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

时间:2024-09-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因而在人的生产劳动中就发生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本节我们将讲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大范畴,讲二者的辩证关系,讲由这对矛盾所构成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是反映人和自然关系的范畴。生产力主要由三个实体性要素构成,即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劳动对象之所以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因为,第一,劳动对象是进行生产的物质前提。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

第一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人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实现幸福价值,必然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去主动地改造自然,在此过程中形成生产力;人为了改造自然必须结成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东西是生产关系。因而在人的生产劳动中就发生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这对矛盾是社会的根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本节我们将讲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大范畴,讲二者的辩证关系,讲由这对矛盾所构成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一、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

(一)生产力

1.生产力的含义

马克思说:“任何人类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页)人有肉身,肉身有欲,为了满足此欲,人就要占有自然。人的独特性在于人是通过劳动来占有自然,满足欲望的。因为自然界中没有人所需要的现成的东西,所以人必须在劳动中创造出人所需要的东西来。人改造自然界有能力大小问题,生产力概念就是反映人改造自然能力的哲学概念,因而是主体性概念。

所谓生产力或社会生产力,是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生产力是反映人和自然关系的范畴。生产力是在人的需要向劳动的转化中形成的,就是说人的需要如果不向劳动转化,仅停留在自身内部是形不成生产力的。

2.生产力的特征

(1)生产力具有客观性

因为生产力是人的内在本质的对象化、物化。人的内在本质是肯定,是主观性的,其对象化了之后,就物化了,主观性就被否定了,因而成为客观性的东西。具体来说,第一,生产力是一种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既得的力量。第二,生产力的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

(2)生产力具有主体性

这同样是因为生产力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人的能力、能动性的表现。生产力是人的能力、能动性,能力、能动性就是主体性。生产力作为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人的本质的物质载体,是人的本质得以实现的必然的物质形式。人的本质要得到确证,得到呈现和展开,必须对象化为生产力。我们可以从生产力最直观地看到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程度和水平。因而,生产力虽然是物质的东西,但不同于纯自在的物质的东西。

(3)生产力具有社会历史

生产力是在人的需要向劳动的转化中形成的,但更重要的是劳动向人的需要的转化。从马克思的历史观科学的角度看,劳动向需要的转化更重要。如果只看到需要向劳动的转化就会把人的物欲、需要看得比生产力更根本,而这是同马克思历史观的科学性质不协调的。李泽厚曾指出:“实践也有感知,为什么感知不是出发点和基础?好些人搞不清这个基本问题;正如好些人认为先有需要(吃、喝……)才去生产,因而需要比生产应更根本更是出发点一样,这是由于他们没重视任何需要、感知的具体存在和发展状况恰好是被历史地决定于具体社会实践和社会生产的条件和水平。例如原始人的感知和需要就不同于现代人……”(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80页)这个意思马克思已经指出过。马克思说:“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2—33页)“新的需要”是由“工具”(生产力)引起的。因而这种需要就不是纯生物心理性的了,而是社会历史性的了。这种历史性的需要是不断增长和扩大的(原因在劳动),因而生产力就有了发展的内在动力,从而处于历史的发展变化中。

3.生产力的构成

生产力作为人的能力要体现在一些有形的、物质性的实体或符号上,这些实体构成生产力的要素。生产力主要由三个实体性要素构成,即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

(1)劳动对象

人改造自然的能力要通过劳动对象体现出来,劳动对象的范围、深度都反映着人改造自然的能力。例如工业生产中看看你所用的材料(劳动对象)就知道生产能力有多大。那么,什么是劳动对象呢?所谓劳动对象,就是劳动过程所能加工的一切对象。自然界是可能的劳动对象的总和。劳动对象之所以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因为,第一,劳动对象是进行生产的物质前提。第二,劳动对象对于劳动工具具有直接的制约作用。第三,劳动对象直接影响整个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劳动资料

