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虫害防治
(一)防治对象
抗虫棉不是无虫棉。
抗虫棉中前期(播种至7月中旬)重点防治地老虎、棉蓟马、蜗牛、棉蚜、棉叶螨、盲蝽象和二代棉铃虫等害虫,中后期(7月中旬以后)重点防治棉蚜、棉叶螨、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盲蝽象、棉粉虱和三、四、五代棉铃虫等害虫。
(二)防治原则
中前期应采取保护自然天敌,以生物生态控制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措施,尽量推迟首次用药时间,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避免直接杀伤天敌。
中后期应采取以化学防治为主、生物生态控制为辅的措施,采用高效低毒农药,注意农药轮换使用,以减低害虫的抗药性,并结合物理防治。
转Bt基因抗虫棉防治棉铃虫禁用Bt制剂。
(三)防治策略
(1)采用农业技术措施改善棉田生态环境。合理施肥,及时防旱排涝,充分发挥转基因抗虫棉的自身抗虫水平;做好冬耕冬灌,减少农田虫口基数,降低害虫产生抗性的机会;及时灭茬除草,压低害虫虫口密度。
(2)选用高纯度转基因抗虫棉种。完善管理体制,保证推广应用的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的杀虫蛋白表达量高、纯度高,并通过行政和技术措施控制棉农自行留种繁种,以免因种子混杂、杀虫效果降低而加速抗性发展。
(3)保护利用害虫天敌。当前期刺吸性害虫发生严重时,可选用内吸性强的化学农药,加入具有缓释作用的材料配成药剂缓释剂进行涂茎防治,尽量推迟首次喷药防治时间,以保护和充分利用以瓢虫为主的自然天敌控制棉蚜、棉叶螨等的危害。
(4)适时适量科学用药。在化学防治上,应做到如下几点:①按病虫情报,按照防治指标在关键时期防治。避免“马后炮”和“放空炮”。②选择有针对性的药剂,尽量与多种害虫兼治。③喷药液量要充足,但也不要过量。④喷药时一定要把药液喷到虫子活动的地方。如棉铃虫喜欢吃嫩头、嫩叶,二代二龄期之前多集中在顶心危害,喷药时把上部的顶心、嫩头、幼蕾都喷湿。三、四代棉铃虫活动范围较分散,幼虫龄期也不整齐,小铃幼虫大都集中在中上部果枝的嫩头、幼蕾和赘芽上。因此,喷药时要用“两翻一扣、四面打透”的方法,把中上部的幼嫩部分打湿打透。⑤根据害虫生活习性,选择打药时间。如盲蝽象具有“趋嫩、嗜蕾、怕光、善飞”的习性,应采用“晴天早晚(上午9点以前或下午6点之后)打,阴天全天喷,雨天抢空治,围歼又围喷”的防治策略。
(5)重视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在各代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棉铃虫的盛蛾期内,可用杀虫灯(如频振灯、黑光灯、双波灯、高压汞灯等)、杨柳树把、性引诱剂等诱杀成虫,降低田间落卵量和卵的孵化率。
(6)机防统治。有条件的地方尽可能组织机防专业队,做到机防统治,“统一测报、统一开方、统一供药、统一配药、统一施药、分户经营”,这样可以大大提高防治效果和效益。
(四)主要害虫与化学防治
1.蜗牛。
(1)发生规律与危害特点。蜗牛每年发生1代,寿命可达2年。2~3月份开始危害豆类、油菜,4月下旬转到棉苗上危害,取食嫩叶,一直到6月份。土壤湿润、苗期多雨、上年虫口基数大、与蔬菜等连作的年份,蜗牛危害重;干旱年份发生轻。
(2)化学防治。可用10%多聚乙醛(蜗牛敌)拌炒香的棉子饼粉10千克配成毒饵,在傍晚时撒入棉行,或在清晨蜗牛未潜入土中时(阴天可在上午)用硫酸铜800倍液或1%食盐水喷洒防治。
2.地老虎
(1)发生规律与危害特点。初龄幼虫啃食叶肉,留下表皮,形成“天窗”式被害状;稍大可将叶片咬透,形成小洞或缺口,或危害生长点,致使真叶长不出,形成子叶肥大的“公棉花”或“多头苗”;大龄幼虫可咬断叶柄或主茎,形成缺苗断垄。
