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县羌文化断层及文化遗产传承问题刍议
李福蔚
《方舆览胜》:“凤,古州名。”《国语·周语上》:“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尝鸣于岐,翱翔至南而集焉,是以西岐曰凤翔,南岐曰凤州。”鸑鷟,凤的别称。《春秋内外传》:凤州“在雍、梁之间,商末属岐封,周并梁于雍,为陇右近畿之地,西为秦,南为褒,春秋时氐羌居之。秦、汉后领以沮、故道、仇池三县,直到明洪武四年改属汉中府,历七年降县。”
从史料记载的文字中反映,东汉公元220年的《西汉末年群雄割据图》就把凤县划入西羌版图。今《凤县志》载:“春秋时为氐羌族聚居地区,约在东周公元前771—前256年。”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在武都羌区置武都郡时,内辖九县,其中凤县的故道县、仇池县在辖内。晋武帝太康六年(285),陈寿所著《三国志》载:魏嘉平元年(249)蜀将姜维(羌人)攻雍州,凤县羌人大力支持。公元257年十二月,姜维从骆谷攻秦川,邓艾不战,后姜维兵败,曹操从周至一路屠杀姜维至凤县。说明三国时,凤县是古羌地。东晋太元十一年(386)羌人领袖姚苌灭了前秦苻坚建后秦于今陕西西安,势力范围包括凤县、汉中。北魏太平真君二年(441),招定仇池氐,立故道镇,治所在凤州。《渭滨区志》载:唐上元二年(761)二月,奴剌(西羌部落之一)党项攻入陈仓,毁大散关,南走凤州。而今修《凤县志》的民族构成无“羌人”人口记载。
一、从民族学角度考察氐族羌族发展的源流
民族学是以氏族部落、部族、民族等人们共同体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以研究各民族现状及其历史发展规律。这里从民族学原理出发,研究氐、羌族现状及其历史发展规律。
大约在四五千年前的传说时代,在我们祖国这块土地上就生存着许多氏族和部落,虽无文字记载,但却留下关于那个时代的传说和神话。而传说和神话来源于生活,从某种程度上留下了当时历史发展的影迹,为我们研究民族发展提供了资料。追溯民族的族源、族称,就有居住在祖国中部地区的炎帝族、黄帝族,居住周边的称“北狄、南蛮、东夷、西戎”之称的氏族和部落。西方除“戎族”以外,还有羌族,被称为氐羌或羌戎,主要活动在今陕西、甘肃、青海、西藏以及四川和宁夏的广大地区。羌族是一个既古老又庞大的民族。传说我国古代部族之间曾发生过三次大战:第一次是炎帝族同九黎族首领蚩尤的战争;第二次是黄帝同蚩尤的战争;第三次是黄帝同炎帝的战争。经过三次大的战役,黄帝得胜,于是黄帝便向南方大发展,活动的区域达至江汉流域。此时,黄帝同夷人部落结成了部落联盟,开始了唐(尧)虞(舜)时代,传说中的尧、舜、禹就是这个部落联盟的首领。“羌”《说文解字》释:“西戎牧羊人,从人从羊。”羌族名称,是他族叫起来的。羌族自称“尔玛”意为“本地人”。汉字的“羌”字源于羊,说明是以牧羊为主业的游牧民族。《纂文》说:“氐亦羊称”,今字作“羝”,显然也是牧羊民族。氐羌自古连称,说明氐羌同源。
殷周时部分羌人曾杂居中原。西汉时主要散居在今青海、西藏和甘肃西南广大地区,川西、陕西等亦有居住。部族众多,与汉族杂居的部分羌人逐渐从事农耕,两汉、魏、晋、唐、宋各代,不断反抗中原封建王朝统治。东晋时烧当羌建立过后秦政权;北宋间党项建立过西夏政权。其首领多受历代王朝册封,并协助魏唐攻灭氐。后渐与西北地区各族相融合。羌的另一支冉駹部,分布在川西北,公元前2世纪,汉朝在其地设立汶山郡。隋唐时,处于汉族地区与吐蕃控制的地区之间,其中一部分逐渐与藏族融合,一部分与汉族融合,小部分延续至今,成为今天的羌族。
