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沧桑画卷:发现藏物珍品

沧桑画卷:发现藏物珍品

时间:2024-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幅未被尘封的沧桑画卷2004年的一天,苏州一位历史封片集邮家朱政方向我说起了一个埋藏在他心中多年的夙愿,他想将自己觅藏多年的一批珍稀历史图画明信片汇编出版成一本精美的图册奉献给读者。据史料记载,世界的第一台摄影机和摄影术最早发明于1839年,摄影被西方人直呼为“光画”,记录下了人世间现实目睹之情境。中国最早的邮资明信片发行于1897年8月。清代末年,中国正处于一个被西方列强争夺蚕食的动荡岁月。

沧桑画卷:发现藏物珍品

一幅未被尘封的沧桑画卷

2004年的一天,苏州一位历史封片集邮家朱政方向我说起了一个埋藏在他心中多年的夙愿,他想将自己觅藏多年的一批珍稀历史图画明信片汇编出版成一本精美的图册奉献给读者

对集邮家朱政方的清代明信片珍藏,数十年来也一直专注收集历史明信片的我早有耳闻,也特别钦佩他多年的邮识和对这些珍贵的历史明信片的痴情和理解。明信片发行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但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东方传统习俗,过去写信向来不愿意将内容公布于一张张不外套信封的明信片上的国度,明信片的实用性和发行流传就显得很狭窄,很不普及了。在清末民初的近百年前,由于中国国内的明信片发行和使用都不普及,且多数的明信片均由国外一些发行商和发行机构制作发行。这样,明信片原本就数量有限,加上百余年的岁月沧桑和时事变迁,如今幸存于民间的老明信片和实寄明信片就更显得弥足珍贵了。

朱政方这些年来收集这些明信片,主要通过他在国外如英国、法国、日本等国的同好和邮友四处觅购,他本人也常在全国各地的古董市场、艺术品拍卖会和港澳台等地的历史邮品交易会上觅购、竞拍,有时为一张心仪的珍片不惜重金争购力夺,其痴迷之情可敬可叹。

作者在家中翻阅老明信片部分藏品。

据史料记载,世界的第一台摄影机和摄影术最早发明于1839年,摄影被西方人直呼为“光画”,记录下了人世间现实目睹之情境。摄影术发明于西方,如按照年代计算,中国当时是清代咸丰时期。由于西方当时的摄影术没有这般快捷地传遍世界各国,中国不久后发生的那场世人震惊的鸦片战争就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像资料能够记录下来。能够较多地通过摄影术记录中国影像的已经是晚清或清代末年了。我们现在能从摄影照片中看到清代慈禧太后的肖像或生活照;看到清代京城中的帝皇生活景象和许多历史事件等,这已经是1900年左右的光景了,这还得归功于西方摄影术能及时传入中国的结果。

摄影术发展中除了通过摄像机摄入大千世界的活动画面外,相当大一部分是通过照相摄制出的照片、图片。其中相对来说可印刷普及的图片类中就有明信片这种载体。由于可进行通信邮寄传播,明信片无疑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早在1840年,英国就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枚俗称黑便士的邮票。明信片的出现较晚,1869年奥地利邮局发行的印有2元面额的预付邮资明信片为公认的首枚明信片。中国最早的邮资明信片发行于1897年8月。到了19世纪90年代,西方的照相术和印刷术都有了普及和发展,欧洲开始流行一面印有风光人物等内容的明信片,使明信片除了单纯以文字传达信息外,也成为图像传递和个人留念的纪念品。同时明信片也成了集邮范围内的一个新的收藏领域

清代“中国火车”明信片。

清代龙旗图“山海关”明信片。

有关中国或东南亚题材的图画明信片的普及是晚清和清末民初。这些明信片上的“光画”大多是当年旅居中国的外国人或入的殖民者们实拍的,它们记录着当年洋人眼中的中国国情。而明信片的发行者大多是外国的一些出版商、传教机构、照相馆等。中国本土的一些外国商人、出版机构,如后期的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中国国际图片印刷公司等也纷纷加入了印制图片明信片的行列进行出版、售卖。(www.xing528.com)

