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发现家中明清瓷器,品味历史文明

发现家中明清瓷器,品味历史文明

时间:2024-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家中有瓷我平时总有这么一种感觉,每当自己接近瓷器的时候,总有一丝质朴的暖意淡淡袭来,总觉有一种被历史文明光彩相映照的圣洁。这种感觉有时可能被夸大,谁家没有点瓷碗、瓷杯、瓷瓶、瓷盘,都是家常之物。作者家中收藏的明清瓷器杂件。我家中的那些瓷器还远远未够上被人目光敬奉的资历。大家静下心来后闲聊时认为,此瓷盘虽有微残,但确是一件较少见的康熙民窑瓷盘精品。

发现家中明清瓷器,品味历史文明

家中有瓷

我平时总有这么一种感觉,每当自己接近瓷器的时候,总有一丝质朴的暖意淡淡袭来,总觉有一种被历史文明光彩相映照的圣洁。这种感觉有时可能被夸大,谁家没有点瓷碗、瓷杯、瓷瓶、瓷盘,都是家常之物。虽然我国古代制瓷有官窑、民窑之分,官窑系宫廷开设,瓷制品光润细腻,图案及瓷彩发色讲究,有不少画意乃出自名家手笔;民窑则是民间设窑而制,其瓷制品批量大,制作欠精,一般多为布衣百姓所用的日常器具。不管是官窑民窑,人们喜爱瓷器是因为它雅洁之中所蕴含的平常与质朴。用餐之瓷碗,饮茶之瓷杯,插花之瓷瓶,常亲近在手边、嘴边。其观赏性有之,但更多的是实用。自古至今,那瓷质的杯碗盘碟总比那些瓷瓶、瓷观音之类的供设品产量大。

瓷在日常生活中易损、易碎,这是瓷之贵的一种体现,但是,瓷制品一窑窑不断地产出,这又觉得瓷也贱。贵贱本来就是一个对立统一的定式,如果偏爱与猎奇的人多了,瓷的天平就会向一方倾斜。如今时兴玩古,很多人为讨一个风雅,把家中上了点年纪的坛坛罐罐全供奉了起来,给它们以身价。一些文物店、古玩店老板也常挨家挨户淘购瓷玩,有时在寻觅中发现某个布衣老太捧着个青花旧瓷碗用饭,也要上前问这问那,横竖会出个老太感到实惠的价钱去购它下来。

作者家中收藏明清瓷器杂件。

于是如今城内不少这类店堂的博古架、橱柜里面,高高低低尽摆放着这些旧瓷器。瓷器从“仆人”的角色一下全转换成了贵客,并且十分心安理得地任人的目光一遍遍来仰慕、抚爱。我常常这么想,上了年纪的瓷器如不在年青时被毁身,老来必定有福。至少不会再无休止地去劳碌一生。可以被主子找个雅致的地方颐养天年,显示一下“瓷门家族”应有的名声。不过,能在千万个流逝的日月挨到可以被人作为古董的年纪,身上没磕没碰,无“病”无“疾”,这本身就是造化。玩瓷者讲究的就是瓷器“口无裂缺,身不挂线”的一种饱经沧桑后持有的完美,这完美对易裂易碎的瓷器来说一辈子难能可贵。

我家中的那些瓷器还远远未够上被人目光敬奉的资历。说来这些古瓷器大多是过去的家常器具。不过,这平常年轻也很好,风华岁月多为人承担些实在事,何必过早地追慕身价,去充当老资格的玩物丧他人志。

但是,在如今的古玩收藏中,书画和瓷器毕竟是一个大门类,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和艺术性,值得后人去不断研究和探寻。中国的陶瓷工艺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瓷器在中国人的眼里,是一种雅俗同好,赏用兼备的东西。千百年来至今,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及各阶层人士,都对瓷器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

我痴迷收藏近四十年光阴。藏瓷算是仅次于儿时就痴迷的集邮之后的另一项早期爱好。回首多年来曾一度痴迷明清瓷器,为淘宝走南闯北在各地古玩市场摸爬滚打,有收获,但也有无数次“打眼吃冲”,白丢了不少冤枉钱的经历。有很多回我真有点想不明白,为何我对寻瓷觅宝如此心仪,却往往难得盼来那回眸一笑。后来我才明白,收藏古瓷器所谓的悟性少不了这两点:一、需在博古览物的历练中多长眼力,提升收藏品位;二、需永远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待物藏物,所谓“无欲则刚”。这两点解决好了,你眼里的好瓷器就有可能与你不期而遇。

静心检点我多年来所藏的近百件历代瓷器,真正可作久藏的只有三件:一件康熙青花人物瓷盘,一件清初青花瓷笔海,一件清同治粉彩鸡缸杯。有意思的是,这三件经我多年藏瓷精挑细选后的瓷玩,竟然都有些不大不小的残次。但何以让我这番珍视呢,这里面可能是凝聚了我觅瓷经历中的种种曲折与体悟,自然也含有我一份个人偏爱。

