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五十年代的《美术日记》:藏物觅珍

五十年代的《美术日记》:藏物觅珍

时间:2024-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五十年代的《美术日记》新中国建国初期的五十年代,在许许多多有此经历的人心中,永远像是早晨八九点钟阳光下旧貌换新颜的沸腾岁月。其中,最受人喜爱的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美术日记》。这套印量有限的《美术日记》如今已存世寥寥。1954年12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由曹辛之、张路编辑的第一本1955年的《美术日记》。五十年代这套《美术日记》本中,最出彩的是那众多年画类绘画插页。

五十年代的《美术日记》:藏物觅珍

五十年代的《美术日记》

新中国建国初期的五十年代,在许许多多有此经历的人心中,永远像是早晨八九点钟阳光下旧貌换新颜的沸腾岁月。在这一历史岁月中,出现了无数像“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样的儿歌;像《五朵金花》电影故事那样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劳动与爱情的幸福生活;像《开国大典油画中所描绘的新中国人民在伟大领袖毛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宣告中的欢庆场面……

五十年代让现在的过来人再度回首,可能还会唤起无数纯真的,激情的,生活俭朴清苦但余存缕缕温馨的回忆。这种岁月情结,让现在很多有此经历且又喜爱收藏的朋友,对五十年代留存下来的各类带美术图像的纸质印刷品备感兴趣。这类纸质品主要包括各类图书中的画册、画报,美术明信片、连环画、邮票、烟标、信封、笔记本等等。因为都是些以图为主的资料,那些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场景,将当时人们的音容笑貌和生活的喧响永远记录在了历史影像之中了。这其中,有一种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印制的美术笔记本,如今在收藏界悄然时兴了起来,颇受中老年收藏者的青睐。

各种美术笔记本。

记得新中国建国初期,人们工作和学习中习惯做笔记,过日子喜爱记日记。故而,当时的笔记本几乎是家家户户都可能备有的一种学习用具。如何提高笔记本的档次,既可实用又可欣赏,各地的出版印刷部门当时都在选材、装帧和印刷上下了一番工夫。其中,最受人喜爱的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美术日记》。

新中国成立后,从1955年至1959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对普通的笔记本尝试一种新的印制样式,即精选一部分建国后优秀的年画版画和油画等名家代表作,与古典名画一起,以插图的形式汇编于笔记本中,出版了一套深受大众喜爱,且赏用一体的《美术日记》。因为这类美术笔记本每一页上都配有当时反映时代风貌和社会主义建设场面的画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丰富的史料价值。这套美术笔记本在当时是市场文化用品中的精品佳作,印行数量不多,价格也比较昂贵。但是,仍有很多人即便节衣缩衣也会购上一两本,或作为珍贵礼品赠送亲友,或留下自我赏用。

在纸质品收藏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笔记本收藏近几年是逐渐走俏的一个品类。在我所见的一大批老笔记本中,最为走俏的当属那种志愿军慰问团赠送志愿军英雄的笔记本。虽说因当时条件所限,其装帧和印刷都不够精细,但因其特殊的意义,加上印量稀少而备受藏者珍爱。其次就该轮到五十年代“人美”出版的《美术日记》了。有一回,我在上海最大的古玩邮币卡收藏市场“云洲”古玩城,看到市场内某店出售的几本55年、56年的《美术日记》,这些笔记本看上去都稍显破旧,但店主还是当个宝贝一样漫天要价。实际上,就拿55年、56年这两种比较吃香的老笔记本来看,就是保存较好,品相上等的货,当今正常的买卖行情价撑顶每本也就在五、六百元上下。现在收藏古旧之物有时也说不清道不明,投缘时可能没花什么大价钱,你一本正经地当作一回事去觅购却往往又可能得不偿失。所谓淘宝,真正的有心人还需持有一种“无为而治”的心态去寻找机会。

美术笔记本的内页。

话虽这么说,岁月挡不住的流波又总是让人感到无情又无奈。这套印量有限的《美术日记》如今已存世寥寥。我想,新中国成立后至今,也不过只相隔半个多世纪不算遥远的岁月,然而,其间的变迁却实在是太多太复杂了。像这种主要用以记录学习心得和生活日记的笔记本,里面可能挟带着太多的政治因素和内心的隐私而最终被毁弃了。

而我通过网上拍卖、托外地朋友寻购和跑古书市场等多管齐下的手段,“东方不亮西方亮”,经不断广泛收集,终于没费太多的钱就收集到了全套的《美术笔记本》,其中,有全新未用过的;也有一部分是写过日记后的旧本本,但这都并不妨碍我收藏欣赏。(www.xing528.com)

