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回族散居,心系寺拜,安徽合肥(含肥东)回族拆迁情况揭露

回族散居,心系寺拜,安徽合肥(含肥东)回族拆迁情况揭露

时间:2024-09-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听许阿訇介绍说,合肥回族有1.8万人,住的非常分散,全市各大小单位都有。合肥本地回族不戴白帽,宗教信仰也淡薄了。回族女性本地也基本没有戴盖头的。二是今天不仅是安徽,而且是全国,回族的清真寺几乎都在新旧交替,拆掉旧的,盖成新的、更好的。

回族散居,心系寺拜,安徽合肥(含肥东)回族拆迁情况揭露

第二节 安徽合肥(含肥东)回族拆迁散居却心系寺拜

2008年8月上旬,笔者冒着酷暑来到回族人口较少的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到寿春路旁同志巷内的市内唯一的清真寺去走访。

笔者有幸访问到了安徽回族最有名的许绍海大阿訇,他今年83岁了,仍然精神矍铄。笔者来到清真寺拜见他,并把笔者已出版的《回族解读》一书送给他,他很高兴地接待笔者,并放下手头工作,与他夫人一起和笔者热谈起安徽回族来。

许绍海大阿訇是安徽寿县人,从23岁进起就当阿訇,今年已整整60年了。

许阿訇说:“我培养的弟子中有两个海里凡(汉义为‘学生’),一个现在在河南经学院阿拉伯语,另一个经学院毕业后到巴基斯坦留学,回国后却不想当阿訇了,去广东打工,做生意去了,把我气坏了!”他老人家的热情直爽,让大家之间的陌生和距离瞬间变没了。

听许阿訇介绍说,合肥回族有1.8万人,住的非常分散,全市各大小单位都有。过去回族是聚居的,现在因城市扩建拆迁使回族分散得哪里都有了。

合肥清真寺原来在丁家巷,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迁到这里。原来合肥城市有两个清真寺,抗日战争时期时日本鬼子烧了一个。现在的清真寺五里路内没有回族传统和民俗了,“围寺而居”不存在了。安徽老省会原来在安庆,此地回民少。安徽省共47万回民,146座清真寺,主要分布在淮河西岸和大江(指长江)北岸。安庆市回族较集中,因为马福祥辛亥革命时曾在安庆当过督军

关于合肥回族的穿着,许阿訇说:“合肥回族戴白帽的已很少很少了,近年来合肥市有西北来的上千回族开拉面馆,做馕饼的,这些人戴白帽。”

看来在东南沿海各省市内的回族分两类,原来的本地回族和改革开放以来西北或北方来做饮食小生意的回族,这已成了普遍现象。本地回族除老人外,衣食住行不怎么讲究,新来的移民回族还比较纯正地按回族风俗习惯生活,这也成了普遍现象。在东南发达地区的城市里,本地回族与移民回族既有密切联系和合作关系,也有相互了解和磨合的过程,作为一种新的民族现象是值得研究的。合肥本地回族不戴白帽,宗教信仰也淡薄了。“文革”期间二十多年没有阿訇,许阿訇是“文革”后第一个阿訇,至今已28年了。回族女性本地也基本没有戴盖头的。

许阿訇主动告诉笔者,合肥回族史是他写的,目前安徽全省9个回族乡,111所回民小学,8个回民中学,136个回族村,26个回民街道委员会。

关于合肥回民的饮食问题,许阿訇说:“合肥本地回族吃饭已很不讲究了,到汉餐饭店吃饭已很普遍,只是一部分老人还讲究。清真饭店还是讲究的,比如胜利路一个清真饭店,派他们的穆阿訇给饭店宰鸡。”关于回汉通婚情况,他介绍说:

合肥本地回族家庭中回汉通婚非常普遍,可以说家家有,老人管不了,如果说回民少,难找,只是借口。我已介绍了30对回族和回族结婚了,合肥回民少可以异地介绍嘛!比如南京、安庆等。

回族人口在汉族中越少,回族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风俗就越淡化,一方面是这些回族按本民族生活方式我行我素不方便,绝大多数的汉族也容易奇怪地看你,另一方面是这些回族稀稀散散地分布在汉族的汪洋大海里,也失去了其他回族不知不觉的监督性和自己的自觉性,但研究这些几近全部淡化的回族的发展情况,也对聚居地回族的保护与发展有启发。

