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壮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几点思考——从对濮阳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调查谈起
周国学 程美想 林加峰 胡晓燕
(濮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摘要 在对农技协的专题调研中发现,农技协按照性质及组织功能大致划分为五种类型:技术交流型、技术服务型、技术经济实体型、企业生产经营带动型、“一会三体”型。同时,它在农业技术推广和新农村建设中有六个方面的重要作用,呈现四种发展趋势,也存在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为了进一步推动农技协的发展壮大,使其在农业技术推广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本文针对当前农技协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经过认真分析研究,提出了发展壮大农技协四个方面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实际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 农村 技术推广 组织 研究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农技协”)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普遍兴起的由农民自愿组合的经济技术合作组织。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农技协的组织规模由小变大,经济实力由弱变强,组织形式各具特色,并对普及推广农业科学技术,促进科技与农村经济的结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三十年来,濮阳市科协始终把发展壮大农技协组织,作为濮阳市农村科普工作的重要“抓手”,不仅推动了濮阳市农技协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也使其在全市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农技协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发挥农技协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濮阳市科协组织专门人员,深入乡村,走进农技协,通过座谈和实地调查等形式,对濮阳市农技协的发展状况、地位和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并提出了今后发展壮大农技协的对策和建议。
1. 濮阳市农技协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类型
濮阳市农技协组织的发展历程,自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经历了起步、发展和提高三个阶段,初步实现了由松散型向紧密型、由技术服务型向经济实体型、由单一功能型向复合功能型的历史转变。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农技协组织547个,会员总数454000人。其中,县级农技协96个,乡级农技协218个,村级农技协233个,分别占全市农技协总数的17.55%、39.85%、42.60%。农技协涉及濮阳市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加服等十多个行业。濮阳市农技协按照性质及组织功能划分,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
1.1 技术交流型
这类农技协为了满足会员自我发展需要,以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开展技术和信息交流、科技咨询和培训为主,属于“协会+专业大户+农户”模式,占濮阳市农技协总数的20%左右,如华龙区岳村乡科技信息协会等一些乡村级农技协多数属这种类型。
1.2 技术服务型
这类农技协在开展技术交流和服务的基础上,根据会员需要,统一购买生产资料,为会员提供产品销售等服务,属于“协会+基地+农户+市场”模式,如濮阳市南乐县西邵乡红杏种植协会、高新区王助乡蔬菜技术协会等。这类农技协占濮阳市农技协总数的30%左右。
1.3 技术经济实体型
这类农技协通过创办经济实体,为会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等系列服务,而且组织机构健全,协会与会员之间产权明晰、责权明确,会员严格按章程办事,属于“协会+基地+实体+农户”模式,如濮阳县渠村无公害农产品协会、台前县侯庙镇绿源养牛协会、台前县吴坝乡大蒜种植协会,等等。这类农技协也占全市农技协总数的25%左右。
1.4 企业生产经营带动型
这类农技协大都成立了公司(企业),以开展科研、生产、加工、产品开发和销售等经营活动为主。会员在产、加、销的龙头企业带动下大多能够增收致富,属于“协会+龙头企业(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如南乐县三粉加工协会、范县杨集乡养鸡协会、范县张庄乡木业加工协会,等等。这类农技协占全市农技协总数的15%。
1.5 “一会三体”型
这类农技协通过联合创办科技致富共同体、销售联合体和经济利益共同体,有效地解决了科技投入、市场销售和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属于“协会+基地+企业(集团)+农户+市场”模式,如清丰县食用菌研究会、清丰县尖椒行业协会、清丰县大地养兔协会、南乐县运发养猪协会、南乐县福堪乡牛业协会、范县高码头乡羽绒加工协会,等等。这类协会也占全市农技协总数的10%。它数量虽少,但与“企业生产经营带动型”一样,因其顺应了当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故已成为濮阳市农技协创新发展的重要模式和新的亮点。
2. 社会地位和主要作用
