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讲堂录:运动、时间与空间

马克思主义哲学讲堂录:运动、时间与空间

时间:2024-09-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避免走向宗教唯心主义,就必须承认物质自己是能运动的,运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根本属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讲堂录:运动、时间与空间

第二节 运动、时间和空间

本章主要是讲作为万物(个别)的共性、本质的物质和人对物质的认识,那么为什么在讲物质时要讲运动、时间和空间问题呢?它和理解物质有何关系呢?我们先作一种假设,假设物质本身是不会动的,物质内部没有能动的可能性和能力,那会怎么样,会得出什么结论。我们说那样就会得出一个宗教神学的结论:万物之所以是动的是由于上帝最初的推动,就是牛顿所说的上帝是星体运动的第一推动力。这样就走到唯物主义的反面宗教唯心主义那里去了。为了避免走向宗教唯心主义,就必须承认物质自己是能运动的,运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根本属性。这就是讲物质时为什么要讲运动。这是从唯物主义和宗教唯心主义的对立上讲的。如果从一般和个别、本质和现象关系上看,我们说作为万物共性和本质的物质是推动万物,统摄万物,能解释万物的东西。万物为什么会运动呢?因为在万物的内部本质中有动的可能性存在,所以万物会动。老子就是通过道的运动来解释万物何以会生成的。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由“道”(万物的本质、一)过渡到“万物(现象、多)所依赖的是“生”,这“生”就是“运动”。“道”如果没有“生”,即运动的潜能,万物是无法产生的。说“道”有“生”的潜能,就是说道、宇宙本体中有运动的潜能。道中包含着两种对立的性质:一是稳定性,一是能动性,前者为静,后者为动。作为万物本体的“物质”也一样,既有稳定性,又有能动性。能动性就是运动。物质有了内在能动性,个别物质形态才能表现出运动的现象来。

一、运动

(一)什么是运动

运动观念如果从日常生活经验的意义上来看,是非常好理解的现象问题。我们在写字、走路、水在流、鸟在飞、汽车在跑、树在长、花在开,如此等等都是经验中和现象中所能看到的运动。这样的运动是人从感觉上所了解的运动。哲学对运动的了解主要不是从感觉来进行的。如果从感觉上来理解运动,那就太简单了,就用不着哲学家费心了。再说从感觉上了解运动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哲学是从有“问题”的地方开始的。那么,哲学不是从感觉上了解运动,是从什么意义上理解运动?哲学主要是从理性,或逻辑概念的意义上来理解运动。哲学要回答的问题是怎样才能在概念上说明运动。譬如,从感觉上来说,飞矢是动的,但有的哲学家却提出“飞矢不动”的命题来,说飞着的矢是不动的。因为矢要从甲地飞到乙地,在第一个时间瞬间对应着第一个固定的空间点,在第二个瞬间对应着第二个固定的时间点,如此类推,固定点加固定点,还是固定。这样飞矢就是由许多不动的点所构成的,因此飞矢不动。这里关于飞矢动不动的问题并不产生在感觉上,而产生在概念上,理性上。那么,在概念上如何解释飞矢是动的呢?恩格斯是这样解决的:飞矢在某一时间瞬间既在某一空间点,又不在某一空间点。这样,从概念上来说,运动就是在与不在的统一,在是肯定,不在是否定,因此,从概念上来说,运动就是矛盾,就是肯定和否定的统一。我们在后面讲物质运动规律时,就是要讲矛盾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就是从概念上,理性上进一步理解运动、发展。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运动是一般的变化。这是我们给运动范畴所下的定义。说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意思是说运动不是物质的外面加给物质的,物质不用上帝推,自己就能动,自己就有运动的能力。这个观念叫“自己运动”观念,这个观念是哲学上一个极为重要的观念,可以说整个辩证法理论都是在说明“自己运动”思想。“自己运动”观念可以否定神学,可以启发人对自己的认识,即对人的自由本质的思考。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意思是说,物质这一万物内部看不见的共性和本质总要显现出来,它不显现人就很难说明它的存在,物质就是通过运动而显现的。我们把显现物质的运动称为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有了运动,物质才能表现和实现自己。譬如,种子能生发(运动)出幼芽,“生发”就是运动,“生发”(运动)显现和实现着种子的实在性或存在。种子若不能“生发”(运动),种子就无法表现和实现自己的本质、自己的实在性和存在。在此意义上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存在就是运动。这意思用中国哲学的话说叫“即存有即运动”。存在、物质潜在的蕴涵着自己的丰富本质,这本质要靠运动来展开、显现、实现。

