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国?古国?[1]
袁永冰
一、一个不见典籍古国的发现
鱼国,又称作渔国、国、国。宝鸡茹家庄鱼国墓发现于1974年,随后几年在宝鸡市区其他地方如纸坊头、竹园沟等又相继发现。2007、2008年中央电视台10台《发现古国》播出后,对于这一古国的研究多了起来。
按照卢连成的说法:“在茹家庄鱼国古墓中,可看到在墓室、椁室中摆放砾石、卵石的葬俗,而这一现象在同时代周人的墓葬中是没有的,也就是说这不是周人的葬俗。
“虽然古国贵族墓葬中出土的青铜鼎、簋、乐器、酒器与周贵族墓葬中的出土趋同,但国下层族人的墓葬中出土的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却迥异甚至罕见于西周下层族人墓葬中的出土。
“对此专家们认为:国人和周人分属两个族源,他们不是同一个民族。
“鉴于在国墓葬中大量发现有一种地域文化特征极强的钵形尖底罐,具有早期巴蜀文化的某些特征,多见于四川新繁、广汉的早期蜀人遗址,但很少见于典型的周人遗址和墓地,据此,专家对鱼国族人的来龙去脉有了一个这样大致的了解:
“国人的先人本是生活在秦岭以南巴蜀地区的一个部族,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他们约于商周交替时翻过秦岭到了秦岭北麓,迁移至关中西部现宝鸡一带生息,后被周王室册封为非姬姓诸侯国。鱼国国君为了能在周人的京畿之地立足,虽然采取了联姻等手段试图巩固自己的地位,但还是败于错综复杂的宗族斗争,最终难逃国破家亡的厄运。他们的国君,被胡乱地葬进了他生前为自己准备好的墓室,无人陪葬,甚至连棺椁都没有;而它的下层族人,很可能又再次翻越秦岭,回到他们祖先的土地去了。”[2]
二、国名的认定有争议
除了中央台这一权威声音外,还有“庾巅国”、“彤鱼国”、“鱼凫国”、“国”等等说法。
——古国应该是古庾巅国。周武王姑父南宫适管理,也就是西周直隶诸侯国,粮油官庾巅的封国庾巅国(于滇国),史书上有着关于“于滇国”的文字记载,新疆的“于田县”应该是最后的庾巅国所在地。
——古代国,原为西部氐羌族一支,商末迁徙到秦川西缘的宝鸡一带。周初因相佐武王伐纣有功,被册封为伯,成为当时京畿内重要的方国之一。
——“渔氏即氏,亦即彤鱼氏”,并说鱼凫氏“盖由彤鱼氏演变而来”。
——国,虞国之说……
国古墓的发现,1975年12月18日文物出版社《文物特刊》(试刊)第7期刊出了一篇题为《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人民公社社员在农田基本建设中发现西周重要铜器》的文章,当时的报道是:
“1974年12月,宝鸡市益门公社茹家庄生产队贫下中农在平整土地时,发现了有殉葬奴隶9人、姬妾1人的西周木椁墓两座和车马坑,出土青铜兵器、礼器、工具百余件,车马饰数百件,玉石器600余件。
“一号墓坑并列两个椁室,据出土铜器铭文,死者是一个名“”(音强,有的同志认为是“”,音鱼)伯的奴隶主贵族,其旁系被迫为强伯殉死的姬妾。二号墓筑成稍晚,据铜器铭文,死者是伯之妻刑姬。初步估计,其时代为穆王或共王时期(约公元前10世纪)。
“两座墓室的四周及墓道中,共发现9具被杀殉的奴隶骨骼。一号墓有殉葬奴隶7人,甲室二层台上有一男一女两个10岁左右的儿童,陈放在木板上,另一青年男子身压三具车轮,墓室与墓道连接处有一青年男子,有木匣葬具,似为看守墓门的奴隶。墓道上口填土中有一身首异处的青年女子,头骨附近有竹炭痕,似为墓道封口时牺牲。二号墓殉葬奴隶2人,一位幼儿,一位未成年少女。累累白骨是阶级斗争最形象的场地,是批林批孔的战场。”[3]
到现在对于这一个字的认定,还有相当一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应读作强(qiáng)。周武王灭殷以后,大肆“封邦建国”,分封的对象,有宗亲,也有功臣、扈从和参加伐讨战争的各族酋长。这个国家应该是武王所分封羌人的一个方国。(www.xing528.com)
三、不管是国,还是国,都应是羌人的国家