先说说那件清康熙“婴戏图”青花人物瓷盘。此物还是八年前我从安徽歙县老街所得。说到歙县这个地方,是古徽州府治所在,是徽州文化国粹京剧的发源地,也是文房四宝之徽墨、歙砚的主要产地。安徽歙县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可知一斑。

那时,我们苏州一行古瓷收藏家组织去安徽黄山和宏村古民居游览。回苏州时途经这古徽州府地歙县,听这里的人说县城老街上有多家古玩店经营古董瓷器。大家顾不上吃饭便兴冲冲地一起前往。说来也巧,在这县城老街东首一家古董瓷杂店,我与几位藏瓷同好在那里经一番番挑肥拣瘦,最后大伙的目光几乎不约而同锁定在了一件青花“婴戏图”人物瓷盘上。招呼中,店老板从柜中拿出了瓷盘让大家细看。此瓷盘口径约20公分,在盘碗类中属中等尺寸。瓷盘上的青花发色沉稳且亮丽,盘中绘一少妇与小儿在园中戏乐之情景,其笔墨率意,以一种变形的笔触将人物戏乐中那种喜形于色的活泼形象进行了艺术夸张和概括,因而也折现出了一种康乾盛世国泰民安的景象。瓷盘胎骨坚密,瓷质光润,盘后还有“桃子”形的画押款。此瓷盘子属典型的康熙瓷应无多大的疑问。但美中不足的是,此瓷盘的下口沿有丝浅浅的挂线。也许正因为存在这么一点儿残次,与我同来的几位瓷友都对是否购买这件“残瓷”犹豫了起来,此时只听得大家在七嘴八舌间夹杂的一片惋惜之声。

也就在这种时候,已有多年藏瓷经历的我,霎时间会感觉际遇这样的瓷盘十分难得。多年来我对康熙青花人物瓷器比较关注。康熙青花人物瓷绘,一般来说都是继承了明代崇祯时期民窑青花人物瓷绘的特点及技法,画意质朴雅致,笔法率意洒脱。我眼前的这件青花人物瓷盘,其画面人物硕大而丰盈,笔意亦不俗,这在同类瓷盘中当属少见。稍作考虑后便毅然决断,在同伙们犹豫不定中抢先与店老板砍价后将其购下。在回去的路上,和我同去的几位瓷友再谈此事来都还有点儿后悔。大家静下心来后闲聊时认为,此瓷盘虽有微残,但确是一件较少见的康熙民窑瓷盘精品。此瓷盘能在如今淘宝者走马灯一般的古玩市场留下来,可能就是它身上的那点瑕疵吧。而我收藏古瓷从不去苛求完美,与它知遇也算是一种缘分。

清代同治年间的瓜棱口粉彩鸡缸小杯,发色雅丽,精巧细致,有点儿模仿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的意思。

清同治粉彩鸡缸小杯的另一面。(www.xing528.com)

我想,康熙年间的民窑青花人物瓷盘应该说件件都不差。不少人物画的瓷盘不仅画意洒脱雅趣,且很少有重复和雷同的画面。恰如后人所称“历代瓷器中,康熙瓷绘画为各代之冠”的那样,康熙人物瓷画的文化品位可见其一斑。一番浮想中,我又想象歙县在古时候也是徽商云集之地。繁盛的经营让这里的家家户户都丰衣足食,其衣食住行自然会衍生出各种讲究。就像这盛放食物和茶酒的盘碗杯碟之类,选来非要景德镇上好的青花、粉彩瓷器。精美之器盛放的美味佳肴,点缀着徽州商人的口福。这也正是一代代人餐风沐雨,辛勤劳累而梦想成真的生活境况啊。这件精美的“婴戏图”青花人物瓷盘也许就是某个普通徽商之家的盛器。主人在劳顿后静静地享用它,朝朝暮暮,年年岁岁,时光如流水。这瓷盘上母子戏乐的光阴犹如青花那样鲜活而澄明,延续到了今天的岁月。

另一件清康熙青花瓷笔海同样也是我的珍爱。记得此件瓷器还是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苏州一家古董店内无意中捡的漏。那时收藏淘购瓷器古董完全不像现在,不管你有意无意,有识无识,捡漏是常事。苏州老街上这家古董店的店老板是位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他子承父业,将其老父生前收购留下的各式古瓷文玩经精选后继续出售。我捡漏的这件康熙青花瓷笔海,从道理上说本应属于他店里的精品而被保留。缘何会摆上他的柜台出售,我想或许也是因为器物稍有微瑕吧。

此笔海其口径20公分,环口抹酱色釉,束腰,玉璧底,糯米胎质,粉白细腻。其釉面青花发色清雅纯正,笔海的外壁开光式画面上绘有两幅清供博古图。整件器物基本完好无碍,只是在笔海的内壁上有一蚕豆般大小的蟹爪裂纹,但并不伤及笔海内壁的胎骨。因而笔海的外壁丝毫未受影响。但可能也就是这点微瑕,对古瓷执求完美的店主肯廉价转让于我。

