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王道论的另一重要内容,也是其第二大特点,就是重教化,以教化为大务、以刑罚为辅。
教化,原本就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事务。但是,为了强调教化的神圣性和必要性,董仲舒也像把其他王道的内容归之于天那样,同样把教化与天的四时进行了类比,说:"天地之数,不能独以寒暑成岁,必有春夏秋冬;圣人之道,不能独以威势成政,必有教化。"①这显然也就把教化与威势(主要指刑罚)的根源归于了天地之数。
何以圣人之道不能独以威势成政,必有教化呢?除了王道本于天,而天不独以寒暑成岁,必有春夏秋冬这一理由之外,董仲舒又认为:"政有三端:父子不亲,则致其爱慈;大臣不和,则敬顺其礼;百姓不安,则力其孝弟。"②显然,从政之三端来看,独以威势,是不能成其政的。相反,却须"先之以博爱,教之以仁也;难得者,君子不贵,教以义也。虽天子必有尊也,教以孝也;必有先也,教以弟也。"③无疑,这些也都不是靠着独恃威势所成就者,只有教化才能成其功。
这里就包含了对教化的社会作用的看法,如董仲舒说: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是故,教化立而好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水之走下,不以堤防,不可得止。民之从利,不以教化,亦不可得止。教化乃防民从利不可得止的堤防。故教化兴,奸邪止;教化废,奸邪出。所以王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②。可见,教化乃是王者治天下所必从事的"大务"。
何以谓"大务"?在董仲舒看来,人君为政,无非德教与刑狱二者。然此二者不能平列,必有主从、本末、多少。如董仲舒在《基义》篇中将德、刑比之于阴阳。他说:天出阳,为暖以生之;地出阴,为请以成之。不暖不生,不清不成。然而计其多少之分,则暖暑居百,而清寒居一。德教之于刑罚,犹此也。故圣人多其爱而少其严,厚其德而筒其刑,以此配天。董仲舒还说,天道之常,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阴者天之刑,迹阴阳终岁之行,以观天之所亲,而任天之功。关于阴阳的运行,他认为,虽然阴阳终各六月,远近同度,但其所在异处。阳气始出东北而南行就其位,西转而北入,藏其休;阴气则始于东南而北行,亦就其位,西转而南入,屏其伏。故阳以南方为位,以北方为休,阴则以北方为位,以南方为休;阳至其位而大暑热,阴至其位而大寒冻;阳至其休而入化于地,阴至其休而避德于下。故阳出实入实,阴出空入空。故此董仲舒又说:天之志,常置阴空处,稍取之以为助。故刑者德之辅,阴者阳之助也。阳者岁之主也,天下之昆虫随阳而出入,天下之草木随阳而生落,天下之三王随阳而改正,天下之尊卑随阳而序位。??阳贵而阴贱,天之制也。①①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②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③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① 《汉书·董仲舒传》。
② 《汉书·董仲舒传》。
① 《春秋繁露·天辨人在》。
此见天之近阳而远阴,大德而小刑也。是故人主近天之所近,远天之所远,大天之所大,小天之所小。??务德而不务刑。刑之不可以成世也,犹阴不可以任岁也。为政而任刑,谓之逆天,非王道也。正是根据上述的缘由,董仲舒得出了一个结论:"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未也。"③当然,教化之为政之本,在董仲舒看来,还由于它是君化若神之"肃慎之本"中的人本内容。他认为,人君之为国,其化莫大于崇本,崇本则君化若神。"何谓本?曰:天、地、人,万物之本。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④无孝悌则无以生,无衣食则无以养,无礼乐则无以成。三者皆亡,则民如麋鹿,各从其欲,家自为俗,父不能使子,君不能使臣,虽有城郭,名曰虚邑。如此则君莫之危而自危,莫之丧而自亡。这就叫做"自然之罚"。自然之罚至,则无所逃也。据此他指出:明主贤君必于其信,是故肃慎三本。郊祀致敬,共事祖祢,举显孝悌,表异孝行所以奉天本也。秉耒躬耕,采桑亲蚕,垦草殖谷,开辟以足衣食,所以奉地本也。立辟雍庠序,修孝悌敬让,明以教化,威以礼乐,所以奉人本也。三者皆奉,则民如子弟,不敢自专,邦如父母,不待恩而爱,不须严而使,虽野居露宿,厚于官室。如是者其君安枕而卧,莫之助而自强,莫之绥而自安,是谓自然之赏。自然之赏至,虽退让委国而去,百姓强负其子随而君之,君亦不得离也。故以德为国者,甘于饴蜜,固于胶漆,是以圣贤勉而崇本而不敢失也。教为政之本,原来德教乃为国所崇三本(天、地、人)中人本的重要内容。
正是有鉴于上述,董仲舒认为,"古者修教训之官,务以德善化民。"他还说:"圣王之继乱世也,扫除其迹而悉去之,复修教化而崇起之。教化已明,习俗已成,子孙循之,行五六百岁,尚未败也。"②这就是说,教化修,习俗化,从而国运昌,立于不败之地;反之,一旦抛弃了教化,即大为亡道,以至丧失天下。这就是重视教化与否定教化所必然得到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如果抛开教化的内容和教化的目的,只就其重教化这一点来说,显然有着合理的因素。任何一个社会,不断完善法律是对的,但若专一任法,而忽视教化,是不可取的,其结果,人们的思想就会涣散,失却凝聚力。