哲学上说的运动主要不是指个别的、感性的运动形态,而是指一般的、共性的东西。恩格斯说:“应用到物质上的运动,就是一般的变化”,一般的就是共性的东西,不是水在流、人在走这样的感性的运动。在一般的、共性的意义上来理解运动,运动是指万物内部所固有的一种能动潜质或能动可能性,它是物质内部一种非感性的“虚机”。譬如,我们在冬天看见一棵桃树,只要这树活着(“活着”就是说它内部尚有活力,此活力就是运动),它在春天就会发芽开花结桃。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出桃树里面有一种生气,一种能动的可能性,一种“虚机”,用中国传统哲学的话说,就是桃树里面有一种“创生不已之真几”。物质内部这种看不见的“生气”、“能动的可能性”、“虚机”、“创生不已之真几”就是运动,就是作为共相、一般的运动。马克思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理解运动的,他把运动理解为物质内部的“生命力”、“紧张”、“趋向”、“痛苦”。马克思说:“在物质本身所有的特性中,运动是第一个特性而且是最重要的特性,——这里所说的运动不仅是机械的和数学的运动,而更是趋向、生命力、紧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63页)正因为物质内部有这种“趋向”、“生命力”、“紧张”、“创生不已之真几”,因而马克思在讲到物质运动时说出了一段充满诗意的话:“唯物主义在他的第一个创始人培根那里,还在朴素的形式下包含着全面发展的萌芽。物质带着诗意的感性光辉对人的全身心发出微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63页)物质的诗意正源自它内部的“生命力”、“趋向”、“紧张”、“创生不已之真几”,即运动。诗意属于美感,而美感和物质运动相关。我们在冬天看见挺立的树干树枝富有诗意美感,那是由于在树干树枝中有生机、有运动。

(二)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当我们在讲运动的概念时,就已经是在讲运动和物质的关系了。如我们说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实际上就是说运动和物质的不可分割性关系。运动和物质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对此可以从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来理解。

1.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稳定地存在着的物质形态,如这座楼房是稳定的,这张桌子是稳定不动的。能否依此认为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呢?不能。因为这种稳定只是相对静止。就拿这座楼来说,它过上百年就破旧了用不成了就要被毁掉了,这张桌子再过50年就朽坏了,变成别的了。就是说它们都是动着的。我们所看到的现在保持着它自身的物质形态都可以说是无限运动过程中的一个暂时环节,它们肯定要被下一个环节所取代,下一个环节又要被下一环节所取代,为此会无限地取代下去。对每一具体物质形态来说,它在任一时刻都既是它自己又不是它自己,即既是肯定同时又是否定。也就是说都处在运动当中。如果说物质是不运动的,那么现有的所有物质具体形态就会成为永恒的,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学都会是永恒的,长生不老的。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物质是运动的。因而我们都是暂时的,是运动过程中非常短暂的一个环节。说到这里我们就可以体会到《论语》中孔子面对永远流着不停的河水所发的感叹:“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就可以理解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一切皆流”、“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著名辩证法思想。

人们的现实生活和科学都证实,任何事物都在不停地运动着。正如恩格斯所说:“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太阳,从原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这表明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坚持和承认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也就是坚持和承认“自己运动”的思想。“自己运动”的思想非常重要,它不仅否定了宗教神学思想(牛顿就认为:“没有神力之助,我不知道自然界中还有什么力量竟然促成这种横向运动。”),而且有利于我们理解人的自由本质,理解人的本质与宇宙本体的相通相契之关联。同时,坚持物质是运动的也否定了旧唯物主义某些哲学家否定物质运动的错误思想。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也是不存在的

这一原理是要回答什么在运动或运动的主体是什么的问题。对此,马克思明确地说:“物质是一切变化的主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64页)运动有五种基本形式,其中每一种物质运动形式都有其相应的物质载体、主体或物质承担者。如机械运动的物质载体是宏观物体,物理运动的载体是宇宙天体以及分子、原子电子等微观粒子和场,化学运动的载体是原子、离子、原子团等,生命运动的载体是各种生物体以及蛋白质、核酸等,社会运动的主体是人,思维运动的载体是人脑

