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风采的古代犀角雕
五千年的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史中,古代的雕刻工艺有着多姿多彩的艺术面目。其中,利用犀牛角为材料的雕刻工艺是一种有着深远历史渊源,与中国古代文明同步发展延续至今的特色工艺。
动物的牙角是动物身上最坚硬的部位。由于其质地的坚硬细密,雕刻出的图案和纹形线条清晰,棱角分明,也不易被磨损和走形。从原始社会开始,我国远古时期的人类就一直与动物于相互共处中生活,又在相互争斗中发展。由于人与动物的关系密切相联,中国古代有很多工具和实用品都取材于动物身上的资源。如远在旧石器时代,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就以象牙雕刻作装饰品而随葬。在新石器时代,兽骨、兽牙、兽角等制成的器具就被人们与石器、木器、陶器等一同使用。《史记·微子世家》中记载:“纣始为象簪。”随着人类的审美眼光不断的提升,一些带有美学意义的图案和纹饰也不断通过雕刻施之于各种器具之上。因此,选用动物牙角以及骨头等进行雕刻,久而久之也就逐渐形成了一种古代的牙角雕工艺。古代的犀牛角雕刻工艺之所以能有别于其他一些材质的雕刻而高雅名贵,其中固然以犀角象牙物稀为贵,还与此类制品具有比较深厚的文化艺术内涵有关。古代的象牙雕刻的作品以文房用具笔筒、砚屏和折扇骨、挂牌及神仙人物件为多;犀角雕作品则以槎杯酒具和文房赏玩品为常见。古代的牙角雕工艺一向讲究选材的优劣,虽然犀牛角材料本身就很稀少,但古时候的工艺师们为雕刻完成一件精品,常常是精挑细选。挑选中的犀牛角以亚洲犀为优,非洲犀次之。古代在进行牙角雕刻选料时,那些被猎杀后的犀牛取出的牙角,质地光鲜滋润,细腻而紧密,材料从外至内都仍仿佛有活体生命的血脉流淌。雕成后的作品历经千百年不失神采。
明代《东坡夜游赤壁》犀角杯。
犀牛是世界稀有动物,产于亚洲的东南及非洲一些国家。犀角是一种十分珍贵的兽角,有较粗的直线纹,角的顶端有小砂眼,近似蜂窝状。犀角呈圆锥形,稍有弯曲,长短不等,在十五至三十厘米之间。表面为乌黑色,内中渐浅,为灰褐色,也有浅灰黄色。犀角为珍贵药材,性寒、味苦酸咸,是消热、镇惊、止血、滋补的良药。因此,早在汉代人们就用犀角制成器皿饮酒、喝水以强身祛病。由于犀角得之不易,受到历朝政府的控制,甚至犀角制成的饰物都成为等级尊卑的标志。明清时期,是犀角使用量较大的历史时期,大部分从国外进口的犀角被制成药品,另一部分则成为雕刻家手中的雕刻材料。明清时期,由于竹、木、牙等以清供、文玩为主的雕刻艺术的兴起,从而也带动了犀角雕刻一度的繁荣。这几种雕刻在技法上有相通之处,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影响,这也使犀角雕刻在很短的时间内,即成为与竹、木、牙雕并驾齐驱的一个艺术门类。明清时期的犀角雕刻多由竹、木、牙雕刻艺人兼工。文献记载中,明人鲍天成、蒋烈卿、方弘齐等人,都是专治犀角的名匠。此外,明人濮仲谦、明末清初人尤侃,除精于竹、木、牙、玉石雕刻,在犀角制作上也颇负盛名。明清两代的犀角雕刻主要集中在苏州、扬州、南京、杭州、广州等地区。清代宫廷大约自雍正朝起开始制作犀角器,至乾隆朝达到鼎盛。清宫廷犀角来源于越南、南掌(在今老挝境内)、暹罗(今泰国)等国进献的礼物和各地督抚的贡品。犀角器因受形状的限制除以整角制成酒杯外,尚有盅、碗、钵、洗、盒、鼎、炉、瓶、笔山、笔架、花篮、盆景、扳指、嵌件以及供欣赏陈设用的人物、动物等雕刻。因为使用犀角杯饮酒可清热解毒,所以,它便成为犀角杯、槎等酒具的主要器型。(www.xing528.com)