氐族有别于戎族,虽与羌族同源,却是一个单一的古老民族。从史前至北魏时,分布在陕甘川一带,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十六国时期,与汉人杂居,学习汉族文化和生产技术,使本族文化和生产得以发展。魏晋南北朝时,居住在凤州乃至仇池(今甘肃成县)地域的氐族,引水灌田,在仇池煮土成盐,累世聚居,东晋时仇池氐族贵族杨氏自立政权,置仇池郡(317—548,西魏废),治所在骆谷城(甘肃成县西骆谷镇)。公元350年氐族贵族苻洪称三秦王,352年子苻健称帝,国号秦,建都长安,史称前秦。苻健在位时,崇尚儒学,减租赋税。357年苻坚即位,整顿政治,镇压豪强,休养民力,出现了汉魏以来少见的清明政治。394年为羌人后秦姚兴所灭。公元376年,前秦苻坚大将氐族人吕光带兵攻西域诸国,“淝水之战”失败。公元386年,吕光割据凉州(今酒泉),建都姑臧(今甘肃武威),史称后凉。403年亦被后秦姚兴所灭。到唐代,氐族已完全融入其他民族。
二、从历史学角度剖析凤县羌文化断层的原因
历史学是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其学科任务在于发现和说明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阐述历史发展的过程,用历史知识和历史经验提高人们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水平。《春秋内外传》:“雍、梁之间,……氐羌居之。”历史上的羌族是一个庞大的民族,一是说羌族是古老的民族。大约在距今4000年前,祖国西方就有称为氐羌或羌戎的族群,主要活动在今陕西、甘肃、青海、西藏以及四川、宁夏的广大地区。在中部渭河中上游有炎帝族,这一带是古羌人活动的地方。炎帝可能是羌族的一支。甲骨文中记有和殷人接触的“羌方”、“蜀方”等。当时居住在黄河中游平原上的汉族祖先,称为“华夏族”。住在周围的人被称为“北狄”、“南蛮”、“东夷”、“西戎”等。商周以来的“成汤革命”和“武王革命”有所谓“万邦”、“万方”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等氏族参加。战国时,居住在青海东部三河间的羌人领袖无弋爰剑,为秦厉公掠做奴隶,学得农业知识,后逃回本部,教民耕牧,使羌人得以发展,成为西羌部落的领袖。秦汉时,部落众多,有先零、烧当、婼、广汉、武都、越雋(西)等部。先零羌是西羌一支,在甘肃西部、青海东部一带,游牧河湟,曾侵犯金城(今兰州),被汉马援征伐,后迁至天水、陇西、扶风一带。烧当羌乃无弋爰剑第十三代子孙,因酋长名烧当而得名。东汉和帝时归附汉,十六国时姚苌在长安建立后秦。此时部分羌人杂居中原。魏晋至唐宋,羌人有宕昌、邓至、白兰、党项等部,以牧为生,与汉人杂居而从事农耕。党项羌原居青海东南、四川西部,西接西藏,以牧为生,至北周时强大。隋唐时受朝廷封爵,后由于受吐蕃侵犯,迁徙至陕甘宁,北宋时,建立西夏政权。凡十主,共190年,于1227年被蒙古成吉思汗所灭。其后裔散居宁夏陇东南、川西北,与汉族融合。
二是说古老的羌族是很多少数民族的渊源。据史籍载:彝、哈尼、傈僳、拉祜、纳西、普米、白、怒、基诺等族都是由氐羌族系发展起来的。彝族是氐羌部和别的部落融合而成的。藏族是发羌、羊同羌与雅隆人共同融合而成的。这些民族在服饰上有披羊皮和披毡的古老习俗皆源于氐羌族。
三是说羌族在求生存方面表现出强大的力量。如汉代的西方,居住在青海、陇西南的羌人,原被匈奴统治,后来归附汉朝,汉武帝置护羌校尉直接统辖羌族地区,羌人进入汉朝的统一之中。但由于汉王朝实行民族压迫政策,曾激起羌民的多次起义。特别在东汉时,羌人起义不下10次。其中大规模起义不下3次。第一次在汉安帝时,起义羌人达数万之众。东汉王朝派出20万以上兵力,历经10多年,耗费大量军费才将起义军镇压下去。第二次在汉顺帝时,起义军杀死了征西将军马贤,震动了朝廷,汉廷经10多年才镇压了这次起义。第三次在汉桓帝时,起义的羌人达数十万,几乎占领了整个凉州。经过11年征战,后被汉军击败。在宋代,西夏党项羌,曾依附于辽军,辽兴,仁宗以兴平公主嫁给元昊。西夏建国后,击败辽兵。元昊给宋廷写信,表示愿意做宋朝的臣子,请求封帝号,宋仁宗不应,出兵而败。后议和,宋廷每年给西夏银7万两、绢15万匹、茶3万斤,重开沿边榷场贸易,恢复民间商贩往来。宋与西夏战争到此结束。