人改造自然的能力更主要地体现在劳动资料中。所谓劳动资料,是指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是人与劳动对象之间的媒介体。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劳动资料的主干。人的劳动和动物活动的主要区别在于人在人和自然之间加入了工具这个中介。人让物(工具)与物(劳动对象)相互作用,然后人去获取其成果。黑格尔将这叫做“理性的狡计”。荀子也说,人的特点在于“善假于物”。生产工具是人所达到的劳动生产率的最重要的标志,是衡量人类征服自然的尺度。生产工具是人在生产过程中用来对劳动对象进行直接加工的物件,直接传递人对自然的作用。生产工具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延长。工具的变化会引起整个生产力的变化,生产力的变化又会引起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变化,经济基础的变化又会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所以,整个社会的变化是从工具变化开始的。因此,马克思说,如果说动物发展史是动物器官变化的历史,那么,人类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的历史。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的主干,围绕着生产工具正形成了动力系统、能源系统、控制系统、信息传递系统等。

(3)劳动者

人改造自然的能力直接地体现在人自己身上。所谓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劳动经验和劳动技能即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劳动者是人,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劳动者,如婴儿、老弱病残、无劳动能力的人虽然是人,但不是劳动者。人要成为劳动者,就要有劳动能力。人从出生到幼儿园直到大学一直都在学习,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获得劳动能力,成为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劳动能力从内容上看包括人身上的自然力和精神力

自然力也就是体力,精神力包括智力和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在劳动能力中,体力、智力、德性是缺一不可的。有体力无智力不能成为合格劳动者,有体力和智力但无德性,不想干活,那也不能成为合格劳动者。有德性无智力体力也不能成为合格劳动者。我们的许多社会制度、体制、政策正是围绕着培养“劳动能力”而设计的。如发展体育运动和优生优育,是为了增强体力;发展教育事业是为了增强智力(当然也有体育、德育);建设精神文明,进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是为了增强人的德性,即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责任心。因此,某种体制、制度、政策对不对,要看它是否有利于培养人的“劳动能力”。这是生产力标准的具体化。因此学习哲学有利于增强我们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增强判断体制政策是非的能力。

劳动者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重要、最活跃的要素。因为,在生产力中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都是“物”的因素。劳动者是“人”的因素,物是死的因素,人是活的因素。劳动资料要由人来创造,发动和控制,再好的劳动工具,如果没有人去发动它,它永远只是可能的生产力,变不成现实的生产力。因而,最基本的生产力是主体的劳动能力,即存在于个人的“活的机体中的劳动能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35页)。劳动者属于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开发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极其重要的事业。培养、尊重和爱护人才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条件。一个不尊重人才的社会必然是一个生产力落后,经济贫穷的社会。凡尊重人才的社会一定是生产力发达,经济富裕的社会。当然,尊重人才要由相应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来保障,这就涉及生产关系问题了,是下面要讲的内容。

生产力主要由以上三个实体性要素构成,或者说,人改造征服自然的能力主要体现在这三个因素上面。除了三个实体性要素外,生产力还包括科学技术、管理等智能性要素。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马克思和邓小平对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关系的论述

马克思说:“生产力也应包括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11页),“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64页)由于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重要,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4页),这是对科技与生产力关系的科学概括。

(2)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本身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是潜在的生产力,不是直接生产力,但科学技术可以渗透到生产力的实体要素中去,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首先,科技对劳动者素质起决定作用。科技把劳动者武装起来可以使人成为合格的劳动者。现代生产中脑力在劳动消耗中占的比重迅速增长。体力和脑力在劳动消耗中的比例,在机械化程度很低的情况下为9∶1;在中等机械化水平时为6∶4;在高度自动化情况下为1∶9。脑力的内容主要是科技知识。其次,科学技术可以物化为劳动工具,推动先进工具的运用。科技越发达,工具就越先进,生产率就越高。再次,科学技术是扩大劳动范围的关键。科技可以创造新型人造材料;使已知物的用途扩大;使生产过程中的废物重新加入生产循环,即成为劳动对象。最后,在现代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科学已走在了技术和生产的前面,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的新过程。现代生产中科学、技术、生产的基本关系模式是:生产→技术→科学的双向发展过程。现代生产力是知识因素和物质因素的有机结合。科技在现代生产中具有决定性作用。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60%—80%依靠科技进步取得。马克思说,科技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他还指出,科学技术是比当时法国一些著名革命家“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二)生产关系

