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讲堂录:意识的起源及其根源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讲堂录:意识的起源及其根源性

时间:2024-09-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意识的起源意识的起源是要从意识的产生上来说明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因此本节主要掌握两个原理,一是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二是意识是社会或者劳动的产物。这说明意识的产生还决定于“社会”或作为社会活动的劳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讲堂录:意识的起源及其根源性

第一节 意识的起源

意识的起源是要从意识的产生上来说明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在意识起源的意义上,意识对物质的依赖主要是指对两种物质形态的依赖,这就是“自然”和“社会”(劳动)。因此本节主要掌握两个原理,一是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二是意识是社会或者劳动的产物。

一、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人脑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因而,讲意识的产生过程就是讲反映形式从低级到高级的发育过程。反映形式及其发展依赖于两种基础条件:一是反映者自身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二是反映者与被反映者相互作用的活动(如动物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前者的发展高峰是“人脑”,后者的发展高峰是“劳动”。意识就是在具有“人脑”的人的“劳动”基础上产生的。

意识的孕育和产生的时间极为漫长,大约经历了45亿年时间。在此漫长过程中经历了三个具有决定性的发展环节。第一个环节是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第二个环节是由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第三个环节是由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

(一)由一切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这里的一切物质指非生命的无机物质,如石头、土、水、金属等。地球上最初的物质就是这样的无生命的无机物质。这些东西能产生出意识吗?它直接是产生不了的,如石头、水不能直接产生意识。但这些物质是意识产生的最初基础。那么,这些物质身上的什么东西能成为意识产生的基础呢?就是它们身上和意识相通的东西。按照科学常识,甲要能生出乙,条件是甲和乙之间要有相通的、相一致之处。杏树上可以嫁接桃树结出桃,花椒树就嫁接不成桃树结不出桃,因为缺少相通之处。无机物质要能最终产生出意识就要有和意识相一致的特性。列宁找到了这一相似特性,这就是无机物质的反应特性。列宁作了一种假定,他说:“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列宁选集》第2卷,第89页)无机物质的反应特性是指一种无机物质在受到另一无机物质作用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作出反应,如石头受到空气、阳光、水的作用会发生风化,一物体碰到另一物体会使另一物体发生位置和速度变化。无机物的反应特性为从无机物质产生出有机物质,从有机物质产生出有感觉的物质,进而从有感觉的物质产生出意识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

在无机物质的反应特性基础上形成了低等生物,即原生动物和植物。低等生物的反映形式是刺激感应性。如植物的枝叶会伸向有阳光的地方,根会扎到有水肥的地方。生物刺激感应性的物质基础是细胞膜的外层——质膜。生物的刺激感应是比无机物质的反应特性高级的反映形式,其高级的表现是:①它具有自主性。②它具有选择性。③它具有趋利避害性。这三个特点颇有启发意义,它喻示我们越是高级的存在物越是具有自主性、选择性和趋利避害性,或者反过来说越具有自主性、选择性的存在物就越是高级。对于个体来说,个体越具有自主性,自身就越强大,自身越强大,它所在的那个种群就越强大。群体强大的前提是个体的强大。西方文化精神更为契合这一自然奥秘,而中国文化同这一自然奥秘却有所相违。我们应从自然的奥秘中获取文化启迪和智慧。

生物细胞的外层质膜因与外界直接接触,因而新陈代谢最活跃,最易发生变异,由此逐步进化出神经细胞和神经系统,于是出现了新的反映形式。

(二)由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生物在同环境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中不断进化产生出动物。动物具有新的更高级的反映外界刺激的物质基础,这就是动物的神经系统和大脑。由于有了神经系统这种物质基础,因而动物有了感觉这样的反映形式。高级动物有了由神经系统进化而来的大脑,因而有了心理这种反映形式。动物心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记忆和情感

(三)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

人是由高级动物进化而来的,有了人便有了比动物大脑更为高级复杂的人脑。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直接生物学基础或物质基础,有人脑,意识的物质基础具备了,但人的意识要产生还需要“社会”这一基础。

从意识的起源过程可以发现,反映形式从低级到高级都是依赖于相应的物质基础的,没有相应的物质基础的出现不会有相应的反映形式。图示:

反映形式的物质基础为什么能从无机物质进化为细胞质膜,细胞质膜为什么会进化为神经系统,神经为什么会进化为大脑,大脑为什么会进化为人脑呢?直接地回应,这是由反映者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活动所决定的(这种相互作用的最高形式是人的劳动。因而我们接着要讲劳动在意识产生中的决定作用)。是否还可以再问呢?为什么反映者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活动能决定和促进反映形式物质基础发展呢?假如反映者对环境作用没有积极地回答,那反映形式的物质基础恐怕是难以向高级方向变异和进化的。因而反映者具有积极性、主动性、趋高性就成了问题的答案。那么,反映者为什么要表现出积极性、主动性、趋高性呢,为什么不消极、不被动、不趋低呢?因为反映者的本性中一种奔向最“好”的时间矢向。反映形式的物质基础的进化便成了反映者本性中这一奔向最“好”的时间之矢的物质载体。这“好”的内容包括反映者的自我保存、自我优化自我完善。这是宇宙自然中“最高的法”,从价值哲学讲,是价值本身,或西方哲学中所说的“自然法”。近现代法律把“生命权、财产权、自由权”作为人的最基本权利,是有其深刻的哲学根据的。这三种权利体现的是“自我保存”,目的是“自我优化”和“自我完善”之价值追求。

