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回族的学习精神:《回族释读》带来令人振奋的启示!

回族的学习精神:《回族释读》带来令人振奋的启示!

时间:2024-09-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事实上,回族人从一千多年前来到中国西北、东南沿海,后来散居在中国大地,一直是牢记圣训,又在流动的“适者生存”中把这种学习精神继承、丰富又升华、发展了的。以上说明,从历史到现代,回族一直是以勤奋学习新知,不断适应时代的精神形象来回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的。从元明正式形成回族以来的穆斯林知识分子,都是在这种双重文化的润泽下而成为中国的志士仁人的。

回族的学习精神:《回族释读》带来令人振奋的启示!

第二章 回族学习精神

回族的祖先阿拉伯人不仅从阿拉伯带来了源远流长的月光文化以及与伊斯兰教月牙崇尚相结合的月光精神,也带来了他们作为流动民族的善于融阿拉伯原地文化与移居地中国汉儒文化相结合的一路学习的精神,这种学习的品格尽管在每一个民族都不同程度地具有,但回族特殊的移民经历、特殊的语言转换经历和特殊的信仰结合特性使得他们的学习品格更有一种典型性,回族已经把“学习”由品格上升为一种信仰,一种执著不悔的追求,一种义无反顾的精神。到了中国深入改革开放、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回族在追求新知、勇于适应社会、勤于学习方面可以说走在了其他民族的前列,他们成了终生追求“适应力”“结合力”“沟通力”(见赵杰《回族解读》的“三力”理论)的学习型民族。

作者与宁夏文化厅厅长杨玉经(回族)合影于上海(2010年9月)

穆罕默德早在传播伊斯兰教初期就教导回族祖先阿拉伯穆斯林:“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往求之。”他还说:“求学是每个男女穆斯林的天命”,“寻求知识当始于摇篮,止于坟墓。”这就从地点、人员、时间上界定了穆斯林终身学习、随处学习、人人学习的宗旨。事实上,回族人从一千多年前来到中国西北、东南沿海,后来散居在中国大地,一直是牢记圣训,又在流动的“适者生存”中把这种学习精神继承、丰富又升华、发展了的。

唐代初年到中国时,回族先民一方面充当贡使、商人等,一方面学习汉族文化,入乡随俗,宋代时就已在东南泉州扬州等地成为熟知汉族农耕又能把农商结合起来成功主掌海运的外贸使者元朝时,“色目人”成了蒙古皇帝的重用者,不少回族人在元廷上下担任高官。明朝朱元璋更是重用回将,回族成了“十回保一朱”的明朝卫士,胡登洲等开启经堂用语教育,把阿拉伯语原旨经文和汉语授课有机结合起来。清朝虽出现同治年间西北回民大起义,遭到清政府尤其是地方官军的镇压,但回族仍然在逆境中坚持学习,回族知识分子在敬主爱国、和谐共生的拜伊崇儒文化浸润中,成了忠于真主、忠于君父的“二元忠贞”和伊斯兰教信仰与儒家道德伦理相结合的“二元道德律”的忠实践行者,他们使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文化体系最终形成。清末民国,回族人士又兴办新式教育,开启民智,提出“学战”,相当于今天的软实力文化竞争,因此而力荐反清革命、“驱除鞑虏”的孙中山,加强民族团结,启发孙中山最终提出“五族共和”的新主张。以上说明,从历史到现代,回族一直是以勤奋学习新知,不断适应时代的精神形象来回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的。

回族的学习精神主要表现在他们把祖居地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移居地的汉儒伦理文化有机结合、互补、融会的能力,这种融阿合汉的学习精神主要体现以下三点:

1.伊儒两学的教育观

回族穆斯林从小到大落实以《古兰经》和《圣训》为主的伊斯兰教教育,用“五功”落实“六信”,每天礼拜,每天功修,这成为他们终身学习的神圣任务,同时他们也把以汉儒伦理文化为主的国民道德教育作为自己的安身立命之生活准绳,而且又善于把忠于真主的信仰教育和忠于祖国的伦理教育成功武装于一身。从元明正式形成回族以来的穆斯林知识分子,都是在这种双重文化的润泽下而成为中国的志士仁人的。他们中无论是像刘智那样的精研儒释道伊四教学理的文豪,还是像马本斋那样骠勇善战、惊骇日寇的武将,抑或是像郑和那样的文武双全的大航海家,都是爱国情结深厚、儒家伦理丰厚的穆斯林。一千年的回族形成史发展到改革开放的今天,清真寺里的伊玛目讲卧尔兹时仍然要穿插着讲现代社会的和谐、团结知识(本书“下篇”《回族地域释读》里有相当丰富而鲜活的例子,这里不赘述),越是在改革开放的21世纪新阶段,回族知识分子在全面恢复伊斯兰教教育(各地清真寺越建越多,越盖越漂亮)的同时,也愈发自觉地引领回族青少年学习传统汉文化和现代科技,如经济学、农学、商学、语文知识等。由于回族始终注重了伊儒双重教育,他们在今天的现代化科技文化浪潮的快速行进中仍然不落伍,不掉队。

