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凤县羌族的几点思考
耿少将(羌族)
凤县古称“凤州”,夏朝时处雍、梁二州交界地区,商末属岐封地,周并梁州于雍州,为陇右近畿之地。始皇时,隶陇西郡,因故道水设故道县。西汉时,仍沿用故道县名,属陇西郡。元鼎六年(前111),置武都郡,故道县等为其所辖。新王莽始建国元年(9),改故道县为善治。东汉时属武都郡,仍称故道县。明帝永平六年(63),设梁泉戊。三国时魏国以故道县分置梁泉县。蜀建兴七年(229),诸葛亮三次伐魏,克武都、阴平二郡,领故道等七县,为蜀、魏之边界。西晋沿三国故道县。元康六年(296),氐酋杨茂搜于武都称王,建仇池国,故道县为其所辖。后魏置故道郡,后周废郡,置凤州。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凤州之得名,因境内“有凤凰山”故。此为凤县得名之始。
在古代,凤县为氐羌聚居之地。据《通典·州郡六》卷一百七十六记载:凤县,“大唐为凤州,或为河池郡”,领梁泉、两当、河池、黄花四县,“春秋氐羌之所居”。《汉地理志》卷三十九云:“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及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上气力,以射猎为先。”此所谓“戎狄”之戎,指的就是氐羌系统的各人群。《华阳国志·汉中志》卷二对当地的民族结构有非常详细的记载。《汉中志》武都郡条云:武都郡,领故道、武都、下辨、嘉陵等县。“本广汉西部都尉治也。元鼎六年,别为郡。属县九。户五万余。今户万。去洛一千八百七十八里。东接汉中,南接梓潼,西接天水,北接始平。土地险阻有麻田氐叟,多羌戎之民。其人半秦,多勇戆。出名马,牛、羊、漆、蜜。有瞿堆百顷险势,氐叟常依之为叛。汉世数征讨之。分徙其羌,远至酒泉、敦煌,其攻战垒、戍处所亦多。”同卷又云:“永嘉初,天水氐叟杨茂搜率种人为寇;保据其郡,贡献长安。愍帝以胡寇方盛,欲怀来戎翟,拜茂搜骠骑将军、左贤王。刘曜破长安,丞相平昌公上陇,据天水。茂搜数馈献。平昌公拜茂搜长子难敌征南将军,少子坚头龙骧将军。种众彊盛。东破梁州。南连李雄。威服羌戎。”《隋书·地理志》卷二十九亦云:“汉阳、临洮、宕昌、武都、同昌、河池,顺政、义城、平武、汶山、皆连杂氐羌。人尤劲悍,性多质直。皆务于农事,工习猎射,于书计非其长矣。”说明在隋唐时期,当地仍有大量的羌人活动其间。
羌族在隋唐之后逐步淡出凤县历史,原因很多。一是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刻意排挤。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秦穆公时期“秦用由余谋,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至(羌酋)爰剑曾孙忍时,秦献公初立,欲复穆公之迹,兵临渭首,灭狄獂戎。”秦统一中国后,又“使蒙恬将兵略地,西逐诸戎,北却众狄,筑长城以界之,(使)众羌不复南度”。在封建统治者的武力驱逐下,羌人不得不“附落而南”,“各自为种,任随所之”。《华阳国志·汉中志》在讲汉代今凤县所在的武都郡的故道、武都等地的羌族情况时指出:“汉世数征讨之。分徙其羌,远至酒泉、敦煌,其攻战垒、戍处所亦多。”也说明汉代中央政府曾经有计划地强制将羌人从凤县等地迁出。而且,这种迁徙带有惩罚和流放性质,也并不是羌人自愿的,是汉朝统治者推行民族压迫政策的必然结果。二是历代封建统治者视羌族为仇敌,把对羌族的战争作为开疆辟土、建功立业的捷径,对羌族大加杀戮。例如东汉的段熲主张并躬身践行对羌族“长矛挟胁,白刃加颈”的“尽诛”政策,以“专以多杀为快”。这在《西羌传》和《资治通鉴》卷五十六中有明确的记载。仅东汉一朝,对羌族的战争就达3次之多,时间长达60余年之久。从东汉建宁元年(168)之后的5年时间内,段熲所部就“凡百八十战,斩三万八千六百余级”。至于今凤县等地区的羌人,《汉中志》也有明确的记载:即“汉世数征讨之,……其攻战垒、戍处所亦多”。三是历代封建统治者推行的民族同化政策所致。《华阳国志·汉中志》武都郡条所谓:武都郡故道、武都等县,“土地险阻有麻田氐叟,多羌戎之民。其人半秦”的记载,有比较丰富的信息:一是说明在两汉时期,凤县等地已经形成多民族杂处的格局,当地的居民有羌人、氐叟,还有秦人(汉人)。其中在人口构成上已是“其人半秦”。其二是在当地的文化成分上,汉文化已经占有相当大的分量,也就是说在当地,汉文化已经逐步成为主流文化。羌族显然在隋唐以后逐步淡出凤县,但是还是有大量的羌文化元素保留在民间草根深处,并以一些支离破碎的面貌出现。这有学者大量的研究或发现。这里就不再赘言。
关于凤县打造羌族故里这一品牌,我讲几点不成熟的意见:
首先是要全面领会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平等政策既包括汉族与少数民族平等的原则,也包括各个少数民族之间一律平等的含义,更包含同一少数民族内部不同地域、不同支系或其他不同原因,曾经出现种群认同上的差异。而随着民族政策的开明或历史研究的深入等,他们有要求恢复自己曾经一度中断的民族认同的权利。
其次是要扎实研究羌族历史文化,尤其是要深入研究羌族历史文化与凤县的关系,从理论角度寻找支撑凤县作为羌族故里的历史与现实依据。(www.xing528.com)
再次是要全面加强凤县历史的宣传教育,唤醒深藏在民间的羌民族意识,培养凤县作为羌族故里的深厚、广泛民间基础。
第四是凤县的广大文化工作者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的精英们在羌文化传承和弘扬方面率先垂范,作出表率,起好带头作用、带动作用。
第五是要教育广大群众认清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优越性,通过在子女入学、就业、就医、财政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措施,让广大的凤县人民既享受羌民族悠久的历史、光辉灿烂的文化,又能从中享受到民族平等政策带来的巨大现实优惠。
第六是要高水平打造一批具有浓厚羌族文化特色的文化形象工程,如羌族图书馆、羌族博物馆、羌族建筑群落、羌族歌舞演艺中心等,并通过移植、引进等多种形式抓好羌文化的活态传承。
第七是要积极争取国家对凤县作为羌族故里身份的权威认同。羌族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少数民族,我们不应该拘泥于一个或两个自治州和自治县的认同。
(作者系四川阿坝州马尔康县委宣传部部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