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家书屋丛书:棉花技术问题分析

农家书屋丛书:棉花技术问题分析

时间:2024-09-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随着种子经营市场化、经营主体多元化进程的加快,棉花品种选育、引进、推广速度加快,市场上品种数量明显增加,据统计,2001~2008年仅通过安徽省审定的棉花品种就有55个。

农家书屋丛书:棉花技术问题分析

二、存在的技术问题

1.种植品种“多乱杂”〓以安徽省为例,2003~2008年安徽省种植的棉花品种(品系)每年近100个,有的一县甚至一乡就有种植品种50个以上,一户种2~3个品种的现象十分普遍,有的农户甚至种4~5个品种。缺乏当家品种,具有一定规模的品种很少。这既不利于棉花品种区域化种植,难以做到良种良法配套,直接影响植棉经济效益,同时也不利于棉花纤维品质的一致性,影响商品原棉的竞争力。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随着种子经营市场化、经营主体多元化进程的加快,棉花品种选育、引进、推广速度加快,市场上品种数量明显增加,据统计,2001~2008年仅通过安徽省审定的棉花品种就有55个。二是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力度不够,棉花品种超区域推广问题较突出,非法经营、假冒伪劣等现象时有发生,农民无所适从。三是农民自我保护意识在增强,但自我保护能力却不足,在选购种子时,为了保险起见,往往选购多个品种,或同一品种从多家种子企业购买。

2.良种不能良法,不能做到因种栽培〓没有一个棉花品种是十全十美的。要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增收作用,还需要有良法科学配套。比如,与非转基因棉花相比,转基因抗虫棉栽培的生育特性发生了一定变化,如仍按常规的栽培法进行,往往造成品种的产量潜力得不到正常发挥。

生产上,农民往往只凭经验种棉,不能做到因种栽培。比如,不同类型品种采用相同的密度、同样的施肥量和施肥方法等。

3.播种期问题〓一方面,部分农户无论采取何种种植制度均盲目抢早播种,以致出现前期出苗不好,中后期早发多铃而早衰。另一方面,有些农户棉花育苗时间越来越推后,苗床期管理越来越粗放,导致棉花后期贪青晚熟,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造成植棉效益下降。

4.种植密度过小〓棉花产量由亩铃数(密度、单株成铃数)、单铃重和衣分三大要素组成,棉花种植密度应建立在合理群体结构基础上,在其他栽培措施配合下,有效利用当地的生态资源,提高群体生产能力,实现棉花优质高产。

近年来,各地(特别是沿江棉区)植棉密度越来越小,有些密度不到1000株/亩。实践证明,棉花种植密度过小给棉花生产会带来的不良影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投入增加。由于棉花种植密度过稀,不仅浪费了棉田前、中期的温、光等自然资源,而且靠增施化肥快速增大棉株个体,加大了投入,以致棉花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2)风险加大。由于棉花种植密度过稀,要夺取棉花高产,主要靠棉株个体优势的发挥,如果棉花前、中期遭遇自然灾害,不能迅速搭起丰产棉架,那么中后期的个体优势很难弥补前期生育的不足。

(3)品质下降。由于棉花种植密度过稀,形成棉花产量主要集中在棉花生育中后期的高大棉株个体上,靠上部果枝和外围果节的大量集中结铃,优质高产棉铃减少。

5.施肥不合理〓棉花正常生长发育不仅需要多种矿物质营养元素,而且需要按一定比例合理搭配,然而现阶段棉田施肥极不合理,主要表现有以下四个方面。

(1)注重化肥,不注重有机肥。棉田施有机肥,既培肥地力,又能改良土壤,增加棉花产量。当前,许多地区植棉只注重化肥投入,不注重有机肥使用,从而导致土壤越种越贫瘠,越种土壤性能越下降,棉花早衰现象越来越普遍。

