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理论
需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从其根源上而言,实为心理学中的最基本范畴。需要是指人内心的缺乏与渴求间失衡状态的一种反映,是人对自身缺乏的一种主观体验与感受,正是这种缺乏感使人始终保持行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在心理学视阈内,需要是人的一切思想、行为动力的源泉已得到确证,从而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逻辑起点。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对人的需要进行了科学的阐述,形成了关于人的需要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衣、食、住等生存资料的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而在多种多样的需要中,最基本的需要则是人类为了生存所必需的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恩明确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在这里,马、恩不仅指明了“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东西”等物质生活资料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而且还将物质生活需要列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前提条件。马、恩从纷纭多变的社会现象中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揭示了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的事实:人们必须首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文化、艺术、宗教等活动,简言之,生存资料的满足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
第二,人的需要分为三个层次。马、恩认为人的需要包括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个层次,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这种观点已见端倪;在《〈雇佣劳动与资本〉导言》和《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明确地按人的需要层次把生活资料分为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马、恩还认为人的需要的各个层次是同时并存的,即人并不是在低级需要完全得到满足之后才会产生较高一级的需要,那种只有某一层次需要而无其他层次需要的情况是没有的。“引起新的需要”即需要的递迁或更替,不是需要层次本身的更替或死亡,而是指需要优势的更替。在不同时期,同时并存的各种需要对人的行为的支配或主导的力量是不同的,其中支配力量最大的是居优势的需要。因此,需要的优势由一层次向另一层次转变时,原来居于优势的需要层次和其他层次并未消失,只不过不居支配地位而已。但这种更迭,决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具有新的更高内容的表现。马克思说过:“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2]人就是在不断更新的需要中发展与完善着。恩格斯在《雇佣劳动与资本导言》中指出:“通过有计划地利用和进一步发展一切社会成员的现有的巨大生产力,在人人都必须劳动的条件下,人人也都将同等地、愈益丰富地得到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3]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比较明确地划分了人的三类需要,即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
第三,发展需要在人类需要层次中居最高层次。人类需要的三个层次,各具不同的内容与性质。所谓生存需要即是人为了满足其生命存续最基本物质生活资料,如饮食、住穿、婚配与性的需要等等;所谓享受需要即是人在自身生存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进一步优化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心理倾向,不仅包括物质需要还包括精神需要;所谓发展需要即是人建立在生存需要和享受需要之上的高层次需要,它是人的潜能与创造力得到最大发挥的需要,是人类的一种崇高的理想与追求。生存需要是人的最基本需要。享受的需要是在生存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它是人追求舒适生活、优化生存条件的需要。发展需要是人为了完善自我、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它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们追求的理想和社会进步所趋向的目标。
如果说生存需要是为了维持人的生命及延续后代的需要,则享受需要是在生存需要基础上追求更高、更美的一种需要。虽然这两种需要都应该不断地满足,但它们仅是人类生活的手段,只有发展需要才是人类生存的目的。因为发展需要是人对自身获得进一步发展条件的需要,它不仅表现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而且体现了人的能动作用。恩格斯说:“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4]发展的需要还与人类的理想、目的联系在一起。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需要做了描绘:“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5]马克思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的最高层次需要并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认为劳动成为人们自觉自愿的行为和个人自由全面发展追求的实现、集体财富的充分增加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基本条件,因此,人的发展需要就成了个体追求的理想和社会进步所趋向的目标。
第四,人的需要具有社会历史性。人的需要是在社会中产生、发展和实现的,离开现实的社会生活,任何需要都将不存在。马克思指出:“需要的形成是由于在人类社会中生产需要的对象,而因此也就生产需要本身”,“我们的需要和享受是由社会产生的,因此,我们对于需要和享受是以社会的尺度……去衡量的”。[6]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并且受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的需要对象、内容和水平都是不同的,因而它具有社会历史性。另一方面,人们为了满足需要必须进行生产劳动,而生产劳动又促使人们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往、分工),所以,他们必然需要发生相互关系。”[7]所以说,真正的社会关系是由于有了个人的需要以及为了实现和满足这种需要而建立起来的。需要产生社会关系,而社会关系一经形成,又反过来决定需要的性质,使人们的需要具有社会性。
第五,人的需要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马克思认为,人是自我创造、自我发展的。由此,作为人的本性的需要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同样也是一个自我生成、动态发展的辩证过程。凡是需要,相对于当时的状况来说,都是相对超前的,同时也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这样,主体才能由此产生心理紧张,进而形成动机。需要是人活动的内在动因。人的认识、思维活动、实践活动无不因为需要,且随着人的需要的不断丰富而不断地提高和进步。人的需要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也正是人类理性不断地超越需要,不断地确证和巩固自己的主体性地位,才使得人类社会永恒发展。
第六,需要是一切思想行为的原始动因。马克思主义认为需要是一切思想行为的原始动因。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人是有思想、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人的思想行为无不是为了满足需要。马克思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就不能做。”[8]由此可知,没有人的需要就没有人的动力。“作为联系人的思想与外部环境的中介和桥梁,调控行为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需要是人的行为的最终源泉和持续动力,是人类有目的活动的助推器。”[9]可见,只有需要才是行为与思想动力的最佳解释。需要不仅是个人发展的原动力,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有无限性,原有的需要满足了,又产生新需要,这个序列无止境。”[10]正是在这种永无满足的需要中,使人类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得以不断发挥,从而推动人类历史的不断前进。