在此,宏观物体、微观粒子、原子、离子、蛋白质、核酸、人、人脑都是物质的东西。因此,运动的主体是物质。

唯心主义总是和唯物主义相反,唯物主义说运动的主体是物质,唯心主义就说运动的主体是精神。因为唯心主义强调的是精神的能动性,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精神生出来的,因而只有精神有“生”(运动)的能力,世界上的其他一切都是被生的,因而都不是能动性本身。运动、生成的能力只能是精神的,不是物质的。从人的日常经验来看,运动总是物质的运动,但唯心主义的看法常常和日常生活经验相违背。但把唯心主义的观点说成是一派胡言也是有问题的,简单化的。因为唯心主义的观点虽然不对。但有其形成的哲学认识论原因。上面我们讲过,哲学不是从感觉上,而是要从概念上、思维上来理解运动。因为从感觉上来看运动是不成为“问题”的,从概念上、思维上看运动才成了“问题”。因为从思维上看有人提出了“飞矢不动”的看法。从思维上来理解运动就是要把运动理解为“在和不在”的统一,而“在和不在”的统一是我们用眼睛看不到的,只能用思维才能理解它。这样一来,唯心主义者就说,对运动的理解要依赖于思维,因而他们就得出了“运动依赖于思维”(而不是物质)这样一种看法。既然运动依赖于思维,那么,思维就成了运动的主体。运动的主体就不是物质了。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把人对运动的理解要依赖于思维这个问题等同于运动要依赖于思维,即把认识论等同于本体论了。这是唯心主义所坚持的认识论和本体论的统一。唯心主义者的主观用意是想强调思维、理性的本体地位。“没有思维一切都不能理解”,在唯心主义那里变成了“没有思维就没有一切”。“理解”就是“解释”。由于以往的哲学主要是“解释”世界,因而,他们就非常强调“解释”、“理解”的地位,即思维的地位,理性的地位。“解释”、“理解”用冯友兰先生的哲学语言讲叫“觉解”,而培养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途径正是人对世界的“觉解”。可见,强调“解释”、“觉解”是同培养人的精神境界内在相对的,而按冯友兰先生的看法,哲学的作用就在于培养精神境界。因此,唯心主义强调“理性”、“理解”、“觉解”的地位就可以理解了。“理解”、“觉解”是“功夫”,而功夫即本体(境界)。这就是唯心主义的一套看法。相反,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强调“改造世界”以实现幸福和正义价值,这样就必须把世界看成是客观的,必须如实的面对客观世界及其变化运动事实,否则,“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就会失败。唯心主义要强调“境界”,就要看重思维,唯物主义要强调“幸福”、“正义”,就要重视物质,就要把运动看成物质的运动。

(三)相对静止及其意义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同物质不可分割,这说明运动是无条件的(不需要上帝从外面推动等条件)、绝对的。因为运动是“自己运动”,是“自生自化”,所以不是相对的,而是绝对的,不是有条件(推动者)而是无条件的。但运动的绝对性,并不意味着某种特殊运动形式的绝对性。就是说,物质的某一种运动形式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暂时不发生作用。如这张桌子未动,就是说这张桌子暂时没有进行位移这种机械运动,因而我们说它是相对静止。

1.什么是相对静止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就是说,静止是针对运动的某种特殊形式而言的,它是整体的或总体的运动过程中的局部表现,是运动的特定状态。相对静止是指:①就机械运动而言,相对于特定参照系物体没有发生位移,如这张桌子,相对于地面,墙未发生位移这种机械运动。②某物没有发生质变。某物未进行特定形式的运动,但进行着别种形式的运动;某物性质暂时未变,但将来会变,这说明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2.静止和运动的关系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任何一事物都有稳定不变的状态,但不是永远如此,它总是要变成另外的某物。如人,他活着,未死,这是静止、稳定,但他不会长生不死。如果某人能长生不死,那静止就成为绝对的了,但这不可能。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道理,是人必死的哲学根据。由此引出了人对生死的种种感叹和思考。大概哲学对静止相对性和运动绝对性的思考就是由对人的生死问题的思考而产生的。哲学问题和人生问题本来就是相互联系着的。

绝对运动中存在着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存在着绝对运动,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不舍静,静中含动。不承认运动中有静止,会滑向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相反,不承认静止中有运动会走向形而上学。我们既要反对相对主义、诡辩论,又要反对形而上学,坚持动静统一的辩证法。承认运动中有静止、稳定,人的生活才会有秩序,法律、信任等是建立在事物的稳定性、相对静止之上的。人之所以会储蓄,是人们相信未来的钱会和今天的钱一样能买到东西,否则人就不会存钱了。相传古代希腊有一位诡辩家叫欧布里德,向邻居借了一笔钱,约定一月后归还。到期了,邻居要他还钱,他故作惊讶地说:“我没有借你的钱呀!”邻居说:“您忘了吗?是上月向我借的。”他说:“对!上月我借了你的钱。不过哲学家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现在的我已经不是一个月前向你错钱的我了,你怎么能叫现在的我为过去的我还钱呢?”邻居回家想出办法,拿了根木棍,把欧布里德痛打了一顿。欧布里德气势汹汹地说:“你打人了,我要到法院告你!”邻居笑着说:“您去告谁呢?现在的我已经不是刚才打您的我了,您要告就去告刚才打你的那个我吧!”邻居以诡辩对付诡辩,驳得欧布里德无话可说。可见,不承认相对静止,生活就会失去秩序,人就不会有未来预期,法律、道德就难以建立起来。秩序、法律、道德和哲学上的静止、稳定问题内在相关。如果人格没有了持续性、坚定性、一贯性,随波逐流,那还有什么道德可讲。

