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传奇作家陆君弼
陆君弼(1493—1577),江都(今扬州)人,名弼,号无从,以字行,贡生。在永乐至成化年间,诗坛为位居宰相备受宠信的杨士奇、杨荣、杨溥所把持,毫无生气。弘治十四年(1501),九岁的陆君弼因为写了一首清新活泼的咏紫牡丹的诗而知名于世,与唐伯虎并称为两才子。陆君弼家境清寒却治学不倦,潇洒豪放,交游广阔。先后参加江都训导欧大任开创的竹西社、龙膺等主持的横山社、李维桢的淮南社,结纳贤豪长者。正德初年,正是太监刘瑾专权的时候。当时的相国李东阳,位列户部尚书和吏部尚书之尊而不敢立异。陆君弼正值少年,血气方刚,到京师游玩的时候,就曾到相府,在名刺(今称名片)上写下讥讽李西涯(李东阳的号)是“伴食中书”的话,投给门官后就离开了。他接受了王阳明心学的影响,不把出仕为官当作生命意义的全部,多次放弃厕身官场的机会:隆庆年间廷试,授州刺史,不就;沈蛟门相公折简招之,不往;后神宗万历举山林隐逸,不赴。他追求山水审美,游历广泛,著述丰富,有《正始堂集》二十六卷、《毛诗郑笺》、《广陵耆旧传》、《芳树斋集》四卷、《北户集补注》等书。他修的《江都县志》,证疑考信,后世赖之,世称“陆志”。钱谦益《列朝诗集》丁集有《陆征士弼传》。
吕天成《曲品》记载陆君弼作有《存孤记》,扬州府城第一个有书面记载的昆曲传奇,故事截取《后汉书·李杜列传》中太尉李固托孤保孤的一段事迹而写成的。
起因是公元147年,东汉第九个皇帝——八岁的质帝被外戚梁冀毒死后,太尉李固与杜鸿胪都认为,清河王刘蒜为人贤而且年长,乃众望所归。然而,梁冀身为大将军,执掌朝政,为了能让自己的妹妹继续以太后之名临朝,强行立幼弱的小妹夫蠡吾侯为君,并将太尉李固与杜鸿胪罢职。
李固被罢职后,顾忌梁冀不会就此善罢甘休,于是差人去河南偃师,教李基与李兹两个儿子弃官还乡南郑(今陕西汉中市);并把身边的幼子李燮,也打发回乡去见姐姐李文姬。并告诉他,有一门生王成,弃官隐居在汉阴,是个义士,可悄悄访他。李文姬见三个兄弟先后回到家中,感到很奇怪。等到李燮把父亲已被策免的经过告诉了她,才明白父亲把三个兄弟遣回家中的用意。于是叫李燮按父亲的嘱咐,前去拜访王成。王成见到李燮后谈及朝中的情况,已知李固有托孤于他的意图。
果然,梁冀又陷害李固和杜鸿胪与清河王同谋叛逆,下狱赐死。这时,清河王刘蒜已经自杀,后来清初朱佐朝所撰的《渔家乐》传奇,说刘蒜未死,为避校尉追捕,藏身渔舟,在邬飞霞协助下得以逃脱。被义兵拥登皇位后,立邬飞霞为正宫等等,乃是戏说。剧中人马瑶草也是虚构的。
这时,李文姬将王成请到府中,以六尺之孤(李燮)相托,并定下一计:请亲邻到场,公开与兄弟三人饯行,让三人上京。然后在途中让李燮变服,与王成逃匿他方。而南郑太守接到诏书,要他收杀李固的三个儿子。于是,李基与李兹二人中途被押回南郑,毙于狱中。这就是中国政治斗争残酷的特色。
王成与李燮乘船东下,北渡江淮,在彭城(今徐州)潜身。王成将李燮变姓名为酒家佣,自去市中卖卦。酒店主人滕咨,因奸佞当朝,故藏身酒肆,以尽余年。家中只有一个女儿,名叫幼鸾,年方二六,尚未许人。时日一长,父女都发觉李燮言行不同寻常。一天晚上,滕公盘问李燮来历,李燮知滕公为人侠义,便以真情相告。滕公敬重他是忠良之后,当即以幼鸾招赘。(www.xing528.com)
李固的门生,汝南布衣郭亮,甘冒斧锧,伏阙上书,请求营葬李固。皇太后被他感动,接受了他的请求。郭亮求得李固尸首后,扶柩来到南郑。见到师姐文姬,得知李燮出逃在外,便决心寻访。三年后来到徐州,求卜问卦时巧遇王成。王成得知来人就是义士郭亮后,便以实情相告,并让他与李燮相见。郭亮决定回到京师,寻机为老师上疏理冤。
朝中梁冀权势越来越大,皇帝深感不安。后来太后归天,皇后失宠,皇帝与内侍左绾等五人啮臂为盟,密谋除梁(在这里,陆君弼是借写历史来反映明代的现实)。郭亮闻讯,便来到午门外参奏梁冀。于是,皇帝派出军校将梁冀府第团团围住,杀了梁冀,大赦天下,被梁冀所害之忠良均获昭雪。李燮拜为议郎,王成拜为大理评事,文姬封为南郑郡君,郭亮特授为徐州刺史。
托孤保孤的故事,当然以元杂剧《赵氏孤儿》为最。陆君弼的《存孤记》,结构比较平淡,缺乏《赵氏孤儿》那种剑拔弩张的气氛和义无反顾的精神。故而吕天成《曲品》定陆君弼为“中之中”[8],定其《存孤记》为“中中品”,谓其“事甚奇,词亦雅,且有风致;但稍浅略,未得畅耳”[9]。其中,梁冀惧内、岳母缓颊调解,以及妻子孙寿爱府中少年秦宫(虽是府中奴,却已累官至太仓令),春燕、秋鸿二婢为之牵引,趁家中宴客之机,与秦宫幽会等等,俱为穿插调笑而已,是受当时剧作的影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个时期剧作的特色而已。《曲品》亦提到:“其序似天池旧有稿而无从演之者。”[10]
《存孤记》已佚,《怡春锦》(即《缠头百炼》)“礼”集收其《私期》一出(即写梁冀妻在春燕、秋鸿二婢牵引下,与秦宫幽会事),《南词新谱》卷二十三收其【仙吕入双调水金令】一曲。
在昆曲传入扬州之初,扬州文人创作昆曲传奇的还有王纳谏。
王纳谏,字圣俞,号观涛,江都人。万历三十一年(1603)乡试第一,三十五年(1607)进士,官吏部主事。焦循《北湖小志》有传。著有《初日斋集》七卷,撰有《英雄慨》传奇[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