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 显
长治市有个襄垣县,古人称“古韩镇”,这是个有名的古县了。刘禹锡有名的《陋室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话对襄垣这个古县来说,再贴切不过了。为什么如此说呢?因为这个县曾出过一个有名的人物——法显。这个老人家的能耐可大了,他到世界各地学佛讲经比唐朝的唐三藏还要早200多年,也就是晋代的事。究竟是襄垣古县靠法显扬了名,还是法显沾了襄垣古县风水的光,可就说不清了,这里单说有关法显的事情。
法显本姓龚,他有三个哥哥,都在不谙世故的童年就过世了。他的双亲被吓破了胆,在法显3岁时,就把他送寺院当了个小和尚,说是送入空门以求长寿。法显在寺院一待就是7年,转眼10岁,他的父亲离世了。法显有个叔父,他考虑到法显娘的生存难以为继,便要法显还俗。这时的法显对佛教已经十分信仰,说啥也不肯,就对叔父说:“我本来就不是因父亲出家的,现在没必要还俗。”他的叔父没奈何只得应下。于是,法显就一心一意学佛了。他性情淳厚是出了名的。有一次,他与十来个小和尚在地里收庄稼,附近一些农户也来抢收,小和尚们吓得四下跑了,唯有他站在原地对抢收的人说:“你们需要粮食,就随意吧,只是抢夺别人的粮食,恐怕来世会更穷,小僧真为你们担忧啊。”他说完回寺院了。而抢粮的人竟被说动,一粒也没取就走了。这事在寺院里引起不小轰动,上百僧众莫不叹服。法显20岁受大戒后,对佛教更加信仰,时有“志行明敏,仪轨整肃”之誉称。
佛教传入中国,到了法显所处的时代已经有300多年了。由于文化的冲突,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时期社会的排斥、质疑,到人们逐渐接受、认可,直至东晋时与当地文化的融合,经历了很长一个时期。这时的法显已经65岁了,佛教界60多年的阅历使他深深感到,佛教的翻译赶不上佛教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由于佛教戒律的短缺,使广大教徒无法可依,那些上层僧侣更是穷奢极欲,无恶不作,这对佛教的发展影响很大。为了维护佛教的“真谛”,法显于此年春天,与同道慧景、道整、慧应、慧嵬四人,从长安出发向西,决定到天竺,也就是古印度寻求真经。这次出行,对法显一行来说可以说是艰苦卓绝。第二年,他们才到了甘肃一个叫做张掖的地方,在这里遇到了智严、慧简、僧绍、宝云、僧景一行五人,由于有共同的志向,他们组成了十人的“巡礼团”。这时,慧达也自告奋勇加入其中。一行十一人西进到敦煌,得到了太守李浩的资助,法显五人先行,其他人随后,西出阳关,踏进了白龙堆大沙漠。这个大沙漠无边无际,气候十分燥热,不时还有流沙热风袭击。人们到此,不是被流沙埯埋,就是被热风吹得渴死,活着出来的很少。正如法显在后来撰写的《佛国记》中描绘的那样:“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唯以死人枯骨为标帜耳。”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他们前行17天,走了1500多里,终于走出了这片“死亡沙漠”。(www.xing528.com)
法显一行西行“取经”,类似这样的境遇何止于此?他65岁出游,历经13年,前后共走了30多个国家,回来时已经78岁了。此间,他的经历可以说是“难以想象”。此后,到他去世的7年多时间里,一直在进行紧张的翻译工作,共译出经典6部63卷,计一万多言的《摩诃僧祗律》,也叫大众律,为佛教五大律之一,对后来的中国佛教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同时,他还将自己的西行取经见闻写成了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佛国记》,别名《法显传记》、《法显传》、《历游天竺记传》、《佛游天竺记》等。它在世界学术史上占的地位,不仅是一部传记文学的杰作,而且还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是研究西域和印度历史极为重要的资料,其中对信风的详细描述和系统记载,成为我国最早的相关记录。
法显以年过花甲高龄,完成了穿行欧亚大陆、又经南太平洋海路归国的远距离陆海旅行壮举,受到了中外古今的高度评价。然而在我国,一说到“西天取经”,肯定首先想到的是唐僧,其实早在唐僧200多年前,法显已完成了这个壮举。法显之所以声名不如唐僧,关键就在于没有成为吴承恩笔下的主角。可以说,是文学提高了历史人物的知名度,文学加历史才能更让一个曾经的名人名扬千古、永垂不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