3.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承认绝对运动的主要意义是反对宗教神学,坚持“自己运动”思想,那么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是什么呢?①相对静止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是区分和认识事物的基础。统一的物质,必须表现、显现为多样的、不同的具体形态,即“一”必须显现为“多”。事物的多样性、差异性之所以会显现出来是因为各种事物都有其稳定性的质,就是说它们是相对静止的。如果没有相对静止、稳定,一切瞬息万变,那多样性、差别性就显现不出来。因此,静止使事物显现出多样性来。如果说运动产生多样性的话,那么,静止是显现多样性的。事物的多样性、差异性显现出来了,人才有可能认识事物。认识事物的第一步是区分事物,区分事物的可能性在于事物具有差异性并能显示出来,而差异性的显示依赖于静止。②相对静止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发展、质变是建立在量变基础上的,而事物的量变状态就是一种静止状态。如果说,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的话,那么同样可以说没有静止就没有质变,没有发展。量变(静止)是一点一滴的变化,承认静止,稳定对发展的作用就是承认一点一滴的变化对质变,对发展的作用。中国近代以来的激进主义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对中国造成了很大损失。③静止是衡量运动的尺度。

二、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

“物质”作为万物(或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和本质,本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东西,就好像一粒种子内部能发芽的那种“质”是看不见也摸不着一样。但种子内部的“质”通过“生发”出幼芽来呈现自己的那种“质”,“生发”就是运动。于是,“运动”成为“物质”的存在方式。这是我们在上面讲的思想。接着这个思想我们要讲空间和时间。当“物质”通过“运动”显化为具体物质形态时,这具体物质形态就能看得见摸得着了,就像种子的“质”(物质)通过“生发”(运动)而出现“幼芽”(物质具体形态),这“幼芽”就能看得见摸得着了。这样共性的“物质”通过“运动”就过渡到“具体物质形态”了。具体物质形态的特点是它们都具有空间和时间特征,即它们都要占有空间经历时间。“物质运动”必然产生、显化为具体物质形态,而具体物质形态是有时空特征的,在此意义上,我们说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是时间和空间。老子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道”是“一般”,经过“生”(运动)过渡到了“万物”,“万物”即个别,即物质具体形态。物质、运动、时空之间的关联可图示如下:

由于时空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所以下面我们来讲时空问题。

(一)时间

1.什么是时间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和间隔性。什么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和间隔性呢?可举例来说明。如一朵花(运动着的物质形态),就其自身来看,它开放了七天,七天就是它的持续性。花谢后结出了果实,先有花后有果实,这是花果之间的顺序性。花变成果实之间有一间隔,这是物质运动的间隔性。时间就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和间隔性。持续性是就一物而言的,顺序性和间隔性是就一物和他物的关系和转化而言的。“转化”即运动,是有顺序性和间隔性的,即是有时间的。

2.时间的特点

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意思是说时间的流向只有一个方向,就是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一直向前不可逆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的就是时间的一维性特点。一个人只能沿着婴儿、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的顺序性生活,不能返老还童。古代不少皇帝想返老还童,长生不死,但由于违背时间的一维性而都归于失败。时间的一维性和不可逆性给个体人生赋予了不可重复性和短暂性特征,或者说个体人生存在的时间特点是不可重复性和短暂性。人生的一次性和短暂性使人的生死和意义成为人生最大问题。人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生灵,因而当人面对生命的一次性和短暂性时总是追求不朽、无限和永恒,把人生的不朽、无限和永恒作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人生的一次性和短暂性是问题的客观的、经验的、实然性层面,而不朽、永恒、无限则是人生的精神的、超验的、价值的层面。人不仅是经验性物质存在,同时是超验性精神存在。因而人追求不朽、无限、永恒并非没有意义。“知其不可为”是就人的经验的物质的层面说的;“而为之”则是从人的超验的精神层面而言的。生命的一次性和短暂性是人的物质规定,属“命运”问题,追求不朽、永恒、无限是人的精神规定,属“境界”问题。“命运”是人的经验价值,“境界”是人的超验价值。这是时间和人生的关系问题。

(二)空间

1.什么是空间

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客体的广延性和并存秩序。广延性是就某物自身而言的,指某物有体积,有长宽高;并存秩序是就某物同周围其他某物的关系而言的,指某物总占有一定的位置,有前后、上下、左右关系。综合起来看,空间其实就是指物质的体积和位置。位置是物体并存的秩序。前面讲时间是物质运动的顺序性,是指物体、事物在过程中的秩序。可见,时间和空间和物质运动的秩序内在相关。时间是事物过程秩序,空间是并存秩序。老鼠的体积可大可小,但不能大到和猪、牛一样大。其他动物也一样,这里就有个并存秩序问题。这秩序是客观的,物质运动中固有的东西,它属于“自然法”范畴。法律是要研究秩序问题的,因而要很好地注意研究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问题。物质运动及其时空问题是秩序存在的哲学基础或宇宙论基础。

2.空间的特点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就是说任何事物的空间从广延性或体积上看,都有长、宽、高三个维度,用这三个维度就可以对某物的广延性、体积加以完全量度;任何事物的空间从并存秩序或位置上看,都有前后、左右、上下三个维度,用这三个维度就可以对其某物的并存秩序或位置加以完全量度。

(三)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的关系(www.xing528.com)