许阿訇继续介绍说,“南京回族的丧葬不如合肥回族保存得好”。

关于合肥回族的居住,许阿訇讲,“回族住的屋里,1000家只有一家有阿拉伯语的经门牌和室内的天房画,只千分之一”。

许阿訇还说,“新社会了,回族参加工作了,是干部、医生、教师,没有了回民节,但开斋节时,还是有1000多人来清真寺,大门外都有跪的。市里准备扒了这个清真寺,重盖新的清真寺,一下一上。从唐代贞观时代开始,中国回族一兴一败,一兴一落14次了,每一次复兴都比以前强了。农村清真寺几乎扒完了,现在都在重新盖,盖的都比以前好。回族每一个50年到了走一下坡,从51年起来,每一百年初期又走上上坡。”

从许阿訇的谈论中可看出两个回族命题。一是历史上,回族的兴衰落起有规律,回族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汪洋大海中50年时处于低谷,100年时升入高峰,依次波谷、波峰式的否定之否定地前行,虽然有艰难困苦但之后又都是柳暗花明,正像许阿訇总结的“每一次复兴都比以前强了”,而“强了”之后,回族又不满足现状,又要向新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更高度发展,所以又要出现新的困难和新的矛盾,回族在克服这些困难,解决这些新的矛盾中又向更新的高度前进了。懂得了这个发展的规律,回族发展就会始终充满信心,他们也会在自己的科学发展中随时并持久地调整好自己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心态和位置,从而与汉族老大哥及壮、满、蒙、维、藏、朝等兄弟民族和谐相处,并肩前行。

二是今天不仅是安徽,而且是全国,回族的清真寺几乎都在新旧交替,拆掉旧的,盖成新的、更好的。现在全国都在翻修清真寺,也掀起了重盖清真寺的高潮。笔者到过全国大部分省、区、市,也到过回族聚居的城市和农村,南方和北方,回族的清真寺永远是回族民居中最漂亮最豪华的建筑。这一方面是回族在改革开放后党的宽松和谐的民族政策使然,另一方面也有回族本身在物质生活日益富裕后对精神生活充实的不懈追求,还有一方面也要看到党和各级政府对回族清真寺建设经济支持力度,安徽合肥回族在政府支持下建清真寺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也充分说明中国兴则回族兴的发展道理。

笔者又访问了许绍海大阿訇的妻子白玉英,她今年81岁了,但身体仍然健朗,而且比较健谈。她说:“我们有一个儿子,两个闺女,大丫头68届的,儿子74届的,小丫头也50岁整了,现在当着会计。三个孩子两个是共产党员。合肥这个清真寺主麻日时有100多人来礼拜,跪一大半院子,其中女的十几个。以前家属不礼拜,现在也礼拜了。”这时许阿訇补充说:“主麻日时来礼拜的多,合肥回族老中青来的都有,西北来这儿开拉面馆的回族多,而且很虔诚。平时来礼拜的人就少了,因为城市大,回族住的分散,来一次不容易,但主麻日时中午一点就来了,来迟了就得跪在外面。”当问到清真寺经济收入时,白玉英奶奶说:“来礼拜的乡老大净费2~3元,但也是随便给,这次给,下次就不给了,捐钱的,还是西北移民到这儿的回族捐得多。我的儿女找对象都是回民,我的河南亲戚孙子、孙女等也是找回民对象,结婚时也有念依扎布的。因为自己的爷爷是阿訇。”

看来无论是捐钱还是找对象,信仰越虔诚的越能按回族伊斯兰教的规矩去做,在合肥的西北回族到清真寺捐钱多,是因为他们对伊斯兰教的信仰更纯深。许绍海、白玉英家族内到哪个省都是找回族对象,也是他们家庭对伊斯兰教的信仰更纯更正,当阿訇只是这种信仰纯正的形式。由此可看出,回族最重要的区别特征恐怕是信不信仰伊斯兰教的标记的问题。

