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回族话词汇生成的总特色
回族话是展示回族文化的深层透镜,它是从深层思维的语言入手反映回族人善于学习、善于沟通、善于调和之性格的一条捷径。千百年来,回族从其先民在唐代的七八世纪从阿拉伯帝国(大食国)充任使节、商人、工匠进入长安、洛阳诸城市,从海上来的波斯、阿拉伯商人把珠宝带到广州、泉州诸商埠时起,阿拉伯语、波斯语就随着这些外国人来到了中国东南沿海和关中、中原大地。经过了几个世纪,阿拉伯人“番坊”与波斯人“波斯邸”与汉人城市、乡村的杂居,这些操阿拉伯语、波斯语的外来人与中国内地的汉族女子通婚,也把阿拉伯、波斯等外来语从全部使用到部分保留了下来,等到下一代混血儿后裔长大后,他们的“回爹汉妈”语言环境使得他们的语言在习得汉语母语基底的同时,又保存留下了父亲的许多阿拉伯语、波斯语口音词汇。
到13世纪,正是这第二代后裔又产生下一代时,回回已初步形成了。这时,成吉思汗西征占领葱岭以西、黑海以东地区,后又在撤回蒙古时带回了大批中亚突厥兵丁,由于信仰相同和地理杂居等原因,他们的部分突厥语又充实进新疆维吾尔语和陕甘宁回族话中。到元末明初,回族话在汉语基底上又迭出一些阿拉伯语、波斯语、突厥语成分,几乎与回回这一中外结合的群体之后裔独立成族的同时,杂糅多种语言充满伊斯兰宗教色彩的汉语变体——回族话也最终形成了。但这时的回族话仍因阿拉伯语、波斯语成分偏多而使明代“四夷馆”和“会同馆”中设了“回回馆”,从而把回回语作为夷语,和女真语、朝鲜语一样看待,说明回回话当时还有语码转换或双语混用的外语性质。
杨占武先生在《回族语言文化》专著(第50~51页)中专门阐述了回回人母语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同民族来源的回回人操持各自母语的阶段。历史上入华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突厥人以及南洋的穆斯林等……第二个阶段是采用双语制的阶段。一个民族或一个人在失去母语而采用当地民族语言的时候,必定有过双语制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采用汉语的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回族先民逐渐放弃了自己的母语,最后选择了汉语作为他们的共同交际语言。”这三个历史阶段也正是回族话不断向纵深融合式发展演变的过程。
回族话可以说是含语言成分最多,诸语言融合程度最深的汉语社会方言(本书后述为“族言”),它是在汉语语法结构和西北官话音系以及基本核心词基础上充实进自造的汉语特色词,保留文化阿拉伯语、生活波斯语、西北阿尔泰语系突厥语以及大量阿拉伯语、波斯语宗教词汇的综合性语言,回族话的多源性、变异性、叠置性、融合性使得许多长期研究回族的专家学者都因没有精微的语言学训练望而却步。比如以下两段西北、华北的回族话例句:(www.xing528.com)
1.寻哈哩,他卡菲勒不死么?咋恶的他躲不了毛提。他当啥拉目着拿去,到了阿拉舍场上,我再跟他杜失蛮算账。
2.丁三爷昨儿无常了,明一早出埋抬。[1]
一般的汉族人是看不大懂的,如果加上口语的音调和音变,那就更难懂了。因为这里有“卡菲勒”人名,有“毛提”(死)、“拉目”(禁忌非法,阿拉伯语Haram的缩音)、“阿拉”(安拉的变音)、“杜失蛮”(仇敌)、埋抬(尸体)这些阿拉伯语、波斯语,还有“无常”(去世)这样的回式汉语,“寻哈哩”这样的西北方言,“昨儿”这样的北京方言。窥一斑而见全豹,从两段例句就可广而推断,回族话是有阿拉伯语、波斯语、突厥语遗传语码和大量三语保留词的汉语方言,回族话把地域方言、社会方言和外来语有机结合,并且为多语言多方言穿针引线,编织成一个天衣无缝的多姿多彩的语言新衣。外来语遗留词、北方话演音词、汉语古语词、方言词交织在一起,尤其是取阿拉伯语复杂屈折语的孤立形式成为汉语孤立语的半成品,装进汉语的组词结构和句式中去,有时又“以假乱真”,按音近义通的汉语消化原则使一般汉人司空见惯而习焉不察。
本节的回族话词汇研究因为不是专门的语言学专著,所以只选用回式汉语、阿拉伯语、波斯语、突厥语中最常用的词汇,一些只在经堂用语、小儿锦和清真寺礼拜中的宗教专业术语不收其列,只是大众化的家喻户晓的宗教词、民俗词才举而析之,并且只对这些词语材料进行一般性的语言学分析(因为回族语言研究专业性很强,不可能有很多人参与),以求大众读者都能看得懂,达到通过解析回族话来从独特角度解释回族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