当今,羌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人口约30万,主要聚居在川北、陇南地区,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无文字。主要从事农业,兼事畜牧。擅长掘井和石砌建筑技术,妇女善挑花。羌族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最庞大的一个民族。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民族自治,曾于1958年7月7日在四川省设茂汶羌族自治县。清道光《凤县志》陈韶《序》:“盖邑路当冲要,地接秦蜀,汉迄今屡为争战通衢。吾邑聚族而居,问其先世,皆系流寓,从无历世最久者。”清同治《凤县志》田澍《序》:“凤县,古凤州地,为秦蜀往来冲道。山川险隘,土地硗瘠。其民五方流寓,土著者少。”清光绪十八年(1892)《凤县志》卷三《赋役》:“境内土著甚少。盖客籍甚多,川楚及邻邑多投老林垦种,迁徙无定,即《府志》所谓棚民。”
历史发展到今天,为什么在凤县羌族走向湮没,羌文化出现断层呢?其原因:一是不断迁徙和内部分化。羌族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不断迁徙和分化的历史。这个古老的民族,发源于今天的青海、甘肃、陕西一带,而后向四面八方迁徙,不断形成新的民族。大约在距今5000年前,羌族中最发达的一支,经甘肃向东跋涉到陕西以东,自称炎帝族。羌族中相对落后的其他部落,先后向西进入青藏高原形成藏族;向东南进入四川形成古蜀人;向东北进入宁夏形成党项羌,向南入云贵高原,形成土族、纳西族、彝族等十多个民族。二是不断与汉族和其他民族融合。羌族流散四方,在与汉族交往中,向往中央王朝和汉文化,接受儒学,加速了自身的汉化,使本民族文化逐渐淡化。三是经济落后,制约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不断迁徙,居无定处,解决温饱是头等大事。人常说:“衣食足而知礼仪。”由于当时衣食未足,而无暇顾及“礼仪”,致使本民族的文字失传,成为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很多文化只能靠口头传承。
三、从民俗学角度搜集羌文化遗存的印迹
民俗是人的风俗习惯,是人们在生存中表现出来的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以人为载体的世代相袭的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个民族个性的“标的”,是进行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民俗文化分有形的物质文化和无形的礼节仪式、语言、风尚等的非物质文化。我们从当今凤县人与羌族在风俗习惯方面进行比较,去搜集羌文化的痕迹。
(一)在信仰习俗方面
有文献载:家有祖堂,立石插小幡,谓之家神,有事誓焉。羌民特有的崇尚白石的习俗隐约可见。
羌人崇拜白石,传说羌人迁徙岷江途中,与当地土人发生战争且屡战不胜,有神人托梦,用白石作战,才得胜利,并在此居住下来。为此,羌民置白石于屋顶而目为神。另外关于锅庄崇拜,羌族史诗《羌戈大战》记:氐羌族南迁中,在高山森林中游猎,夜晚露宿,围在大火旁,用石头支起砂陶锅煮野味,火光吓跑野兽,围着火唱歌、跳舞成习。
而凤县至今有“石敢当”崇拜,亦称吞口崇拜。吞口崇拜是羌人突出的标志。羌区几乎家家户户立有吞口(石敢当),凤县境内至今尚有吞口。认为吞口乃羌人军事家姜子牙的化身,是羌家的保护神。
(二)在饮食习俗方面
羌人有饮茶习俗。汉代顾亭林《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五六:“茶之为物,西戎(羌)、吐蕃古今仰之。”
有文献载:罐罐茶,罐有大小之分,是用特制的砂罐在火边煨煮,使茶成黏状浓汁而饮用。以量少为佳。《花儿》歌:
十三省家什都找遍,
找不上菊花碗了,
清茶熬成牛血了,
茶叶儿熬成个纸了,
双手(啦)递茶(者)你不要,
哪哒些难为你了?
