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春节期间,笔者冒着严寒来到祖国最北的省份黑龙江省,调查了省会哈尔滨市最大的清真寺——道外清真寺及其周围回民居所。
笔者接触的第一个回族调查对象叫于文志,男,45岁。笔者与他在讨论中打开了他的话匣子。于文志介绍了哈尔滨回族的基本现状。
哈尔滨回族也在北京潘家园开起了拉面馆,时常到西北的银川、兰州、西宁和西藏拉萨去参观、访问那里的回族。
于文志是个虔诚的穆斯林,他终日戴着缀有彩色亮点的白帽,我在哈尔滨火车站通往道外12道街(当地叫gai)的109路比较拥挤的公共汽车上见到他的穿戴,就主动用穆斯林用语问候,我说asaliam alaikum,他马上热情地向我回答alaikum asaliam,而且前一词组的尾音m和后一词组的元音a连读成ma,连得很顺畅,很自然,我听得出来,他已经千百次地说这句话了。紧接着,我们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就热情地谈了起来。
于文志说:“回族中有些人是假回族,因为他们太世俗了。为了名和利在那追求,但心里并不幸福,就是因为没有宗教的精神作用。”
于文志谈的问题可以说是当前人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核心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之所以把原来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改成又好又快的发展,不是顺序的简单改变,而是“好”字当先,即幸福当先,一味地甚至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无论是追求的过程还是最终得没得到结果,如果是心里不悦,甚至于心灵炼狱,那都不是幸福的。回族穆斯林于文志把履行宗教信仰看做是幸福,我们完全可以借鉴为,一个人有了崇高的、纯洁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信仰,那他活在世上就是最幸福的,当然也要有温饱物质生活,最好是小康水平的生活作保证,但无论如何,小康生活、富裕的物质生活不是人活着的最终目的。
于文志说:“宗教管人是很长远的,而世俗名利总是短暂的。有些大明星,吃喝玩乐什么都有,但也总有空虚的时候,睡觉要靠安眠药。他们什么名利都有了,还是不能满足(笔者注:证明名和利的最终实现并不是人的幸福目标)。而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就有了用不完的宗教满足。”
这是我们研究回族所应关注的核心特征,即回族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语言文学等风俗习惯固然重要,但在今天中华民族大家庭走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圆融和谐的大趋势中,各个民族尤其是高学历、进城市的中青年都在迅速向统一的中华大文化靠拢,一些民族的物质生活层面已经难以找到典型的民族特征,但心理层面却还被人们习焉不察地保留着。在汉族人口汪洋大海中生活的小聚居或散居的回族,他们以自己的宗教信仰作为生活的幸福,作为精神的满足,这才是回族的核心价值理念。
于文志师傅还说,人是渺小的,人不能眼睛盯着太阳一个小时。西方(美国)曾称量人死前后一瞬间的体重之差,相差0.07克,证明那时飞走的灵魂的重量,所以作为人要谦卑。
于师傅的这些话的科学性有待证实,但他讲的人是渺小的,每个人的物质生命是有时限的,人要有谦卑、感恩的情怀,的确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他还讲,人的报应也不是一世的,你如果犯了罪,也可能在下一世惩罚你(笔者注:这是穆斯林典型的“两世吉庆”即两世宗教观)。
于文志师傅问笔者是研究回族还是研究伊斯兰教,笔者说主要是研究回族。