人的生产是社会性的生产,就是说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下进行的。生产力中的各要素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这种社会形式也反作用于生产力。这种社会形式就是生产关系。

1.生产关系的含义

人在生产中要发生两种最基本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力是标志人和自然关系的概念,生产关系则是标志人和人的关系的概念。所谓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同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合并且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直接表现为人和物的关系,如人对生产资料(物)的占有、所有关系、劳动产品(物)的分配等都是人与物的关系,但其实质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通过人与物的关系表现出来。例如,在工厂中资本家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这表现着资本家(人)与工人(人)之间的关系是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反过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关系表现为生产资料(物)的资本家私人占有、所有。因此,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要解决人与物的关系,如解决所有制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等。人与人之间正义、平等、自由价值的实现得依赖于解决人与物的关系,这就是马克思关注所有制关系的原因。马克思真正关心的是人、人际间或主体间关系。马克思研究生产力的目的也在此。生产关系是人在生产中必然要发生的关系。你要种地(生产)就必然碰到这地是谁的(所有制关系),打下的粮食怎么分配(分配关系)。在分工的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必须能交换(交换关系),否则生产无法再进行下去。这些关系都是经济关系。因此,马克思说:“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90页)

2.生产关系的特点

(1)生产关系具有主体性

因为生产关系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或者说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在生产关系中体现着人的本质。我们只熟悉麻布、亚麻是人在劳动中生产出来的产品,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而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和亚麻一样也是人的劳动的产品,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马克思说:“这些一定的社会关系同麻布亚麻等一样,也是人们生产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08页)人们在生产和对象化物质产品时也生产和对象化着生产关系。马克思认为,生产关系不过是人的物质实践活动以及个体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

(2)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

这同样是因为生产关系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由于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就是物化,就是客观性对主观性的否定,因而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生产关系和别的产品一样,一旦对象化出来就进入了现象界和现实关系领域,成了客观性的东西了。生产关系的客观性表现在它是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现实的经济关系,它不是按人的主观意志构成的,它要受生产力状况的决定。

(3)生产关系具有稳定性

一种生产关系一旦建立就有相当大的稳定性,它作为生产力的形式为生产力发展提供了一个现实的空间和可能的发展余地。

3.生产关系的内容

生产关系是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的关系,那么,在生产过程中都会发生哪些人与人之间的客观经济关系呢?人在进行生产时首先会发生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是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统一)是为谁所有的,你要种地得知道这地是谁的,然后才知道能不能种,怎样种,生产出来的东西如何进行分配,这也是在生产中要发生的关系。在分工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产品还要交换,否则下一步生产无法进行,这是生产中发生的交换关系。分配后的产品要消费,不消费劳动力不能再生产,生产也无法进行,这是生产中发生的消费关系。生产中必然要发生的这些经济关系就是生产关系。(www.xing528.com)

这些关系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二是人们在生产中的社会地位和互相交换活动的关系;三是产品分配关系以及由它所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这就是生产关系的基本内容。

在生产关系的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中有没有一个处于核心地位或作为生产关系本质的内容呢?有。它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为什么说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在生产关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呢?首先,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生产力的关系看,生产资料所有制使生产力从可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在分离的状态下,只能是可能的生产力,只有二者按一定的形式结合起来时才能变成现实的生产力,而生产资料所有制就是把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的形式。其次,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生产关系中的其他内容的关系看,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生产关系中的其他内容。譬如,分配关系就由所有制关系决定。如果生产资料是私有制,那就是按生产资料分配。谁是所有者谁就分得的劳动产品多,否则就少。分配多了消费当然就多了。生产资料是私有制,那交换就会采取市场形式,是公有制就有计划调拨形式。人在生产中的地位也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正因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因而,在改革和社会形态更替中,变革所有制关系都是最深层次的、难度最大的变革内容。一种所有制合理不合理也就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的其他方面关系极大。