(2)用肥比例不协调。棉农对磷、钾肥及硼肥和锌肥在棉花生产中的作用认识不足,棉田施肥主要以速效氮肥为主,以致氮、磷、钾三元素比例严重失调。

(3)施肥时期掌握不好。片面重视基肥及前期的苗蕾肥的施用,花铃肥施用量不够或施用时期不合理,忽视后期盖顶肥(长桃肥)的施用和叶面肥的喷施。

(4)施肥方法不科学。化肥近根埋施是提高肥效、减少流失最有效的方法,但相当一部分棉农采用满田撒施或下雨前后撒施氮肥,这既降低了肥料的利用率,造成了浪费,又污染了环境

6.育苗移栽技术不规范〓主要表现有:一是钵体越来越小、钵土越来越瘦,一旦苗龄延长,极易形成高脚苗,栽后缓苗期延长,影响壮苗早发;二是农膜过早离地,造成棉苗受冻害或苗床干旱,形成“老小苗”;三是过早或过迟移栽,有的不到1片真叶就开始移栽,有的到4~5片真叶才移栽,均不利于早缓苗、早发苗。

7.化调不及时由于种植密度过小,前期以促为主,当中期营养生长处于高峰时,又不敢及时采取化调措施,结果往往形成棉株“高、大、空”,造成下部烂铃增多,脱落严重,也影响了单铃重。

8.抗虫棉病虫害出现新变化〓近年来,随着抗虫棉品种的普及,棉花病虫害危害呈现新的变化。(www.xing528.com)

一方面表现为枯萎病、黄萎病呈加重发展态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长期连作、免耕,土壤中的病菌越来越多;二是育种单位将育种目标主要锁定在高产、优质、抗虫等目标上,对抗病性则降低了选择压力与力度,致使枯、黄萎病抗性有所下降;三是棉花异地制繁种及品种流通等加剧疫区枯、黄萎病病菌传入,造成枯、黄萎病的发展蔓延。

另一方面,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危害较轻,防治到位率较高,但棉叶螨、棉蚜、斜纹夜蛾、棉盲蝽、棉粉虱等害虫危害突显,已上升为主要害虫,且危害逐年加重,棉田农药用量增加,成本不断加大。

9.农药、除草剂过度盲目使用〓据调查,棉花生产过程中农药的使用几乎没有限量,盲目打药、打“保险药”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地方甚至平均4天打1次药。如此大量地使用化学农药,不但增加了成本,还使棉花产品上带有农药残留,而且与棉花间套种的作物及环境也会受到污染。

另外,目前棉花生产上大量使用和过分依赖除草剂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棉花连年种植,多年大量使用单一除草剂药剂,导致土壤中除草剂残留积累,棉花及接茬作物生长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10.棉田环境污染严重,土壤性能下降〓棉花是大田作物中不可再生资源石油化学品(化肥、农药、农膜)的使用大户,是用水和用工大户,也是农田面源污染的大户。棉花的农药、化肥和地膜使用量在我国主要农作物中均占首位且居高不下,棉田生态系统受到从水体、土壤、生物到大气的交叉性“立体污染”。目前,我国棉田肥水利用率仅30%~40%,低于以色列、澳大利亚和美国30个百分点,配方施肥没有普及,灌溉、施肥还处于经验阶段。我国每年农药原药的生产量约40万吨(折合成纯量),仅棉田农药用量就占其中的30%~40%,而农药的利用率却只有10%~30%,其余20%~30%进入大气和水体,50%~60%残留在土壤中;大量的有毒物质残留在土壤中,对土壤的质量及农作物的质量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主产棉区地膜覆盖所造成的“白色污染”对农业生产构成的威胁尤为严重。据统计,每亩棉田农膜残留量5年累加达2.33~6千克,残膜碎片4万多块。研究发现,每亩残膜达到2~3千克时,棉花减产10%~15%,小麦减产7%~10%,蔬菜减产10%~20%。若棉田连续使用地膜且不注意残膜清理,地膜覆盖的增产效应将逐步被残膜污染所造成的减产而抵消。而且农膜不易分解,在土壤残存时间长达200~300年,降解过程中还会溶出有毒物质,尤其是连续使用,残膜累积,持续地污染了棉田土壤生态环境,影响棉田可持续发展