(2)化学防治。定苗前被害株率10%或定苗后新被害株率5%,即可防治。防治方法主要有喷雾防治和毒饵诱杀。3龄前幼虫,用辛硫磷、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喷雾防治;3龄后幼虫,撒毒饵防治,每亩用90%敌百虫晶体50克,加水0.5千克溶解后喷到2500克炒黄的棉饼上,拌匀即成毒饵,于傍晚顺棉行洒施在棉苗根部附近。
3.棉蓟马
(1)发生规律与危害特点。蓟马危害棉苗的子叶、真叶和生长点。棉叶被害后,叶背面出现银灰色斑点,严重时银白斑连成一片,叶片变厚变脆,皱缩不平,边缘向上卷或畸形,甚至干枯脱落。生长点受害后,呈锈色枯死,常形成只有两片肥厚子叶的“公棉花”。棉苗生长点受害,叶芽丛生,呈“多头棉”。
温度对蓟马的影响很大,当气温在22℃时可大量繁殖,而以25℃最为有利,当气温为27℃以上时对其有抑制作用。
(2)化学防治。有虫株达5%或3叶前百株虫量达10头、3叶后百株虫量达30头后开始防治。可选用吡虫啉类农药或有机磷类农药混用防治,喷药部位以上部嫩叶背面和花为主。
4.棉蚜
(1)发生规律与危害特点。棉蚜群聚在棉花叶片背面和嫩茎上刺吸危害,有时也危害蕾、铃、苞叶等。棉苗受害后,叶片向背面卷缩,生长缓慢,甚至停滞。蕾铃期受害,上部嫩叶片卷缩,中部叶片呈现油光,下部叶片枯黄脱落。严重时茎秆、蕾铃上均有大量蚜虫,造成大量蕾铃脱落。
气候条件对棉蚜的发生影响很大。越冬阶段低温和夏季的高温、高湿对棉蚜繁殖不利;春季气温稳步上升,是苗蚜大发生的重要征兆;入伏前的小雨、降温是伏蚜大发生的重要条件。大阵雨和暴雨对棉蚜有冲刷作用。
(2)化学防治
苗蚜防治:点片发生时,可用辛硫磷乳油100~150倍液滴心;3叶前卷叶株率达到5%~10%或百株数量达到1000~1500头时,用吡虫啉等喷雾防治。
伏蚜防治:百株三叶(上部倒数第3片叶)蚜虫数量达到5000~10000头或卷叶株率10%~20%以上时,用吡虫啉等喷雾防治。
还可以用乙酰甲胺磷、丁硫克百威、啶虫脒、噻虫嗪、氯噻啉、马拉硫磷等防治。
5.棉叶螨(红蜘蛛)(www.xing528.com)
(1)发生规律与危害特点。叶螨常群集在棉花叶背,用口针刺吸叶片汁液。受害叶片正面呈黄色斑,后变红。截形叶螨危害棉叶呈黄白斑,不变红。叶螨多时,叶背有细丝网,网下群聚虫体。受害叶干枯脱落,棉株枯死。中后期危害时,中下部叶片、花蕾、幼铃均可脱落。
叶螨大发生总与高温干旱相随,当气温达25~30℃,连续10~15天干旱无雨,棉田相对湿度为35%~55%时,往往会大面积发生。
(2)化学防治。有螨株率达10%时宜挑治(即喷药防治有螨株及附近的棉花),有螨株率达20%时应普治(即全部棉株均应喷药防治)。可用毒死蜱、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乙酰甲胺磷、丁硫克百威、哒螨灵、克螨特、四螨嗪、马拉硫磷、除尽等喷雾防治。
喷药时一定要把药液喷到虫子活动的地方(棉叶螨主要在叶片背面活动)。
6.盲蝽象
(1)发生规律与危害特点。盲蝽象主要危害棉花嫩头、嫩叶及花蕾等部位,在蕾花期危害较重。危害棉花嫩头时,破坏生长点,使它不再长新芽,只留下两片肥厚的小叶;棉株稍大,嫩头被害,主茎不发育,枝芽丛生,形成多枝的乱头棉,称之为“破头疯”;危害嫩叶时,初呈现小黑点,随着叶片长大展开,被害状由小孔变成大洞,造成烂叶,称之为“破叶疯”。
雨水偏多是盲蝽象大发生的重要诱因,特别是6月份雨量偏多、湿度大,棉苗嫩绿旺盛,盲蝽象产卵多,繁殖快,虫量大,危害重。
(2)化学防治。茎尖被害率达到3%或百株成虫达到苗期3~5头、蕾期10~15头、花铃期25头以上时,须用化学农药喷雾防治。
盲蝽象具有“趋嫩、嗜蕾、怕光、善飞”的习性,应采用“晴天早晚(上午9点以前或下午6点之后)打,阴天全天喷,雨天抢空治,围歼又围喷”的防治策略。要交替选用不同种类和兼治性较好的农药品种,如阿维菌素、吡虫啉、辛硫磷、毒死蜱、氟虫腈、丙溴磷等,每5~7天防治1次。
7.棉铃虫
(1)发生规律与危害特点。初孵幼虫危害嫩叶,出现被食小孔,二龄开始危害蕾、花、铃。蛀食花蕾多从基部蛀入,蛀孔较大,虫粪排于蕾外,受害后苞叶张开,不久脱落。开花期幼虫钻入花冠取食花粉,有时也食花柱。危害青铃也多从基部蛀入,往往蛀食一空,留下铃壳,被害成铃很快腐烂,形成僵瓣。生长点受害后,可形成断头或多头。
