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凤县梁鹿坪西汉墓考古最新进展

凤县梁鹿坪西汉墓考古最新进展

时间:2024-09-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陕西凤县梁鹿坪西汉墓清理简报[1]胡志仁刘宝爱卢建国1986年8月,驻凤县航天部某基层单位在梁鹿坪基建时,发现一座古墓葬。县文化馆闻讯后,即赶赴现场,及时保护和收集了出土文物,并对墓葬进行了清理。这枚铜镜是战国至西汉初期较流行的铜镜。葬式为仰身直肢,符合战国至西汉初年中小型墓的特点。据此分析,该墓主人

凤县梁鹿坪西汉墓考古最新进展

陕西凤县梁鹿坪西汉墓清理简报[1]

胡志仁 刘宝爱 卢建国

1986年8月,驻凤县航天部某基层单位在梁鹿坪基建时,发现一座古墓葬。县文化馆闻讯后,即赶赴现场,及时保护和收集了出土文物,并对墓葬进行了清理。现将清理结果简报如下。

一、墓葬位置及概况

梁鹿坪位于宝城铁路凤州火车站旁,西南距凤县县城13公里。这里地处嘉陵江上游,秦岭山脉丛山峻岭中,周围群山环抱,层峦叠嶂,林木郁郁葱葱。墓葬位于梁鹿坪台地上,依山傍水。施工中,该墓受到局部破坏,但仍可看出骨架头朝东南,脚向西北。

该墓为一座夫妻合葬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口大底小,墓顶距地表约3米,土圹长3米、宽2.5米。木棺与骨架均已腐朽,但尚可辨别葬式为仰身直肢葬。随葬器物有陶器、铜器、铁器等。在两具骨架的头部,放置有铜甑;肩及胸部置铜镦;腰部至腿部有铁剑、铁斧、铜玺印、铜蒜头壶等;足部有铜钫、铜洗、陶罐等物;骨架下遍置大量“半两”铜钱

二、随葬遗物

该墓出土铜器、铁器、陶器共20件。另有铜镜、铜印各一件,“半两”铜钱3000余枚。

1.铜器

多为生活用具,器壁较关中秦汉铜器薄,仅有铃为明器。

甑 一件。甑釜分铸,出土时组合在一起,残高30厘米。甑口微敛,折平沿,扁圆腹,下腹部残破,高圈足,底心有长条形箅孔,呈“人”字形排列。釜口微侈,直颈较长,以纳甑底,扁圆腹,圜底。甑、釜腹部均有对称兽首衔环铺首。

钫 一件。方口方足,方鼓腹。腹部有对称兽首衔环铺首,圈足较高,盖残。通高36厘米,口径10×10厘米,底径12.5×12.5厘米。

蒜 头壶一件。小口,细长颈,扁圆腹,高圈足。圈足内心有半环形钮。口径2.3厘米,因腹部残损,高度不明。

洗一件。折平沿,浅阴,圜底。残高10厘米、口径37厘米。

铃 四件。其中一件残。方钮,鼓体椭圆,钲饰斜方格乳钉纹,鼓内有鼻舌,通高5厘米、钮高2厘米、鼓宽.3厘米。

镦 两件。可分二式。

Ⅰ式 圆柱形,中部有突棱一周。长12厘米,直径3厘米。镦内原接纳,但木质已腐朽,出土时呈粗纤维状物,黑褐色,遗存于镦内(图一:上)。

Ⅱ式 圆柱形,口部有一穿孔,当为固定时闩钉穿入之孔。长6厘米,直径2.5厘米。镦内亦充满粗纤维状物(图一:下)。

镜一件。圆形,镜体较薄,镜面平直。三弦钮,圆钮座,镜背饰连弧蟠虺纹,宽平缘。直径10.07厘米。

图 一

图二 铜印印文

铜印 一件。印面为长方形,钮呈长方简状,中空,似有銎之作用,可纳。印面铸阳文樊氏”,无栏,二字精工倍削,笔画犀利挺直。通高3.7厘米,印面长3.5厘米、宽2.8厘米、高1.2厘米,印钮内径长2.2厘米、宽1.5厘米(图二)。(www.xing528.com)

钱币 均为“半两”铜钱,共3000余枚,共重4公斤。直径皆为2.4厘米左右(图三)。

图 三

2.铁器

剑 两件。茎为椭圆形,一字形双铜格,身有突脊。通长60厘米,茎长9.5厘米,身最宽处4.5厘米。另一件为短剑,锈蚀致残,残长21厘米。

斧 一件。弧刃,长方形銎。通长17厘米、刃宽10厘米。銎口内径长3.5厘米、宽2.5厘米、壁厚1.5厘米。

尚有其他铁器,但因器形较小,锈蚀严重,器物名称和用途难以辨识。

3.陶器

出土陶罐七件,均为泥质灰陶,形制可分四式。

Ⅰ式 两件。口沿外侈,方唇,短颈,丰肩,腹鼓如球形,平底。肩部以下饰细绳纹。一件较大,口径18厘米、高30厘米、底径8厘米,小陶罐口径8.5厘米、高14厘米、底径9.5厘米。