清代明信片上的“苏州名妓”。

岁月光阴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但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每个时期和阶段的面貌和风情,也会发生无数令人心惊,给人磨难的历史事件。单凭文字记录是有限的,最接近现实的摄影图像自有它过人的魅力。但是这其中也要有所区分。当时在那些西方人眼中中国之景象的“光画”上,有现实主义的诠释和揭示,也有被粉饰和赞美诗诵咏的吹嘘。正像一位学者在中国历史明信片收藏家方霖的《旧梦重惊》一书序言中写的那样:“在这些历史明信片中,我们更看重的是这些历史的活生生的记录,它们记载着我们民族的不幸与屈辱。其中的偏见与曲解既妨碍了西方人真正地了解中华文明,而那些真实的描述又是今天的青少年很少亲身感受到的沉痛与辛酸。在明信片上那些潇洒的洋文后面,在那些别有用心选择的场景人物后面,在那些嘲讽的猎奇与无耻的吹嘘后面,我感到的是一种亲身体验的梦魇般的悲愤与压抑。”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虽然在当时这些明信片中所记录的那段历史时期,她正处于末世的艰辛、昏庸的老迈与苦难的新生之交替进程中,但她那正直的民众与光辉的创造也决不会如此破烂与麻木。

因自幼喜爱集邮的这份痴迷,使我对历史风貌的明信片也有同样浓厚的兴趣。说来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好友赠我一套他爷爷留下的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杭州西湖”风光明信片,那画面上凄清稀落的昔日风貌使我对杭州这座美丽的湖滨城市深感惋叹,久久不能释怀。

清代明信上展示的“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情景。

年迈的老人也许对昔日中国还留着比较清晰的印象,苦难与贫困,遭受欺凌,如此等等是永远抹不去的记忆。而年轻人的感受就只有在那些历史的图像资料或前辈的记述中获得了。我收集历史明信片是缘于对史料的珍视,眼下编写的这本《神州旧梦》老明信片集计有近400张珍贵的历史图画明信片,且极大部分发行于清代末年,少数系民国初年。清代末年,中国正处于一个被西方列强争夺蚕食的动荡岁月。但是,西方列强在对中国侵略的同时,也给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神州带来了西方式的文明。所谓“欧风东渐”、“西俗杂渐”,这也对封建中国的大清皇朝和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以上海、广州等城市为代表的大都市生活中,西方式文明的影响无处不在。从生活日常用品到出行的交通工具;从住宅家居到风俗习惯;从教育方式甚至到休闲娱乐等等,都使人感到清末民初的中国逐渐渗透进了浓厚的西方殖民色彩的文明和时髦。但是,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已延续数千年封建体制的国度,东方古国的传统文明仍处处保留在了当时旧中国的每一个角落。从本集中一些诸如清代的宫殿、花园、明清古街、中式茶楼酒肆、水乡民居等等,仍都带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和民族特色,而且,在这些名胜古迹中的风俗人情,也都保持着鲜明浓厚的中国传统文明特色。较之当代,那些清末民初的景物和风物人情更近乎于原汁原味的传统文明。

清末明信片上的“华兵演炮”,反映的是甲午战争中山东威海水兵练兵抗敌的情景。

清末某国外驻华机构发行的明信片“中国人卖馄饨”。当时,卖馄饨的担子两头高高形似骆驼,故称“骆驼担”。担子由一人挑来走街串巷,边烧边卖,颇具风味。

据不完全统计,清代末年至民国年间,世界各国和中国国内各出版印刷部门曾发行过数以万计的风景和图画明信片。看起来这个数字十分庞大,但如果与中国浩如烟海的古籍图书来比较,这种因摄影术发明不过百余年光阴的“风光风物相片”无疑要量少而珍稀了。当今,在中国集邮界和艺术品收藏界,对这些老明信片感兴趣的收藏者是越来越多了。由于需求量不断增加,这些老明信片,特别是清代的图画明信片存世量有限,收藏者往往对一些画面特色鲜明,风情浓郁的老明信片趋之若鹜,孜孜以求。这也使得一些较为珍稀的清代图画明信片在全国各地的邮品和艺术品拍卖会、交易会,以及古董收藏市场上价格急剧上涨。

据了解,发明于西方的明信片一直被西方人所宠爱,明信片的发行、使用、买卖与收藏也是西方最为普及。特别是百年前的明信片,西方人当时甚为流行,发行和收集的人比比皆是,所展现的题材也都是西方人生活和其景物风情、历史事件等等。所以至今在明信片集中的欧洲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美国等,百年前的风光、景物类的老明信片尚存不少。淘宝者只要在欧美一些旧书店、邮票店和古董跳蚤市场上都能淘到这些上百年历史的欧美老明信片。而中国和远东地区的亚洲国家明信片因发行量少,即使在明信片交易和收藏最热闹的英法等国也常常是“洛阳纸贵”。所以如今能从朱政方和我本人十多年来收集的千余张中国题材的老明信片中精选出400张汇编成册确属不易。相信这些伴着百余年中国岁月光阴的旧影明信片能够走出尘封的历史,带给广大喜爱中国近代史的朋友和收藏爱好者们一个开启视野的天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