《西夏通史》载:“茶之为物,西戎、吐蕃皆仰给之。以其腥膻之物,非茶不消,青稞之熟,非茶不解,故不能不赖于此。”这里所言西戎乃指古羌。
饮茶之道,在凤县也有流传,凤县民俗有“喝了早茶,一天不乏;吃了早馍,一天不饿”的说法。浓茶虽苦,但有消胀提神的作用。积久成习,成为一种茶俗。无论冬夏客来,先请上炕,随即端来火盆,置于炕头,当面点燃木炭,架上三脚铁架,上置水壶令沸,每客发一小陶罐和一个茶盅,令自煮自饮。煮茶时各人按自己用量,将茶叶投入陶罐中,注入水,煨于炭火之旁,顷刻即沸,用一小木棍不时搅动,以免外溢。煮妥、自倾入杯而饮之,其量约一大口,味甚苦。3—4煎后嗜浓茶者,往往弃去败叶,另煮新茶。待客饮此茶时必端来馍,请客人边吃边喝。岷山羌人要在茶中调入蜂蜜、动物油脂或盐,以示对贵宾的欢迎。
铁林寨张家窑的罐罐茶是说明凤县乃古羌族故地的铁证。在凤县铁林寨,“生水下叶、熬压齐举”的“操手饮”、“亲手饮”、“被窝饮”、“鸡叫茶”、“倒头饮”、“热闹饮”、“独食饮”、“龙虎斗”、“一口烟、一口茶”等饮茶习俗。婚、丧、嫁、娶、朋友聚会,一人一罐,场面壮观,与西夏党项羌贵族饮茶如出一辙。
咂酒,亦称“杂酒”,羌人饮料,起源甚古,一般用大麦、青稞煮熟后,拌上酒曲,放入瓮内,覆盖发酵而成。待客时,铺席于地,将糟瓮置于宾主之间,另盛水盂、备勺一把,开瓮后,注水入槽,插一根2尺长的竹管,管内装有银制的小鱼状开关,用以控制流量。宾主共用一管,主先宾后,依次轮饮,饮干后,注水再饮,周而复始。冬,将糟盛入瓦盆,在地炉上加温,各置芦管吸用,是招待亲朋宾客或喜庆宴客常用饮料。羌民一般不喜欢饮用清酒,喜饮贮于小瓮中的浓糟,边加水边饮,故名“咂酒”。凤县亦有喝“杂酒”(酒麸)的习俗。
在吃食方面,文献载:羌人“以荞为粮”,也种油麦、燕麦,又有蕨面、葛粉、蘑菇、花椒等特产。民谚:“七分石,三分土,两度荞,耕作苦。”山多蜂蜜,蘑菇、花椒最良。
猪膘。羌人传统肉食品。羌人很少吃新鲜猪肉,一般是在年底制作猪膘,先将猪勒死,内脏供年节食用,猪肉则分块,吊在屋梁上风干,以存放得时间越久、颜色越黄越珍贵。除供日常食用外,常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凤县亦如此。凤县农村有吃酸菜搅团、做腊肉、挖野菜、吃水巴的习俗,有用鼎锅、围火炉、烧洋芋的习惯。
(三)在娱乐习俗方面
羌族依山居止,常住林边,全家人围着大火塘,火塘上吊着鼎锅,锅里煮着腊肉,火里烧着洋芋,老人们悠闲地抽着兰花烟,好一幅羌人生活图画。
羌族男女恋爱,泼辣大胆,不受封建礼教束缚。在凤县,我们从民歌中就能感受到这一点。我们将凤县民歌和羌区民歌作一比较,发现有其相似的地方。凤县民歌唱道:
贤妹门前一树椒,来来往往把手招。
故意扎根花椒刺,挨挨檫檫叫妹挑。(www.xing528.com)
羌族民歌唱道:
青布带子丈二三,我和贤妹换着拴。
今年和你换带子,明年和你换心肝。
更有趣的是,凤县民歌和羌区民歌竟然有同样一位情人。
羌区民歌:
正月里来正月正,我给王哥背名声。
名声背了千千万,不见王哥也枉然。
凤县民歌:
若要我丢了王哥手,河坝里水干石头朽。
石头上开花马长角,河坝里石头滚上坡。
这两首民歌里,共同“情人”都叫王哥。
由于同属羌区,同一个民族,同样的追逐,便产生了跨省“三角恋”。
北川羌族民歌:
无千百地打炸雷,情哥陕西没有回。
陕西有个留郎姐,四川有个望郎妹。
羌区民歌:
鲜花插在牛屎上,乌鸦梦想配凤凰。
穿金戴银有何用,金银莫如勤快郎。
凤县民歌:
天上星星恋月亮,地下锦鸡恋凤凰。
妹子生来农家女,一心只爱勤快郎。
她们都爱勤快郎,印证了斯大林的名言:“民族与民族的区别,在于心理素质的区别。”她们的爱恨一致,充分说明了一种民族认同感。
本人在陈仓区坪头山区工作时,也学唱了与凤县民俗相近的民歌:
住在老林边,抽的兰花烟。
走的梯子路,吃的洋芋果。
喝的山泉水,烤的疙瘩火。
要想走平路,院边到灶伙。
(四)在语言习俗方面
在凤县,丰富的古羌方言、词汇,反映了羌民族的文化基因。比如说:女娃子、打幌子、孝褂子、啄木官、板凳、活拉扣、颈项、毛狗、看号棚等方言词汇与汶川、理县、茂县、北川羌区完全相同。有人说这里受四川影响,但为何不见成都方言词汇,只见羌区方言,这着实并非偶然。
(五)在年节习俗方面
羌年:羌人传统节日,四川阿坝、茂县、汶川一带,每年夏历十月初一举行。按族规,必须当年全寨没有成年人死亡才配羌年,否则只能过春节,不过羌年。节日里,家人团聚,各户用面食做成各种小鸡、小羊、小牛等祭品,用以祭祖。有的村寨还把羊血洒在树林里,然后把羊肉分给各家各户,各家再邀请邻里亲友到家,饮自酿的“咂酒”,边饮边唱歌。人们还在羌笛、手铃、小锣、唢呐、胡琴、羊皮鼓、口弦等乐器伴奏下,跳“锅庄舞”、“兰寿舞”和“皮鼓舞”等,节日期间还开展“推杆”比赛等活动。羌人除过羌年外,四川茂县、汶川、阿坝一带,亦过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凤县亦有农历十月初一过节的习俗。