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生产关系中的其他内容和环节对生产资料所有制也起着重要作用。生产资料所有制要通过生产关系中的其他内容来实现、来落实,否则,生产资料所有制就会落空。资本家在生产中的管理地位、按资分配、平等交换、消费中的富裕化、工人的相对贫困化,这些都体现着生产资料资本家所有。所有制最终得落实到分配、交换、消费中来,否则所有制就是空洞的、抽象的。交换、分配也会产生财产的所有关系的新变化。人们占有、所有生产资料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消费。从社会的角度看是为了更有效率的交换、生产,更合理的分配。

上面我们分别介绍了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二者作为生产方式统一体中的两个因素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的,它们是生产方式内部矛盾的两个方面,二者的同一和斗争推动着物质生产的发展,生产方式的发展,从而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下面我们讲二者的辩证关系。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力是人对自然直接的改造、控制、占有关系,但是人所改造的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工具都不是纯自在的自然,而是有所归属的,它是归属于一定的人的。如果人所改造的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工具没有任何归属关系,那生产无法进行。这样一来就产生一个问题,人改造自然后所形成的产品,在归属者和改造者之间怎样分配就成为一个复杂的分配关系问题。譬如,产品是归自然和工具的所有人呢?还是归改造者自己?在此归属关系、分配关系就是人改造、占有自然的社会形式,即生产关系。人们改造自然的效率与这种社会形式内在相关。生产力和这种社会形式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关系。这种相互作用关系是生产过程中很复杂的关系。人类的苦难与争斗、前进与发展都同这种相互作用内在相关。中国历代的农民战争不是这种相互作用的体现么,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中国当前的改革不也是这种相互作用的表现么,生活的改善和下岗失业的出现不也是这种相互作用的表现么。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首先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同时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实行什么性质的所有制及其形式,建立什么分配制度这究竟要由什么来决定?是个别政治权威的意志,大家的良好愿望?都不是,因为这些都是主观的,属于社会意识。唯物史观认为,决定生产关系的只能是生产力状况,既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和发展要求。建立在生产力状况基础上的符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例如原始社会的生产力主要是简陋的石制工具,这样的生产工具不可能生产出剩余产品,因而不可能产生一部分人占有另一部分人的产品的私有制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只能是原始的公有制。金属工具出现了之后,生产有了剩余,这时候才产生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这种性质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形式。手工工具的生产力状况决定了生产资料的地主阶级私人占有。因为手工工具适合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地主是以家庭,农民也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分配形式主要是地租形式。生产力发展到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单位就是工厂了,工厂及其生产资料是资本家的,于是产生了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以家庭为单位的地主占有不行了,要让位给以工厂为生产单位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分配的形式也变成了资本利润和工资的形式。中国现在农业生产力主要以手工工具进行生产,因而其生产关系形式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因为这种生产关系形式比较适合手工工具生产力状况。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看,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这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容纳空间是非常之大的,从大机器直到今天的自动化生产它都能容纳。像美国的比尔·盖茨,他搞的是计算机软件这种最先进的生产力,但他公司的性质仍然是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的。

(2)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既然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由生产力决定的,由此会逻辑地得出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的观点。只要承认第一点,就必须承认第二点。就是说一个国家的生产关系要不要变,要不要革它的命,或变革它,这不是由任何人说了算,而是要看生产力是不是发生了变化。生产力变了,生产关系必然会变,生产力没有变,人为地去变生产关系,那就要给生产力、经济带来灾难。例如,我国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本来计划好要实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这样的生产关系是符合中国生产力实际的,但当时的主要国家领导人主观地改变了原来的计划,搞“一大二公”的生产关系,结果给我国生产力发展造成了很大损失,规律惩罚了我们。由于这一曲折,我们现在不得不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生产关系结构。中国的实践充分地证明,只有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任何人,即便是非常伟大的人也不能随意地主观地改变生产关系。生产力是客观的经济生活中自生自发的力量,由这种自生自发的客观的力量决定生产关系是符合唯物史观的意思的。在这种意义上哈耶克批评理性的自负是有其积极意义。

