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题的提出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不管是在改革开放之前,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所处的特定发展阶段决定了“模仿”是不可回避的时代特征,既包括理论上的,也包括实践上的,就是有一些创新火花,也并不很多。在西方经济理论大行其道,诸多经济学主流派的重点关注已取得成绩的今天,面对包括区域经济在内的各种严重失衡局面,我们也不得不反思既有的发展轨迹,以尽量寻求新的坦途。考虑到国内区域经济由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发展的趋势、国内外区域经济严重失衡无法很好地解决的历史教训和政府在其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如何前瞻性地构建跨省区的经济区域整合机制,促进国家宏观经济的平稳、持续、健康发展就成为时代的主题。而现有西方宏观经济调控理论的内在缺陷则为此理论的探讨提供了新的契机,毕竟其发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是总量理论而非结构理论,已有的结构理论因一脉相承而又与之不协调,其结果必然出现它在区域经济上的尴尬局面。尽管有些学者或官员略有触及,但也没有太多新意和深度,不是就特定区域而言,就是就现有行政区而言,更不必说从一国的宏观调控角度加以系统审视了。若是再联想到目前我国所提出的区域统筹、和平崛起战略和国内与国外区域经济整合的巨大反差,那么,研究其理论基础《区域宏观调控理论的基本框架》也就势所必然了。
2.本书的意义
本题的选取,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都有其重要的意义,具体如下:
(1)理论意义。
①引出了现代计划经济理论研究。虽然在现有的西方经济宏观调控理论和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中,对政府的地位及其终极目标的确定都没有予以很好的说明,要么把政府作为市场的“守夜人”,要么把其作为市场的补充者,要么用《通论》中实现充分就业及以后的促进经济增长、保持币值稳定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等实用主义目标加以替代,但客观现实的发展要求我们应予以认真反思。其实,任何时空下的任一政府都是与市场并重的,尽管因环境不同而有不同言论,但对类似我国的国家而言,也许更重些,其终极目标应以实现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作为最终归宿,而曾有和现有的各种扭曲不过是相关制度存在一定局限罢了。为此,政府不仅要提供一定的制度规则以规范各种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而且还应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如政府采购、政府投资和设置企业等。这样,在微观、中观和宏观及自身规制方面就构成了政府应着力处理的几个问题,在理论上也就是包括“经济社会的最优运行标准”、“两种体制下经济效率的比较”、“国有企业的运行机制”、“区域宏观调控理论的基本框架”、“产业宏观调控理论的基本框架”、“宏观经济发展及其调控”和“政府自我规制”等很多方面,从而搭建起了现代计划经济理论的整个理论框架。因此,从这种角度看,本书的撰写实质上是引出了现代计划经济理论研究。
②填补了“区域宏观调控理论”的空白。尽管区域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调控理论两方面发展都日臻完善,可关于其交叉研究还不多见,即使有所涉及也无比较系统的研究,尚没有对其区域经济调控和宏观区域调控作更明确的区分,而客观上经济的发展现状也决定着此研究不可避免将相对滞后,基本还是一片空白。从这个角度讲,本书的出现实际上也是重要填补。
③进一步完善了宏观经济调控理论体系。现代宏观经济调控理论不仅应包括总量调控,也应包括结构调控,并且彼此要一脉相承,但现实中实施的发端于《通论》的总量调控和传统计划理论中的结构调控是分属于两种不同经济理论,其运用的结果必然会造成区域经济的严重失衡,而本理论的出现就解决了此类问题。同时,还使现代宏观经济调控理论体系有了中观部分,从而促进了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④促进了区域经济学与宏观经济管理学之间的有效结合。尽管本研究涉及的主题与区域调控、区域经济调控和宏观区域调控之间存在一些不同,但“区域”和“宏观调控”两个概念的并存必然也意味着它是区域经济学和宏观经济管理学之间的某种结合,其出现不仅将有利于各自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也将有利于两者之间的有效结合,以利于此边缘学科的更大发展。
(2)实践意义。
①为区域整合机制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不管是从加强政治统一角度看,还是从实现区域统筹、和平崛起战略和建立和谐社会角度看,构建有效的区域整合机制都需要有其一定的理论基础,虽然已有理论多有触及,但成效不大,而本研究的出现恰恰为其提供了新的契机。