沿江棉区大部分采用油菜、棉花“双移栽”种植模式,棉田长期免耕,很少施用农家肥和有机肥,加上近年来大量使用除草剂,中耕次数减少,从而导致棉田耕层变浅,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保肥、保水能力弱,棉花根部难以下扎,根系分布浅,抗逆性差,容易造成棉花早衰、病害加重,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

11.棉花生产品质、加工品质问题突出〓一是长江流域棉区僵烂花比例高,生产品质急需改善。反映原棉生产品质的主要指标是霜后花和僵烂花占总量的比重。长江流域棉区僵烂花比例常年在10%~20%,高的年份达到了25%左右,烂铃使原棉丧失原有的质量和使用价值,如纤维长度下降1/4,强度下降近50%,色泽由乳白变黄色、褐色,甚至黑色,等级从4级降到等级外,严重时则纤维完全不能利用。烂铃对产量的损失更大,与健铃比较,烂铃子棉重量减轻40%~50%,衣分率降低22.0%,皮棉减产一半以上,棉农经济效益损失高达80%。另外,淮北棉区霜前花率较低,与正常霜前棉铃相比,霜后铃重降低30%~40%,衣分率下降5~10个百分点,减产一半左右,收益减少60%~80%。近年来,霜后花比例高这一问题有所改善。

二是在棉花采摘、包装、加工、储藏和运输等过程中混进异性纤维,它们都来源于收摘、晾晒和贮藏过程中。“三丝”污染是近几年纺织工业反映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三丝”污染所纺的纱线和所织布易产生疵点,降低纱线和纺织品质量。疵点包卷在线条中或附着在纱条上,使条干不均匀,断头率增加,棉纱的棉结和杂质结数增加,纱线强力和印染效果下降。一些企业因纱线和布的质量没有达到合同要求,造成外商巨额索赔,且影响企业信誉,损失很大。不少纺纱企业采用挑拣异性纤维的措施而增加额外成本。

三是在棉花产区棉花收购和加工时,不同程度地存在混级、混垛、混存、混加的现象,影响了批量原棉纤维品质的均一性。棉花初加工时,设备老化,技术水平低,加工质量差而不稳定。

12.棉田多熟套种存在的问题

(1)套种不规范

配置不合理。厢面过宽造成土地、光、热资源浪费,厢面过窄或套种带过小,棉花与套种作物之间争光、争肥、争水矛盾突出,影响产量与品质。

作物搭配不合理。一是套种作物生育期长,与棉花大田共生期长,复合群体矛盾大,同时采收时对棉花的机械损伤大。二是套种作物叶冠层过高,田间荫蔽大,通风透光差,棉株下中部蕾铃脱落严重,烂桃多。三是套种的作物是“大路货”,效益低。

种植密度不恰当。密度过大,施肥、喷药等农事操作不方便,同时对养分供需、棉田环境影响较大;密度过小,制约了棉田群体优势的发挥,经济效益不显著。

(2)管理上主次不分。随着棉花品种的更新和气候的变化,近年来棉花生育期前移,坐桃早而集中、上桃快。但棉农在生产中只看到了套种作物生长发育早、见效快的特点,前期只重视套种作物,而忽视了对棉花的管理,待套种作物收获完毕后再来加强棉花管理,往往会造成早衰或迟发晚熟,导致棉田整体效益不高。

(3)规模小无市场。由于缺乏统一的组织、引导,套种作物规模小,不能形成区域特色,市场流通不畅,农产品价格不高。

(4)产品安全性差。共生期内对棉花大量使用农药,导致套种作物被动污染。另外,部分棉农由于对农药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违法使用高残留的有机磷农药,不按操作规程在作物收获前15~20天内停止使用化学农药,造成农产品安全性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