2.1 农民走向联合的载体,有利于强化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部门单一渠道很难满足千家万户发展各种产业的需要,而农技协可以按农民的所需所盼,把服务直接送到田间地头或农户家中,真正解决了农民一家一户办不好、办不了、办不起来、不划算的事情,使广大农民群众走向协作,联合进入市场,提高了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逐步成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
2.2 科技成果转化的“加速器”,有利于把高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农技协的出现,把农村各类人才、技术能手和能工巧匠聚集起来,他们的技术和经验,群众看得见、信得过、学得来。同时,农技协还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密切联系,形成上联科研院所,下联千家万户的技术推广渠道,使科研成果找到了试验示范基地,很快转化为生产力,缩短了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周期,加快了农村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步伐。
2.3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
农技协将农户组织起来进入市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遇到的信息难寻、门路难找、技术难懂、产品难销的问题。同时,它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按照产业化原则,依托农技协把农户组织起来,围绕某项产业和产品共同生产和经营,推动了农业向集约化、产业化方向的发展和升级。
2.4 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有利于促进农产品开发
农技协创办的各种共同体和联合体,其技术一致,标准统一,能够生产无公害、无污染、安全、优质、健康的农产品,可使农村各种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了农产品的开发速度,顺应了公众对绿色食品的消费要求,故有效地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2.5 农村科普工作的生力军,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科学素质
农业要发展,农民要增收,必须以科技为支撑,而农技协多数是以各类“土专家”、“田秀才”为核心,以科技示范户、专业户为骨干的“科技联合体”,通过“能人效应”、“示范效应”,把科技知识直接迅速、有效地传播到农民中去,有效地弥补了政府农技推广网络、人力和财力的不足。农技协实际上也是一种学习型组织,可以使农民在科技推广、分工协作、组织管理、市场营销、对外联系及民主决策方面得到锻炼,对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农村乡土人才,逐步提高农民整体科学素质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6 群众脱贫致富的帮手,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www.xing528.com)
农技协源于农民,服务群众,是农民发展生产、参与市场竞争、增加经济效益的帮手,还可以有效地把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等传递给群众,引导农民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脱贫致富;通过物质上帮助,资金上扶持等办法,开辟了依靠科技“造血”扶贫的新道路,因此,农技协无疑已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好帮手,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确保农村社会稳定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 发展趋势
经过对濮阳市农技协现状的专题调研,我们认为今后农技协组织的发展趋势应是:农技协自身建设将日益完善和规范,规模将不断扩大,层次将不断提高,在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日益明显,具体讲有四个方面:
3.1 组织形式将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过渡,逐步走向规范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的利益关系更加紧密,在党政部门的引导和扶持下,农技协通过章程约束和利益联系,会员之间的关系将日益紧密、稳定,运行管理机制将日益完善,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
3.2 组织形态将由单一技术服务型向复合型过渡,逐步走向实体化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农民科学文化、经营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技协将“一会多能”,既搞技术,又搞中介,还搞生产;也可以“一会多业”,既种饲料,又搞养殖,还搞加工,向直接创收增效的经济实体发展。
3.3 组织活动将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过渡,逐步走向市场化
中国入世后,为了顺应农产品的市场一体化、国际化趋势,在搞好会员内部互助的同时,农技协将会着眼于外部世界,通过培训各类中介组织和商品流通经纪人,把农民和农副产品带入市场,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
3.4 组织关系将由独立型向联合型过渡,逐步走向集团化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农技协将通过联手协作、成立总会、吸纳团体会员等形式,走团体协作、强强联合之路。在这种形势下,未来的农技协,将向合作经济组织或集团化方向发展,甚至发展成为股份制合作的企业集团。
