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鉴于日本近几年低迷的经济表现,也有人认为,泡沫经济破灭不是使日本失去了10年,而是失去了20年。如今日本经济最深刻的问题在哪里?
答:依然还是产业的问题。在泡沫破灭后的这20年中,日本在产业振兴方面毫无建树可言。金融机构确实变得生机勃勃,但金融机构无非就是贷贷款、投投资,如果把金融机构比作血液的话,产业则是肌肉。要说现状的话,就是曾作为一个经济巨人的日本,现在肌肉已经完全丧失了能量。服务业也好,制造业也好,IT产业也好,完全没有发展,新产业也完全没有培养起来。
这导致了日本经济实力的全面衰退。产业不振、经济实力衰退自然会使税收减少,政府于是不得不通过发行国债维持国家运营,财政赤字便不断增多,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说日本正处在一个非常危急的时候毫不过分。
问:但是有观点认为日本政府是在有意隐藏自己的实力。即日本这些年以日元升值为后盾,大力增加海外投资,日本企业在海外所拥有的资产比其在国内的资产还多。即在日本本土之外,还有好几个日本存在。
答:日本拥有庞大的海外资产确实是一个事实,但是最近有一个特征你必须得注意到,即在国际化不断加深的过程中,日本企业在结算后所得的钱根本不会回到日本国内,而是继续在海外使用。比如日本企业在中国发展赚取利润后,不是把这些利润拿回日本国内使用,而是继续投资到新加坡、泰国等国,开展新的事业。钱就以这种形式在全世界范围内流动。企业当然会生存下来,但日本这个国家却不行了,因为企业都走出去了,钱却回不来。于是,收不上来税金,想修路没钱修、想改革教育却改革不动等各种负面影响接踵而来。
企业只要去能挣钱的地方就可以,但是国家却不可能搬家到能赚钱的地方去。所以对日本政府来说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必须要把日本企业召唤回来。但是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通过税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使自身拥有足够的吸引力。但是降低税率的话,税收又会减少,所以这是一个两难的境地。
问:伴随人民币升值,中国政府正在大力推进“走出去”的战略,就是鼓励中国企业投资海外,同时也是作为一种减少贸易顺差的方法。虽然中国的海外投资还没有发展到如日本这样的程度,但中国是否要提前做好防止类似日本这种产业空洞化的准备?
答:中国和日本不同,中国的内陆地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时半会儿还不会出现如日本这样的状况。
问:刚刚主要谈的是泡沫经济破灭给日本经济领域所带来的影响,是否还有其他层面的一些深远影响?
答: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泡沫经济瓦解了一直以来以勤勉著称的日本人的精神世界。所谓泡沫经济,极端点说,就是你什么也不用干,只要你买个什么东西,剩下的就是等着它升值,然后转卖、赚钱。在泡沫经济社会里,人人都如此期待自己一夜暴富。
曾几何时,日本人是非常勤勉的,每天就是勤勤恳恳地劳作,即使挥汗如雨,大家也其乐融融共同协作,生产物品养家糊口。这种勤勉以及认真劲儿也被社会公认为是一种美德,炒股则被认为是一些无所事事的二流子干的事。(www.xing528.com)
我记得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爷爷就这么跟我说过:“长大了不要和股票打交道,炒股是一种不良行为。因为这种行为是建立在不劳而获的心理上的。”
当时在我的亲戚里面就有一个炒股票的,但是在广大亲戚里面,大家都不愿意和他打交道。平时有个什么红白喜事,大家几乎都不邀请他,即使被邀请了,他也几乎总是一个人坐在一个角落里,没人跟他说话。
但是,泡沫经济使得日本人的这种勤勉、认真劲儿不复存在。钱就是一切,比起人际关系、友情这些,有钱才是最重要的,“总之先挣钱”成为人们的共识,挣钱、花钱成为生活的不二重心。在道德层面、人性层面以及人际关系层面上,日本人的精神和思想被拜金主义瓦解了。
在过去,人们聚集在一起,谈论的都是健康、交情等一些人情味儿十足的东西。而到了泡沫经济时期,人们聚集在一起,谈论的则都是土地的升值、股票的升值、哪儿有好的有投资价值的不动产,内容围绕的都是如何赚钱。生活变得了无情趣、毫无内涵。重视友情、勤劳等这些人类生活中道德层面的规范荡然消失。
问:最后想问问您日本高度经济增长时期的国民意识。当时日本也正好先后举办东京奥运会和大阪世博会,中国也完全是如出一辙,在北京奥运后接着举办上海世博会。日本国民的市民意识是否以两届盛会为契机开始萌芽?
答:确实是这样。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日本的市民意识开始萌发。究其原因,那就是进入高度经济增长阶段后,人们除了满足温饱以外,已经有余地来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比如自己是什么,自己在社会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等等。而在这之前,人们都不知道自己第二天能不能吃饱,当然就不会想这些东西。这种对文化甚至自身以外的东西的“自我察觉”,也可以说是20世纪60年代的特征之一。
周刊杂志、时尚杂志等便是在那个时候诞生的,关于教养的书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出版,有关教养、文化、时尚、社会的意识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人们开始追求个性。女性也渐渐从家务活中解放出来,周末开始去大的商场逛街,或者去饭店吃饭。饭店的数量急剧增加。
问:这种转变不是从明治维新开始的吗?
答: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但是水准不一样。明治维新时期是这种东西开始在人们的头脑里出现,或者说是出现在极少一部分精英层的头脑里。20世纪60年代开始是大众的觉醒。这方面,我觉得和现在的中国也有较多相似的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