(2)化学防治。百株3龄幼虫数量达到以下数量时进行化学防治:二代20头、三代10~15头、四五代10头。
防治药剂有:毒死蜱、辛硫磷、丙溴磷、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灭多威、拉维因、硫丹、氟铃脲、抑太保、棉铃虫病毒、马拉硫磷、安打、除尽、高效氯氟氰菊酯。
化学防治可采用有机磷与菊酯类农药的复配药剂,还可用有机磷农药(辛硫磷、丙溴磷等)和菊酯类农药(高效氯氰菊酯等)混合或交替使用。转Bt基因抗虫棉防治棉铃虫禁用Bt制剂。
喷药时一定要把药液喷到虫子活动的地方,从而提高防治效果。棉铃虫喜欢吃嫩头、嫩叶,二代二龄期之前多集中在顶心危害,喷药时以喷打顶心为重点,即“点点划划”,就是把药液先喷一下顶心,然后再围着棉花转一圈,把上部的顶心、嫩头、幼蕾都喷湿。三四代棉铃虫活动范围较分散,幼虫龄期也不整齐,小铃幼虫大都集中在中上部果枝的嫩头、幼蕾和赘芽上。因此,喷药时要用“两翻一扣、四面打透”的方法,把中上部的幼嫩部分打湿打透。
8.棉粉虱(烟粉虱)
(1)发生规律与危害特点。春季主要在杂草上取食和繁殖,5月中旬部分迁入棉田繁殖危害。成虫产卵于棉株上、中部的叶片背面,喜在温暖无风的天气活动,有趋向黄绿和黄色的习性。成、若虫都能危害,若虫对棉株的危害较严重。棉株受害后,棉叶上出现褪色的绿斑点或黑红色斑点,使棉株生长缓慢,甚至使蕾、铃和棉叶大量脱落,降低子棉产量和品质。高温高湿适宜于粉虱的发生和繁殖,暴风雨常可抑制其发生,增加灌溉次数也可减轻棉株受害程度。
(2)化学防治。当棉花上、中、下三叶平均虫量达16~20头时,应进行化学防治。可用吡虫啉、阿维菌素等喷雾。
9.斜纹夜蛾、甜菜夜蛾
(1)发生规律与危害特点
斜纹夜蛾:以7~10月份危害最严重。成虫日伏夜出,黄昏后开始飞翔,多在开花植物上取食花蜜补充营养,然后才能交尾产卵。产卵呈块状,表面有毛。初孵幼虫群集在卵块附近取食寄主叶片,使叶片表皮成筛网状,不怕光,稍遇惊扰就四处爬散或吐丝飘散。2龄后开始分散危害,4龄后进入暴食期,常将寄主叶片吃光,仅留主脉。幼虫畏光,晴天躲在阴暗处或土缝里,傍晚出来取食,至黎明又躲起来。老熟幼虫入土化蛹。
甜菜夜蛾:初龄幼虫在叶背群集吐丝结网,食量小。3龄后,分散危害,食量大增,昼伏夜出,危害叶片成孔缺刻,严重时,可吃光叶肉,仅留叶脉,甚至剥食茎秆皮层。幼虫可成群迁飞,稍受震扰即吐丝落地,有假死性。3~4龄后,白天潜于植株下部或土缝,傍晚移出取食危害。7~8月份发生多,高温、干旱年份更多,常和斜纹夜蛾混发。成虫昼伏夜出,有强趋光性和弱趋化性,大龄幼虫有假死性,老熟幼虫入土吐丝化蛹。
(2)化学防治。每百株有初孵群集幼虫苗期达到3窝、中后期5窝时开始防治,宜在3龄前防治,可用高效氯氰菊酯加辛硫磷喷雾,或茚虫威、氟铃脲、毒死蜱、甲胺基阿维菌素喷雾。
10.玉米螟
(1)发生规律与危害特点。俗称玉米钻心虫,是世界性的大害虫。
初孵幼虫危害棉株时,先在嫩头下部或上部叶片的叶柄基部或赘芽处蛀入,使嫩头和叶片凋萎。叶片枯死后幼虫向主茎蛀食,蛀入处有蛀屑和虫粪堆积,蛀孔以上枝叶逐渐枯萎,棉株上部易折断。每头幼虫一生可转株危害7~8株。幼虫也能危害花蕾,造成脱落。危害青铃时,常从青铃基部蛀入,蛀孔外有大量潮湿的虫粪,引起棉铃腐烂或僵瓣。
(2)化学防治。产卵高峰期采用杀灭菊酯或氯氰菊酯喷雾;幼虫孵化盛期用辛硫磷喷雾。
11.棉叶蝉
(1)发生规律与危害特点。在棉叶背面吸食汁液。受害后棉叶叶尖和边缘出现黄白斑,后变紫红,且向叶背卷缩。严重时全株叶片变红卷缩,以致脱落。受害棉株蕾铃脱落增加,衣分降低。
零星种植、密度较稀及沙壤地棉田棉叶蝉发生严重。晚播、肥力差或氮肥过多以及少毛、叶片肥厚的品种,棉叶蝉发生严重。
(2)化学防治。可用丙溴磷等喷雾防治。
12.多种害虫兼治〓防治棉叶螨为主,兼治伏蚜、棉铃虫时,可用哒螨灵、炔螨特与辛硫磷混合喷雾防治。
防治棉铃虫为主,兼治伏蚜、棉叶螨时,可用高效氯氟氰菊酯与辛硫磷混合喷雾防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