通过上述风俗习惯的比较,证明凤县羌文化遗存的印记很深。凤县人与羌族人有民俗的一致性、族源的同一性和文化的认同性。
综上所述:南北朝前,凤县确是羌人聚居生活之地,且有史可证;时下,凤县确有羌人生活方式的遗风遗痕,但这绝不等于凤县当代居民就是羌族后裔。
四、挖掘古羌文化,打造羌族故里
民族文化是悠久历史的积淀。我们纵观历史,可以发现留给后人的也只有“文化”二字,就是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亦成为后世的文化资源。文化的延续,需要有传承才能延续,也就是有“根”有“蔓”,有“源”有“流”。在世界的文明史上,文化的延续是她的基本品质,所以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中唯一能延续到今天的文明。
“挖掘古羌文化,打造羌族故里”是凤县旅游经济与文化传承的科学结合,也是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成功尝试。这里既有思想理念的文化精神的构建,也有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实践。
(一)思想理念上的文化精神构建
文化精神就是理性、科学、人道主义三大精神的总和。它是人类文化创造过程中整合抽象出来的价值体系的精华。凤县旅游经济的策划者就依据这种文化精神,面对历史上“古羌地”、“为秦蜀往来之通道”、“嘉陵江之水”、“山川险隘,土地硗瘠,其民五方流寓、土著者少”的凤县,从中理性地看到了“羌族文化、山水文化、栈道文化乃至宗教文化”等文化资源的优势和亮点,这些文化资源成为今天凤县发展的首要资源和第一优势。他们面对凤县的人文历史,根据科学发展观要求,把确定性和发展性结合起来,适时更新文化观念,构建当代新文化。通过综合陇南、关中、巴蜀三种不同文化优势,深挖古羌文化、栈道文化,打造山水文化和民族生活的和谐文化,从而构成了凤县这个地域“水韵江南、羌族故里、梦幻之城”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景观。
(二)实践上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文化遗产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如古建筑,凤县境内的古栈道:故道、连云、陈仓、平江等栈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口头传说、表演艺术、节庆等,如凤县羌历年庆典、祭天仪式,羌服、羌舞、羌歌等。
凤县在保护和传承方面,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原则,努力打造高品位文化旅游产业品牌,不仅保护了文化遗产,而且高起点推动了县域经济。
一是政府主导。政府首先悟到了“文化“的魅力,挖掘古羌文化,打造羌族故里是凤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源泉,是提升凤县形象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内在需要。古羌文化、栈道文化是凤县的第一优势,并将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城乡规划之中。官方介入使得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有了经费资助和舆论宣传的保证。政府的理性、科学、人道主义的文化精神越强,保护文化遗产,打造文化精品的作为就越大,必然会出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胆识和气魄。
二是社会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参与。其中,文化学者因其在文化研究方面的长期积累而具备了常人不曾拥有的睿智和视野。专家学者所拥有的丰富知识、研究手段、保护技术和前瞻眼光,都是文化遗产保护不可缺少的智囊要素。凤县的资政决策和几次羌文化学术研讨会的成果是与社会各界尤其专家学者的参与分不开的。