②为维护政治统一提供了理论保障。回顾历史,尽管我国曾多次达到政治统一,但从来就没有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统一,从而导致经济基础很不牢靠,结果在政治统一出现分裂时不能很好地抑制,在政治统一出现时不能很好地促进。当政治统一再次出现(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为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有必要探讨加强经济统一的区域整合机制及其理论基础,以为其奠定重要的经济基础。
③为实现和平崛起战略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平崛起战略的有效实现,不仅需要立足自我、依托亚太、走向全球的正确指导方针和良好的外在环境,还需要具有协调的区域经济状态。如果它没有很好的内在依托,结果将会大打折扣。相对于上海合作组织、亚洲博鳌论坛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政治和经济平台的搭建,我国内部的各种区域经济整合显得相当薄弱,因而有必要给予理论指导。
④为建立和谐社会提供了一定理论保证。尽管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在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主张,当然也包括建立区域经济之间的和谐主张,即区域统筹,可如何实现,国内的诸多经济学者、政府官员和政策制定者等都没有给出更好的建议,列出的不过是基于国内、国外的各种经验而已。在此种情况下,探讨区域宏观调控理论及其区域整合机制就不失为一种新的思路。
1.社会福利最大化
社会福利是福利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对人类的基本生活状况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反映,它是由社会选择及资源供给水平所共同决定的。
社会福利与经济福利都是对社会福利状况的描述,但是在诸多方面都存在差别。一是全体与个体的区别。社会福利是对福利状态的宏观反映,以社会整体的福利状态为研究对象;而经济福利是对微观福利状态的反映,较侧重个体的福利状态。二是社会福利更多地关注社会平等;经济福利则更多地关注经济效率。三是社会福利状态可表明社会整体的进步程度;经济福利反映的只是由资源决定的经济成就。四是社会福利可通过公共政策进行调整;而经济福利更多的是通过市场自身的运动规律,它决定于市场规则本身。五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应该作为衡量社会福利水平的重要指标;而经济福利在相当大程度上不能从宏观层面反映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六是由于社会福利包含着价值判断,不可能对其精确度量;而经济福利不存在价值判断问题,因此对其进行度量是可行的。
社会福利是比社会福利制度内容广泛得多、外延更广阔的一个概念。社会福利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生活综合水平及可持续性的一个综合的概念,而不仅仅是由GDP指标或资本流入指标就可以衡量的。社会福利首先应该包含经济指标;其次是公平指标;再次是持续性指标。其中持续性指标应是衡量福利水平的前提。但是由于研究工具、研究方法及价值判断等方面的限制,经济学对社会福利的研究,在实证研究中更多地关注社会的“经济”福利水平,即狭义上的社会福利;在规范研究中则更多地从制度上关注社会福利,即广义上的社会福利。
另外,制度的选择和决定必然是通过个体的行为来完成的,而社会福利却是随同技术、经济、政治同时发生着的。它时刻在发生变化,更由于其广泛的内涵,几乎也是不可测度的。公共部门特别是政府是社会福利制度的主体,却只是社会福利主体的一部分,而不是福利主体的全部。社会福利的对象是全体而社会福利制度的对象是特定的群体。社会福利制度在多数时候都是以经济形式表现出来的,而社会福利则并非如此。
社会福利函数是以函数形式对社会福利进行描述的有效工具。它是社会体系在明确调整对象、约束条件及实施方法等要素的前提下,通过适当的社会选择及制度安排以使其产生最优的形式。
由于社会的特殊属性,在对象选择过程中,由于众多不同倾向个体所组成的社会系统常常反映的是社会成员各类不同意见的综合,因此,社会系统需要明确知道哪些成员的意见需要得到优先考虑,哪些意见能代表全社会的意见,并在此前提下决定其调整对象。而社会对最大化的追求,要求其约束条件应符合新古典经济理论所采用的一般均衡分析对最优的约束。在明确了调整对象及约束条件之后,其实施方法应体现社会为达到最优化所能采用的具体步骤。对象、条件、方法等要素共同决定了社会福利函数的基本特性。
在福利经济学研究中,比较通用的社会函数形式是Samuelson(1947)的社会福利函数(SWF),形如W=W(Z1,…,Zn),这里Zs(s=1,…,n)表示社会最优的各种已知可能的变量。这一形式使其在对象的选择与鉴别方面可以变得更加简单,在充分体现各种不同社会状态方面具有普适性。这里,Zs反映了社会应该予以关注的所有方面。据此,可以求出使福利函数最大化的点。而Pareto最优状态并不止一个,而是有许多个。在他们改进的Pareto最优中认为,要达到唯一最优状态,除了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外,还必须有福利在个人间进行合理分配这一条件。而受到限制的社会福利的最大值,应是一组表示社会偏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与根据契约曲线作出的一条效用可能性曲线的切点。