总之,生产关系的性质、形式和变化都是由生产力的状况和变化决定的,任何生产力之外的力量都不可以去主观地改革和选择生产关系。这是唯物史观科学性的体现。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反作用

由生产力所产生出来的生产关系并不是消极被动的,它对生产力有能动反作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促进作用

合理的所有制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会极大地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作用的原因在于生产关系适合了生产力状况,即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生产关系就能成为促进、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力量。什么是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呢?就是生产关系的形式和性质适合生产工具的性质和水平,生产关系的形式和性质适合劳动者的本性。拿所有制性质来讲,如果工具不能达到使财富大量涌流,劳动者的私欲本性未变,那么,在这种生产力状况下实行公有制就很难说适合生产力状况了。再拿分配关系来说,什么叫适合生产力状况的分配原则呢?能够把劳动产品在人所改造的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工具的所有人和直接改造自然的人之间能得以合理分配,那这种分配关系就是适合生产力状况的,就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如果所有者拿的太多或劳动者拿的太多都不利于生产力发展。所以产品在所有者和劳动者之间的分配必须恰到好处。分配正义和交换正义的生产关系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否则会促阻生产力发展。因此亚里士多德两千多年前就重视分配正义和交换正义。

(2)阻碍作用

不合理的所有制、分配制度、交换关系、消费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作用的原因是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例如中国农村在改革开放前的生产关系就不适合生产力状况。那时生产的组织形式不是家庭,而是生产队,分配制度也不是联产承包,而是记工分,劳动产品和收入不是直接的。这种生产关系形式不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举例来说,如果一个村有100口人,除过老幼病残,大约有50个能劳动的人。这50人中正副队长3人,会计1人,出纳1人,保管员1人,剩下44人,一个干部如果有一个关系相好的,可以给派轻活干,就剩下38人。其中还有出工不出力的人。这样一来,真正劳动的人并不多。这种生产关系形式显然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改革开放后,农村的生产关系形式变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单位从生产队变成了家庭,分配上劳动产品和劳动者直接挂钩,这样就调动了劳动者积极性。

什么样的所有制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能促进生产力发展,能使人富裕,实现人所追求的幸福价值,是经济学、民法、商法、经济法中的关键性问题。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是为了让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民法对所有权、契约的研究也是要解决生产关系怎样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问题。民法中的物权、债权、继承权、知识产权等权利观念和制度的目的是要解决促进生产力发展问题。所以,经济学、法学是要把哲学中讲的一般道理和价值具体化、技术化、制度化。哲学是形而上,具体科学是形而下,但有着相同的精神和价值理念。

(二)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

相互作用构成运动。生产方式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

1.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原因

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原因是我们上面说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再深入一点地说是生产力的活跃性和生产关系的稳定性之间的矛盾。生产力的特点是活跃性。生产力每日每时都在积累和变化,劳动者的需要、能力、经验、技能每日每时在增长,这使得生产力具有活跃性特征,是最革命的因素。与此相反,生产关系一旦建立起来,就具有很大的稳定性,不能随便说变就变。例如,我们建立了公有制生产关系你就不能随便改变它,它有强大的上层建筑在保护着它,很稳定。生产力是活跃的,而生产关系是稳定的,这就产生了二者之间的矛盾。正是这种矛盾推动着生产方式的运动。活跃的生产力就像一个婴儿的身体,稳定的生产关系就像婴儿身上的衣服,婴儿的身体不断地长大,衣服就得不断地更换、更新。成长的身体要求更新衣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推动了生产方式的发展,即推动了物质生产的发展。