三是合理利用。凤县的古羌文化和栈道文化在全国是“稀有元素”。首先是打造好“文化空间”。“文化空间”是一种民俗现象。文化空间是指“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文化传统表现形式的场所,兼有空间性和时间性”。如羌历年的节庆、祭天的月亮湾,羌舞歌会的篝火晚会广场等等。还有栈道文化延伸出的水文化,打造的通天河、紫柏山、消灾寺、灵官峡、嘉陵江源头及县城夜景等,已成为旅游产业的重要文化空间和群众文化活动的载体。
四是继承发展。作为文化,它是千百年形成的,既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必须坚持原生态保护,保持其原汁原味。另一方面,借助考古,征得“古羌地”的证物。一方面对现存的羌文化项目进行调查研究,可恢复一些羌族景观、羌族传统。保留和搜集羌族代表性的民俗器物、民俗歌舞、民俗语言、传说故事等。古羌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传承古羌文化就是传承中华文化。传承古羌文化未必都必须是羌族,全国人民都喜爱的西藏歌舞、蒙古的马头琴、苗族的苗笛、芦笙等,不单是那个民族的,而是全民的,甚至是世界的。凤县唱羌歌、跳羌舞、喝羌酒、穿羌服、过羌年的风尚,无非是对本地域文化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我们不能把它看做是“作秀”或“人造景观”,而应是如马克思所说的“人类自由自觉创造历史的过程”。这种“自由自觉”的实质即历史主体在文化精神的作用下对历史之谜的解读。
五是增强品牌意识,使文化资源和旅游产业很好结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闲暇时间的增多,旅游活动的规模和性质以及参加旅游活动的成员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已进入大众化的旅游时代,从文化雅致生活迈入闲情生活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现代旅游已不仅限于景点观光,而且还要有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享受需要。这就标志着旅游活动不得不向产业化与商品化的综合演变。文化资源成为旅游产业,是由供给方和需求方共同创造的。旅游产业的职能就是为满足游客需求提供服务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产业市场战略定位、营销策略应用的思考前提,而且也决定着这一产业的兴衰存亡。品牌意识能否占有市场的关键,是其产品在市场上所确立的公信度。凤县的羌族文化、栈道文化以及山水文化的精品打造,成为“我独有、你慕名”的文化资源,不仅品质优良,而且具有很高的社会认同感和可选择性及社会公信度,成为消费者需求的第一导向,成了“首选”。
六是保护文化生态。文化生态是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地域。自然景观和文物景观是文化的地表层面,是有形的物态文化资源,而民俗是文化的地质层面。随着尊祖爱族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而由此所凸显的“我的远祖是谁”、“我从哪儿来”的“根”意识必然会或本能或潜能地张扬出来。这个“根”的脉系中存在着永恒的血缘和文化缘,它是族属联系的无形的桥梁和纽带。在一个地域生存的人们,在生生不息中,总会出现寻根问祖、追记族源的活动,让后一代明白而世代传承,保持本民族特有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模式。人们到异地旅游,最大的感受就是表现在民俗这个层面上的东西——感受一种与自己居住地不同的风土人情,包括风味迥异的饮食、陌生的节俗礼仪祭祀仪典、五颜六色的服饰、独具特色的民间工艺和风韵独特的戏剧、音乐、舞蹈等与自己所在地不同的文化生态、生存环境,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鲜感,成为一种“术异”的欣赏活动。为满足人们“求异”、“求新“的心理需求,一定要有历史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区别资源再造与生编硬造,做到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真正结合,这就是“活生生”。
(作者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陕西省民俗学会理事、宝鸡炎帝研究会理事、宝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