二、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刚生下来的婴儿是有“人脑”(意识的物质基础)的,但让他和动物生活在一起,即脱离开人的社会生活,他是不会有人的意识的。这说明意识的产生还决定于“社会”或作为社会活动的劳动。在“人脑”和“劳动”的基础上意识才能产生。动物没有“人脑”,因而即便让刚生下来的动物和人一直生活在一起,它同样不能产生意识。

意识的产生取决于社会或劳动,其原因从意识自身来说是因为意识和动物心理比较起来有两个特点:一是意识具有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特征(与心理的具体的、个别的感性特征相对),二是意识具有自我意识特征(与客体心理或物我不分相对)。“理性”和“自我意识”都同劳动相关,是在劳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再者,我们在讲意识起源时说过,反映形式的进化,一方面决定于反映者自身及其物质基础的进化,另一方面取决于反映者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活动,这个相互作用及其活动到了人这里就是“劳动”了。社会或劳动对意识产生的作用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www.xing528.com)

(一)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

1.劳动不同于动物活动的特征是“改造世界”

人为什么要“改造世界”,是因为人自己或自我形成了新的需要,这新的需要现成的自然界满足不了,所以要改造世界。人的新需要的产生是因为人对自我有了认识、理解,而人对自我的认识和理解就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意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特征之一。“自我意识”产生“新需要”,“新需要”的满足要求“改造世界”,即劳动。这样说来“自我意识”(人的意识)成了“因”,劳动成了“果”。但事实是“自我意识”和“劳动”是互为因果的,其中劳动是自我意识(意识)的基础性的原因,从历史本体论角度讲特别是这样(当然从别的角度如从现象学、人学本体论、一体双元哲学来讲情况会稍有不同,但无论怎么讲,劳动在发生学意义上产生出意识是件事实)。马克思把“新需要”的形成归因于劳动,实际上也就是把“自我意识(意识)的形成原因归结为劳动。马克思说:“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2页)把“新的需要”归结为劳动,就等于说把“自我意识(意识)归因于劳动。从“自我意识”(意识)产生的普遍必然性上讲,把自我意识(意识)归因于劳动是合理的。

2.劳动作为“改造世界”的活动为“理性”(意识)的产生提出了客观需要

“改造世界”要求认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而本质的规律是动物心理无法认识的,它需要理性去认识,这样一来劳动就为“理性”(意识)的产生提出了客观需要,推动着“理性”(意识)的产生。

3.劳动使“自我意识”和“理性”的产生具有可能性

因为在劳动中产生了一系列重大分化,如一与多的分化,包括工具和产品的分化、制度和个人的分化、语言和感性的分化等,主体与客体的分化。劳动内部的分化结构在人脑中的内化和积淀就产生了“自我意识”和“理性”。

劳动是使用和制造工具以创造产品的活动。在劳动过程中劳动产品随着人对它的消费很快消失,而产生它的工具则长久地保存着。这样就发生了“一”与“多”的分化,即“工具”成为稳定的连续的普遍的“一”,而产品成了多变的多样的“多”。劳动要在群体联合中进行,群体联合是由“制度”维持的。这其中“制度”是稳定的统一的“一”,集体也是“一”,而个体是“多”。劳动中发生了“语言”。语言是“一”,语言所整理的事物是感性的“多”。劳动结构中的“一”,即工具、制度、语言,向人的内心积淀形成了具有抽象思维能力的“理性”(人的意识)。同时工具、制度、语言作为“一”对“多”有综合作用,综合活动的内化就形成思维、“理性”。在劳动中还发生了劳动者和劳动对象的分化,即主体和客体的分化。主体的出现使人有可能把主体自身作为意识对象,从而产生出“自我意识”(意识),主客体的分化首先是在横向上发生的,即在改造者人和被改造者物的关系中发生的,当这种主客关系变成人的思维模式后,人也用此模式对待人自己,于是把人自己区分为主体和客体,人对自己的意识就是“自我意识”。图示:

意识的特征在于它具有“理性形式”和“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大体上相当于黑格尔说的“主观精神”,“理性形式”大体相当于黑格尔说的“客观精神”。用中国哲学语言说前者相当于“心”,后者相当于“理”。当然意识整体包括“自我意识”和“客体意识”,理性和感性。

(二)劳动推动了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语言作为思维(理性)的形式推动了思维的产生和发展