一般的物质运动必然要表现为时间和空间,物质运动如果不表现为时间和空间,那它就成为纯一的东西或纯内在的东西了。作为万物共性和本体的物质运动只有通过时空才能表现为现象,才能实现自己。就像一个人的内在本质必须面对他所创造出来的产品才能表现出来一样。人的内在本质如果不对象化为具有时空特点的成果,这本质就没有了存在方式。物质运动作为一般的内在的东西,它也要有自己的存在方式,这就是时间和空间。“物质运动”表现为时空后就可以成为科学的研究对象了。

时空和物质运动的关系可以作这样的理解: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是物质运动的属性,时空同物质运动不可分离。

1.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

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看,物质运动是内容,时间空间是形式,内容离不开形式,从而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空间;从一般和特殊的关系看,物质运动是一般,时间空间是特殊,一般离不开特殊,在特殊之中,从而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空间;从内在和外在关系看,内在的东西离不开外在的东西,物质运动是内在的,它离不开外在的时空;从活动与秩序的关系看,物质运动是活动,时间空间是秩序,活动离不开秩序,从而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空间。这是从逻辑上来看。从现象上或事实上看,物质运动总要经历一定的时间,占有一定的空间。如机械运动就是物质或物质微观粒子在一定时间内的空间的位置移动。基本粒子运动的速度再快也要经历一定的时间,基本粒子体积再小也要有一定的空间。不经历时间,不占有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正因为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空间,所以时间空间对人来说非常重要。人类的许多战争,人间的许多斗争、竞争都是为了空间而进行的。所谓“寸土不让”、“寸土必争”,就是说的是空间的重要性。日本侵略中国和东亚各国就是为了扩大日本的空间。农村的许多官司就是为了一堵墙、一个地畔子偏了几厘米。在城市买房子很贵,说明空间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很重要。人类发展科学技术探索海洋和宇宙也是为了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即寻找人类运动的形式。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表达着作为物质运动形式的时间的重要性。现代社会中的人都受着马克思揭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支配和控制。从现代科学成果看,科学揭示,物质运动速度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因而运动必然要经历时间。光的运动速度是最快的,但也要经历时间。

2.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空间

我们说的年、月、日这些时间单位都有其相应的物质运动内容。年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持续性;日是地球绕地轴自转一周的持续性。我们说的米、公里、光年这些空间单位也都有相应的物质运动内容。1米是光在真空中于1/ 299792458秒时间内所经过的路程。1光年是光子在真空中一年所经历的长度。时间是以物质在空间中的运动来度量和认识的,空间同样也是以物质在时间上的运动来度量的。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非常重视“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统一和谐关系,甚至将其神秘化。如中国人的“时中”观念,风水观念、命相观念都是重视“物质运动”与“时空”和谐统一的表现。“时中”观念认为,人的活动要和时间相和谐,要“与时偕行”,“与时偕极”,“见几而作”,要遵循“天时”、“人时”;人的活动要和空间相统一,要得其中,要在空间秩序中寻找恰当的位置,即得中而行。“易道深矣!一言以蔽之,曰:时中。”人的活动不合“时中”,不合时宜,则会有凶险。今天我们说“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之一,就是讲的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关系问题。民间流行的“命相”观念认为,人的生存、发展、吉凶祸福与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四柱)相关,因而婚丧嫁娶、商旅等活动要选择黄道吉日。“风水”观念则认为,人的生存、发展、吉凶祸福与人的空间位置相关,因此,居室、室内陈设、祖先墓地等都要选择恰当的空间位置。“命相”和“风水”既有体现“时空”与“物质运动”统一的哲学道理,又有迷信因素。这是民间文化对时空与物质运动和谐的重视。时空与物质运动的统一观念体现在精英文化中,就是人们将“生生”(时间,与天道运行相统一的时间)和“中庸”(主要是空间观念)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时空与物质运动的统一和谐哲理的人生观、价值观体现可列图示如下:

(四)时间和空间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本章的主要任务是要阐明和论证世界是物质的,要说明世界是统一于物质的,就必须承认和证明物质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即至大无外,至小无内,无始无终的。因为只有说明了物质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人们才不会去设想在世界之外、之先还有别的东西,如神存在着。相反,如果肯定物质世界在时间空间上是有限的,那人们就会设想在物质世界之前、之外还存在着和世界不同的东西,如造物主之类,这样就给宗教神学留下了余地和空隙,因此,唯物主义者必须把这个余地和空隙去掉,这样就必须阐明和肯定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