许绍海阿訇继续介绍说:“我正写《许氏家谱》,上推到炎帝。合肥本地回民做小生意,开小商店,开小饭店的很少了,因为都有工作,退休后也能拿两个退休钱,所以算了,不新开小店了。”接着,许阿訇说起了合肥回族的丧葬情况:

合肥有两个回民公墓,都很现代化。哪家回族有亡人了都送到清真寺,用白布缠亡人埋体,都按伊斯兰教规矩。安葬时,墓地不要钱,两三千元买个石头的坟郭(无实底)就埋葬了。合肥的老回民公墓是明朝修建的,新公墓是1980年修建的,现在也已满了,最近合肥回族又买了一个新公墓,面积100亩地。(www.xing528.com)

亡人丧葬的程序很规矩,亡人在清真寺停三天,有三个冰柜,家人看守着装亡人的冰柜。出殡时做宗教仪式,站者那则,然后用全匣盒子装亡人,拉到回民公墓墓地土葬,挖坑挖两米深,先放棺材后放亡人,接着由阿訇念传言,一切程序由殡葬小组负责。整个丧葬过程都比较严肃,丧葬后帮忙人吃不吃饭那就随家属之意,不那么讲究了。

许阿訇也管“死了人了”叫“无常人了”,而且“常”字发成轻声,这是各地回族普遍的发音习惯。

许阿訇在介绍自己的回族伊斯兰教研究工作时又结合安徽形成的历史背景来谈。

康熙元年划的安徽省,原来叫江淮流域。宋神宗时,阿拉伯国家叫布哈拉的国王率5000人马来到西安,神宗把这些人给散给了(即把他们分别发配各地)山东、山西、安徽等,史书上叫“山左右,淮泗之间”。

康熙六年,湖北、河南、江苏西、山东南、江西西北五省边境还有江淮,划了一个以安庆为政治中心,以徽州为经济中心的行政划区,所以叫安徽。很早的时候,汉武帝封个国王在安徽千山县,此地名叫皖,所以安徽别名也叫皖。

许阿訇研究回族伊斯兰教,也作为背景知识研究儒释道文化,还研究基督教天主教。他也到基督教堂讲过课,讲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何时分开的。他强调说,“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是兄弟宗教,都是伊布拉罕的后代。伊斯兰教作为一种信仰,也是一种完善的生活方式。”他在每次主麻日时在清真寺向乡老们讲一个多小时。他说,“穆斯林禁食一些动物,动物中吃粮食的都不能吃,吃草的可以吃,飞禽中食谷者可以吃,食肉者不能吃。水里的叫鱼而不像鱼如黄鳝、乌龟等不能吃。”

许阿訇说:“主麻日讲伊斯兰教义时也要讲政治,公安局、刑警队、派出所的人也来听,我们不光是给伊斯兰教徒讲,而是给大家讲人的规范行为等。”

笔者调查各地清真寺教职人员都发现,他们在宣传伊斯兰教义时,也向回族等其他干部群众宣讲伊斯兰教义中与社会主义道德伦理相适应的部分,讲做人的基本准则、规范,并强调用精神信仰来履行做好事,行善功义务的意义,这是回族在当前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帮助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贡献。

许阿訇又向笔者讲了他的家史和阿拉伯人早年来中国的迁移史:汉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是他的祖先,明代时朱元璋把他家从山西洪洞迁到安徽。他接着说:

回族是通过几个渠道来中国的。唐朝安禄山造反,唐天宝元年唐朝皇帝借奥斯曼帝国三千穆斯林军队来帮助平反,“安史之乱”平定后这些穆斯林军队没有回国,留在西安定居了。这是第一批。第二批是阿拉伯、波斯传教士来中国,最初的三个人中有两个死在艰难的路上,只嘎心氏一个人活了,留在今广州怀圣寺,今有香坟存世。第三批是后来的香料之道和丝绸之路,中国和中亚通过出使等相互往来。还有郑和西洋。总之,有走旱路的,有走水路的,有走半旱半水路的。比如走马六甲海峡是水路,走玉门是旱路。第四批是成吉思汗西征时征了一大批,带到中国内地,叫探马赤卫军,都是穆斯林。