殷商时期,羌人的范围很广,其西北的山西、陕西,西南的四川都是他们的聚居区。詹子庆《先秦史》:“羌人在商朝受害最深……羌与商人世有宿仇,所以羌人反商最坚决,在灭商中可以想见羌人投身战斗为数很多,他们的贡献一定很大。这里值得一提的就是著名人物姜太公,又名姜尚,太公望,武王尊他称师尚父,他出身微贱,传说曾钓鱼在渭水边,是渭水上游羌族部落酋长,羌(姜)姓部族与姬姓的部落互为联姻,按宗法系统排列,周王与羌尚是甥舅关系。”《尚书·牧誓》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邓、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后汉书·西羌传》:“及武王伐商,羌、髳率师会于牧野。”
牧野一战胜利后,周武王将商的王畿划分为邶(朝歌以北)、鄘(朝歌以南)、卫(朝歌)三个区,并由武王之弟管叔鲜驻卫、蔡叔度驻鄘、霍叔处驻邶,分别进行统治并监视武庚,史称“三监”。武王罢兵之后,仍回到镐。为了便于统治监督,周王往往把少数民族分封于京畿之内,如庸在鄘,始于西周的划分王畿。髳即茅国,都国于茅(地在今山东省金乡县)。微立国于今陕西眉县,彭在徐州市区及周围地区。羌人封国一直未见,国或
国的发现,可能就是周封羌人的方国。在今宝鸡以南,其国土大约为北、西北为宝鸡北塬上的夨国,东接刑(井)国(眉县),东南虢国(太白),西南为散国、褒国(凤县、留坝)。
国或国的覆灭带来了许多猜测,有人认为是被强大的夨国所灭。夨国,据刘明科考证就是吴国:“周人在迁徙过程中,兵分两部,太伯、仲雍这一支来到吴山脚下。西周初年,他们在这里建立了吴国(夨国),主要活动区域在千河的上游乃至下游的贾村塬一带,其中心在贾村塬南坡下的戴家湾一带,并在这一带建立了城邑。由于夨人屡次侵犯散国的边界,势力虽曾到达过千河以东的凤翔塬西沿(散国地),但其疆界始终没有越过千河。西周中期以后,其中心可能向塬上贾村镇一带有所扩展。西周晚期,随着周人势力的衰落和秦人的进入,周(夨)人一部分随周王室东迁,一部分融入秦。”从《散氏盘》看,渭河以南基本上是散国的地盘。因此国或国的覆灭,应该与商末周初就存在的散国有关。据王国维考证,散国都城在今秦岭顶大散关附近。《散氏盘》所记之事,文献都定位周历王时期,或者在共和时期。因此,国或国应该在共和之前就不存在了。
有意思的是与姜太公垂钓有关的宝鸡陈仓区有伐鱼镇、伐鱼村、伐鱼堡、伐鱼峪、伐鱼沟、伐鱼河等等。这些地名到现在人们还说不清来历,是不是与国或国的亡国有关系。如是,那么只有散或刑,而散国灭的可能性最大。
国或国“下层族人,很可能又再次翻越秦岭,回到他们祖先的土地去了”。这一说法有些差强,历来战争是为了掠夺资源,在古代最大的资源就是土地和人口。这在商、周甲骨文中有很多佐证。国或国下层族人肯定融入夨人或散人中去了。
氏乃因以弓射鱼而得名。在考古发现中鱼纹器皿是最多的。以鱼为图腾的古代陕甘地区,是不食鱼的。如元朝诗人李齐贤《凤州龙湫》“出没鱼儿休察见,龙应先遣试人心”。鱼即龙子龙孙,是不能打扰的,更不要说吃了。
四、几件文物的证明与疑问
1.伯鼎和伯簋
伯鼎的铭文为“伯自作器”,1974年陕西宝鸡市茹家庄出土,簋“白(伯)鱼乍(作)宝(尊)彝”。“”1981年陕西省宝鸡市纸坊头村出土。鼎的第一个字为左鱼右已或弓,后一为和簋的铭文左弓右鱼,鱼上为白”或“自”。因此识为“强”,更接近一些。
2.舞人俑和銎头钺
宝鸡国墓地中曾经发现女相铜人和男性銎形人头钺,羌人也是有发辫的。在这女相铜人和钺上的头上都有一发饰,发饰的根节处有数道丝绳捆扎的痕迹。男人额前还有刘海,脑后有发辫。发辫突起之节根极为清楚。根据出土遗物,参照以上男女发型,各墓主人下葬的发型是椎髻,额前头发隆起,横插铜笄,然后用丝绳将三叉形铜发饰固定在隆起的椎髫上,脑后编成发辫垂下。羌人是“披发左衽”或“披发覆面”,披发可能是羌人一般平民的发型,因为他们也许还没有笄(无论是铜或骨制成)这样的发饰,而士兵要打仗的,披发就不合适,所以均结成椎髫。至于“左衽”就是向左开襟,这也是羌人平民的服饰,而士兵不同,都向右开襟,这也许是士兵的制服不能不归于一律的缘故。
3.儿鼎铭文
这是儿鼎口沿上所刻,兒即倪读作益。茹家庄旁有益门镇,有倪姓人在,是否二者有关,不得而知。但伯的这一兒姓的姬妾值得考究。是否与倪国有关,而倪国正是禹后杞国的姻亲。国、倪国、邾国和杞国是什么关系?在错综复杂的宗亲关系网中,伯的灭亡与井姬、兒姬宫廷斗争肯定有关系。
【注释】
[1]该文为2009年4月27日北川禹羌文化研讨会上的发言。
[2]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3]据兰粹生先生收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