4. 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重视程度不够
濮阳市农技协虽然发展较早,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但也有不少领导干部对农技协的性质、地位、作用和发展趋势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指导,致使相当一部分农技协还处于松散、自由发展状态。
4.2 法律保障不到位
虽然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但还需制定针对农技协的地方性、具体性的实施细则和办法,以有效地解决目前多数农技协在开展技术服务或正常经营活动中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另外,现有的农技协体制也比较杂乱,隶属关系不清,今后应按中国农技协有关规定予以明确和规范。我们呼吁在大法框架下,针对农技协的具体法规(或实施条例、办法)应尽快出台并实施。
4.3 管理松散,自我发展后劲不足
目前,濮阳市农技协大多数还处在松散型阶段,发展不平衡,会员与协会之间连接的纽带主要是技术或服务,经济利益关系不紧密,有的农技协一无资金、二无场地、三无专人、四无实体,综合实力比较弱,市场竞争能力差,自我发展后劲不足。
4.4 发展环境尚待完善
主要表现在缺乏宏观发展规划的研究指导,缺乏优惠政策和措施的鼓励支持,比如农技协在兴办实体或开展综合服务中,缺少信贷、工商、税务、民政等部门的配套政策支持,与政府部门的联系不畅,等等。
5. 对策与建议
5.1 提高认识,高度重视
在对待农技协的发展问题上,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农技协作为农业集约化经营的有效载体,通过“协会+基地+农户”、“企业+协会+农户”、“支部+协会”等模式,把广大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发展规模生产,走集约化经营之路;要把农技协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持和引导农民发展农技协,使之成为利益共同体,解决农户小生产和大市场有效对接的问题;要把农技协作为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有效形式,不断改造传统产业,提升农业的现代化水平;要提高认识,认真研究和解决农技协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5.2 创新思路,多措并举
在谋划农技协发展的整体思路和措施上,要坚持多层次、多元化发展方向,采取鼓励为主、引导为主、扶持为主、服务为主的举措;要创新思维,积极探索,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农民群众去实践,去创造;要坚持多层次、多元化发展方向,因地制宜,不拘泥于“民办”、“官办”或“民办官帮”,严禁行政命令,不搞一刀切;要本着“有利于科技进步、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利于农民增收”的“三个有利于”原则,多实践、多扶持、先发展、少争论,通过营造平等竞争的内外部环境,引导农技协快速发展壮大。
5.3 多方扶持,做大做强
在推动农技协发展壮大的进程中,需要营造一个齐抓共管的社会环境,除各级科协组织牵头主抓外,还需要工商、民政、农业、科技、人事、财政、税务、金融等部门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建议工商部门,对具备法人资格的农技协,要优先办理营业执照,优先优惠办理商标注册;建议民政部门,要制定出台区别学术性、行业性社团的登记管理办法,降低登记门槛,减少注册程序,减免登记费用;建议农业、科技、人事等部门,要在项目申报立项、人才需求配置等方面,与国有部门同等对待,优先安排;建议财政和农业部门,要从农业补贴专项经费中划拨一部分资金,用于扶持农技协发展;建议税务、金融等部门,对农技协从事的技术服务和企业经营性活动,要在税收征缴、信用贷款等方面,予以政策优惠和积极扶持;市、县两级科协和财政部门,要在认真做好国家和省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申报推荐工作的同时,积极争取和安排本级的科普惠农专项配套资金,扩大奖励扶持范围,通过全力营造齐抓共管、多方扶持的社会环境,助推农技协做大做强,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示范带动作用。
5.4 科学指导,搞好服务
各级科协组织,在农技协的管理上要加强科学指导,搞好服务:要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研,针对农技协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区分不同情况,及时加以分类指导;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典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通过以点带面,引导农技协不断发展壮大;要搞好服务,为农技协提供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信息,帮助其尽快加入国家农经信息网络,开展产品信息交流,走进国内外大市场;要采取以会代训、专题培训、外出考察等形式,加强农技协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的知识更新,开阔视野,增强才干,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有胆识、有作为的新型农民企业家和技术骨干,使农技协逐步走向经济实体,走向股份合作,带领广大农民共同致富;要帮助农技协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内部运行机制,通过规范制度,建立机制,进一步明确农技协与会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双方合法权益,优化内部发展环境,确保农技协持续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