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问题探讨
1.引言
“水资源”这个词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我国传播,其英文名称为Resources,过去有的翻译为“水利资源”。我们在70年代以前写材料都用水利资源这一词,算水账(实际就是现在的所谓“水资源评价”)都是称作“计算水利资源”。
水资源这个概念真正推行是在80年代初期,全国开展第一次水资源评价时才成为热门话题。因为美国和苏联已先后在前10年对全国的水资源进行了评价,并且刊印成书,我们是学他们的做法。由于全国水资源第一次评价牵涉水文、水利、科研许多部门,所以是轰轰烈烈的。特别是《中国水资源评价》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那真是一炮打响,许多科研单位、大学院校,当然也有水利部门,研究水资源课题更是层出不穷。对于西部干旱地区来说,水资源更成为紧缺物资,许多重点流域争先成为研究的对象。黑河是祁连山区的一条最大的内陆河,现在已成为许多部门争逐研究的对象,莺落峡的长系列水文观测资料,更是成为香饽饽。利用莺落峡水文资料写的文章不计其数,却也成全了许多莘莘学子,让他们走上成才之路。
2水资源的概念
关于水资源的概念,有国内众多学者都给出定义。我国第一次水资源评价给出的定义是这样:
(1)对于地表水资源:具有动态変化的,可以恢复更新的,河川天然平均年径流量。这里“天然”是指控制断面水文站实测资料加上流域内人类活动所消耗的水量,即还原量。
(2)地下水资源:具有与河川径流有水力联系的浅层地下水的降水入渗补给量,矿化度小于2g/L。这里称地下水资源为降水入渗补给量,而不是指全部地下水储量。
(3)评价水资源的质量:有两个内容,其一是河流天然水质,其二是河流污染水质,当前尤重后者。
对于地下水补给量的评定方法分两部分,即为山丘区和平原区两大类。山丘区的计算方法是采用河川径流过程线切割法,因此它计算的数值,完全是河川径流量的一部分,二者是重复的。对于平原区,则采用降水量入渗补给的计算方法,它计算的数值是与河川径流量不重复的。严格意义上讲,平原区的地下水也是有水平径流的,多余的水(指没有全部被土壤蒸发、植物蒸腾所消耗的)还是要排入河流的。因此所谓地下水补给量应扣除这一部分排泄量,才是真正的资源量,不过现时没有这么细致的推求。
3.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这一概念,几乎是90年代才进入我国,我看到的全面阐述这一概念的文章是汪恕诚(原水利部长)写的,它的核心概念是河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制约于其纳污能力,也可以理解为承载能力,因而提出河水的利用(引用)数量限于总水量的40%。它的概念是40%的水量利用后,约有一半蒸发损失,另一半则成为污水,排入河中,这样河水中的污径比为3∶1.是勉强可以接受的。因在这种情况下,在河水的流程中污物会逐步降解、稀释。如果引水量加大,则会使河水全被污化而超过允许水质标准,所以是不可持续的。上述概念,从理论上讲是对的,但各地各河的情况千差万别,实际应用时,并不完全会遵循这一理论。因此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权宜应用。兹举以下示例予以说明。
4.以色列的例子
16亿m3水,分给约旦1亿m3,15亿m3水养活近600万人口。以色列是发达国家,工业、农业都在世界领先,过去淡水资源用于农业的11亿m3,现在改革地面灌溉,全为喷灌、微灌技术,只用淡水5亿m3,另用工业城市污水处理的中水5.4亿m3,包括城市、园林、草地绿化。水资源全部管道化输水,可谓滴水不漏,吃干喝尽。流域下游的死海,早已没有泄入水量,水位节节下降,为了挽救这种情况,而计划抽海水补入。那么它的可持续利用又是什么概念,似乎可以概括为污水“0”排放,滴水用干净。
5.咸海流域
咸海位于中亚,主要有两大河流汇入,即阿姆河年径流量606亿m3,锡尔河比阿姆河小些,估计年径流量近于400亿m3,两条河流径流量合计约1000亿m3。两个流域分别流经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6国。
原来的咸海水域面积约7万km2,目前从谷歌地图上所见只剩下两个分离的小湖,大部分湖面已经干涸。原因是大部分河水已被上游各国发展灌溉利用,大量种植棉花和其他作物,有的是跨流域长距离调水,如土库曼大运河(原叫列宁运河)。几十年前曾见有报道,咸海水位大量下降,近年虽没有见报道,但谷歌地图却清晰可见,咸海濒临灭绝。
以上说明什么问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又如何解释。(www.xing528.com)
6石羊河流域
石羊河流域上游8条支流水资源数量为16.0亿m3,总灌溉面积(包括林草)80年代末调查数量455.7万亩,90年代估计又有新发展,截至目前,总灌溉面积约达480万亩,(均包括民勤等下游灌溉面积)。所有水量已全部用光,每年由武威下泄民勤水量已不足1亿m3,(红崖山水库出库流量)。因此民勤用水除由黄河提水(景电二期)0.6亿m3外,大部分提取地下水,地下水大量超采。近年倡导的在上游大量搞节水灌溉,以图省出水来支援民勤,然而红崖山水库水量依然节节下退。
那么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途径是什么?