总之,社会福利最大化,就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政府通过采取经济的和非经济的措施使本辖区某个时期全体居民社会福利达到最大的状态,是任何政府都应追求的终极目标。在数学上,就是一组表示社会偏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与根据契约曲线作出的一条效用可能性曲线的切点。
2.区域宏观调控
区域宏观调控是中央政府为弥补市场缺陷从区域层面上通过与地方政府合理划分事权和财权,以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制度安排。它既不同于区域经济调控,也不同于针对特定区域的宏观区域经济调控,而是特指未来跨省区的综合经济区调控,具有明显的中观性,且是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控(主要指产业调控)无法替代的。
3.区域整合机制
区域整合机制,就是依托区域整合理论,促进区域内部各种资源优化配置的各种机制,包括决策机制、动力机制、组织机制和协调机制等,本书主要依托区域宏观调控理论。
1.研究重点
本书的研究重点在于构建“区域宏观调控理论”的基本理论框架。不论是从巩固其理论基础而言,还是从加强其具体应用而言,它都需要具有相对完整且逻辑严密的理论框架,否则就会立而不固、伸而不展。
2.研究难点
本书的研究难点包括以下几点:
(1)区域宏观调控理论的理论基础的确立。由于现有中外文献对《通论》总量分析缺陷还没有予以认真地剖析,特别是从区域结构角度,所以这就决定着本书对其理论基础的构建颇有难度,不可避免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www.xing528.com)
(2)合理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确定。尽管已有研究从不同角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目标进行了分析,但怎样才算合理并没有给出,而《通论》也忽略了此点,当然也没有给出任何提示,这就使此问题的解决增加了难度。
(3)财政(或货币)政策区域不对称效应的提出。虽然已有文献对财政(或货币)政策的不对称效应和区域效应都有所触及,不过没有将两者很好地结合,更没有从数理角度对其内涵予以分析,因而研究中自然会存在诸多障碍。
(4)经济区划框架的确定。固然已有研究对经济区划从不同角度予以了说明,可从宏观调控角度进行分析还很鲜见,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很大困难。
(5)区域财政货币政策之间的博弈分析的探讨。考虑到已有文献只有国家层面的财政(或货币)政策博弈分析和(或)国内各级政府之间的税收博弈分析,关于此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见,当然更无系统的分析,这就决定着本研究将会有不少难度。
(6)区域整合机制的构建。鉴于现有文献仅涉及美国、欧盟和中国已有的三种模式,且没有任何系统理论予以支撑,至于未来我国经济区划怎样落实没有太多思路,特别是基于宏观调控基础上的未来我国经济区划和基于区域财政货币政策之间的博弈上的区域整合机制,这就使此设想提出会有一定难度。
3.主要创新点
(1)研究对象的创新——将宏观调控扩展至中观区域层面。
(2)研究思路的创新——先构造理论,后给出其初步设想。
(3)研究方法的创新——主要采用数理和计量分析方法。
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还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观点和方法,大致包括:
①通过认真剖析《通论》总量分析缺陷,提出了其“区域宏观调控理论”(又称“区域结构配置论”),从而为本研究的进一步展开奠定理论基础。
②确立了政府的核心目标是实现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这是本研究的立论之基。
③运用数学方法,在划分区域之间影响力大小的基础上,解出了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目标值。
④提出了财政(或货币)政策区域不对称效应概念,并将其内涵区内不对称效应和区间不对称效应做了区分和比较。
⑤构造了未来经济区个数最优确定模型,从宏观调控角度运用实证分析方法重新考察了我国未来经济区划蓝图,进而实现了以数据说话的理念,促进了区域规划理论与区域宏观调控理论的有机结合。另外,从中还提出了划分经济区的经济相关系数位置等同原则,不过对其形成的原因则没有给出。
⑥探讨了区域财政货币政策之间的博弈关系,指出了确立区域整合机制的必要性及其部分类型。
⑦推出区域整合机制的其他类型,勾画出我国区域整合机制的初步框架。
1.研究方法
(1)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通论》总量分析缺陷的揭示,确立了本书区域宏观调控理论的理论基础,在经过若干篇章的分析后,在最后几章,给出了建立在实证基础上的我国区域整合机制的初步框架。即使在各章中,也不时有所体现。