从和他的谈话中受到启发,笔者感到当前中国的回族人至少可分为三种人。第一种人是入世通俗的,大部分在散杂居地区特别是城市中,这些回族逐渐地程度不同地在淡化伊斯兰教信仰,也不怎么做礼拜了,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到清真寺大殿,甚至饮食上也不太讲究了。散杂区地区的年轻回族尤为如此。第二种人是从事伊斯兰教务和回族清真寺事务的人,比如伊斯兰协会的干部、清真寺的阿訇等,他们都很敬业地做着穆斯林事业,但因为拿着天课或政府饷津,不能说不为利,至少可以说是为部分利益而谋职谋生的。第三种人是虔诚的穆斯林,他们认为一生是为伊斯兰精神而来,为精神信仰而活着。他们不管在哪里,整天念清真言,一天尽量做五次礼拜。他们认主独一,认为真主是唯一的信仰者,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他们不在乎世俗的名和利,做点生意或农活,或很少的打工,也是为了起码的生活,并不追求富裕,但他们的精神生活是相当充实的,而且他们精神信仰所追求的目标不仅仅是现世,还有他们高度重视的来世。
于文志师傅就属于我讲的第三种回族。他和笔者刚认识,听笔者要了解回族和穆斯林,就非常热情地从公共汽车上领笔者下来,帮笔者引路找到道外清真大寺,还帮笔者在寺前照相、合影,又帮笔者先找到道外12道街地下旅店,看了不理想,又引领笔者一起到了清真大寺的主楼二楼去认识了刘春祥老阿訇,然后又不知疲倦地领笔者走了好长一段路到了清真大寺另一街对面的“哈尔滨常来客栈”,安排笔者在216房间住下,他才没有任何索求地告别。
他还说:“一些从事伊斯兰协会工作和清真寺阿訇职业的人也是拿天课和政府工资的,也是入世俗的。穆斯林至少要拿出2.5%的天课费或收入费施舍给穷人。”听于文志师傅说,哈尔滨道外清真大寺想建成全国规模最宏伟的现代清真大寺。笔者参观道外清真大寺的外观后,果然名不虚传。哈尔滨冬日的天空格外湛蓝,两个银白的寺塔并肩对偶、高耸云天,周围各配套建筑古楼都饰有伊斯兰风格,而且整个圆包楼群簇拥两个细而高的双塔都是天蓝色加银白色,给人一种清新庄严、清真洁净之美感。
下午,笔者沿着道外清真大寺的正路,走到哈尔滨伊斯兰协会的大牌子前,沿楼梯上二楼,又见到了刘春祥老阿訇。他69岁了,戴着穆斯林风格的黑颜色小帽,与笔者交谈几句,合了影。他说更专业还要找年轻一点受过留学科班教育的韩阿訇,于是他把笔者介绍给韩阿訇,道外清真大寺及哈尔滨回族的现状都在这位44岁但知识相当渊博的韩在文阿訇口中得到了回答。
韩在文阿訇,今年44岁,他高中毕业就入了清真寺。1982年考入沈阳经学院,当时是考英语、语文、历史、地理、政治、宗教常识6门科目的。毕业后1985年至1988年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单科学习并结业,又于1993年至1994年在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进修,后到也门作了阿拉伯语、汉语翻译,1995年至1997年在埃及爱兹哈尔大学公派留学。2001年至2002年在也门穆喀提和平总院当阿拉伯语翻译,之后回到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清真寺任阿訇。
在笔者走过的大部分回族清真寺中,阿訇有新老交替大换班的趋势,老一代的回族阿訇除了做经堂教育或传统的只能用文字看懂的阿拉伯语外,再就是一些地方性的小有不同的礼拜法了。而现代清真寺和伊斯兰教的礼拜、宣讲教义等,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伊斯兰文化国际化和中国对外开放的加强,加之改革开放后一大批留学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年轻回族穆斯林的学成归国,整个中国回族的清真寺和其他礼拜、宣讲场合已经由这些年轻留学或有现代伊斯兰教知识的学者所代替。他们普遍有留学经历,或起码有国内经学院科班本科出身的经历,现代阿拉伯语好,能听说读写译,而且能对《古兰经》和“圣训”作出符合与国际接轨,与国内社会主义发展相适应的解释。回族伊斯兰教文化领导人的新老更替,是我们研究当前回族思想变化必须要注意的新现象。
