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史琐谈
葛文华
(一)
今日的羌族是远古羌人的直接后裔。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7000年以前。有说,羌人出自三苗,这在时间上相去甚远。《史记·五帝本纪》:“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尧)……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迁三苗于三危是尧时的事,五帝时代之始,距今4500年而已。所谓“以变西戎”,即使其居西戎之地,变西戎之俗。然则,西戎在先,三苗在后。
古羌人,最初活动于渭河流域,炎帝是他们的首领。他们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仰韶文化,与同期其他谱系的文化相较,它分布范围最广,发育程度最高,对周围的影响最大,成为那个时代的代表。仰韶文化遗存记录了古羌人的生存状态,它的分布和走向指示着古羌人的迁徙路径。古羌人为拓展生存空间,选择了三个迁徙方向,走向东方的是他们的主干,他们沿渭河进入中原腹地,和黄帝族群、东夷族群一起参与了华夏大历史的创造;向西的一支,经过甘肃中部和青海东部。进至湟水流域、河西走廊、新疆地区,在所经之地留下了源于东方的马家窑文化、半山文化、马厂文化,以及与之平行发展的齐家文化;向南的一支,进入陕南、四川、陇南。后两支由于远离了华夏文明的中心,成了有别于华夏的西戎,或曰羌戎、氐羌。
我国自有文字以来,就不乏关于羌人的记载。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方国地理》共举关乎北羌、马羌的卜辞五条,一条记对北羌的征战,四条记北羌、马羌对商的臣服。尔后各类典籍对羌人的史实屡有所记,不绝如缕。
(二)
华夏族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直到西周还有许多落后于华夏族的氏族散布在周的疆域之内,其中一个叫做“戎”的,被古籍常常提到。
“戎”就是“间在中国”的羌人。《国语·鲁语》说,共工氏曾在伊洛流域霸有九块地方,后来这里往西的山区就住着“九州之戎”,他们应该是共工九个氏族的余绪。
《左传·襄公十四年》记录了姜戎首领戎子驹支与晋大夫范宣子说的一段话。他说,“昔秦人负恃甚众,贪于土地,逐我诸戎。惠公蠲(明)其大德,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曰‘勿是翦弃’。赐我南鄙之田……我诸戎以为先君不侵不叛之臣,至于今,不贰。”
依《史记·秦本纪》所记,周初之戎,有东北的北戎、山戎,中部的犬戎、陆浑之戎、伊洛之戎,西部的姜戎、义渠戎、大荔戎,东南的徐戎。
《后汉书·西羌传》记录了“戎”作为一支重要力量,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活动:“后桀之乱,犬戎入居邠岐之间。成汤既兴,伐而攘之……至于武丁,征西戎、鬼方,三年乃克,故其诗曰:‘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及文王为西伯……及率西戎,征殷之叛国以事纣。”“及武王伐商,羌、髳率师会于牧野。”“及平王之末……诸戎逼夏,自陇以东,及乎伊洛,往往有戎。”“春秋时,间在中国,与诸夏会盟。”
时至战国,“间在中国”的诸戎被卷入了剧烈的社会变动之中。各国变法把原有的土地公有制度摧毁,诸戎已无法保持相对落后的社会形态;无休止的兼并战争,使旧有列国先后灭亡,归属于更强的新国家,原在诸侯间悠游的诸戎最终不可避免地并入强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华夏。
(三)
秦汉以降,戎的称谓渐为“氐羌”所代替。这时,“间在中国”的诸戎消失,唯西戎尚在,被称为西羌、氐羌。《明史》列传第二百十八:“西番,即西羌,族种最多,自陕西历四川、云南徼外皆是。”亦有“散处河、湟、洮、岷间者”,秦汉至于明清,羌族分布大体如此。(www.xing528.com)