元朝开始,回民就遍布全中国了,回民也开始当官了。他们定居后娶汉族女子为妻,因为属军队性质,都是一个人当兵来的。唐朝从新疆库东来到内地的穆斯林有九个姓,白、马、穆、火、回、浦、安、史、何等,后又迁到物产丰富的江淮流域,这是丝绸之路、香料之路到中国的最先落脚之处,阿拉伯语石刻特别多,值得研究。这些回民在落脚点处盖了四大名寺,它们是唐朝在广州的怀圣寺,宋朝泉州的清净寺,元朝在扬州的仙鹤寺,在杭州的凤凰寺。南京的净觉寺是明朝朱棣皇帝为安置郑和下西洋带来的阿拉伯人而建的。四大名寺我都去过,而且在那几个地方讲过道。

西北回民多是成吉思汗探马赤军的人,落户在了西北。丝绸之路、商务之道都是做生意的,落在了东南,如杭州、扬州、泉州、南京等。江淮的回族从陆路来的和水路来的都有,清朝镇压西北回民起义,马化龙的人也有逃来的。

许阿訇和笔者解释说,“回民文化低,西北的回民是文盲”。

他说的应该是几十年前的情况,或者是清末民国年间,现在的西北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国家重视文化教育,西北回族中青年人的文化程度学历程度大有改善。许阿訇还说:

他们对汉文化的儒家思想不晓得的!但回族的高级知识分子水平也很高。回汉造成隔阂是因为互相不了解,其实在亚当、夏娃时是一个人。《古兰经》讲“分散的各民族要和睦相处”。人来到社会上是有责任的,责任就是社会责任。要净化社会、治理社会,使社会进步,让各民族进一步过上美好的生活。

许阿訇结合别的宗教知识和汉儒文化等来研究伊斯兰教。他还说,宁夏阿訇到这讲经,讲不好,因为他不懂汉儒文化。在江浙沪皖,光讲《古兰经》,不讲汉文化,就不能与时俱进。从与许阿訇的谈吐中,笔者发现他不仅回族历史知识、回族现状和伊斯兰教知识丰富,而且对其他宗教知识也很了解,尤其是对汉儒文化知识的深刻了解和充分肯定,更令笔者折服,也让笔者感动。他讲的各民族要和睦相处,人来到社会要有社会责任感,社会要净化、要进步,目的是要各民族过上更美好的生活,这分明不是一个普通回族阿訇的眼界和视角,而是当前我国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各民族、各阶层的和谐社会时所迫切需要的理论。许阿訇每周的主麻日都要给来清真寺的众多回族讲这些理论,他分明起到了党和政府民族宗教政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及核心价值理念宣传员的作用,难怪回族在和汉族等民族团结合作关系上做得最好了。

许阿訇又和笔者深谈起一些宗教理论知识。他说:

造化人,神是为了显现美德,不是让人崇拜他。“欲望”阿拉伯语叫newus,人欲望太大不行。立志换来的是流芳百世,欲望换来的则是遗臭万年。欲望无止境,住上100平方米住房想住200平方米。老子讲“居善地,行善远,语善时,言善信”,《古兰经》是适应千变万化的,是能跟上时代的,所以要“情随时迁”。伊斯兰教的政策是活的,特殊情况可以以后再解决,比如说,猪肉不能吃,但饿了七八天为保性命就得吃。伊斯兰教认为人生下来是没有罪的,有罪是自己造成的,比如贪污等。人之初是性本善的。

作者在安徽肥东县牌坊回族满族乡调研(2008年8月)

伊斯兰教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大的宗教,把世界各大宗教的优点都吸收过来,所以伊斯兰教不僵化。朝觐是穆斯林五大功课之一,但没钱就可以不去。穆斯林要封斋,过斋月,但老、弱、病、残、孕妇、奶母等八种人就可以不封。和回民结婚的汉民本来要履行宗教仪式的,但有的也没有。所以伊斯兰教政策对特殊性持灵活态度,是可以变化的。合肥有的回族活着的时候不来礼拜,但死时送到清真寺来,回族和伊斯兰教很难分开。

许绍海大阿訇的11岁的孙子叫许良,他上小学五年级,从头到尾参加了我对他爷爷奶奶的采访,也不时插话,显得很机灵,很礼貌,他也做礼拜。因为除了主麻日外,平时许阿訇和家人都做礼拜,孙子也受到了他爷爷的正面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