1.时间、空间的客观性和时间、空间具体特性的可变性

时空的绝对性首先表现为时空的客观性及其无条件性上。既然时空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那么同物质运动的客观性是绝对的一样,时空的客观性也是绝对的。只要物质世界存在着、运动着,就一定有某种时间和空间的形式存在,一定表现为某种时空特征,这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绝对的。就是说时空的客观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与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否认时空的客观性。康德把时空看做是人类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人们通过这种先天形式去感知事物时,才给予事物以时间性和空间性。马赫认为,时空是用以调整认识材料的工具,调整认识材料先后顺序的就是时间,调整认识材料相互之间上下、前后、左右排列秩序的就是空间。其实我们也认为,时空是一种秩序框架,如时间体现着事物的纵向先后顺序性秩序,空间体现着事物的并列位置秩序,只是我们认为,这种时空秩序框架是客观事物固有的、客观的,而不是人在认识事物时加给事物身上的。人头脑中的时空观念是人对客观事物所固有的时空框架秩序的反映。唯心主义者的动机是想为科学和价值寻找哲学基础。为什么数学、几何学等人所发明的科学知识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他们认为是由于人的头脑中先天地存在着时空形式,这种先天的时空形式超越了个人的偶然性和感性材料的偶然性,而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因而经过它整理而得到的科学知识就有了普遍必然性。从价值问题看,有的人认为社会历史运动是循环的,有的人则认为是进步的、向前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唯心主义者认为,这都是人把自己观念中所有的时间秩序框架加到社会历史上的结果。人怎样把人的时间观加于人生和历史,人生和历史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如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人生和社会生活无历史、无未来,只有现在,这是他们赋予人生和社会的时间秩序,因而出现了当下即是片刻即好,用完就扔,活够就死的人生价值观。唯物主义认为,时空是客观的,因而在生活中人必须遵循事物的时空秩序,这样人的活动才能取得成功。

时空的相对性的首要表现是时空具体特性的可变性。就是说事物的时空特征是会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快慢而变化的。这种情况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看不到的,但它是事实。这是由爱因斯坦相对论所证明了的科学理论。爱因斯坦相对论认为,时间的快慢和空间的长度都会随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当物质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时间就会变慢,空间长度就会缩短。国外有一佚名作家写了首打油诗来描写了高速运动物体的空间收缩效应:

斐克小伙剑术精,出刺迅捷如流星,由于空间收缩性,长剑变成小铁钉。

按爱因斯坦的理论,如果一个当爸爸的人,坐上一接近光速飞行的宇宙飞船在宇宙空间遨游若干年,那么他的年龄就比留在地球上的儿子的年龄小了。如果物质运动速度比光还快,那么时间就会变快。又有一首打油诗,构想这种情况:

年轻女郎名伯蕾,神行有术光难追;爱因斯坦来指点,今日出游昨夜归。

不过这种情况是不可能有的,因为科学揭示,没有任何物体能以光速或超光速运动。(参见〔美〕C·盖莫夫:《从1到无穷大——科学中的事实与臆测》,暴永宁译,科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93页)

非欧几何学说明,天体运动的大尺度宇宙空间和微观粒子运动的小尺度微观空间的特性与欧几里得几何学所揭示的宏观物体运动空间特征是不同的。如非欧几何学揭示,在空间曲率不等于零即不平坦的物体上,三角形的内角和可以大于或小于180°。这些都说明时空具体特性的可变性、相对性,同时说明时空同物质运动的有机关联性和统一性。

将以上两方面结合起来看,时空既是客观的、绝对的,而其具体特性又是可变的,相对的,时空是客观性、绝对性和具体特性可变性、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坚持前者以反对唯心主义,坚持后者以反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2.时间和空间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辩证统一

这里首先得区分宇宙总体或物质总体和物质具体形态。因为时空的有限性是相对于具体事物而言的,时空的无限性是相对于物质总体而言的。时空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这个“问题”主要发生在“物质总体”那里。时间的有限性和无限性作为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则主要发生在个体人那里。

(1)时空的有限性

具体事物在时间上的有限性是指每个具体事物是有始有终的;具体事物在空间上的有限性是指每个具体事物的体积是有限的,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向前向后的延伸是有尽头的。我们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科学探索中都没有见过时空是无限大或无限小的具体事物。具体事物在时空上都是有限的,是有一定的界限的。宇宙中的各种具体事物各有各的大小,各有各的寿命,这样形成了宇宙间的时空秩序。这就是说宇宙的秩序来源于宇宙中具体事物在时空中的有限性,即有界限性。罗素说,相信宇宙间的事物是有界限的,这是希腊人思想中最深刻的信仰。可以说,具体事物时空上的有限性是秩序之源、正义之源。研究法学、政治学的人应当关注具体事物时空的有限性问题,研究秩序,正义的时间和空间基础。