关于教化内容,董仲舒在《天人策》篇中曾说:是故王者上谨承天意,以顺命也;下务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三者,而大本举矣。
作为王者大本的"三者",第一说的是承天意以顺命,即尊天的问题;第二是明教化以成民性;第三是正法度以防欲。这其中的第二,就是涉及教化内容的问题。从董仲舒的人性论知道,在他看来,民性,乃天质之朴;善者,王教之化。无其质,则王教不能化;无其王教,则质朴不能善。所以他说:性待教而为善,此之谓真天。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民受未能善之性于天,而退受成性之教于王。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承天意教民性成善,② 《春秋繁露·阳尊阴卑》。
③ 《春秋繁露·天辨人在》。(www.xing528.com)
④ 《春秋繁露·立元神》。
① 《春秋繁露·立元神》。
② 《汉书·董仲舒传》。
①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这是天立王和为王者所规定的专任。应该说,这也是王者明教化民的中心任务,王者对万民所进行的一切教化,目的都是为着解决这个任务的。
关于教化的具体内容,主要就是他提出的封建伦理纲常。例如在《天人策》篇中谈到"以教化为大务"时他说:"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于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还有前面所引《为人者天》篇中所说:"教之以仁也","教以义也","教以孝也","教以弟也"。这显然也是伦理纲常中事。又如,正是在上述"修此三者,而大本举矣"之后,接着指出:人受命于天,固超然异于群生,入有父子兄弟之亲,出有君臣上下之谊,会聚相遇,则有耆老长幼之施,粲然有文以相接,欢然有恩以相爱,此人之所以贵也。??故孔子日:'天地之性人为贵。'明于天性,知自贵于物;知自贵于物,然后知仁谊;知仁谊,然后重礼节;重礼节,然后安处善;安处善,然后乐循理;乐循理,然后谓之君子。这就是说,通过对万民实行封建伦理纲常的教化,使之能够自觉按照封建伦理纲常的要求去行动,从而达到君子之列。这就是董仲舒王教的具体内容和最终目的。
董仲舒虽然非常重视德教,但他并未走到教育万能、否定刑罚的地步,相反,他在强调重教的同时,提出了以刑法辅之的思想。当然,这也是以天为根源的。这就是所谓"为人主者,道莫明省身之天,如天出之也。"①例如,除了前面所说:"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天之志,常置阴空处,稍取之以为助。故刑者德之辅,阴者阳之助"之外,他在《威德所生》篇还详细论述了威、德两个方面的重要性。如他说:天有和有德,有平有威,有相受之意,有为政之理,不可不审也。春者,天之和也;夏者,天之德也;秋者,天之平也;冬者,天之威也。天之序,必先和然后发德,必先平然后发威。此可以见不和不可以发庆赏之德,不平不可以发刑罚之威。又可以见德生于和,威生于平也。不和无德,不平无威,天之道也。
这就表明,威德乃是天所具有的两个方面,其中就有着君者为政之理。
故此他又说:为人主者,居至德之位,操杀生之势,以变化民,民之从主也,如草木之应四时也。喜怒当寒暑,威德当冬夏。??喜怒之有时而发,寒暑亦有时而当出,其理一也。当喜而不喜,犹当暑而不暑;当怒而不怒,犹当寒而不寒也;当德而不德,犹当夏而不夏也;当威而不威,犹当冬而不冬也。??喜怒之发,威德之处,无不皆中其应,可以参寒暑冬夏之不失其时而已。故日圣人配天。②这里就提出了人主居至德之位,操杀生之势,以变化民,施威德必当其时而出的问题。发德必当夏,发威必当冬,否则,当德而不德,犹当夏而不夏,当威而下威,则犹当冬而下冬。其结果,如暖清寒暑之出,当其时则岁美,不当其时则岁恶;和德平威之出,当其义则天下大治,不当义则天下大乱。
不过,和德平威之出与四时之比,并不是机械的。如董仲舒在《如天之为》篇所指出的:天之生有大经也,而所周行者,又有害功也,除而杀殛者,行急皆不待时也,天之志也,而圣人承之以治。是春修仁而求善,秋修义而求恶,冬修刑而致清,夏修德而致宽。此所以顺天地,体阴阳。然而方求善之时,见恶而不择;方求恶之时,见善亦力行。方致清之时,见大善亦立举之;方致宽之时,见大恶亦力去之,以效天地之方生之时有杀也,方杀之时有生也。是故志意随天地,缓急仿阴阳。然而人事之宜行者,无所郁滞,且恕于人,顺于天,人之道兼举,此谓执其中。① 《汉书·董仲舒传》。
①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按照天之大经,春修仁,夏修宽,秋修义,冬修刑。但是求善之时,见恶也下放过它;方求恶之时,见善亦要力行。这就是说,德教与刑罚随时都要做,而不可弃之的。
正是据此,他在《保位权》篇中提出了为君者,"德不可共,威不可分"的观点。因为德共则失恩,威分则失权;失恩则民散,民散则国乱,失权则君贱,君贱则臣叛。故此他提出了圣人之治国,务令民有所好,有所恶。"有所好然后可得而劝也,故设赏以劝之";"有所恶然后可得而畏也,故设罚以畏之。"这样,"既有所劝,又有所畏,然后可得而制"。当然,这里的所好与所恶都不可过多。"所好多,则作福;所恶多,则作威。作威则君亡权,天下相怨;作福则君亡德,天下相贼。"故此他认为,"故圣之制,使民有欲,不得过节;使民敦朴,不得无欲,无欲有欲,各得以足,而君道得矣。"这就是董仲舒以教化为大务同时辅以刑罚的王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