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经济的真正动力:内需

中国经济的真正动力:内需

时间:2024-09-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日本当时为了应对这一局面,推出了金融缓和政策以促进国内经济发展,以此扩大内需,这就是日本实行金融缓和政策的主要原因。现在中国的经济状况和当时日本的经济状况是有很大不同的。对于中国和日本来说,经济发展最初的契机都是出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也不否认出口对经济发展很重要。不管怎么说,日本的高度经济增长基本上跟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是相同的,靠的都是城市化需要。

中国经济的真正动力:内需

问:日本学者倾向于强调1985年日元急速升值与日本泡沫经济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他们大多承认升值之后的金融缓和政策导致了泡沫的产生。但是之所以执行金融缓和政策,难道不就是因为日元的急速升值么?

答:实行金融缓和政策,与日元急速升值有一定关联,但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在1985年的“广场协议”中,美国向日本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日元升值,二是扩大内需,因为当时日本向美国与欧洲出口大量商品,经济很景气,但景气的同时,却不从这两地进口,这被认为是导致当时美国与欧洲经济恶化的原因。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欧美各国强烈要求日本将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内需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减少出口,扩大进口。日本当时为了应对这一局面,推出了金融缓和政策以促进国内经济发展,以此扩大内需,这就是日本实行金融缓和政策的主要原因。

问:为了防止日元升值带来经济萧条,算不算是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因?

答:首先,日元升值会不会造成经济萧条,是很难判断的。最近有研究分析了日元升值到底是不是导致经济萧条的根本原因,得出的结果是汇率的升高似乎和经济恶化没有直接关系。

问:但是,当时日本的出口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呼声强烈,认为日元升值会带来经济萧条。

答:是的,当然是有这种意见。但是,当时日本舆论提出的意见正确与否,也是值得商榷的事情。正如你所说,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接受“广场协议”,调整日元汇率,这的确对以出口产业为中心的经济造成了一定影响,出口企业对于政府采取的经济政策有质疑也是事实。但是我认为,不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或是其他什么时候,汇率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到底是好是坏的确是个很难判断的问题。汇率的升高的确会对一部分出口产业造成负面影响,但是反过来看,对于进口产业的影响又是好的。日本的产业形态主要是以进口原材料——加工成品——出口为主,对于拥有这种产业形态的企业来说,日元升值的影响当然是不好的,但是对于日本国内的消费者和以内需为主的企业来说,这又是好事。所以,从总体经济上来看,汇率上调的影响究竟是好是坏,是很难判断的。正像我刚才所说,日后对于汇率升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好是坏的研究,其结论几乎都是比较中立的。

问:当时的日本政府对上调汇率的影响有明确的认识吗?

答:我觉得没有十分明确的认识。当时的日本政府承受着来自日本国内舆论和美国两方面的压力

问:现在美国又向中国提出同样的要求——扩大内需和人民币升值,也就是说中国面临着和日本当年同样的问题。您认为美国的这种要求是否无法拒绝?

答:这就是日本与中国最大的不同之处。作为一个日本人我也感到很遗憾,但是日本政府对于美国的要求一贯是示弱的态度。这不仅表现在经济问题上,我们和美国是同盟国,国防上也依赖于美国,所以无论如何对于美国的要求都会有顺从接受的倾向。不可否认,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接受美国的强烈要求,过度地推行了金融缓和政策。作为中国,当然没有必要像日本一样,对于美国的要求那么顺从地接受,而且实际上中国也没有那么顺从。日本与中国在这一点上的确是不同的。

问:中国是否能够完全从本国的利益出发,来考虑以及采取行动吗?

答:是的。现在中国的经济状况和当时日本的经济状况是有很大不同的。中国现在不需要放宽金融政策,因为中国的内需已经很强大了。(www.xing528.com)

问:强大吗?

答:极其强大。事实上,中国内需每年保持着10%以上的增长。

我们来分析一下是什么带动了中国过去30年来的经济增长。如果要分析中国在过去30年里经济飞速增长的主要原因的话,不仅中国国内会搞错,包括日本在内的其他国家也会错误地认为:促使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的关键原因是出口。其实不是这样的。毫无疑问,内需才是关键原因,而内需换一种说法就是叫“城市化需求”。也就是说在原本一片空白的地方铺设道路、修建楼房,使其适合人们居住。在此居住的人们购买电器、购买汽车,正是在这些消费之中,中国经济才发展到了今天的程度,出口顶多算是在那之上额外奖励的部分。出口对于中国经济既可能有正面的作用,也可能有负面的作用。从整体上来看,出口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几乎为零,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出口本身对于中国经济的增长几乎没有作用。

问:也就是说,出口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从2000年以后才开始的?

答:2000年之后,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以10%的增长速度发展,其中的确有几个百分点是靠出口得来的。比起光靠内需带动的增长,凭借出口确实可以使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高几个百分点,但中国现在仅凭借内需,其国内生产总值就能实现8%左右的年增长率,在这之上,如果出口态势好的话,这一增长率会再增加1%或2%,甚至3%、4%。如果经济整体增长10%的话,加上出口这部分的额为奖励,就是11%了。

总之,我想强调的是,无论是在过去30年还是现在,中国都是靠内需带动了经济的发展,而这内需就来源于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消费,这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动力。中国的城市化比例到今年才刚达到46%,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大概是70%~80%。所以,我认为中国的这种靠城市化进程中由内需带动的经济发展模式至少还会持续10~20年。回头看看日本的话,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其实也是依靠内需带动的。在这一点上日本国内也存在误解,海外对此事的认识也不一定是正确的。

问:那么,人们为什么还会认为现在的中国经济和当时的日本经济是靠出口带动发展的呢?

答:我可以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比如我们要开车,如果说汽车是要先用手推动之后,再踩油门加油前进的话,那么这台车的前进是靠手推动的还是靠汽油推动的呢?对于中国和日本来说,经济发展最初的契机都是出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也不否认出口对经济发展很重要。可跑着跑着,再去思考那辆车的原动力是什么的话,肯定不是靠手一直推着,车才一直行驶,而是靠汽油。也就是说之后的经济发展已不再是依靠出口,而是依靠内需了。

问:就是说出口是那双开始推动车子的手,内需则是汽油。

答:对。正因为如此,人们容易对此事产生误解。不管怎么说,日本的高度经济增长基本上跟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是相同的,靠的都是城市化需要。凭借城市化的内需,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才像中国现在这样以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的年增长率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但遗憾的是,日本与中国相比是相当小的国家,所以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就基本上已经结束了。在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日本经济已经失去了高速发展的原动力,在这种状态之下,美国才要求日本扩大内需,日本因此推出了金融缓和政策。但是在当时的日本,也没有那么多真正能够带动经济发展的产业和消费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金融的放宽只带来了货币流通量的增加,而多出的这些钱又没有可用的地方。原本金融是为了给社会中真正有需要的人来创造新的产业、新的消费需求,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日本,真正需要资金来创新的——比如说商业或者新的发明,需求很少,所以多出来的钱根本没有实际用途。于是这些钱就都被用于投资股票、房地产甚至绘画等,这就出现了泡沫。结果就是投资股票和房地产的人把股价和房价炒得越来越高,并在此过程中获利,而股票和房地产的价格早已远远超出其原本的价值。当人们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泡沫就开始破灭了。比如说房子的价格已经高到了我买了该房产100年以后也收不回其成本的时候,大概谁都不会买了,这就是泡沫破灭的征兆。只要转卖获利的期待存在,泡沫就会一直持续,但一旦出现一个契机促使人们失去信心的话,泡沫就会开始破灭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