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媒体艺术与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

新媒体艺术与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4-09-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新媒体艺术的理论探讨与教学实践肖永亮演讲嘉宾:肖永亮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数字媒体研究所所长,数字艺术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全国新媒体艺术系主任(院长)论坛执行委员会委员。对于学科的称谓“新媒体艺术”目前还没有准确的科学界定。为了符合本次会议主题,暂且称之为“新媒体艺术”吧。

新媒体艺术与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

新媒体艺术的理论探讨与教学实践

肖永亮

演讲嘉宾:肖永亮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数字媒体研究所所长,数字艺术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全国新媒体艺术系主任(院长)论坛执行委员会委员。担任多个国家部委和北京市的专家组成员、科研课题项目负责人和评审专家,国家“985工程”专家。兼任美国计算机协会图形图像学会(ACM SIGGRAPH)北京分会会长,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出版社《国际艺术与科技学会会刊》编审。

高兴参加今天如此重要的会议,各位领导的高度重视表明了新媒体艺术学科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刚才听了文化部张新建副司长和教育部石鹏建副司长的讲话,都提到了我们在创时代发展该学科的重要性。创意产业的发展需求,有必要调整在新技术、新媒介的影响下新专业的设置。

新媒体、新媒体艺术,都强调个“新”字,显然是新时代的产物。刚才张司长非常专业地提到了新媒体称谓和新媒体艺术形态这样的字眼。廖祥忠教授也提出了新媒体这一术语的提法过时,建议改为数字媒体艺术,我非常赞同。其实,我们对这些新名词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上。谢谢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为我们举办了本次论坛,论坛无疑为我们对该学术领域进行必要的理论梳理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机会,意义重大。建立一门新的学科,同选择一个课题、开设一门课程相比有质的不同,需要有审慎的态度和系统的研讨,我们就是带着这样的目的来参加此会的。我的发言主要有两项内容:一是提出一些问题,二是汇报一下工作。首先我想借此机会,将我在对新媒体、新媒体艺术的认识方面所遇到的困惑及思考提出来,请各位专家帮我进一步深化认识;其次我也想利用这次论坛,将我们北京师范大学从事相关学科的教学实践情况介绍一下,也请各位领导和同行多加指导。

肖永亮教授发表演讲

建立一门独立的学科和专业,必须从学理入手进行深入思考。该学科有哪些独立的基本原理、它的名称和内容、形式和结构、内涵与外延、方法和手段、本体和特色、历史和发展等,都应当有明确的说法。

对于学科的称谓“新媒体艺术”目前还没有准确的科学界定。新媒体艺术不是简单地对“新媒体”的艺术延伸。虽然新媒体和新媒体艺术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但它们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研究范畴,前者侧重于传播媒介,后者针对艺术形态。

什么是新媒体?学者众说纷纭,目前尚无定论。其典型的论调是“较之于传统媒体而言出现的新的媒体形态”,其定义看似简单,却是一个无法定性的概念,更像是一种流动的形态,因而会造成内容空洞,无法界定研究对象。我们提出一个概念,必须明确它的内涵与外延,即实质和范围。新媒体的“新”是针对某个参照系来完成相对性的表述,一般针对时间或技术。这种相对而言的“新”是永恒的,明天的永远是新的,的确像有的学者指出的“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也即无法确定,只能停留在形式和表象上。用媒体出现的时间先后来定义新媒体,必然会使研究工作的开展流于形式,研究者永远要去捕捉还没有出现的“新媒体”,因为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媒体相对明天而言已经成为旧的了,意味着从事“新媒体”的研究者必须具备预言家的才能和充分的未来想象力,也可能导致完全不务实际,或者由于在理论空间找不到确定的研究区间而徒劳无益,只好干脆放弃。(www.xing528.com)

也有些学者认为,新媒体指的是具有参与性和互动性的网络媒体,那么不如明确使用网络媒体的名称,岂不更简单?因而国际上,特别是新媒体概念曾经一度甚嚣尘上的美国,大都已摒弃使用“新媒体”这一容易造成学术困惑的概念。记得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掀起过一阵“新媒体中心”热,我也曾担任过中国旅美科技协会新媒体学会的会长。后来学术界和业界都发现新媒体的称谓有问题,因为不久就有新的媒体出现,后称为新新媒体,那么再下一个就该叫新新新媒体了。因此部分学者和业界人士将网络媒体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之后的“第四媒体”。这也是联合国的定义。

新媒体艺术,或者更确切地说,多媒体互动艺术,或数字媒体艺术,属于艺术学科范畴。为了符合本次会议主题,暂且称之为“新媒体艺术”吧。新媒体艺术中的“新媒体”指的是新的艺术媒介,相对于“新媒体”概念来说,新媒体艺术有比较确定的指向和界定,是指当下电脑、录像、网络、数字成像技术等先进科技成果混同与整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艺术样式。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始,当代欧美的“前卫艺术”以另一种“反美学”的姿态,走向后波普艺术观念艺术、偶发艺术、行为艺术环境艺术大地艺术、激浪艺术、新媒体艺术等后现代艺术流派。受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的影响,新媒体艺术具有一般艺术作品的艺术性,比如形象性、审美性、情感性、虚拟性等,还具备自己独特的参与性、互动性、技术性、体味性和娱乐性等。新媒体艺术的审美品格不但从平面和空间获得扩展,而且加入了时间流动和多重感官的体验等重要维度,突越了多维度的时空限制。