韩在文阿訇说:“我们新时期的阿訇和教民要牢记五性:民族性、历史性、长期性、群众性、复杂性。”
韩阿訇没有具体解释,但很显然是回族工作与党的民族工作的一致性,即回族工作要有民族的鲜明特性,又要用历史的观点看回族的发展,对回族的一些不同于汉族等其他民族的信仰及饮食习惯等要用长期的眼光去看,要注意回族工作的群众性反映、多数人的根本利益等,也要看到回族工作在当前国外伊斯兰影响背景下的复杂性。
韩在文阿訇已经在简短的谈话中展示了他比较高的党的民族政策水平和渊博的科班知识经历,但他还是和笔者说,他还要对外扩展自己的领域和视野,党的民族政策在不断完善,他的知识也要不断充实。他对去年12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学习会议上对教职人员的“三个要求”非常熟悉,当场就背下来了,即一是政治上要靠得住,二是知识上有造诣,三是品德上要服众。韩阿訇进一步解释道,他们清真寺回族教职人员政治上要有清醒的头脑,宗教上有超手,即在功课、功修上是行家,要有宗教学识。又要懂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如果讲一些和现代科学不合炉的东西,人家(指回族信徒)不服。我们讲“嫦娥”奔月等现代科学,《古兰经》也有经文讲尊重自然科学的,比如第55章第33节就讲“人的指纹不会有一样的”。“精灵和人类的群众啊,你们能通过天地的境界就通过吧!你们必须凭据一种权柄才能通过(笔者注:这里的“权柄”指的是科学的信仰)。”
韩在文阿訇接着说,科学的信仰能增加我们对真主的认识,真主是反对愚昧的。他还引用穆圣鼓励穆斯林要不断学习的语录,包括“知识虽远在中国,亦当往求知”的名言,并且用阿拉伯语原文读给笔者听。他还引用中国宪法第36条说,“公民有信仰的权利”,汉族也有信仰伊斯兰教的(笔者注:只是这种信仰都是文明的,怪不得道外清真大寺阿訇的大办公室里有金底红字的大牌子,上面写着“文明活动场所”。底下落款为“黑龙江省宗教事务局”)。
笔者在访谈道外清真大寺现代学者型阿訇韩在文时,黑龙江省伊斯兰协会刘世英会长(回族)、哈尔滨市伊斯兰协会马善义会长(回族)、秘书长刘贵林(回族)有事来寺到办公室,也同笔者或站着谈几句合个影,或坐下来讨论一段,配合韩在文阿訇回答笔者的访问。以下内容是以韩在文阿訇谈述为主,其他几位时有相助介绍的哈尔滨回族现状,特此说明。
伊斯兰教进入黑龙江省已有400来年的历史。1644年清朝建都北京,清初就有回族从关内被发派到黑龙江省宁安的,他们携父母妻子儿女一同来定居。清末回民起义西北的哲合忍耶派也被发配到齐齐哈尔。从落户黑龙江省后,东西两处回族发起了回族信仰伊斯兰教等活动,这是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回族活动的始源。民国后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任书记马骏和早年作为天津觉悟社成员的郭隆真都是黑龙江的回族领袖。郭隆真是被派到黑龙江省来组织工人罢工、参加革命的,后又被派到沈阳、青岛。宁安现在修建了马骏纪念馆。
哈尔滨道外清真寺现有教职员20多人,阿訇有10位,有一位宰鸡鸭鹅的刀师傅,一位遇白事处理一下坟坑的师傅,一位掌教门的大阿訇。还有两位女阿訇,女阿訇在女信众中打整(即处理教务和回族事务)。两位老阿訇刚去世了,即归真了。男女水房的工作人员各有一位,两位专门卖经书的。还有管委会成员,一位主任,两位副主任,管委会是伊斯兰协会的维权组织,主要在清真寺内处理政务、教务,相当于单位的后勤处。阿訇主要管伊斯兰教业务,宣传伊斯兰经文等知识,也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法规。