粗略匡算:16亿水m3,给民勤1亿m3,工业城市净耗水量总计约0.8亿m3,则剩14.2亿m3,共计灌溉面积400万亩,则亩净耗水量为355m3。此数在当前以地面灌溉为主的条件下,可说是水资源的最优化利用水平。有的说要退耕,能退吗?从以上情况可以得出结论,石羊河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或者说出路只可能是外流域调水。引大济西是上游方案,现在引水量0.4亿m3,以后拟可加大。民勤问题的解决只有依靠黄河调水之一途,早已有现成方案,即黑山峡高坝引水,如能引入3亿m3~4亿m3水,则民勤幸甚!
7.塔里木盆地
关于塔里木盆地问题,当前在学术界也是一个热门的话题,我看到的文章中最多的是如何节制用水,恢复天然生态,什么胡杨林大面积死亡,罗布泊干涸等问题,有的甚至提出要恢复罗布泊,让其碧波荡漾。关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原则是:先生态后生产;因此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先后顺序是:第一生态用水,第二工业城市用水,第三农业灌溉用水。专家们提出的用水比例是:生态用水和生产用水对半分成,而且提出塔里木盆地禁止再开荒发展。
对于这些概念,争论很大,首先新疆就对此提出异议,认为生态生产用水比例应为1:3。
作者对塔里木盆地有关水资源方面,也做过一些分析,摘其要点如下:
⑴总体建设和发展模式:人工生态和自然生态的有机结合,以建设规模绿洲为主,相继发展外围准绿洲。
⑵立足于发展,建成我国最大的优质棉花生产基地,在南疆发展4000万亩棉田,年产超过400万t,此数相当于全国的80%。
⑶塔里木盆地水资源总量400亿m3,远景发展6500万亩灌溉面积,为现今的2倍多,利用灌区余水发展外围林带、林果及准绿洲,亦能对主绿洲起到拱卫作用,达到人工生态和天然生态的平衡。
⑷参照河西张掖、武威的水资源多次重复利用模式,达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目的。
⑸储水于山,大量修建山区水库,起到关键的控制、调节作用。塔里木各河流径流的年内分配十分不均。尤其春夏灌季水量少,7、8月份水量往往占年量的50%~70%以上,汛期4个月占70%~90%,所以大量的水无法引用而流入沙漠,进而消失。
⑹改造灌区,提高渠系利用系数,在灌区中下游大量发展井灌及喷灌、微灌先进技术。努力实现灌区密集化以及改造中下部荒、碱、湿地等。如能实现这些设想,塔里木盆地无疑会变成黄金宝地。
有的人可能说,你把胡杨林不管了吗?沙漠会吞噬绿洲。答复是:上述设想中已考虑了绿洲和绿洲外围的沙生植被的维护问题。这里说的是“外围”而不是沙漠腹地。33万k㎡的沙漠你还想改造吗?
有的论文说得好,“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促进绿洲的建设和发展”,“而干旱地区荒漠化问题,实质是绿洲变荒漠”,“建立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工绿洲是维护生态系统的必然选择”。
(本文刊登于《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1年第一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