很显然,要创建新媒体艺术学科的理论体系,就要研究它的艺术基础理论、艺术批评理论、艺术门类理论和艺术理论史等,以回答新媒体艺术的本质与特征、功能与价值、起源与发展、创作与风格、作品门类的本体构成等问题。只有根据充分论证的学科理论体系,我们才能建设好我们的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和教材体系等人才培养体系。

新媒体艺术离不开数字媒介和技术,无论如何强调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它的表现形式如何变幻莫测,引发作品的方式如何多种多样,交互接口的装置如何出人意料,信息主体客体之间的联结如何广泛分布,新媒体艺术的创作还是由观念驱动技术的艺术性创造,它的本质还是艺术,因为仅仅通过技术应用来实现的创作不能称为艺术创作。比如在纽约大学艺术学院,我每年都会参加这个学院举办的高端技术创意作品展,有许多数学、生物、物理学科的学者和科研人员展示了大量的新作品,但这些作品都是告诉人们他们的技术成果可以说明“我能做什么”,而艺术家们的艺术创作则是表达“我想做什么”。

新媒体艺术起源于观念艺术,它作为当代艺术应具有更广泛意义上的包容性,新媒体艺术理论的研究要避免陷入对众多概念、术语与方法论的喋喋不休的争论中,而是要把更多的目光集中在艺术实践上。艺术实践离不开社会现实,当代艺术实践应当活跃于现实生活中。重新诠释与修正相应的艺术呈现,是艺术批评和理论研究应尽的责任。理论的高度应该建立在占有丰富、准确资料的基础之上,新媒体艺术理论史的任务是对一切新媒体艺术现象和事件寻根溯源,并使之规范化、谱系化地纳入理论界的研究视野。由于新媒体艺术是一门年轻的新兴的艺术表现形态,发展历史较短,可以和当代技术发展史结合起来,采用独有的艺术史学方法来进行研究,还可以借鉴信息科学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文艺学、美学、哲学等方法来进行研究。

目前,国内对新媒体艺术的学科理论建设和教学实践都处于薄弱环节,本次参会的高校单位中,大多数是艺术设计、数字媒体、数字艺术或动画专业的教师,与新媒体艺术直接相关的院系寥寥无几。但事实上,从设计的角度、技术的角度或者艺术的角度,各校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与新媒体艺术相关的课程。对学科的整体认识,恐怕还要作进一步深入的理论探讨。关于艺术与技术多学科综合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等问题上,要避免步入误区。我们建立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找准培养对象的基本定位,不能笼统地一味强调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不切实际地将不同认知规律的知识体系压缩给学生而称其为复合型人才。综合不等于混合,复合不等于负荷。我们要将学科体系中最本质、最深刻的东西传授给学生,而不是在有限的规定的几年中,要求学生成为全才,那样做结果只能是眉毛胡子一把抓,都只是表面上的皮毛。学生可以根据兴趣自我复合、一专多能,而课程体系应该术有专攻,符合学科特点和教育规律。我曾经在美国获过文学硕士、理学博士学位,攻读过数学科学和医学院的博士后,从事过艺术创作和工程管理,在美国著名大学的艺术学院任过教。我的人生自我设计是凭兴趣和机遇,完成知识复合是分阶段的。虽然在读博士期间运用到许多数理知识,但真正认识到数学的严谨则是通过数学博士后的历练。艺术天赋是教不会的,但教育可以提高悟性,在创作实践中也可以发掘艺术潜质,我在美国福克斯影业蓝天制片厂的多年经历丰富了我对影视艺术的感受。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早在2002年建院时,就开始探索开设数字艺术和新媒体艺术等相关课程。经过借鉴国际相关专业的办学经验和反复论证,我院成立了数字媒体研究所,连续两年召集了全国高校数字媒体学术研讨会。根据北师大的办学特色和我院影视教育的优势,较为慎重地试办了影视数字媒体专业方向,按照国外基于成果的自下而上的学科建设模式,设计了数字媒体本科和研究生的学科体系与课程体系。目前,本科四年、硕士三年和博士三年的培养工作都已顺利地完成一个基本循环。数字媒体本科开设的专业课程中,包含新媒体艺术方向的课程主要有:数字媒体设计、视觉艺术鉴赏、数字图像处理、数码影像制作、新媒体设计、音响创意学、数字媒体艺术形态、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交互式媒体、网页设计、界面设计和模型创意学等。在教学中比较注重学生独立创作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建设了齐备的艺术工作室和数字实验室,从国内外吸引了一批优秀的艺术人才充实师资队伍。下面展示我校新媒体艺术实验教学的部分课件

这三个作品展示表明,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很多,但它们的共通点只有一个,那就是———使用者经由和作品之间的直接互动、参与改变了作品的影像、造型,甚至意义。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来引发作品的转化———触摸、空间移动、发声等。不论人与作品之间的接口为键盘、鼠标、灯光或声音感应器,抑或是其他看不见的更复杂的精密机关,欣赏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主要还是互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