笔者在《回族解读》中讲到当今回族“与生俱来的结合力”“入乡随俗、随遇而安的适应力”“与外族热情沟通的亲和力”,不仅对构建和谐宁夏起着基石作用,对构建整个中国和谐民族关系也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这正是他们高扬学习精神的大旗,融会守伊通儒的双重价值取向,用坚定的伊斯兰教精神信仰鼓舞自己勤奋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勇于实践两者结合的结果。(www.xing528.com)

2.汉阿两语的双语

回族人到元末明初已经完成了由阿拉伯语、波斯语到汉语的语言转换,这时的回族说的只是汉语母语了,他们的儿童和汉族人一样,说着单一的生活汉语,作为闪含语系屈折语形态变化十分丰富,发音又多有颤音、喉音的阿拉伯语,回族人和汉族人一样是感觉陌生而又难以学会的,但回族中的穆斯林凭着坚定不移的伊斯兰教信仰,凭着知难而进的顽强学习精神,硬是把艰深的阿拉伯语《古兰经》和《圣训》学到了手,而且在早期经堂、后期的清真寺里主要运用阿拉伯经文来做礼拜或讲卧尔兹,或者至少是用半汉半阿的双语表达方式,遇到伊斯兰教的宗教术语都是用标准的阿拉伯语或波斯语表达的。

学过一门英语中国人都知道,从中小学起就学习英语而且不断参加考试,但是到成年后仍然听、说、读、写、译都难以过关,尤其是口语还是张不开嘴,或者说几句就不能再交际下去了。而阿拉伯语是世界语言学界公认的比较难学的语言,人们把学习阿拉伯语比喻为是“骑上桀骜不驯的骏马”,笔者亲自听到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说“学好阿拉伯语得二十年”的说法。回族人中一般的穆斯林文化程度并不高,也没有什么现代语音设备和学习用具作为辅助条件,但他们硬是靠着一种学习精神,一种对真主虔诚信仰的神圣使命感,把复杂难学的阿拉伯语学了下来,学了出来。笔者在对全国各地回族的几年实地调查中发现,老阿訇熟悉阿拉伯《古兰经》经文,文字工夫很深,年轻阿訇多是从阿拉伯国家或巴基斯坦留学回来的,他们受到过现代阿拉伯语的严格训练,既懂《古兰经》经文,更懂现代阿拉伯文化知识,清真寺来阿拉伯或世界穆斯林外宾时,他们都既能熟练运用阿拉伯语与其交谈伊斯兰教宗教理论,又能交谈时下的各种时事和生活趣事,让笔者钦佩不已。

回族穆斯林学会并且能够熟练使用阿拉伯语,这种用持之以恒的勤奋学习精神所学来的阿拉伯语成果,也许我们还体会不深,但他们(中青年阿訇居多)的汉语水平尤其是既能说当地方言,又能说回族族内话,还能讲普通话的双语双言能力足以让我们大开眼界,使人不能不相信他们靠学习精神所收获来的神奇的语言成果。

3.商农并举的经济观

回族人的祖先阿拉伯人是以沙漠游牧方式为主的,后来转变成以经商为主,到了中国以后的回族人一方面以经商为业,但另一方面又入乡随俗,虚心向汉族学习农耕技术,当今全国的一千万回族中,已有近一半人定居在绿洲、平原或山区农业田野上。例如,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河南开封洛阳焦作的回族,宁夏南部西海固山区的回族,他们也成了当地农业的行家里手,靠农业致富成了他们生产生活的主要手段。但回族除了有一半人专门经商外,还有一部分是既能从事农业,又能从事商业的,亦农亦商,双管齐下,不仅在中国有云南玉溪通海、个旧沙甸以及宁夏吴忠、山东青州这样的农商皆精的回族,而且在中亚吉尔吉斯、哈萨克斯坦,也有像开布隆地区这样的既从事农业又经商办企业的东干人(中亚回族),凡是亦农亦商地方的回族,大都成为当地各民族中治富的排头兵,这是与回族人善于学习汉族农业,又发挥自己祖先商业长处的学习并结合之精神是密不可分的。

乌志鸿先生在《西安清真寺古碑选注序》中说:“碑文昭明,回族文化源于西域,因在中国本土发展,其内在的伊斯兰本性便附于外在的‘以儒释回’,与儒释道相游相荡,处而不同,彰显着自己的独创性的民族特质和文化特质,如虔诚而自尊,公道而仁义,坚忍而随和,开物而成务,重伦理而慎终追远,重和谐而具凝聚力。”(宁夏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这里面精辟地概括了回族善于结合的学习精神之本质,学习使回族人有了复合型的双通本领,有了融贯伊汉、吸纳并存、优化互补的结合才能,学习使回族人以早期的沙漠游牧文化奠基,又把后来的流动移民的商业文化与新学的绿洲平原农耕文化交融,所以他们做到了固本创新,兼容并包,他们走到哪里学到哪里,语言上“随地就音”,社会上随遇而安,通权达变,因地制宜,与时俱进。

回族这种长期形成的终生学习、随地学习、结合性学习的品格已经成为回族的一种信仰追求,成为回族的一种学习精神,成为回族的亮点特色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