从韩在文阿訇一再谈的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道外清真寺阿訇宣经也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法规等,我们分明看出,当今回族的清真寺根本不是一些汉族人所想象的那样神秘、敏感,甚至是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场所,而是党团结回族群众营造和谐社会氛围的一块重要的阵地。敬主爱国,既熟悉《古兰经》真知,又熟悉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又通汉语懂阿拉伯语的现代中年阿訇是我们国家民族宗教事业的骨干,是党团结回族穆斯林群众的桥梁。
道外回族清真寺一天有5次拜功,有全天候阿訇为信徒(当地叫“乡老”,也叫信众)服务,10位阿訇轮流值班,还有两位门卫轮流(当地称“打更jing的”)守护。哈尔滨各清真寺的5个礼拜时间分别是:
晨礼:早6点
晌礼:中午1点
晡礼:下午约4点
昏礼:下午5点15分
宵礼:晚6点5分
现在黑龙江省回族总共有14万人,大部分分布在8大城市即哈齐牡佳,伊鹤鸡鸭(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伊春、鹤岗、鸡西、双鸭山),漠河、海拉尔属(内蒙)也有较集中居住的回族群体,而省会哈尔滨市就有4万多回族,占了全省的1/3。哈尔滨市内有三座清真寺,最大规模的就是道外清真寺(实际叫清真东寺),其次是太平清真寺(也在道外区),还有香坊清真寺。道外清真寺归市里直属,另两个清真寺归区上。除此以外,哈尔滨还有一个土耳其式清真寺,是当地本土回族穆斯林和苏联穆斯林合资修建的,已经基本盖完了,但还没正式开放,它位于道里区中央商城后。
哈尔滨市道外区是回族较为聚居的地方,全道外区五六十万人,回族就有一万多人。道外也是全哈尔滨回族的主要活动区。现在的道外区又有了西男寺,这是买回来的,是党的民族政策和退休回族工人的双赢成果。也有了道外东女寺,暂时没开,回族女信徒们目前在道外清真寺三楼做礼拜,虽然和男信徒礼拜是分开大殿的,但有音响设备和麦克风线,统一用广播指挥来一起礼拜。全市在主麻日做礼拜时来道外清真寺的人最多。晌礼时人更多。女乡老冬天最多时有120人,夏天最多有170人。男穆斯林最多时都是100多人,其中也有来哈尔滨做生意的新疆维吾尔族人。这些维吾尔族人多是新疆南疆的,他们来哈尔滨主要是开餐馆,卖葡萄干,他们凭身份证在哪儿租个房子就行了,但在道外区居多。哈尔滨道外区在历史上是下层平民住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前,哈尔滨流行着“道里区是人间,南岗区是天堂(省府所在地),道外区是地狱”的说法。旧中国这里有抽大烟的,打马肥的,有妓院,有拉洋车的。回族小商小贩儿多,所以也多居住在道外区,特别是荟芳里过去叫“圈儿里”,日本人在时妓女多。新中国成立时把这些妓女拉到鸡西煤矿,让妓女在那找人安家。
回族在这样的平民复杂环境里,他们从古到今锻炼了与各种人沟通、适应、友好交流的能力。在今天,他们不仅与道外区的从事各种职业的汉族人一直相处很好,对新来的维吾尔族也是能主动热情打招呼,甚至拉家常,使回维关系在哈尔滨很融洽,又一次证明了回族在构建多民族和谐社会中所发挥的特殊积极作用。
韩在文阿訇在道外清真大寺里是承上启下、沟通其他民族的核心人物,又是一位熟悉党的民族政策和深谙回族伊斯兰文化的专家。他一再和我说,我们要为党和政府和谐稳定做好民族工作,保证党的宗教方针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做好回族内部工作和回、汉、维等民族关系的工作都不易。他说他还负责清真寺的外事工作,有时为了工作不怕得罪人,为了党和信教群众的团结、社会稳定一定要起桥梁作用,同时要注意抓住三级团结:回族内部团结、回族与其他民族的团结、回族与国外穆斯林的友好往来(笔者注:前文已说,这样的阿訇是党和国家团结回族的思想“中流砥柱”,也是中国构建国内和谐社会、倡导和谐世界的重要人力元素之一)。
关于哈尔滨的回汉通婚情况,韩阿訇说:“有啊,符合国家婚姻法啊,结婚双方非回族的一方想加入伊斯兰教可以,不加入也不硬强迫。新中国成立前有强迫配偶非回族一方喝点肥皂水或喝点泔水或洗肠子的,现在哈尔滨市的回族与外族通婚都没有这种做法了。教法上也有规定,不能利用宗教损害公民的身体健康。不能强迫,要顺其自然。”
