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
两种历史观指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唯心史观把社会历史的基础总是看做非物质的观念性的东西。有的人把心理宗教教义,有的人把道德精神,有的人把英雄意志作为社会历史的支配力量,我们把这些非物质的观念的东西用一个总名来概括就是“社会意识”。与此相反,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用生产方式来解释历史,把生产方式作为历史的基础,我们把生产方式叫“社会存在”。看来,两种历史观对立的焦点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谁是社会历史的基础和决定力量的问题。
一、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观中的基本问题也就是历史观中的基本矛盾或根本矛盾。就是人们在对社会历史发表根本看法时所出现的根本矛盾,根本对立之处是什么。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首先须了解什么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1.社会意识
如果有针对性地说,社会意识指唯心主义作为历史基础的那些观念、意识,如心理欲望、宗教教义、神的义旨、道德精神、英雄人物的思想和意志等。因为唯心主义者是把这些东西作为社会历史的基础来看待的。全面地看,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意识现象的总称,其内容包括道德、宗教、艺术、哲学、政治、法律思想、科学、社会心理等。我们在后面将专门讲社会意识问题。
2.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主要是指作为人的本质对象化的但又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同时还包括作为劳动的自然前提的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这二者的关系是指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谁是根源基础,谁是起决定作用的方面问题。如果认为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根源基础,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那么,这种理论就叫历史唯心主义。如果认为社会存在是根源基础,是决定性的方面,那这种历史理论就叫历史唯物主义。当然,历史唯物主义同时认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对社会存在保持着相对独立性。
(二)为什么说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两种对立的历史观斗争的焦点,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划分是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为标准的。这个问题也是任何历史哲学不能回避的问题。(www.xing528.com)
全部复杂的社会关系归纳起来不外乎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两大类,因此研究社会就必须首先研究这两大类的关系问题,把二者的关系问题作为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解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其他所有历史观问题的前提。如解决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就受解决历史观基本问题的决定,如果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就会在社会存在中找历史的动力,相反,就会在社会意识中找社会发展的动力。
二、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正确回答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基础、根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又有能动反作用。
(一)劳动是正确回答历史观基本问题的关键
劳动是人的内在本质的对象化、物化。人的内在本质在没有对象化时是以意识的、观念的形式存在于人自身内部的,它是意识性的东西,它包括人的理想、目的、动机等。唯心主义看到了社会活动和产品是这些意识性的东西外化而来的,因而就说,社会活动、产品的本质是这些意识性的东西,因而得出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基础、根源的唯心史观的看法。马克思恩格斯也看到了社会、社会关系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即看到了社会的主体性一面,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不仅是人的本质的展示和确证,而且是物化、客观化。也就是说在劳动中对象化出去的人的本质,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物化了、客观化了。作为人的本质对象化产物的生产方式物化了,成了客观性物质性的东西了。这种物化了的人的本质,即生产方式,也就是社会存在,反过来要成为人的内在本质即内在观念,人的本性的根源、原因了。这就是说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了。原来的历史唯心主义者认为人的内在本质本性是社会生活的原因、基础,马克思把问题反过来了。他认为,人所创造出的物化的东西是人的内在本性、本质的原因,这种因果关系的颠倒就产生了历史唯物主义。对此,普列汉诺夫说:马克思“完全从相反的方面去接近问题,他把人的天性看做是永远地改变着的历史运动的结果,其原因在人之外。为了生存,人应该维持自己的机体,从他的周围的外间自然中摄取他所必需的物品。这个摄取需要人对这个外间自然的一定的作用。可是‘在作用于外间自然时,人改变了自己本身的天性’。在这几句话中包括马克思的历史理论的全部本质。”(《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1卷,第671页)也就是说劳动所所创造的东西以及劳动过程本身反过来决定人的天性,即人的内在心理、精神。这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这个原理是理解共产主义的关键。资产阶级思想家不承认人性会有大的改变,而且认为人性会在实践中改变。
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人们的意识、精神又试图指导、控制和推动人所物化出来的东西,这就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但只有到共产主义才能达到“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了。”(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280页)
(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表现
“物质动因”决定“思想动机”。(恩格斯)
“环境”决定“意见”,实践决定环境。(马克思)
(三)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的两个根本缺陷
只看到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看到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
只看到少数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没有看到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