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扬剧王子李政成的昆曲情缘
李政成,1969年出生于梨园世家,母亲是扬州市扬剧团的主要演员李开敏——现为扬剧国家级传承人。1977年,因母亲在团内演《蝶恋花》,缺少毛岸英这个演员而被导演李竹邨发现,吸收进团。1981年进扬州地区文艺训练班,1985年训练班正式命名为戏校(三年中专),在京剧名家隗慧虎(艺名盖春楼,与厉慧良为师兄弟)的调教下,练就了一身扎实的武功,当了七年的“武状元”。1988年8月,毕业回团后,由于文戏居多,致使一贯成绩优异的“武状元”坐了冷板凳。1989年,无戏可唱的李政成选择了停薪留职,组织乐队当歌手,唱流行歌曲。正如隗慧虎当年对他所说:“只要有天赋,嗓音迟早会唱出来的。”他不仅靠“唱”赚了可观的钱,而且磨练了自己独特的扬剧唱腔。
1994年下半年,新团长陈卫找到了李政成,希望他能回团发展。1995年回团后,他接到的第一个角色是《狸猫换太子》的陈琳。高亢清脆的嗓音与细腻的表演,获得了大家的认可。2002年,为纪念史可法诞辰400周年,他主演了《史可法》,在表演和唱功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嗣后,对剧本和舞台表现进行了精心修改,2003年9月应上海天瞻舞台和东方电视台之邀,携该剧和一台新编排的扬剧折子戏赴上海演出,其中有一折昆曲《夜奔》为江苏省昆剧院柯军所授。同年12月,经江苏省戏剧家协会推荐,赴京申报梅花奖。2004年4月18日,扬州市人民政府和中国文联、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了宁启跌路开通、中国扬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开幕式暨第21届戏剧梅花奖颁奖《烟花三月下扬州》大型晚会,在新落成的扬州火车站广场隆重举行。李政成成为扬州戏剧界获梅花奖的第一人。
2008年,“扬州昆曲”入选扬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扬州市扬剧团理所当然地成了保护和传承的单位,李政成也理所当然地成了扬州昆曲的传承人。但由于没有专人来编排、导演,所以李政成坦陈:“扬州昆剧团的牌子,一直没敢挂。”然而,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昆曲,在世界范围的影响要远远超过扬剧,所以,李政成把重点放在对剧团后备力量的培养上。他请来了多名昆曲名家,为扬州艺校扬剧班的学生们授课。如今,《扈家庄》、《下山》、《探庄》、《牡丹亭》等剧目已经唱得有模有样。李政成信心十足地说:“再过两三年,当这帮孩子都出来的时候,扬州昆剧团的牌子就能挂出来了。”
扬州昆曲的新生,应该归功于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扶植。2001年,中国昆曲成为世界非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桃花开。2001年8月,文化部首先在杭州举行“纪念‘昆剧传习所’80周年暨周传瑛(90)、王传淞(95)诞辰”活动。2002年,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柯军专程来扬州联系恢复“扬昆”的具体事宜;并向李政成传授昆剧《夜奔》和《沉江》。后来,副院长李鸿良和黄小午也专程来扬州,向李政成传授昆剧《扫松》;李政成2003年在上海、北京恢复演出《夜奔》,并获得好评,宣告昆曲在扬州有了自己的传人。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江泽民同志看了拙著《扬昆探微录》后极为高兴,2005年春回到扬州时,指示:成立剧团,恢复演出。海内外学术界经过热烈的争论,意见也趋于一致:中国昆曲成为世界首批非遗之后,不是把它放进博物馆里陈列,而是要继续通过口头传承下去。尽管在这之前有江苏省昆剧团柯军等人对李政成的支持和培植,但如果没有江泽民同志的指示,单凭他的微博力量是不可能打开新生的局面、取得如此成果的。
江泽民同志的指示,引起扬州市委宣传部和文化局的重视。2007年,栾虹处长果断地要求扬州市扬剧团作为扬州昆曲的保护单位,对扬州昆曲进行市级申遗工作。希望李政成能沿着在上海、北京恢复演出《夜奔》这一步走下去,将昆剧与扬剧“风搅雪”、“两下锅”,在推动扬剧吸收作为百戏之祖的昆剧的优秀传统,规范扬剧的手眼身步法及以字行腔,丰富扬剧的艺术表现力,丰富扬剧的唱腔和剧目的同时,创造性地恢复出“扬州昆曲”来。
2007年,李政成参与第三届巴黎中国戏曲节上演出的昆曲《白蛇传》,说明了中国戏曲界对昆曲在扬州有了自己的传人的承认。于是,扬州市政府要将“扬州昆曲”列为首批非遗,由扬州市扬剧团进行保护时,得到了专家们的力荐。如果没有江泽民同志“成立剧团,恢复演出”的明确指示,扬州在昆曲发展史上的地位,也永远只能是历史上的功绩;如果没有这一明确指示,1991年刘厚生在上海对广陵昆曲学社负责人所提的希望——扬州的昆曲活动逐步恢复到《扬州画舫录》中记述的状况,只能成为一句空话。(www.xing528.com)
【注释】
[1]现改名田家炳中学。原校门朝南,现在原后门的西南开大门,靠近文昌路。
[2]石谷:清初画家王翚(1632—1717),字石谷,江苏常熟人。
[3]据江树峰寄与张鑫基的信。
[4]此谱张鑫基从徐仲山学曲时也曾用毛笔抄存于绿格本内,后被南京王运洪复印去。王运洪拜访张鑫基的全过程,我始终在场。并曾亲耳聆听张鑫基唱此曲计时,为8分钟。
[5]据许建中《先师徐沁君先生传略》,参见《戏曲研究》第七十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6月,页313-31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