(2)时空的无限性

物质整体在时空上的无限性是指整个物质世界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空间上的无限性是指整个世界在空间上是无边无际的,即中国古代哲学所说的“至大无外”。整个世界在时空上的无限性观点要得到证明是有很多困难的,对人类来说是一道难题。因为“整个世界”是超出人类经验范围的存在,在人类中谁也没有看见过“整个世界”。天文学家借助射电望远镜可以看到距地球100亿光年的宇宙,但这也是“部分世界”,不是“整个世界”。由于“整个世界”对人类来说是谁也看不到的,是超出人类的可经验范围的,因而关于“整个世界”的时空问题就形成了两种相反的观点,一种认为“整个世界”在时空上是有限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它在时空上是无限的。双方都在寻找科学上的根据以证明自己的观点。有限论者说,科学上的宇宙大爆炸理论证明“整个世界”是有限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假设在某个时刻(200亿年前),宇宙中的物质都密集成一个极端致密、温度极高的“原始原子”。它发生激烈的爆炸后使物质散开,然后由急而缓地膨胀下去,形成了宇宙。那个“原始原子”就是“整个世界”的时间起点,因而宇宙是有开端的,即有限的。无限论者也抓住这个科学理论,他们说,那个“原始原子”并不“原始”,在它之前肯定还有引起它的东西存在。科学家希尔克说:“我们所说的宇宙年龄,是指大爆炸以后逝去的时间。我们不能排除存在一个爆炸前时期的可能性,但对此我们基本上无话可说。”其实,科学所研究的对象都是有限的、局部的世界,而不是“整个世界”(只有哲学世界观才面对、处理“整个世界”,这我们在第一章讲过)。而时空的无限性是相对于“整个世界”而言的。同时,科学所运用的是人的“知性”,而非“理性”,而“知性”是认识有限事物的能力。因此,单靠科学来证明“整个世界”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是困难很大的。科学和“知性”对论证和理解“整个世界”的无限还是有限问题上的局限性被康德所抓住和强调。康德认为,“整个世界”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问题是超出了人的“知性”认识能力的问题,是不可认识的问题。当康德说“整个世界”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问题是不可知的问题时,他其实是把这个问题从科学的范围内排除出去了。这样一来“整个世界”是有限还是无限就不是一个科学上的问题了,而成为哲学上的一个问题了。就此问题是哲学问题而言,康德是有贡献的,其贡献在于他发现了“整个世界”的有限性和无限性是一对矛盾。当然他将此问题放入哲学也算是个贡献。康德还认为,关于“整个世界”是有限还是无限的矛盾、二律背反所要表达和追求的不是一个知识问题,而是人的终极价值问题,是道德和宗教问题。(参见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韦卓民译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51页)既然科学、知性难以解决“整个世界”的无限性问题,那么靠什么来解决呢?按黑格尔的思想是要靠辩证法来解决这一科学和知性难以解决的问题。

(3)时空有限性和无限性的辩证关系

要用辩证方法来解决时空的无限性问题,就要把“整个世界”看做一个过程,把无限性和有限性联系起来理解。因而,要讲时空有限性和无限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从有限性中寻找无限性是黑格尔和恩格斯的思想。对此恩格斯是这样说的:“事实上,一切真实的、详尽无遗的认识都只在于:我们在思想中把个别的东西从个别性提高到特殊性,然后从特殊性提高到普遍性;我们从有限中找到无限,从暂时中找到永久,并且使之确定起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54页)首先,有限中包含着无限。任何具体事物都是有限的,但有限的具体事物具有不断超出自身,打破自身,转化为别的事物的转化本性,或运动本性,而转化出的事物同样有超出自身转化为别的事物的本性,这种有限事物超出自身的过程会不断进行下去,因而从有限趋向无限。有限事物可以不断超出自身、打破自身趋向无限,这一有限和无限的辩证法,是有限的人生能够不断地否定或揭示自我趋向完美,走向圆境,达于无限的哲学基础或宇宙观基础。老子说为道的方法是损之又损,指的正是有限自我对自身的不断扬弃、否定以达到道的境界,即无限的、圆满的境界。在此辩证法和人生观、宇宙观、价值观是辩证统一的,按中国传统哲学的概念讲天和人是合一的。其次,无限是由有限构成的,无限包含有限。无限不在有限之外,无数有限事物构成无限。具体的有限事物构成无限的环节、部分和因素。以上两点都说明我们是从有限来说明无限的。这表明有限和无限的对立统一关系。

在讲完了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及其关系后,我们可以将这些思想综合起来得出一个总的看法,这个看法就是:世界的共相和本质是在时空中有规律的不断运动着的物质。我们可在头脑中想象一下这一本质,并用一个图将其表示出来。什么是在时空中运动着的物质呢?譬如有一支烟,烟里卷着烟丝,烟丝由烟叶而来,烟点燃后烟丝一部分变成烟,一部分变成烟灰,烟灰还会变成别的东西即他物。这样会不断地变下去。在这种由烟叶变成烟丝,由烟丝变成烟灰,由烟灰变成他物,由他物再变成他物的连续过程中,我们可以想象它们之中有一个连续不断的东西存在着,它永远不会消失,这贯穿于烟叶、烟丝、烟灰、他物1、他物2、他物n中的那个连续不断的东西,就像我们说的作为万物共性和本质的“运动的物质”。图示:

