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艺术与中国式的思维
演讲嘉宾:陈玲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先后在日本和法国留学、工作13年,获日本东京大学建筑学博士。在媒体艺术理论和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方面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我很荣幸参加这次新媒体艺术系主任(院长)论坛。非常感谢能够给我提供这么一次机会和中国新媒体艺术领域最著名的学者、专家一起交流中国新媒体艺术的现状以及讨论未来的发展。我个人的研究领域是新媒体艺术理论,同时我也从事新媒体艺术创作和教学,我想利用简短的十五分钟时间介绍一下我的工作。
陈玲副教授在做主题发言
我从新媒体艺术理论研究这个方面开始讲起。今天我的题目是《新媒体艺术与中国式的思维》,换句话来说,就是中国文化和艺术在新媒体艺术发展过程中占据了什么样的位置。我希望这样的研究对中国未来的新媒体艺术教育能够提供一些参照性的意见和建议。
刚才有很多专家和教授们都谈到了新媒体艺术这个概念,但无论我们怎样给它做定义,“新媒体艺术(New Media或者Media Art)”这个词是外来词是没有人能否定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新媒体艺术无论是从概念上还是形式上,当然也包括创作新媒体艺术时所使用的工具,像Photoshop、3Dmax和Maya等软件,无疑都是外来的,都是西化的。但是在这些年的新媒体艺术研究过程中,我发现新媒体艺术史上几次重要的、具有决定性的变革和进步除了来自技术方面的原因之外,在创造和思维方法方面更重要的是来自和异域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与交流,从中也可以找到许多来自传统中国文化和中国式思维方式的影响。
首先,新媒体艺术的起源是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立体主义在表现中主张的多视点的表达方式和未来主义在平面中对速度和运动的追求使它们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两个流派。现在PPT上展示的这两张图,从形态上大家可能看不出这与现在以动态影像和交互特征为主的新媒体艺术有什么关系,但实际上立体主义的多视点观察和表现物体的方法,使观众和物体间不再是一个由远近透视法构成的单一的、被动的、由艺术家安排好的视点的关系,而是从上、下、左、右、前、后等不同的视点主动地参与到创作中。这就是我们现在的新媒体艺术中最重要的一个交互概念的起源。而未来主义对动态和速度的追求正是今天的计算机图像、视频影像等各种以时间为线索而展开的新媒体艺术的前身。
当我们提到影像艺术、新媒体艺术这些词汇时,大家可能觉得是新的、陌生的,是西方的,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些新型艺术所传达的观念———无论是立体主义的多视点还是未来主义的动态等,这些观念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例如在中国传统的空间艺术特别是中国南方的私家园林中,我们发现许多通过山洞、走廊的蜿蜒曲折来呈现的多视点的空间处理方法。我们在园林中的花卉、植物、季节这样的一些素材中会发现对时间因素的表达。园林设计中通过走廊和花窗、通过人的视点的移动来形成的连续的动态影像的蒙太奇手法和现在的影像装置艺术的时空观念是非常一致的。唯一不同的是现在的影像装置艺术使用的是人工的素材,而中国的园林设计是以大自然为素材的。
新媒体艺术中另外一个重要时期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个时期有一位非常重要的艺术家———约翰·凯奇,他被称为是机遇主义的创始人。而约翰·凯奇的艺术灵感来源于中国的禅宗思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历了战争创伤的西方人开始重新思考生命的价值,战后最流行的是存在主义哲学。这时候人们开始接受一些东方的哲学思想,也就是这个时候———1950年,日本著名的宗教大师铃木大拙第一次把禅宗翻译成英文,并开始在哥伦比亚大学讲授禅宗。禅宗使西方人多少认识到了人类智能的局限性,这个时候西方的艺术家也尝试尽量在艺术创作中排除一些人为的规则,尽可能地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和人类内心的声音。而约翰·凯奇在他的艺术中主张的生活与艺术同源,所有的声音、杂音、无声都是艺术的观念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诞生的。而实际上这些在我们中国的传统绘画中早就已经存在了。例如中国宋代画家马远的“马一角”式的空白构图;中国建筑空间中的虚实关系,以虚带实等等。今天到处可见的游戏恐怕就是约翰·凯奇主张的生活与艺术一体化最好的证明。另一位先锋舞蹈家摩西·康宁汉从中国的《易经》中获取灵感,发明了机遇舞蹈体系这样一种新型的表演方式,他主张从传统的舞蹈规则中解放出来,强调动作本身的价值。这些都是东方式的观念。(www.xing528.com)
提到新媒体艺术,在座的恐怕没有人不知道韩国的艺术家白南准。他于2006年1月底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去世,非常遗憾我查了当时国内的所有杂志、电视,包括网络,没有一家报道这个消息的。白南准是20世纪最重要的一位艺术家,在韩国被称为“自毕加索以来最伟大的艺术家”,当然这个是不是正确还需要历史来做印证。但无论如何,他创造了新媒体艺术上最重要的一种形式,也就是video art,他因此被称为“影像艺术之父”。白南准创造的这种动态影像形式使他在以西方艺术家为中心的新媒体艺术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他把电视这种本来用于传播资讯的工具作为一种创造新型艺术的媒介,在他这些看似游戏的动态影像中,白南准真正寻找的是科学技术的人性化。正如他自己讲的,科学技术的真正议题不是制作另外一个科学玩具,而是如何将急速发展的科技与电子媒介变得更加人性化。几十年过去了,我们在白南准的作品《电视佛陀》(TV Buddha,1974)中仍然可以发现他对现代文明所做的幽默的讽刺;在他的《月亮是最古老的》电视中,他利用十二个不断变化的月亮表现了瞬间和永恒这个主题;在他的《电视大提琴》(TVCello,1971)这个影像装置作品中,由影像和装置构成了优美的影像蒙太奇。电视在这位东方艺术家的手里变成了自由自在的调色板,他充分地发挥和发现了电视媒介的功能,检验它的社会意义,评价其文化价值,寻找全球不同规模的文化之间对话的新途径。他以一位艺术家的勇气、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表现力对技术的人性化、全球化等哲学观点表达了他独特的看法。