韩在文阿訇还举了一个哈尔滨市男女回汉通婚的例子。哈尔滨穆斯林医院一个姓王的外科医生是汉族,他找了女的回族穆斯林做妻子,这个汉族医生还来清真寺礼了个拜,他本人要求信仰伊斯兰教,但是从头到尾都是这个汉族男医生自愿的。韩阿訇为此又强调说,在少数民族地区要保护汉族利益,在汉族地区要保护少数民族利益。
韩在文阿訇这种宽容大度的民族胸怀使笔者想起了去年访问北京牛街回民时,浙江汉族人在牛街自己家的凉台上挂干猪肉,回族聚居区的牛街人提意见还只是提给街道办事处,然后又反思自己觉得“是不是做过了,人家也有人家的习惯”,这种为其他民族着想、不恃强凌弱的民族胸怀是回族的一种境界,不管在北京还是在哈尔滨都体现了出来。以往我们更多地强调在汉族地区保护少数民族利益,却很少强调在少数民族地区保护汉族利益。其实,“大”和“小”,“多”和“少”是相对的,在全国范围讲,汉族是大民族,是人口占绝对多数的民族,但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区内的汉族也是少数民族,他们的一些基本的民族权利也应得到尊重。比如在新疆、西藏、内蒙、宁夏、广西等民族自治区。即使在一些小的聚居区,比如哈尔滨道外回族聚居区,对汉族、维吾尔族等其他民族利益也应得到尊重,作为回族的韩在文阿訇能把道外聚居回族尊重汉族与回族通婚者的这些权利上升到“少数民族地区要保护汉族利益”,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www.xing528.com)
关于哈尔滨回族的饮食问题。韩在文阿訇说:“讲究的穆斯林只吃阿訇宰的牛羊肉。”
这就是回族中讲究与不讲究区别之一,在当今中国的回族,确有讲究与不讲究的程度之不同,笔者调查过的许多回族尤其是散杂居地区的回族,不吃猪肉只吃牛羊鸡鸭肉的回族比较多,他们因工作学习需要已不去清真寺礼拜,但他们仍对本民族有认同感,标志之一是吃不吃猪肉,至于封斋、礼拜、只吃阿訇宰的牛羊肉,那只是讲究穆斯林回族能做到了。韩阿訇说:“穆斯林只吃阿訇亲自宰的牛羊肉,因为宰牛羊时,一是阿訇要面向西;二是他本身也沐浴了;三是他的宰刀快(锋利),刀快些动物就不疼;四是阿訇宰牲时念bism ilah wolahu ekber,意思是‘以真主的名义,真主是伟大的’。因为伊斯兰教认为,人、动物、植物都是真主创造的,所以要以真主名义宰,断喉法放血,这就干净。以真主的名义,心里就平衡了。因为真主制造了牛羊驼,活着能骑乘,肉能食用,皮能御寒。”
韩在文阿訇认为当前回族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全不讲究,第二种是吃任何牛羊肉,第三种是吃阿訇宰的牛羊肉等动物,而且要性情温顺,吃草类,分蹄的,倒嚼的(反刍的)动物,驴不温顺,马不分蹄都不能吃。
韩阿訇的分法是有道理的,他说的第二种就是笔者谈的自认为讲究的回族,第三种是别人也认为是讲究的回族。而别人和自己都认为不讲究,即和汉族一样进汉餐也从不进清真寺的回族,尤其是在大城市中的部分回族青年属第一种。第一种只是在户籍上填回族,饮食不讲究,但在心里上仍程度不等地有一些回族认同感。
韩阿訇还说,至于烟酒,哈尔滨上岁数的60多岁的大学回族教授也有和汉族那样照样抽烟、喝酒的。
关于回族语言,韩阿訇说,回族的民族共同语仍然是汉语,今年寒假哈尔滨参加冬令营的回族中小学生(小学生四年级以上)来道外清真寺集中学习民族宗教政策、回族风俗和语言等。在回族青少年学生冬令营班上,省市伊斯兰教协会领导刘世英、刘贵林等先后亲自主讲,韩在文阿訇也专题给回族学生们讲回族语言。
韩阿訇认为,回族前身波斯人、阿拉伯人刚来中国时使用的是波斯语和阿拉伯语,在过渡转用为汉语之前,中间曾经历了经堂用语,它因为没有统一的拼音文字而失传了。穆斯林来中国长期居住以后必须改学改说汉语,要不无法和谐。但回族虽在语言上转说汉语,精神信仰和饮食习惯上却没有变化。
回族阿訇把早期来中国的波斯、阿拉伯国家穆斯林改说中国的汉语看成是和谐的需要,这个观点很新颖,说明回族在自己的发展中始终把与外民族的和谐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把语言的换用体现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手段。可见,语言不仅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加深民族感情的纽带。
