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华侨实业家陈启沅
读过中国近代史的人,相信都不会对陈启沅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他是一位极具爱国爱乡精神的归侨商人!一位极具革新开拓精神的实业家!一位极具传奇色彩和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人物!
陈启沅,字芷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简村人,生于1834年4月15日,因为陈启沅在家排行老七,被称为“陈氏七子”。他眼力超人,远处路人的服装能分得一清二楚,近处甚至米粒上雕刻的书法或绘画都能认得一清二楚,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人称“鬼眼七”。他博览全书,博学多才,因此被我们后来人称为“岭南奇人”。
1872年,陈启沅卖掉自己在越南的产业,回到家乡广东南海简村开办了继昌隆缫丝厂,没有官府的支持,没有洋人的资金,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资本开办的企业,也是中国第一家机械缫丝厂。
陈启沅亲自主持厂房和设备的设计制造,包括锅炉、蒸汽炉、贮水器,缫丝机、焙茧室等。机器缫丝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与原来的手工操作相比,质量精良,柔软精美,远销欧洲和东南亚。“继昌隆”亦因此赚了很多钱。当时继昌隆的缫丝工人有600多人,继昌隆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还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
陈启沅一直在苦苦思索继昌隆缫丝厂在哪里修建比较好,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陈启沅除了考虑到原料、人力、贸易、信息等这些因素外,还要考虑到要与官府和封建行会的关系。该考虑的他都考虑到了,但还是有人刁难,从建厂一开始,陈启沅的机械缫丝厂就被人指责为破坏风水,伤风败俗。这些封建迷信真是害死人啊!1881年,南海蚕茧收成不好,丝织业因缺少蚕丝不得不停止生产,因此发不了工资。丝织工人已经够烦恼了,再加上一些坏人的调唆,就认为这是机器缫丝厂的错,断了他们的活路,于是捣毁了设备。
按理说,在这个危难关头,国家应该帮继昌隆缫丝厂一把。没想到的是腐败的清政府居然下令所有丝厂停止一切生产,并且派兵查封了机械缫丝厂。陈启沅被迫将继昌隆缫丝厂迁往澳门。(www.xing528.com)
三年后陈启沅和他的继昌隆缫丝厂返回南海,开始了中国缫丝业的另一发展历程。
陈启沅将他的继昌隆缫丝厂返回南海后,亲自设计制造了一种脚踩式缫丝机,这个主要是让手缫工人在家就可以纺纱了。事实证明这种脚踩式缫丝设备,更适合当时中国国情。
脚踩式缫丝机的出现,缓和了机缫手缫的矛盾,是陈启沅对缫丝业发展进程的完善。中国的生丝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日渐低弱的时候,陈启沅怀着“还哺祖国”的心愿,第一个引进新的技术方法,与沿用了几千年的手工缫丝法作斗争,竞争力远远高于手工缫丝法,为中国丝业立于不败之地创下了奇功。
陈启沅还敢于与传统相抗衡。他在安南经商的时候,自己出钱建起很多洁净砖屋,请来国际红十字会医护人员,免费为被视为不祥物的临产土人孕妇接生。在此现在的西樵轻纺城之前,土人孕妇要到郊区没人的地方或河边破旧不堪的草屋里生孩子,生完孩子才能回家。现在有了专门的医护人员,陈启沅使用的蒸汽缫丝机器模型提高了卫生医疗条件,大人和孩子的安全又有了保障。另外在当地还有一种风俗称为“鸡米酒”,就是说女方家女儿要出嫁,要等到她怀有身孕后才能在她的丈夫家长住,叫“落家”,落家时,女方家要准备酒菜来到丈夫家重新宴请当年曾参与新婚宴会的亲友,这种风俗让贫穷人家花去一大笔钱财,甚至欠债。为了废除“鸡米酒”这种落后的风俗,陈启沅先从自己做起,规定凡是陈家的后人,不管是男婚女嫁,一律不准搞“鸡米酒”,更不得参加别人的“鸡米酒”,穷人都拍手叫好,纷纷效仿。改掉了这种令贫穷人家感到头痛的落后风俗,种种事迹都足以说明陈启沅是一位极具革新精神的人。
1903年陈启沅在南海去世。是他掀起了纺织业的第一轮工业革命,书写了当时广东、珠江三角洲甚至全中国纺织业的新篇章,因而作为中国第一位采用机器缫丝的民族资本家载入史册,流芳百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