从以上新媒体艺术史上几位重要的艺术家的活动当中我们可以发现新媒体艺术从它的起源开始就和东方特别是中国艺术整体把握和表现事物的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换句话来说,新媒体艺术在形式上、技术手段上是西方的,但是在观念上有很多是东方的。
我想借这个机会介绍一下我最近出版的新书《新媒体艺术史纲:走向整合的旅程》。它介绍了新媒体艺术的起源和历史、理论基础和技术的关系、与西方艺术史的关系,它的演变过程、各个流派之间的关系,新媒体艺术的评价标准。比方说对于传统艺术我们以造型、色彩、质感、材质表现等作为评价标准,那么怎么来对这种交互艺术进行评价?它的评价标准是什么?我也在书里介绍了目前国际最著名的教育机构的课程设置、特色以及最著名的国际展览会的特色和内容等等。同时和这本书一起出版的是我翻译的《虚拟艺术:从幻觉到沉浸》,这本书是欧洲著名学者奥列弗·格劳先生写的,由MIT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的研究角度对我们研究新媒体艺术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奥列弗·格劳先生用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他认为虚拟现实这种技术是以数据头盔和数据手套为特征的技术,它在形态上是全新的,但它并非是一种全新的现象,因为虚拟现实带来的沉浸和幻觉这两种情感在西方艺术史上,无论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画,还是巴洛克时期的幻觉空间,还是全景电影和全景绘画中,早就已经存在了。他为这个新的技术找到了一个历史,一个根基。我想这可以为我们中国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如何发展新媒体艺术提供重要的参照。
在从事新媒体艺术的教育过程中,除了重视新媒体艺术的技巧训练之外,我认为更应该加强理论体系的研究。我教过的很多学生都认为新媒体艺术是一种高科技游戏,是一种玩具。我们应该更注重它的起源,它的演变方式,一种形式和另外一种形式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一味地追随各种技术而随波逐流。能够发现它的演变规律,把握新媒体艺术式的思维方式,我认为更加重要。
我个人也从1996年左右开始从事新媒体艺术创作,PPT上所展示的是我在日本参与的一个13人国际项目组创作的“西湖逍遥超越时空之旅”,这个项目获得了国际新媒体艺术大奖。下一个是我们为儿童设计的以木版年画为特征的小型交互游戏。接下来这个是我参与的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虚拟现实与可视化实验室主持的虚拟奥林匹克项目中的三维动画制作。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个人采用的是workshop形式,目的是把传统的单向传授知识的形式转变成多向的,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变成教师是学生集体中的一员,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索,从线状知识到网状,从知识的合理性到知识的极性,从理解知识到创造知识,从静态到动态,从知识本身到帮助学生了解教育的目的。现在展示的是前段时间我们辅导清华大学学生(由人文学院、软件学院、传播学院等学院学生组成的小组)参加的中国三维VR游戏大赛作品,该作品获得了第一名。
我非常赞同刚才各位领导和专家的一些观点,我个人认为各个学校在新媒体艺术学科研究上的重点不应该是一味探究新媒体艺术的准确概念,当然清晰了解它的概念也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了解它的理论和发展基础、它的变化规律,把握它的实质。
实际上,在国外对新媒体艺术专业的命名也都有所不同。如南加州大学的名称为“整合艺术中心”,纽约叫“视觉艺术中心”,卡耐基梅隆大学叫“为了创造的工作室”,日本的一些称为“科学艺术中心”等等,叫法都不统一,而这一点正体现了新媒体艺术的包容性、流动性。我们从引导世界新媒体艺术发展动向的MIT媒体实验室的人员构成和课程设置来看,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实验室中来自艺术领域的人员不超过15%,其他都来自生物、科学、物理、脑科学、音乐等各个学科的人才,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在来自完全不同知识背景的人才的碰撞下才能够提供一种最好的创造环境,才能发现有深度和宽度的新媒体艺术。我个人对新媒体艺术这个词的认识比较宽泛,我认为它是包含了旧媒体的,在我们“杭州西湖”的创作过程中,使用了很多诗歌、图章,这些算不算新媒体呢?它是包含在交互和影像为特征的新的艺术形态之下的。新媒体的最大特征是整合、交互,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它和中国文化的一些共同之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欧洲为中心的新媒体艺术舞台上出现了很多以小组形式存在的组织,比方说Zero Group、法国的视觉艺术探求小组、美国的EAT科学与艺术探求小组等。虽然说他们的创作理念、人员结构不同,但是他们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在视觉艺术探求小组的宣言中提出的:在我们的创作活动中,艺术家的个人努力、才能和新发现必须符合和反映小组的整体意志,我们需要打破传统艺术中孤高的、孤傲的、天才的、不朽名作的这样一些概念,技术人员和艺术家的合作是实现这一愿望最有效的手段。从这样的一种意义上来讲,今天的新媒体艺术系主任(院长)论坛是非常少见的由音乐、戏剧、计算机、电影、艺术等这么多学科专业人士参加的一次论坛,我认为这次论坛开创了中国新媒体艺术走向整合的第一步。在此向主办单位表示崇高的敬意!谢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