讲到清真寺的作用,韩阿訇说,清真寺是对国内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对外国显示着中国有人权的场所,清真寺有利于满足回族文化需要和民族和谐,也有利于促进世界和谐,比如,有利于阿拉伯等第三世界国家来中国基层的友好交往,也有利于中国民间与巴基斯坦等伊斯兰国家的商业贸易往来。
关于哈尔滨回族的穿戴习惯,韩阿訇说,哈尔滨市的回族只是在清真寺做礼拜的时候戴白帽,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因势利导。
回族阿訇讲的这“四因”,真的是把回族与时俱进,“沟通力、适应力、亲和力”的“三力”优势更加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出来。
韩阿訇接着讲,不在杂居处戴白帽,不是不能,而是不要这样做。另外两个寺管会主任也说,哈尔滨市回民基本上是到清真寺才戴白帽,女的在家里戴盖头,在大街里也有戴的,因为当纱巾两用。在笔者访谈韩在文阿訇讲到的这个话题时,哈尔滨的男清真寺管委会万奎主任(65岁,法律顾问)和道外清真寺管委会韩东才主任(42岁,也是在阿拉伯国家留学归来的)刚好进到办公室也坐下来共同讨论起来。万主任和韩主任都讲到要提倡汉族尊重回族,也要提倡回族尊重汉族,要回汉互尊。让全中国知道回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回族阿訇和清真寺管委会主任都是回族中的核心人物,精神领袖,他们提出的“回汉互尊”,已经不言自明地让人感到了他们的宽大胸怀了,这在中国的少数民族中已经树立了带头搞好民族团结的榜样。
万主任今年66虚岁,他讲他夫人就是汉族,他们结婚时就入教了。万主任说,他们自由恋爱,夫人主动尊重他,他搞文艺工作当导演时,回族女的协助汉族男的,有感情了,女的了解男的为人本分。“文革”时只分民族没有宗教,但后来他的两个孩子(大的男性40岁,二的女性30多岁)都起了经名,外孙女也起了经名叫玛利亚,汉名叫李韩(分别是爸姓和妈姓)。万主任说,现在回族年轻人喜欢在一块聚聚,抽烟喝酒,听听歌曲。40岁左右的人喜欢听相声,唱京剧,40岁以后才进入宗教信仰,有个随年龄逐渐增大而逐渐变化的过程。
回族年龄大了宗教意识开始加强在全国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一方面说明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和爱国主义信仰教育不够,一方面说明一些地方的文化生活不够丰富,不管哪个民族,人到了中年以后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都是更加强烈的,党和国家对此应该引起重视。
关于回族教育,韩阿訇和两位主任说,道外清真寺一直在倡导回族教育,阿訇经常为信徒和回族青少年们讲课。回族主要是家庭教育较早,回族青少年受家庭影响较重,家庭里的回族伊斯兰教常识教育早就有了。清真寺是感情沟通的场所,也能给社会带来和谐稳定。伊斯兰名字是从明代开始用这三个字的,其含义也有发展和谐的内容。
韩东才主任是市人大代表,他说,社会的和谐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息息相关,我们生活在多民族国家中,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和多民族和谐的人群,怎样对国家有利,就怎样发展。
这是回族基层领导人的见解,也反应了整个回族的价值观念,可见回族在爱国上是非常诚意的,他们把敬主爱国作为两大精神追求,也作为同样重要的两大神圣信仰。回族韩主任的这些话反映了回族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大局理念,这种爱国精神和大局意识应该在多民族的国家中大力宣传。