劳动需要在群体间协调动作,需要传递和交流劳动经验,需要传达感情激发动力,这些都需要作为符号的语言。因而在劳动中产生了语言。有了语言、语词,人就会用语言、语词来概括感性材料,这就推动了综合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语言是理性的形式,对理性有能动作用。如果全面理解理性,那么理性应包括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因而说语言推动了理性的发展应包括语言推动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产生和发展。语言对实践理性产生和发展的推动作用表现在语言可以承载和传递意义,有了语言就有了对话、商谈,对话可以形成共识,共识可以使人们相互认同与合作,从而避免“暴力”。语言的使用可减少“暴力”,但语言也可以产生“欺骗”。通过语言的使用、对话,如何达到减少“暴力”和“欺骗”,是人类意识和文化发展面临的重要使命。哈贝马斯的“商谈理性”、阿伦特对对话的强调对此使命的实现都有重要意义。理论理性相当于孔子说的“知”,实践理性相当于孔子讲的“仁”,孔子的理想人格是“仁且知”。怎样通过语言的能动作用(对话辩论、思想活动等)达到“仁(减少暴力和欺骗)且知”,是文化发展的时代任务。

(三)劳动和语言促进了意识的生理基础——“人脑”的形成

劳动需不断分解和组合材料,这不仅要通过手,同时要通过“脑”,在此过程中锻炼了人脑,使人脑复杂化;劳动中发明了火,使人能吃上熟食,这对脑的发育有利。人脑通过语言在综合材料中也使人脑得到锻炼。这些都促进了人脑的发育和成熟,从而推动了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人的意识、理性是在劳动和语言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这一原理对我们提高和完善人的意识和理性,培养理想人格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第一,既然劳动是人的意识、理性产生和发展的基础,那么,我们就必须把人的智力的提高和劳动结合起来,通过积极劳动以提高自己的理智能力,增加自己的科学知识。现代劳动是同科学知识密切相关的,进入劳动过程,劳动体系可以提高人的知识水平。青年人的知识许多是在学校获得的,而学校其实是完整的劳动过程的准备环节。只有加入到这个劳动的准备环节中去,人的理论理性才能提高。直接的劳动过程更是产生真知的基础。实践出真知就是讲的劳动实践对提高人的知识水平的地位问题。第二,既然劳动是人的意识、理性产生和发展的基础,那么,我们就必须把人的德性提高和培养同劳动结合起来。节制、忍耐、团结、竞争、合作、正义、尊重科学等观念都是人的德性的重要内容。这些德性培养的最根本途径是劳动。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说,劳动要把人的欲望的实现延缓、推后,这样就可以培养人的节制意识和德性。劳动要付出汗水、体力、智力,这可以提高人的忍耐意识。在劳动中还可以养成竞争、合作、团结、务实、实事求是等德性。我们从热爱劳动的人的身上常可以看到这些美德。当然,儒家佛教基督教讲的修养、灵修等对人的德性的提高也有其重要的作用。第三,既然劳动是人的意识、理性产生和发展的基础,那么,必须把培养理想人格和劳动结合起来,在劳动中使人成为理想的人,在劳动中实现自我,在“成物”中“成己”。孔子的理想人格是“仁且知”,即人道精神(仁)和理性精神(知)的结合,但孔子没有找到实现其理想人格的劳动途径,因而其成效不显。今天我们从马克思这里找到了实现理想人格的根本途径——劳动。前述表明,在劳动中人的知识和德性、真和善都能得到培养和提高。劳动作为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统一的活动,还可以将知识和德性、真和善、知和仁统一起来。同时,劳动还可以实现“幸福”价值,因为劳动成果能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这样劳动不仅可以实现“仁且知”,而且可以实现“福”。人达到“仁且知且福”就算达到理想人格了。这种理想人格目标在康德那里叫“至善”或“圆善”。第四,既然人的意识、理性得在语言的推动下产生和发展,那我们就应通过语言的使用即通过对话、交流、辩论、商谈、谈判、理论交流来改善我们的理性和认识,达成共识与合作,避免暴力和欺骗。各民族语言的相互学习、交流和渗透能够提高人类的意识和理性水平。母语和外语的学习和使用会使进人的理性发展。

将以上两点结合起来,我们说人和意识的产生是由“自然”和“社会”(劳动)两大因素决定的。既然如此,那么在人的任何意识中都有“自然”和“社会”两种内容,而不只是其中的一种。譬如,人的审美意识中就既有感性“自然”的要素,又有“社会”要素。美的词义有两解,一是“羊大为美”,一是“羊人为美”。“羊大为美”同人的“自然性”相关,是说又肥又大的羊吃起来很甜美,能满足人的感性物欲。“羊人为美”则同人的“社会性”相关。古代从事巫术礼仪活动的巫在舞蹈时带上羊头面具,人说他很美。这美的意识是在人的社会活动中产生的,所以,它是意识中的社会性层面。其他意识如“善”、“真”、“正义”等都具有“自然”和“社会”,即感性和理性两个层面。图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