“物质运动”或世界本质图

在此“物质运动”图中,烟叶变成烟丝,意味着烟叶不存在了,即“断”了,烟丝变成烟灰,意味着烟丝又不存在了,即“断”了,等等。但在此“断”中始终有一个“不断”的、连续的东西存在着,它就是由直线表示的作为万物(个别)共性和本质的“运动物质”。曲线则表示个别的具体物质形态的交替,它是有“时空”特征的。因此,世界的本质就是那“断”中的“不断”,“不断”呈现于现象界就是“断”。整个世界就是“断而不断”、“不断而断”。“不断”是形上的宇宙本体,“断”是形下的具体经验现象。《周易》中的两个最为关键的符号“—”、“--”,即阳爻和阴爻及其关系所表达的也是宇宙本体的消息。阳爻“—”,是一连线,它是“一”(与“多”相对),是连续不断的本体,阴爻“--”,是一断线,它是“多”。“—”和“--”的关联和我们上面的曲直交涉的“世界本质图”是一致的。佛教里也有一个表达人生宇宙本质的图叫曼陀罗图,其形状是圆中有方,方中有圆:

曼陀罗图

曼陀罗图同“世界本质图”在形式上也是类似的。其中圆表示“不断”,方表示“断”,同样是“不断而断”、“断而不断”。

在此曲直交涉、方圆交涉的世界本质图中潜含着深湛而精妙的人生智慧、价值和美感。

1.“世界本质图”中的智慧意蕴

在“世界本质图中”,“直”、“圆”所象征的是“形上”,“虚灵”,“无碍”,“无限”,“圆满”。它所蕴涵的人生智慧叫“乘虚智”;图中的“曲”、“方”所象征的是“形下”、“实用”、“有碍”、“有限”、“有缺”。它所蕴含的人生智慧叫“落实智”。“乘虚智”要求人要关切和眷注形上的超验虚灵和无限圆满的精神境界,要有无执、无碍、洒落的廓然胸次。孔子“吾与点也”的生命情调,道家上下与天地同流,物我两忘的天地境界,禅宗的妙道自得等都是这种“乘虚智”的体现。“乘虚智”的获得令人有超然的胸怀与气象,有不沾滞于物的心境。“落实智”,是要求人要关切和执著现实,要有认真做事、脚踏实地的精神,要正视有碍,克服有碍,要遵循规律,战胜困难,改造世界。人生的完整智慧应当是“乘虚智”和“落实智”的完美结合。无“乘虚智”,人就缺少超拔感和精神境界,会变得庸俗;无“落实智”,人就缺少务实和执著,会变得空疏轻飘。中国古代哲学讲“儒道互补”、“儒法互用”,讲内圣外王之道,正是要把“乘虚智”和“落实智”完美的综合统一起来,使人获得完美的智慧。

2.“世界本质图”中的价值意蕴

上面谈智慧其实已在谈价值了。中国儒家认为“诚”是人的根本价值,“诚”的古意有“直”的意思,它包含了“正义”、“美”诸价值。诚作为价值的本体、根本,要表现、实现于具体而复杂的事物中,要经过“曲”的途径。譬如,某人的亲人患了不治之症,某人暂时把病情隐瞒起来,孔子说父偷了羊,子要为父隐,以显示对亲人的爱(诚)。孔子说:“子为父隐,直在其中。”在此就有个曲直关系问题,对此关系,《中庸》中有个经典性的表达,就是“至诚为体,致曲为用”,简称“至诚致曲”。就是说“至诚”为价值之本体,“致曲”是价值本体实现的途径。人应把至诚价值和致曲价值,把本体和程序结合起来。“世界本体图”中的“断”是个体有限事物,包括个人在内,“不断”则是无限的本体。由于“断”和“不断”不可分割,因而个体有限事物和无限本体都有其存在价值和意义。个体一方面因传递和充弘无限本体而获得价值,另一方面个体自身也有其价值。无限本体则构成有限个体的终极价值依托和支撑点。

3.“世界本质图”中的审美意蕴

美可分为“壮美”(即崇高)和优美。“世界本质图”中有限个体的“断”所呈现的美为“壮美”或“壮”。因为任何有限个体都是通过自己生命的毁灭和死亡来传递和充弘那无限本体的。个体生命因实现无限本体而毁灭和死亡,令人惊骇战栗,它是一种壮美。个体有限生命为传递和充弘无限本体和意义而“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动心忍性”(孟子语)此亦是显出个体生命的壮美。贺麟先生说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好像一员身经百战、遍体鳞伤的战将,这战将所体现的也是壮美。个体有限生命可以在自己的意识里觉解认同无限本体、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之境界,即中国人讲的同天而乐天,这种美叫做“优美”。“优美”和“壮美”都是美的不同形态,其哲学本体论基础正是“曲直交涉”,“断而不断”宇宙自身。“壮美”是个体有限生命为传递和充弘无限本体和终极价值所经历的苦难和特殊,“优美”是个体有限生命因觉解、认同于无限本体和终极意义而产生的神志愉悦,因而,这“善”之中又蕴涵了“美”,“美”和“善”在这里达到了一种统一。美善统一问题正是哲学、人文学的重大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