2.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区别(www.xing528.com)
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无论是在本质内容上,还是在研究问题的角度方法上都具有明显的区别。
第一,马、恩把人的发展需要作为最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把人的自我实现需要作为最高层次的需要。二者就个体实现创造欲望和自我成长的渴求来说,虽有相似之处,但在实质上是不同的。首先,马、恩认为人的发展需要最终应表现为人的内在潜力和智慧不受社会分工的限制而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这只能在社会范围内消灭社会分工和阶级差别之后才能实现,正如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一文中指出:“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于是各个不同的阶级也必然消灭。”[11]而马斯洛所讲的自我实现需要,是在社会分工和阶级差别依然存在的情况下,个人发挥其潜力和才能的需要。因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是社会人的欲望,人的自我实现需要则是特殊个体自我实现的心理。其次,马、恩认为人的发展需要就是主体自身为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这种需要包括人类全部力量的全面发展成为目的本身的需要,人类实现真正自由解放的需要,个体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劳动的需要,等等。因此,要求人们把个人对社会的索取(基本需要的满足)与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高度统一起来,把为人类的自由解放和需要的满足作为奋斗目标,把为社会作贡献作为自己的最高需要。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需要,指的是实现个人的(自我的)理想抱负,以达到个人成就、个人表现,实质上是以个人为中心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他说:是什么样的角色,就应该干什么样的事,这种需要叫自我实现。这种需要主要包括:一是胜任感:表现为个人为出色完成任务的欲望;二是成就感:表现为进行创造性活动并取得成功。马斯洛还认为,自我实现就是对天赋、能力、潜力等等的充分开拓和利用。这样的人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对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总是尽力去完成。他把这样的需要描述成一种想要变得越来越像人本来的样子,实现人的全部潜力的欲望。他认为人的发展就是天赋、能力、创造力、欲望以及性格的不断发展。发展即越来越高的心理要求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也即向自我实现的发展,因而,实质上就是资产阶级个人中心主义的实现。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都认为,在低层次需要获得相对满足之后,才能发展到下一个较高层次的需要,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继续存在,只是对行为的影响作用减低而已。但马、恩关于人的发展需要产生的原因及其实现的条件和途径的论述与马斯洛的论述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马、恩认为人的发展需要的实现是有其历史前提的,只有在彻底消灭了社会分工、消灭了私有制和剥削的共产主义社会里,才能实现人的真正全面自由的发展,而在此之前的任何社会形态内,人的发展需要都不可能全面。而马斯洛的人的自我实现需要的产生和实现是没有历史前提的,它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在社会分工和阶级差别存在的社会形态内,人仍可以产生发挥其潜力和才能的需要,仍然可以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实现自我的价值。其次,马、恩认为人的发展需要的产生,既有个体自身需要的原因,也有社会需要的原因。就个体而言,发展需要是在生存需要和享受需要相对满足之后产生的;同时,人的发展需要的产生也是社会作用的结果,社会的发展要求人必须是全面自由的人。而马斯洛的人的自我实现需要的产生,仅仅是个体在自慰感、荣誉感、优越感和权力欲得到相对满足之后产生的一种心理要求,因此,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越来越高的心理要求不断得到满足后的结果,是个体心理活动不断变化的体现。最后,马、恩认为人的发展需要的产生和实现是社会生产实践的结果,同时,它又是人们生产实践的动机和诱因,它促进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而马斯洛脱离整个人类社会这个系统的需要而孤立探讨个人的需要,结果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
上述区别表明:当我们在吸取与运用行为科学的需要理论时,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3.人的需要的基本特征
人的需要主要有以下特征:
第一,客观性、社会性和历史性。首先,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因为需要总是具有某种对象性的东西,因而总是一定客观存在的反映。需要的这种对象性、现实性、实在性正是体现着它的客观性。需要的满足和满足需要的手段和途径更具有它的规定性。其次,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任何需要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个人需要的产生、满足只能在现实社会需要中得以体现,社会需要是个人需要的总和。最后,人的需要具有历史性。人的需要之所以具有历史性,是因为一定时代的社会生产状况决定了这时代的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重视需要的历史性特征。
第二,多样性和优势性。人类的需要是广泛的、多种多样的。从人的生物性和社会性视角划分为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从需要内容所属性质划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从需要的反映的主体类别划分为个体的特殊需要和群体的共同需要。马斯洛把需要划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马克思、恩格斯把需要划分为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划分,在不同时代环境背景下,在不同群体中,在不同个体以及不同的时空中,在众多的需要中,总有一些需要被突出,居于支配地位,具有优势性。需要的多样性和优势性同时存在并互相作用,形成需要发展中的一个动力,因此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动态地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兼顾引导和满足两种要求,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第三,共同性和差异性。从不同的主体所拥有的需要来看,它们具有共同性和差异性。即有些需要是共同的,有些需要是不同的。例如大学生就业问题,近年来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知识经济的到来,促进了大学生求学、求实、求真的共同需要,大家都需要找一份工作,但是每个人的要求又是不同的。认识到需要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并存的特点,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把握工作对象需要的主流和趋向,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
第四,反复性和发展性。需要是人行为的基础和根源,而动机是人从事某种活动的直接原因,需要、动机、行为三者的关系是:需要——心理紧张——动机——行为——需要满足——紧张——解除——产生新需要。因此人的需要不可能一次满足,它是反复出现的,在反复中不断出现新要求,因此需要又具有发展性。一方面,它纵向地向更高层次、更高要求发展;另一方面,它横向地向更宽范围、其他要求延伸和过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握需要的反复性和发展性,推动人的需要的不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