韩东才主任还说,法律约束人的行为,宗教约束人的内心,约束信徒们内心想的东西。伊斯兰教规定,有好的举意,真主要赏你,有坏的举意,真主要惩罚你,在举意上就管住了。信教群众是对社会和谐有利的人群。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回族让自己信仰的伊斯兰教为中国的爱国、稳定、和谐服务,已经越做越成熟。一些人把回族伊斯兰教视为异类,视为险类,甚至极少数人把回族伊斯兰教与国外伊斯兰恐怖分子联系在一起,是对回族伊斯兰教群众的误解。
韩阿訇和寺管会主任与我讨论说:“佛教是从印度传来的,伊斯兰教是从阿拉伯传来的,基督教是西方列强侵入中国时带来的,伊斯兰教是友好途径带来的,天主教当年(指民国时期)在北安传,你信我我就给你5块现大洋。佛教是有利于唐朝统治中国的需要,唯有波斯、阿拉伯使者的伊斯兰教是唐朝中阿友好交流时传进的。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时有三个主要途径:一是中国和波斯、阿拉伯贸易时的商人,他们从东南海上登陆;二是经西域来长安帮唐朝皇帝平‘安史之乱’的军队;三是作为国家使节的阿拉伯官员(也有一些知识分子和工匠),是唐永徽二年(651年)开始有了阿拉伯使节的。1000多年过去了,波斯人、阿拉伯人定居中国及和汉族女性通婚产生回族。汉族人、波斯人、阿拉伯人和回族的关系一直是友好的。”
韩东才主任说,年轻的回族来礼拜的少,但现在又有10%的青年人来了,有回升的趋势,还有提前退休的中老年人、做小生意的人也热心来礼拜了。
全国的回族及清真寺有和哈尔滨道外清真寺一样的趋势,年轻的回族尤其是中年回族有了对回族、伊斯兰教更关心、更关注的民族宗教情结,他们原本对回族伊斯兰教缺乏兴趣,现在又回心转意来学阿拉伯语,做礼拜,说明社会上信仰缺失、道德滑坡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这是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尤为注意的大命题。
韩东才主任是留学巴基斯坦伊斯兰堡5年的海归派,他还谈了日本的伊斯兰教移民,起初是土耳其和巴基斯坦人,日本侵华时,伊斯兰教在日本发展起来,也有中国华侨和回族移民在日本从事伊斯兰教工作的。同在日本住,汉族家贴对联,回族不贴,但挂经牌,可见民族在异地之风俗的不同。在中国哈尔滨,回族墙上贴挂duwai,意思是祈求真主的求护词,也贴对联性的阿拉伯语,都是保佑词,对联是正面中堂式,虽然语言是阿拉伯语但对联和布局样式却受的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这正是伊斯兰文化到中国受汉儒文化影响而主动适应的产物。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时严格按照《古兰经》和圣训的要求,当时格迪目(也称“格底木”,称“格及木”是西北方言。)教派(中国称老派)又使伊斯兰文化部分本土化,比如吊唁死去的老人又戴孝帽,又系腰带,这就是回族汉族风俗的结合,系带子显然是儒家文化的标志。哈尔滨回族到有去世老人的朋友家,一去就跪下,也是汉族儒家的风俗,说明伊斯兰教通过回族的适应力,求得了生存,在中国本土化了。
哈尔滨回族办结婚喜事时讲教门的家还是把阿訇请到家里,让阿訇写阿拉伯文原义的伊扎布也叫“依扎布”(即男女双方互相应答的誓言),大体上相当于现代的结婚证书。如果新郎新娘是一方回族一方汉族的,既按伊斯兰教规则写伊扎布又同时举行非回族一方的进教仪式。哈尔滨回汉通婚的双方往往是举行两个结婚仪式,首先是回族伊斯兰教内容的,在清真寺或在回族家里,这种婚礼要写伊扎布,其内容:一是真主定良缘;二是双方老人同意;三是新郎新娘自相情愿,不存在封建包办。指定的聘礼也要写上,这是对妇女的保护。再有就是要有证婚人,通常是阿訇或至亲。证婚词也包括贺礼、祝福词,祈求真主祝福两位新人美满幸福。写好的伊扎布要当众宣读,读完后还念喜经,其内容是把《古兰经》和圣训对婚姻大事的要求全读一下,比如“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真主的命令,不能独身主义”,等等。穆圣也说过:“婚姻是定制,谁要不履行谁就不是我的教民。”教民即信众。伊斯兰教法也有说明,穆斯林婚姻既是宗教礼仪,也是世俗礼仪。哈尔滨回汉通婚的双方举行回族伊斯兰式婚礼后又要到市里哪家大饭店举行更隆重、人更多的有汉族等其他民族领导、同事、亲朋好友参加的婚礼。
