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地膜覆盖
地膜覆盖栽培是用聚乙烯塑料薄膜作为覆盖物的一种保护性栽培技术,是农作物栽培技术的一项重大改革和发展。20世纪70年代,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就开始在全国大面积应用,并获得了早熟、优质、增产、增收的显著效果。
(一)棉花地膜覆盖栽培的增产原因
1.对土壤的影响
(1)提高土壤温度。地膜覆盖棉田,从播种至6月中下旬的5厘米地温比露地提高2~4℃,最高可达6℃。
(2)保墒提墒。地膜覆盖阻挡了土壤水分与大气交流的通道,使水分只能在膜下循环,起到保墒作用。由于土表温度提高,水分蒸发量增大,土壤下层水分上升;蒸发的水分受地膜阻隔不能散失,在膜下凝结成水滴,滴落到土壤表层,使土壤水分向上层聚集,起到提墒作用。
(3)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地膜覆盖避免了土壤受雨水冲刷和淋溶,保持了根区土层原有的疏松状态,土壤容重小、孔隙度大、通气性能改善。
(4)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养分的有效化。地膜覆盖造就了一个水、热较适宜的土壤环境,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加速土壤有机质的分解,提高土壤供肥能力。
(5)抑制土壤返盐,降低耕层土壤含盐量。地膜覆盖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随水分上升带到土壤表层的盐分减少,改变了土壤盐分的分布状况,使盐分不能在土壤表层积聚。因此,地膜覆盖是盐碱地植棉保苗、促苗早发的有效措施。
2.对棉花的影响
(1)加快棉株发育,缩短生育进程。地膜覆盖改变了棉田生态环境,促进棉株的生长发育,突出表现是地膜棉的生育进程明显加快。据观察,地膜棉的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分别比露地棉提早7天、7天和3天。早期促进壮苗早发,中后期利于健壮稳长。移栽地膜棉缓苗快,一般比露地移栽缩短3~4天。
(2)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根系吸收能力。地膜棉主根粗壮,入土较露地棉浅,土壤耕层内的侧根发生多、根系密集,下层少而稀疏,利于更充分地利用耕层的矿质养分。同时,由于覆盖棉田改善了土壤水、温条件和理化性质,不但促进了根系生长,而且根系的呼吸作用增强,合成积累的物质增多,促进了棉株地上部的生长发育。
(3)提高光能利用率,有利于加速干物质积累。地膜覆盖促进棉株生长,出叶速度加快,前期叶面积系数增大;同时地膜还增加了地面反射光,增强棉株间的光照强度,有利于光合强度的提高,从而提高光能利用率,积累营养物质,为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条件。
(4)改善棉铃时间分布,提高铃重。地膜覆盖促进了棉株的生长发育,生育进程提早,中期叶面积增长快,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因此,单株伏前桃和伏桃增多,全株平均单铃重提高,因而有提高单产、改善纤维品质的作用。(www.xing528.com)
(二)地膜覆盖栽培特点和高产制约因素
(1)蕾、花期旺长。地膜栽培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善,生育期提前,蕾期、初花期往往与梅雨季节相同步,容易导致棉花生长过旺。如果化调措施不及时,营养生长过旺,后期田间荫蔽加大,脱落增加,造成棉花增产不显著,甚至会出现减产减收。
(2)烂铃数量增大。地膜棉由于早桃增加,伏桃比重增大,棉株中下部结铃增加,吐絮期提前,烂铃明显增多,不利于高产和提高前期花的品质。
(3)后期易早衰。地膜棉由于生育期提前,亩成铃数增加,对土壤养分的需求量加大,常规施肥方法不能适应其生长要求,在生育中后期容易出现早衰。这是制约地膜棉高产的突出因素。
(4)虫害、草害发生早,抗倒、抗渍性较差。棉田覆盖地膜后,草害发生早,发生量大。地膜棉生育进程早,植株前期嫩绿,中期健壮,虫害发生早而重,一旦防治失时,就会造成危害。地膜棉根系较浅,抗倒能力差,多雨年份易发生渍害。
(5)长期使用易造成“白色污染”。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大多是普通聚乙烯地膜,在自然条件下难以分解。主产棉区长期使用地膜覆盖易造成“白色污染”,将对土壤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农业生产构成威胁。主要解决办法有:一是及时清除残膜,二是选用可降解地膜、液体地膜等对环境友好的新型产品。
(三)地膜覆盖栽培的几种方式
地膜覆盖栽培的方式有:营养钵育苗、地膜棉(地膜覆盖直播)和双膜棉。
双膜棉又称棉花移栽地膜棉,指营养钵育苗、移栽时在大田表面覆盖地膜。移栽地膜棉把育苗移栽和地膜覆盖栽培两者有机结合,更充分地发挥两者的优势;由于棉花生育环境条件的改善,使棉株高产生理潜能得以发挥,充分利用前期的光热资源,获得棉花的高产优质。
(四)新型地膜
(1)可降解地膜。可降解地膜主要有:光降解、生物降解、光/生物降解、水溶性降解几大类。这类产品既有现有普通地膜的功效,又可以自行降解,大大减少了“白色污染”。
(2)液体地膜。是一种新型可降解材料。常温下呈不透明胶体状态,外观颜色为棕褐色,见光变为黑色,兑水稀释喷洒在土壤、叶片表面后成膜,大田覆盖有效期60天左右。该产品具有保墒节水、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改良土壤理化特性、促进棉花早熟丰产等功效。
(3)除草地膜应用。除草地膜是把除草剂与地膜相结合,制成药膜,覆盖后逐步释放出药剂,杀死杂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