犀角属指甲纤维物,不属角质,是动物角中最大而实心的角。犀角上尖下阔,原基底为椭圆形,呈蜂窝伏,比例最重最大。角的表皮满布裂纹,表皮以下为黄褐色,渐进的黑色一直伸向角的中心,其中心黑色处是整个角最坚硬的部分。犀角雕刻用料多取于亚洲犀。目前世界上共有五种犀牛,两种在非洲,三种生活于亚洲。亚洲犀有双角的“苏门犀”、独角的“印度犀”。明清雕刻使用的多为“苏门犀”和“爪哇犀”。犀角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外观的色彩及大小都有差别,这些差别成为人们判断犀角优劣的重要因素。早在唐代对犀角的分类就有相关的记载。犀角中有通犀、花犀、斑犀之别。通犀也称通天犀,指犀角中心有白缕直上彻端者,这种犀角据说能“出气通天”,十分稀有,因而异常名贵;花犀、斑犀则是犀角表面生有斑点者,因斑点的大小、色泽不同,而有花、斑之分,价值低于通犀。制作犀角器选料很不易,损耗性也很大。一个犀角,把裂纹粗糙的表皮削去后,原料已损耗了一半,再经雕琢挖空,往往成品不到原来重量的三分之一。更有部分犀角在未施工前是无法以肉眼判断其内部是有否缺陷,原因是犀牛打斗以角为武器,如果年幼的犀牛伤了角,成长后其角的新生纤维把伤处盖在内而不见伤痕,到工匠切割或雕刻到某个阶段才发现有内伤,伤处的纤维是弯曲不接的,遇上此情况,往往会令工匠们精心构思的作品前功尽弃。有一些常见的犀角器凹凸歪曲,不合比例,这就是原料上的缺陷所致,工匠们也只能因材施工后随形巧雕巧制了。
犀角器受当时玉雕、竹雕等工艺的影响,雕制方法有其相近之处。但犀角雕刻总的还是要根据自身的材料特点进行制作,因此它也有自身的一套雕制方法。长期从事犀角古器收藏研究的霍满棠先生曾介绍过古代犀角器“屈曲”(角尖部需进行弯曲处理)的制造过程。霍先生认为,犀角的原形是上部尖窄,下部阔大的。上部的纤维较细密和坚韧,颜色也较黑。工匠在雕花和修窄时,大多采用镂空和透雕技法尽量减省要屈曲的面积。犀角的纤维是较疏松和不耐火热的,必须用隔热的物料包缠着,然后把需要屈曲的部位放入水中煮数小时,模仿藤器制作的那种蒸煮法。当该部位软化到一定程度时,将犀角器放在事前准备好的定型模上,让弯曲的程度固定下来。经过一段长时间的晾干后,被屈曲的部位回复原来的硬度和固定了形状,再经过一番打磨便成了一件件完整的器物。明清时期的犀角器以犀角杯为多,这些犀角杯按雕刻品类来分大致可分为花形杯、山水杯、人物杯、仿古杯等。这几类犀角杯的图案装饰均用阴线、阳线、平凸、隐起、起突和镂空等雕法。镂空雕即是工艺上所说的镂雕,这种镂雕一般用于犀角杯器的把手,雕成枝梗或松树和杂树的枝干。仿古杯镂空雕刻的犀角杯把手上有时雕有龙和螭等神兽盘绕。此外,还有光素杯,有的以整个犀角制成天然形犀角杯,还有的用犀角零料制成无把或单把的酒杯。古时候清宫犀角器所用材料有犀角和广角两种。天然形、山水形、人物形、仿古形等犀角杯多用犀角制成,而花形杯则多以广角制成。两者颜色不同,前者黑紫色,后者尖部灰黑,下部浅黄。有许多犀角器经染色或涂漆后呈浓深发亮的黑紫色,本色者需经烫蜡以保护器表光洁。
明代山水人物雕犀角杯。
喜爱艺术的我,小时候曾读过一篇叫《刺花的灯罩》的故事,内容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法西斯在波兰奥斯威辛集中营中活剥年轻犹太女子的人皮后,刺上花卉图案做成工艺品灯罩的事。这种看来比罂粟花还要妖艳诡谲的艺术,里面藏着的是蛇蝎一般的内核。如果说,这种人与人在自相残杀中搞出的工艺不该再流传下去的话,那么,像古代那种猎杀动物后搞出的工艺如今被禁止继续流传,也是理所当然之举。从当今人们生态学的观念来看,动物是人类最亲近的朋友。在广阔无垠的大自然中,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一直也是和自然界中的各种动植物息息相处,共度一个个岁月流年中的春夏秋冬。按当今保护动物的观点而论,诸如类似犀角象牙一类的雕刻工艺,正逐渐化为一抹历史的烟尘。当今天人们有兴趣再来回首巡视它时,其思绪是纷纭的,感受是五味俱全的。但是,作为传承工艺中的一种艺术手法和技艺的借鉴,牙角雕刻又无疑有着它无法磨灭的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