2.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

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基本适合,循环往复,不断上升发展的过程。

一种新生产关系建立后,它同生产力是基本适合的,由于生产力的活跃性和革命性,在这种新生产关系下它会不断发展,达到一定程度,这种生产关系又变得不适合生产力了,于是这种生产关系被否定,再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这种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基本适合的,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又会变得不适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样不断循环,使生产方式和整个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适合和不适合都是“基本”的,意思是说适合和不适合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是有矛盾的,不是无矛盾的。

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运动是有规律的。生产方式矛盾运动过程中也是有规律的,这个过程中的规律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上面我们讲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我们认为,这种相互作用体现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就是规律;上面我们讲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看到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时,就必定要变,变得适合生产力。这里所体现的恰恰是“一定要适合”的规律。因而,我们可以把上面讲的内容提炼、概括为一个规律,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内容

这一规律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革,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状况。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适合或不适合生产力状况,会促进或阻碍生产力发展。在这两方面的内容中,前一方面是这一规律的根本内容,是最重要的方面。因为“一定要适合”的要求及其前提都是因生产力而引发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显然“一定要适合”是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不是生产关系提出的要求。生产力中劳动者追求幸福(物质欲望的满足状态)的要求和生产工具的性质和水平提出了生产关系要适合自己。如果说生产关系的价值是“正义”和“效率”的话,那么,“正义”和“效率”价值是服从于“幸福”价值的,同时是服从于生产工具的性质和水平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生产力是人追求“幸福”本质的对象化,它体现着“爱洛斯(eros)”精神;生产关系是人的“正义”、“效率”本质的对象化,它体现着“逻各斯”的精神。根据生产力的决定性地位,我们说,“幸福”价值和“爱洛斯”精神是首要的价值,是最根本的价值,而“正义”、“效率”则要适合“幸福”价值。这是从价值哲学来看这一规律。如果说价值是主体性问题的话,那么,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将价值和生产方式结合起来则要把主体性和客观性两种原则结合起来。同时“一定要适合”的前提也是由生产力决定的。“一定要适合”的前提是“不适合”,否则就没必要要求适合了。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因此,在此规律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根本内容。

“一定要适合”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和和谐,同时“一定要适合”又是为了生产力的发展,“幸福”价值的更大限度的实现,因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体现了人类追求和谐、统一、发展、幸福的基本价值。

(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意义

1.认识论意义

这一规律为人们提供了一把探索历史发展根源的钥匙。这一规律启示人们对于历史发展的根源要到生产方式中去寻找,特别是到生产力中去寻找,到人对自然的改造关系中去寻找,而不应到思想、政治领域中去寻找。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是由生产力中工具的变化引起的。生产工具是历史的基因,生产工具是社会有机体的器官。工具的变化引起生产力的变化,生产力的变化引起经济制度的变化,经济制度的变化引起政治的变化,政治的变化引起社会思想观念和文化的变化。两千多年来中国的思想文化、政治未发生根本变化,保持着顽强的同一性、连续性,其根本原因是生产工具未变,即生产力未变。要改变传统社会就要先变生产工具。

2.价值论意义

这一规律启示我们,历史发展所追求的根本价值是幸福价值,为了追求幸福价值,人们追求效率价值和正义价值。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即实现幸福。生产关系的价值是效率和正义[自私有制社会以来生产关系中就存在着剥削(不平等)与反剥削(平等)的矛盾,这个矛盾是生产关系内部效率和正义的矛盾]。为了实现幸福,生产关系就既要有效率又要正义。提高效率是为了财富的迅速增多,构建正义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得到相互的财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表明人所追求的价值次序是幸福、效率、正义。把价值和规律联系起来,就是把主体性原则和客观性质原则结合起来,就是把精神和物质结合起来,就是在历史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亦即人的基本问题。

3.实践意义

这一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制定路线方针政策,而不应从领导人的意志出发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无产阶级要改造社会必须从改造生产工具入手,即从改变生产力入手来进行,而不应首先从改造人的思想入手来进行。“文革”中搞的“从灵魂深处爆发革命”,就是从思想入手改造社会,到了1978年以后开始从改造生产工具入手来改造社会,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