清康熙“岁朝清供图”青花大笔筒。

现在想想,好就好在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候上古董店买瓷器杂件,可能白痴也会捡漏。实际上,讲到这所谓的残与不残,瓷器的精品与常品是完全不一样的。精品稍残,因其自身的珍稀而“瑕不掩瑜”;而常品、普品因产量大而存世多,若再有残次就无太大的价值。这可能就是艺术品真正的价值观之所在。现在,每每有闲再细赏起我这两件青花瓷,它们身上集中折现的康熙年间的那种世情民风,一直使我浮生一种恍若隔世的桃源之梦,绵延在这青花铺就的前世今生里。

我的第三件宝贝是件清同治时期的粉彩鸡缸杯。

清同治时期,由于世经战乱,岁月动荡诸多因素,其国力渐衰。制瓷业亦已日渐衰退。但在短暂的稳定时期,有着深厚传统的制瓷业仍不乏优良的器物面世。同治粉彩瓷器中,有一种各形各式的粉彩绿釉瓷小杯,就是瓷中之佳品。同治粉彩绿釉小杯,多以明代永乐压手杯的形制烧制。小巧且沉稳,拿在手中,刚巧可塞满掌心。正如专家所言“将覆合手中,大小恰合掌心,并有凝重之感”。小杯中,还一种画意仿明成化斗彩鸡缸杯的粉彩瓷杯也称之为鸡缸杯,只填以粉彩烧制。而杯内所施的绿釉,则是沿袭了前朝乾隆时期胎内施绿釉之手法。其杯内绿釉与杯面的粉彩花鸟绘画,皆浓艳亮丽。我所藏的这类小杯中,就见有瓜棱形、海棠形、梅花形、荷叶形、桃子形等多种形制的器物。可见同治时期的小型瓷器的制作还是十分讲究且富有创意的。

再说这件粉彩鸡缸杯,因其画意有点儿成化鸡缸杯的味道,我姑且就视它为粉彩鸡缸杯吧。该瓷杯口径不过五、六公分的样子,盈盈一握间小巧玲珑。瓷杯瓜棱形,敞口收底。杯内施绿釉,外壁则是粉彩花卉类的画面。在一片莺飞草长的春色中,有一雄鸡在芳菲天地里引吭啼鸣,精神得很。虽然这粉彩与成化斗彩鸡缸杯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但我所爱的是这同治小杯的制作能融合前朝之款式、釉彩及画意于一炉而脱胎成器,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和发展。

说到鸡缸杯这玩艺儿,这里,瓷友们千万不要误会。像这类清代中后期绘有雄鸡形象的粉彩小杯,都是一种仿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的意思而衍生出来的东西。但无论其艺术价值、存世量以及珍罕性等方面,都不能与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类比。明代斗彩鸡缸杯属稀世奇珍,现在大凡爱瓷者都了解。前几年曾见得有关媒体报道了一件稀奇事。说某大都市一位房地产开发商,在拖欠银行巨额贷款求助无望之际,年迈的母亲取出一只祖传的明代成化鸡缸杯,说拿去卖了吧。谁能想到,一只小小的鸡缸杯身价逾千万,危难关头帮这位开发商挺过了难关。

清康熙“婴戏图人物”青花瓷盘。

明代成化年间的斗彩鸡缸杯存世量极少。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称:“窑器初贵成化,次则宣德。杯盏之属,初不过数金,顷来京师,成窑酒杯每对至博银百金,为吐舌不能下。”万历《神宗实录》中写道:“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对,价值十万。”清初朱彝尊《曝书亭集》中记载:“万历窑器索白金数两,宣德、成化者倍蓰之,至鸡缸非白金五镒市之不可,有力者不少惜。”可见历代文人把成化皇帝饮酒的鸡缸杯抬至天价。成化景德镇御窑厂根据市场所需,先后烧制了很多鸡缸杯,但是能够流传下来的极少。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玲珑雅巧,颜色鲜艳明亮,笔法流畅圆润,画意生动活泼。其绘画是由宫廷御用画家设计图样上报御批后,由“仁智殿”的老师亲自在小杯上以半工笔手绘而成。杯上雄鸡高歌,回首张望;雌鸡飞跃啄食,姿态栩栩如生。画中山石清秀,兰草幽青,一派盛世景象。

想来藏瓷也与收藏其它老器物一样,是缘于一种偏爱,缘于一份珍惜。也可能我藏瓷的经历还不算太长,家中也无重器可以炫美。我所藏的这件同治粉彩鸡缸小杯本也应属常品,只是如今这种小巧精致的彩瓷小杯越来越少见了,所以它在我眼里就是一件值得珍惜的瓷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