑和殿前的一对石狮子了。石碑,由于数百年的风雨剥蚀,字迹已经风化,无法再看清上面的文字。倒是殿前这两只憨态可掬的石狮子,似乎早已看惯了风云变幻、世事沧桑,显得老练世故。
据文物专家考证,目前我国仅存的四处唐代建筑,全部在山西省境内。除了平顺县的天台庵外,规模较大的南禅寺和佛光寺在五台山,另外一座是芮城县的广仁王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