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塔里木盆地水资源的利用问题
1.现状用水的宏观估算
(1)灌溉面积问题
根据20世纪80年代资料,塔里木盆地农田总灌溉面积为2002万亩,林草灌溉面积439万亩。据甘肃河西走廊灌溉面积发展情况及国家公布最新耕地资料增大的比例,作者估计当前塔里木盆地总灌溉面积(包括林草)约为3200万亩,较80年代增加30%左右。
(2)总平衡对比分析
对各灌区水平衡计算结果列入表12,可以看出即使按新估计面积计算,其单耗都是很大的,原因在于大部分流域灌区为不闭合灌区,因此有大量的退水及泉水下泄的地下水量流出了灌区,也有大量的水进入低湿地,盐碱地成为潜蒸的主要源泉。当然还有大量的水流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表12 各水系耗水量计算
2.典型流域——开都河流域分析
开都河发源于天山山脉南支那拉提山,流经巴音布鲁克开阔的山间盆地,出山以后至大山口水文站集水面积19074km2,平均年径流量33.8亿m3,尔后进入焉耆盆地灌区,尾闾汇入博斯腾湖。
若以博斯腾湖盆地为计算单元,则上游总来水量为39.38亿m3(还包括一些小支流)。
主要支出项为:焉耆盆地灌区耗水量,博湖蒸发量及博湖出口河孔雀河排出水量。
焉耆盆地当前有灌溉面积153.8万亩(包括林草),实际总耗水量15.41亿m3,亩均耗水量1002m3/亩。博斯腾湖湖面积约988km2,湖面高程1048m,北纬42°N,湖水面蒸发量按1200mm计,则总蒸发量为11.86亿m3。
博湖出口河流为孔雀河,其控制水文站石灰窑实测平均年径流量12.1亿m3,孔雀河灌溉面积为84.5万亩,亩均耗水1430m3/亩。
焉耆盆地为闭合灌区,单耗偏高的原因:①盆地内有大面积的湿地及盐碱地。②绿洲比较分散,中间有大面积的潜水位较高的草滩牧场。因情况不了解,难以详细评估。
显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途径是改善绿洲结构,开垦绿洲中部荒地,盐碱地,相机发展农林牧业,提高盆地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可以采用张、临、高绿洲的模式。因开都河水量很大(两倍于黑河),发展一个更具规模的大绿洲是可以期待的。
对于孔雀河流域,从目前用水情况分析,单耗非常大,说明存在着大量浪费水资源的情况。这里的条件与黑河下游的情况有类似性,也是渠线很长,沿途沙漠包围,水量损失很大。我想对策仍应以集约利用,提高输水标准,保证重点用水,维护人工生态与天然生态的稳定平衡为原则。比黑河有利的因素即其水量较大,战线比黑河相仿或略长。
3.关于塔里木盆地远景发展
(1)总体模式:人工生态和自然生态的有机结合,规模绿洲和准绿洲(亚级绿洲)的建设,及与外围天然生态带的结构组合。
塔里木盆地除了部分流域中上游有闭合盆地灌区外,大多为开敞式扇形灌区,因此总体上可以分别采用“金塔模式”进行各流域灌区的规划和治理。
①规模绿洲的建设。在现有绿洲的基础上,根据水资源,土地资源等条件及分布格局,建设和发展规模绿洲,所谓规模绿洲应在外形上完整,内部结构紧凑,具有较大尺度规模。这样才能形成绿洲气候效应,使绿洲总体单耗水平降低,使有限的水资源达到最大的效益。(www.xing528.com)
②准绿洲的建设。在绿洲的下游段及外围地段,在水资源相对紧缺的情况下,建设准绿洲即亚级绿洲。它的生态条件相对前者要有所降低,如单耗可降至200m3/亩左右。在准绿洲中可以明显感到气候变干,林木、草地生长较差,但仍然可以维系其生态体系。在准绿洲中如果水质尚可,仍可发展节水型农耕,如滴灌菜园、瓜类等。在这里主要发展防护林带及沙生植物林体系,可作为主绿洲的防护。
③保护外围天然生态带。在准绿洲的外围基本上为沙地和沙丘荒漠。此带内仍然有天然沙生植被存在,部分植株依靠深层地下水营生,大部分仰赖沙漠凝结水生存,如果保护的好,沙生植被依然可以长得很好。澳大利亚中部及美国西部沙地上生长着非常好的灌丛,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也是如此。作者所见民勤、临泽县管护好的沙漠上沙生植被良好。关键的措施是严禁樵采及放牧,一旦破坏,固定沙地变成流动沙丘,则植被将荡然无存。沙地天然植被构成防沙固沙的外围屏障,对维护绿洲人工生态环境及地区总体生态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远景发展设想
①立足于发展,兼顾生态环境建设,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展是硬道理。新疆是我国粮棉生产基地,尤其棉花生产具有独特的优势,世界三大产棉国,美国、前苏联、中国。前苏联的产棉地即在中亚,因此中亚(包括新疆特别是南疆)具有生产棉花的最优的气候资源(热量、日照、水资源),生产的棉花质量也最优。世界最著名的埃及长绒棉也已落户新疆。目前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40%,说明其发展很快,如果南疆发展4000万亩棉田,以单产100kg计,则可产400万吨,此数相当于全国目前产棉量的80%。
②用水标准雏议
塔里木盆地有水资源392亿m3(不包括昆仑山南内陆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兼顾上下游生产,生态平衡,绿洲及准绿洲用水需要,可以给出这样一个用水标准:从近期看,绿洲用水量可占2/3,准绿洲及外围生态用水占1/3。
③发展规模
按上述标准分水,绿洲用水量为261亿m3。远景发展按单耗400m3/亩计(指耗水量不是定额),则可发展灌溉面积6500万亩,为现时的两倍。
外围准绿洲用水量为131亿m3,以单耗200m3/亩计,亦可发展6500万亩。这些准绿洲地段应包括各个绿洲的外围及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地段、塔里木河及孔雀河沿河地段、沙漠东缘的绿色走廊地带。
④说明:上述绿洲耗水标准为400m3/亩,大于张、临、高绿洲364m3/亩的实际数字。因此通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这里所指的是净耗水量而不是进地的净灌溉水量,也不是年灌溉定额(毛定额)。净耗水量一般相当于年灌溉定额的66%,则年灌溉定额为600m3/亩,有34%的灌溉回归水量交给了准绿洲。因此准绿洲的分水份额约为总水量1/3。值得注意的是供给准绿洲131亿m3的水,都是好水,矿化度均小于1.0g/L,多数在0.7g/L以下,大部分为上游灌区的回归水,因此仍然可以重复利用。
(3)主要措施
①参照张、临、高闭合绿洲的发展模式,其核心问题就是水的多次重复利用。
②水量严格控制,储水于山。大量修建山区水库,起到关键的控制,调节(年调节或多年调节)和调度的作用。
③修建高标准防渗渠系网络,末级渠网推行管道化,提高渠系利用系数。
④大力推行井灌,在灌区的中、下游尤其如此,以增加水资源的重复利用次数。
⑤在下游段大力推行渗灌、滴灌等先进灌水技术。
⑥努力实现绿洲密集化,改造灌区中部的荒、碱、湿地,尽量避免使下游“淡咸早混”。
⑦非闭合流域灌区参照“金塔模式”,创造性地运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