(2)数理分析和计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虽然本书主要是通过数理方法演绎了其整个逻辑关系,但在我国未来的经济区划确定时,还添加了一些计量分析,从而促进了两种分析方法的有效结合。
2.研究结构
根据由浅入深、层层推理的思路,笔者将其结构大致设为八章,除导论外。具体结构如下:
第二章是相关研究的文献评述。通过对既有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评述,为夯实本书的研究基础奠定研究起点,其中既包括区域宏观调控方面的文献评述,也包括与其章节有关的文献评述;既包括国外方面的,也包括国内方面的,并且通过指出它们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笔者还为后文的相继撰写梳理出了必要的逻辑线索。
第三章是区域宏观调控理论的理论基础。考虑到凯恩斯宏观调控理论在现代宏观调控理论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经过对其在结构方面特别是区域结构方面所存缺陷的剖析,笔者从中导出了区域宏观调控理论的理论基础,从而为本书的真正成文搭建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为从数理角度加以论证,笔者还特意提出了几条基本原则。
第四章是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确定。根据凯恩斯国民收入四部门决定模型,在提出相似的区域国民收入五部门决定模型后,依托一国社会福利最大化函数,并顾及区域之间综合影响力大小的各种情况,笔者从中得出了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目标值,从而为确保它们的合理发展提供了数理依据,也为第八章区域利率大小的解出和其整合机制的获得做了重要铺垫。
第五章是财政货币政策区域不对称效应。面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在中央政府和区域政府之间存在一定分工的条件下,不管是中央政府动用其财政货币政策变量,还是区域政府动用自身财政货币政策变量去予以矫正,都会使其产生区域不对称效应。不仅在区间不对称效应和区内不对称效应的机理方面有所不同,前者主要依赖区域之间经济非均质性的程度,后者更多受制于边际效应递减规律的影响,而且两者在大小方面也将有所不同,既有分工方面的原因,也有其他一些因素的原因。如果它们没有意识到边际效应递减规律的存在,那么其政策实施必将会对区域经济造成很大的、人为的负面影响,否则只要给予适当的反向操作,就可消除人为方面的负面政策影响。
第六章是经济区划框架的确定。考虑到已有经济区划方案及其理论基础的不足,从宏观调控角度,借助未来经济区个数最优确定模型和经过修正的凯恩斯宏观调控模型的设定与实证处理,并利用经济相关系数位置等同原则假设,最终笔者推演出了我国未来经济的区划布局图,但对于此原则的成因,可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第七章是区域财政货币政策之间的博弈分析。依据第三章已确定的区域国民收入均衡决定模型及其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值,采用逆推法,从中导出了四种区域整合机制,即区域利率整合机制、区域货币整合机制、区域税率整合机制和区域政府支出整合机制。笔者重点进行了区域货币政策之间的博弈分析及区域财政政策和区域货币政策之间的博弈分析,而且还分别将其划分出了两种情形:对称性情形和非对称性情形。结果显示,彼此的结果是不同的,除了均受到综合影响力大小的影响以外,在区域货币政策之间的博弈分析情况方面,区域利率大小还受到博弈次数的影响,并影响着后种情况下的利率大小及其波动。
第八章是区域整合机制的构建。按照经济内在联系,在相继导出另外四种区域整合机制即区域价格整合机制、区域工资整合机制、区域劳动力整合机制和区域资本整合机制之后,笔者又对它们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行了剖析。考虑到价格和区域国民收入在其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笔者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于前者,笔者仅仅提出了初步设想,即将其看作是个人福利、企业福利和社会福利三者的函数,而没有深入探讨,妥当与否,可能还需商榷;而对于后者,特别是其初始值如何求,笔者采取了藏而不论留待以后研究的方式。然后,在参考“托宾税”设立的基础上,笔者不仅提出了与之有关的各种“托宾税”式的税收制度,而且还给出了区域整合机制框架及其在我国的设想,甚至经济空间民主性思想。
最后,笔者在结论部分对前文所有论述和论证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对其中的内在逻辑联系加以梳理,以尽量使之更具系统性。
本章从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的意义、基本范畴的界定、研究重点难点和主要创新点,以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结构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为后文相继展开埋下伏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