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形成及其意义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形成及其意义

时间:2024-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跨越论”深刻贯穿马克思交往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实质是对交往理论的进一步拓展。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结合当代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的事实,我们不难看出交往理论在当代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地位和作用已日益凸显。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形成及其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形成

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明确指出:“人类社会历史即是生产的历史,又是交往的历史,首先是生产的历史,而生产的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1]在马克思的其他著作中,也可以清楚看出,交往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研究交往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形成世界历史思想、构建社会发展理论和探求人的发展道路的重要维度

1.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创立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马克思比较集中、系统、科学地论述了社会交往思想,揭示了交往概念的基本含义,探讨了生产与交往、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民族的内部交往以及世界交往等问题,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的交往理论的确立。马克思指出:“为了不致丧失已经取得的成果,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我在这里使用‘commerce’一词是就它的最广泛的意义而言,就像在德文中使用‘Verkehr’一词那样。例如:各种特权、行会和公会的制度、中世纪的全部规则,曾是唯一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和产生这些制度和先前存在的社会状况的社会关系。”[2]因此,马克思认为,交往(Verkehr)是一个系统,它包括从物质交往到精神交往、语言交往及其他形式在内。可见,马克思的交往范畴在最广泛的意义来讲,涵盖了一切社会关系。

2.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完善(www.xing528.com)

资本论》和《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交往理论得以完善的典范。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3]因此,马克思并没有仅仅停留在交往理论的理论层面上,而是深入实际,将交往理论娴熟地运用于对资本化生产实践形态的分析中。马克思不仅深化了包括交往关系在内的社会结构的认识,而且还试图从主体与主体间的交往关系的角度审视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提出了社会交往“三形态”。从人自身发展的水平、交往所达到的层次来划分社会形态,从未离开过马克思的理论视野。直到《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才完整地提出了交往社会形态。这里,马克思把人的发展进步与交往状态和属性结合起来考察社会形态的演进,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学,而且开拓了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新视野,使交往理论得以进一步完善。

3.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继续发展

晚年,马克思在一系列探索东方社会革命道路的文本《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中,根据各民族和地区间的交往活动所形成的世界普遍联系观点和世界历史理论,认为:俄国等东方落后国家能否超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从前资本主义社会经过社会革命而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取决于能否借助于在全球化中进行的世界性交往所获得的资金、生产力、文化和科学技术,以及是否与其他西欧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相补充。马克思在其一生的理论活动中,对于世界历史给予了特别的关注。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时代,由于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世界各民族都被卷入到“一体化”的洪流之中,随着这种发展,人们的世界历史性的而不是狭隘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世界历史对民族历史的影响突出地表现为交往行为的“相加”效应,即人们在普遍交往中往往用自己的优势部分换取对自己不足部分的弥补,给自己带来了新的发展力。正是这种新的发展力使较为落后的民族不必一切“从头开始”,而以“跳跃式”发展进入到世界历史的先进行列。“跨越论”深刻贯穿马克思交往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实质是对交往理论的进一步拓展。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结合当代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的事实,我们不难看出交往理论在当代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地位和作用已日益凸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