1954年12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由曹辛之、张路编辑的第一本1955年的《美术日记》。在这本笔记本里刊载的美术作品,大部分是从专门出版艺术书籍的人民美术出版社、朝花美术社和荣宝斋所出版的图片、画册、期刊中精选出来的。它荟萃了我国古代绘画艺术及近代著名画家的不朽之作,共有350余幅之多。较为代表性的作品中,古代的有东晋顾恺之根据曹植的《洛神赋》所绘的《洛神赋图》,唐代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图卷》(又名《朝元仙杖图卷》)。现存最早的木刻画宋刻《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又名《四美图》)。近现代的有齐白石徐悲鸿的绘画作品各16幅。还有李宗津的油画作品《东方红》,艾中信的《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罗工柳的《毛主席作整风报告》、王式廓的《井冈山会师》、王朝闻的雕塑刘胡兰》、黎雄才的水墨画三峡》等。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套笔记本中的一些著名年画、油画木刻等。如林岗的年画《群英会上的赵桂兰》,在五十年代是有名的表彰全国先进人物的宣传画,此年画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毛泽东主席和国家领导接见劳动模范的场景,其浓郁的时代特色和艺术性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另有李可染的年画《劳动模范北海游园大会》,苗族画家潘迎华的油画《我们的首都北京》等。这些年画有的是全景式的大场面展示,有的则是取其一侧面或一个瞬间中人们的精神活动和情感的展露。而这本笔记本中那张阿老的年画插页《全中国的儿童都热爱你》,勾起了我儿时的记忆。记得那时几乎家家户户都张贴“我们热爱和平”,“光荣的最可爱的人”之类的宣传画。我家墙上的这张“全中国的儿童都热爱你”,画面上彩绘着一群童稚围着向领袖献花的场景,让人感受建国之初岁月温馨而清纯的一面。是毛泽东缔造了我们的共和国,这个当时每个公民都珍惜来之不易的新生活的情怀,被画家们用淳朴又热情的画笔渲染出来了。

美术笔记本上的画作,反映了当时少数民族青年代表来到北京,参观我们伟大首都和新中国建设成就的情景。

五十年代这套《美术日记》本中,最出彩的是那众多年画类绘画插页。收录这么多年画作品,这也和建国初期五十年代的历史有关联。那时候,最具大众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年画正方兴未艾,特别是五十年代文化美术界掀起的“新年运动”。有关的“新年画运动”的状况,根据当时的史料记载,1949年,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一年。就在工农业领域都有着各类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的时候,中国的领导人对于人民大众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始终不曾忽略。新中国成立不到两个月时间,文化部部长沈雁冰署名发表的文化部《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经陆定一、胡乔木上报,获得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的批示同意,并且这份对于新中国美术发展意义深远的文件很快就在《人民日报》上公开发表。可以说,新中国美术史的第一个篇章自此而始。这份文件使得在军民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的岁月里逐步建立起来的文艺政策,于建国伊始就获得重新确认与进一步发展。热情高涨的文教机构和美术团体,按照《指示》的精神,积极地组织了新年画的创作和出版工作。到1950年初就已有26个地区的200多位画家创作了412种新年画,发行了700余万份,而1958年全国发行的新年画更是已经达到平均每人一张以上。其中大多数新年画集中在如下几个主题的创作上:反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光辉胜利;歌颂新中国成立这个伟大的历史事件;抒发中国人民对毛主席的热爱之情;表达各族群众大团结亲如一家;描画新中国人民的新生活等等。

美术笔记本上印制的宣传画插页,为空白的笔记本平添了几多色彩。

新年画创作不仅受到群众的欢迎,而且在美术界受到了很多关注。“新年画”在当时似乎并没有被局限为一个画种,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被看作美术界的集体创作运动。几乎所有画种的画家都参与了这场“创作运动”。如今回顾,不难发现有许多堪称“新年画”经典的作品出自不同画种画家之手:林岗的《群英会上的赵桂兰》、李可染的《工农模范北海游园大会》、任率英的《嫦娥奔月》、叶浅予的《全国各民族大团结》、李琦的《农民和拖拉机》等等。

虽然进入六十年代之后,新年画的创作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惊喜,“文革”更是阻隔了它的发展。但是新中国成立后二十多年创作的新年画作品所形成的艺术整体,凝聚了时代、承载了热情、记录了成就、创造了价值。即使艺术随着媒体一起发展得让人眼花缭乱,半个世纪以前的新年画仍然能久久吸引今人的目光。无论历史和艺术的标准如何地共同挑剔,持续时间并不很长的“新年画运动”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都该具有牢固的地位。

那个沸腾的历史的时代已随光阴老去了。但是,那个时代掀起的令美术界艺术工作者和人民大众都兴奋不已的“新年画运动”中诞生的一幅幅美丽图卷并未消失。它们被一本本图书,一帧帧册页,抑或诸如这一本本存世的五十年代的《美术日记》本所收藏,永远定格在岁月的光影之中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