韩阿訇说,哈尔滨回族的民族特征还是相当程度地保留着,比如,成年人封斋,生小孩儿也起经名,请阿訇宰鸡鸭鹅吃,结婚写伊扎布等。这些也是受法律保护的民族习惯,哈尔滨的汉族人都能自觉地遵守回族的不同生活宗教习惯。
关于哈尔滨回族的丧葬处理,韩阿訇、万主任、韩主任说,哪家回族有去世的,就把亡人抬到清真寺,寺里有专门停放亡人的屋子。黑龙江省宗教局张凯峰副局长(回族)也来到办公室与笔者谈了一会儿,他走后,韩在文阿訇举他的例子说,张局的姑姑去世了,就抬到清真寺专门停放亡人的屋子里停。
关于回族人的土葬,韩在文阿訇又进一步介绍说,回族人到回民公墓下葬,填土时阿訇开始念《古兰经》,固定的18个章节,冬天下葬时天冷,最快时念20分钟。其内容大意是祈求真主恩赐怜悯亡人,并把美好天堂的位置赐给这位亡人。“故去的亡人走了,还请真主赐给世人智慧、吉祥、恩泽、安宁、宽恕、健康、顺利和成功。”
韩阿訇讲,哈尔滨回族丧事土葬时,让亡人头朝北,脚朝南,面朝西,因阿拉伯麦加在西边。而美国的穆斯林墓地亡人的面是朝东的,澳大利亚的穆斯林墓地亡人面朝北,总之都是朝麦加方向。哈尔滨回民公墓的土葬要挖两米半的深坑,下面又挖有子坑,让亡人的身体和大地接触,周围是预制板,上面用木板盖上,板的上面再填土。回族的男亡人身上缠36尺布,女人缠40尺布,因多两块,一块为奥格布,一块为胸布,即男亡人三块大布,带腰带,女亡人五块大布。把亡人的脸要露出来面朝西,盖上板后填土时填土中的阿訇要边填边念《古兰经》。安葬仪式结束后,阿訇和送葬的工作人员、亡人的亲朋好友们一起到饭店就餐,阿訇在饭前念《古兰经》,回汉等民族朋友一起在清真饭店里吃清真饭菜。
韩在文阿訇还说,求真主让我们的事业顺利,人类各宗教应互相依存,互相和谐。他强调说,阿訇给回族及其他民族穆斯林信教群众讲经时:一是不合《古兰经》和“圣训”的不讲。二是不利于团结的不讲(穆斯林内部要团结,对外各宗教要团结,对其他民族要团结,对内对外都要讲团结)。三是不利于国家建设的不讲,要有利于建设现代化强国才行。四是不符合党的政策和国家法规的不讲。五是不符合自办教会的不讲。总之是把正面的知识宣讲给穆斯林群众。韩阿訇引用《古兰经》原文:“你们要顺从真主、使者和你们当中的管事者。”并讲了一段自己的体会,“到哪里都要突出爱国爱教,爱国是爱中华人民共和国,因为我们是中国回,不是东干回”。韩在文阿訇的五不讲,特别是关于讲内外民族宗教团结的观点,称得上是超出了回族阿訇的一位党和国家的有水平的思想理论工作者。通过上述访谈过的几位,我们可看出哈尔滨回族既敬主爱教,又爱党爱国的高尚情操,特别是他们对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高度审视和身体力行,堪称是少数民族中的先进和榜样。
韩在文阿訇进一步说,解经讲经要讲新卧尔兹,不是光讲古老的,要讲《古兰经》中积极的与社会相适应的,比如说,当今党和政府就是“管事者”。所以要拥护党和政府。
韩阿訇还介绍了哈尔滨回族过节日的现状,他们既过回族的节日,比如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还有的人过三月上旬的姑太节(可能是纪念穆圣女儿的贤妻良母美德),但回族人因忙于生计,已不开体育运动会了,比如传统的回民武术也很少人在练了。可是哈尔滨回族受汉族影响,或者是为了与汉族融洽相处,他们仍跟汉族人一样过春节,按韩阿訇的话说:“因为我们是中国的穆斯林。”哈尔滨回族不仅过春节,还过国庆节,也过汉族民间的端午节、中秋节(笔者注:哈尔滨回族在许多方面都是回汉结合或回汉习俗都过的,这体现出一种回汉文化相互借鉴与融合的事实,也体现了哈尔滨回族勇于学习、善于结合的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