氐羌之名,古已有之。《山海经·海内经》说:“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生氐羌。”《荀子·大略》有云:“氐羌之虏也,不忧其系垒也,而忧其不焚也。”十六国以前史籍,有时可见氐与羌分称,有时则见氐与羌混同。尔后,只称“羌”、“氐羌”而无“氐”之名称。孔颖达疏《诗·殷武》谓:“氐羌之种,汉世仍存,其居在陇之西。”《明史》四川吐司一:“松潘,古氐羌地。”古人何以总把氐羌连称?盖因氐与羌同源。正如章太炎《訄书·序种姓上》所言:“姜,姓也,逋子为氐羌。”是说,氐为羌的支系。
《史记》和《汉书》都将氐与羌分开来。《史记·西南夷传》:“自冉駹(茂县北)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汉书·地理志》所记氐人所居,在以下地区:武都、故道(史书指宝鸡南,凤县、两党应是)、沮(略阳东)、循成道(略阳西北)、嘉陵道(略阳东北)、河池(徽县)、平乐道(武都东北)、氐道(天水)、湔氐道(松潘北)。
《后汉书》不再将氐羌分列,两者合而为一。《后汉书·西羌传》:“(秦厉公时,爰剑)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听之。或为牦牛种,越嶲(西)羌是也;或为白马种,广汉羌是也;或为参狼种,武都羌是也……羌之兴,从此起矣。”此处所指之广汉羌、武都羌,西汉时都指白马氐。《后汉书·西南夷传》:“冉駹夷者,武帝所开,元鼎六年,以为文山郡……其山有六夷、七羌、九氐,各有部落”,“贵妇人,党母族,死则焚其尸。”此之冉駹,西汉亦视之为氐。勘对《史记·地理志》和《后汉书·西羌传》,前者所言之白马氐,后者则称白马羌。自宝鸡南至松潘北,长期以来都有羌族居住,他们曾在短期内被称为氐,大多数时间被称为羌。
称羌之某种(羌人指称氏族曰种)为氐,大概与其所居地的地势相关。《说文解字》卷十四下:“秦谓陵坂曰‘阺’”遂称居于高山大陵之羌人为氐人。武都一带羌人被称白马氐,源于康县有大南峪,古名白马关。
(四)
如今全国羌族人数约有30多万,主要聚居地在四川的北川、茂县、理县、汶川。北川羌族最多,有9万人,这里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古老而十分庞大的羌人族群到哪里去了?一是内徙,二是融合,三是演化。
《藏族古代史》说:“蕃人出于马桑种。”在吐蕃以前,藏地曾有“马桑”九姓的时代。“马桑”和“马羌”是藏语方言读音的差别(多识《藏汉民族历史亲缘关系探源》)。四川藏族中一些人群是牦牛羌的后裔。岷江上游的藏民自称祖先来自盛产牦牛的地方,有每年到藏区购买牦牛,焚香赶牛、献牛的习俗。纳西族民间传说《创世纪》中说:“纳西族、白族、彝族,是同一个母亲所生的儿子。”彝族、白族、纳西族在族源上与牦牛羌有联系。这些就是演化的证明。
说到融合,羌族有其独特之处。一是在血缘关系上与汉族十分相近;二是在地缘上不同于来自北方的草原民族,与中原地区紧紧相连。羌汉融合,脉络清晰。我们可以划出以下几个阶段:
春秋战国时代,诸戎“间在中国”,与诸夏的文化差异逐渐消失,随着秦的统一,也就成了汉族的来源之一。
十六国时代,边陲氐羌深入长安(建立前秦之氐即白马氐),建立政权,传习中原传统文化,后又经过北魏的广泛汉化,大批融入汉族成为必然之势。
隋唐时,西羌总称党项,因其不堪吐谷浑和吐蕃的役使,诸部相继内属,内徙者被安置于灵(宁夏灵武)、庆(甘肃庆阳)、银(陕西榆林)、夏(陕西靖边)四州和泾、陇地区。
西夏鼎盛时期,热心提倡汉文化,特立国学(汉学),建养贤务,培养皇亲贵族子弟。189年的西夏割据,是羌汉融合的至关重要阶段;明清时期,羌人“皆已向化”。汉中宁强县,自秦汉以来,多有氐羌居住,唐代设三泉县,明设宁羌州,清朝因之不变,民国改宁羌县,新中国改称宁强。宁强县的变迁,成了汉羌融合的一面镜子。
人类的发展,一如细流之入江海,在不停息地冲击中汇入、融合。它不会抛弃任何一点积极的东西,总是带着一切收获物前进。在这里,我们回溯着羌族的辉煌过去,也在展望着身处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羌族的美好未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