Ⅱ式 两件。口沿外侈,方唇,长颈,溜肩,下腹渐收,平底。肩部刻划折线纹带饰一周,腹部饰粗绳纹。大罐口径7厘米、高18厘米、底径9.3厘米;小罐口径5厘米、高14厘米、底径7厘米。

Ⅲ式 一件。口沿外侈,颈稍高,肩与腹转折较明显,下腹斜收,平底。原有彩绘已落,仍留有“白衣”。口径6厘米、高15厘米、底径9厘米。

Ⅳ式 二件。口沿外侈,短颈,丰肩,鼓腹,下腹渐收,平底。肩部刻划折线纹,腹部饰粗绳纹。大罐口径19.5厘米、高15厘米、底径11厘米;小罐口径13厘米、高13厘米、底径10厘米。出土时,大罐内有禽骨。

三、小结

1.该墓出土的铜钱,数量大,计3000余枚,种类单纯,皆为四铢“半两”钱。未见秦“半两”或“榆荚半两”,更无“五铢”铜钱。从这批铜钱铸造的规格、质量看,方孔无廊,薄厚均匀,形制规整,铭文清晰,直径、重量基本一致,当属官营铸钱作坊冶铸。《汉书·食货志》载:“孝文五年,力践益多而轻,乃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因此,该墓的时间上限当在西汉文帝前五年(前175)。又据《汉书·武帝纪》记载:“元狩五年,罢半两,行五铢钱。”而此墓内无一“五铢”钱,它的埋葬时间下限也应在“行五铢钱”之前,即元狩五年前(前118)。墓内出土的连弧蟠虺纹铜镜,胎体较薄,镜面平直。此铜镜,明显地不同于西汉中期以后的胎体厚重、镜面凸起的铜镜。这枚铜镜是战国至西汉初期较流行的铜镜。该墓形制为长方形,口小底大的竖穴土坑墓。葬式为仰身直肢,符合战国至西汉初年中小型墓的特点。综上所述,该墓的年代当为西汉初期,上限不超过汉文帝五年前后,下限不晚于汉武帝元狩五年。

2.随葬的铜印应是墓主人的重要信物之一,印文说明,该墓主人为“樊氏”。那么,樊氏何许人呢?查阅《后书汉·南蛮西南夷列传》载:“巴郡南郡部,本有五牲:巴氏、樊氏、相氏、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由此可见,“樊氏”作墓主姓名或官职,实为巴郡南郡蛮中五姓之一的“樊氏”氏族。五姓“皆出于武落钟离山”,钟离山应是五姓始聚居的发祥地。又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载:“(五姓)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悉沉,惟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这段史料中夹杂着浓厚的神话传奇色彩,我们摒弃其中不可靠的神奇传说,历史的真谛告诉我们,“巴氏”人务相立为廪君后,统一了樊、相、郑氏族,即率领氏族联盟由“夷水”迁徙至“盐阳”,日渐形成历史上的“巴”方国部族。其范围“东至鱼腹,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2]春秋战国之际,巴国曾先后为楚或秦所占据,及至秦汉一统。据此分析,该墓主人应是当时居住于今川东地区的巴人,其先祖为“武落钟离山”五姓中的樊氏”氏族。他(她)死后葬于巴蜀与关中之间交通要冲的故道县(今凤州),并随葬了“樊氏”铜印。该墓出土的铜甑、钫洗、蒜头壶等,多为生活用具,且器壁均较轻薄,属于“轻薄型”的巴蜀铜器,它们也是墓主人族属樊氏”的实物佐证。

3.“樊氏”墓位于凤县嘉陵江畔,这里历来是关中通往巴蜀的交通要冲,这为研讨秦汉时期中原与巴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增添了新资料。墓中出土“樊氏”铜印,形制奇特,为我国历代玺印所少见。出土四铢“半两”铜钱,数量之多,在秦至汉初的同类墓葬中,也是很典型的。该墓具有较明确的埋葬年代,它为秦汉考古断代和历史研究,又增加了一座标准型的墓葬材料。

凤县梁鹿坪西汉墓出土文物

【注释】

[1]此文原载《文博》1989年第3期。

[2]《华阳国志·巴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