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突出特色,提升品位,推动城市建设与发展

突出特色,提升品位,推动城市建设与发展

时间:2024-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突出特色提高品位加快城市建设与发展朔州是1989年建市的,建设目标为煤电能源城市。但朔州也有朔州的优势,作为新建市,过去的遗留问题少,发展的空间大,一张白纸没负担,可以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朔州在改革开放中诞生,还需在改革开放中发展。要靠改革开放创新机制,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加快城市建设和发展。朔州市是在原朔县的基础上撤县建市,是服务厂矿、带动农村的新建市。

突出特色,提升品位,推动城市建设与发展

突出特色 提高品位 加快城市建设与发展

朔州是1989年建市的,建设目标为煤电能源城市。作为城市,就要成为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成为带动一个区域两个文明建设的“龙头”。所以,建市以来,历任市委、市政府领导都特别重视城市建设,紧紧围绕“经济繁荣、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文明开放”的总目标,以“不求最大、但求最美”为宗旨,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城市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目前,城市框架已初步形成,基础设施逐步健全,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品位不断提高。建成区面积已由建市初的8平方公里扩大到16平方公里,城市中心区人口由7万人增加到13万人(含露矿、电厂),城市道路由21公里增加到86公里,供水普及率由18%提高到100%,集中供热普及率由14%提高到62%,绿化覆盖率由2.7%提高到18%,人均住房面积由6.5平方米扩大到9平方米。

我们在城市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要 建设好一座新兴城市,首先要有一个切合实际的发展思路和总体构思,有一个好的蓝图

市委、市政府从朔州的资源条件、人口状况、自然环境、经济水平等实际情况出发,明确提出,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上,应突出“四个意识”:一是特色意识。朔州建市迟,起步晚,基础差,在规模上赶不上老城市,在功能上赶不上大都市,在文化上比不过历史名城。但朔州也有朔州的优势,作为新建市,过去的遗留问题少,发展的空间大,一张白纸没负担,可以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所以,应该在求精求美上做文章、出特色。二是改革意识。朔州在改革开放中诞生,还需在改革开放中发展。要靠改革开放创新机制,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加快城市建设和发展。三是超前意识。城市建设,尤其是一些涉及城市长远发展问题的基础设施建设,应超前考虑,高水准起步,为当前发展提供保障,为未来发展留有余地,尽可能为子孙后代多留遗产,少留遗憾。四是效益意识。城市建设要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为目的,坚持做到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环境建设三同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统一,走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按照这一思路,1995年我们又调整完善了《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勾画了朔州未来发展的蓝图,提出了“把朔州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文明开放的新兴能源城市”的总目标。

二要 建设好一座新兴城市,关键是要搞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振兴区域经济、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备条件。几年来,我们突出抓了路、热、气、水、宅等城市基本要素建设,城市功能日臻完善。

一是道路先行,构筑城市发展的框架。朔州市是在原朔县的基础上撤县建市,是服务厂矿、带动农村的新建市。建市之初,朔县旧城街道狭窄,并与平朔露天煤矿生活区相距3公里,中间又有一条七里河相隔,神头电厂也在10多公里之外,仅有一条三级公路与旧城相连,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整个城市主干道路不成系统。建市以来,我们就致力于改变这种状况,坚持以路先行,构筑城市发展框架,拓展城市空间。先后建成了古北街、市府街、北关路、马邑路、迎宾路、振华西街、鄯阳街等主干街道。1991年架设了七里河大桥,修通了城市主轴线——开发路,使市区与露矿生活区沟通。1995年,建成了朔神大道中段,今年又投资1000多万元续建了东段,使市区与神头两个电厂连为一体。今年还建成开发北路北延、平朔路、振华东街、民福街等四条市区道路,总长8680米。建市9年来,累计用于城市道路建设的投资2.5亿元,新建、改建主次干道19条,市区道路总长达到86公里。新建道路全部实现了“七通一平”,地下管线配套率达到100%。主干道红线宽50米,次干道红线宽22—40米,居住区道路红线宽12—22米,达到了中型城市的标准。城市道路框架的构成,为远景发展和开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超前发展供热、供气和供水项目,提高城市的基本保障能力。在供热供气方面,市、区两级先后投资2亿多元,建成热交换站8座。1994年完成了市电厂2、3、4号机组的汽源联接工作,1997年完成了装机容量为11.2万千瓦的热电5号机组,使城市规划区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70万平方米,供热普及率达到62%。今年又上马了总投资1.3亿元的天然气供气工程。供气规模近期为1000万方/年,可供6万户、25万人用气;远期为2000万方/年,可供12万户、50万人用气。今年完成投资5000万元,国庆节实现1万户通气目标。城市居民集中供天然气,在全省各城市中还是第一家。在供水方面,市区原有的自来水厂是十几年前朔县修建的,日供水13000吨。建市后,随着市政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人口的逐渐增多,供水能力已很不适应。原计划靠引黄解决,后引黄调整为先南后北,我们也作了相应调整,于今年新上了二水厂工程。概算投资1.08亿元,日供水10万吨。总体设计分两期建设:一期为采用地下水5万吨/日;二期为采用地表水(引黄)解决5万吨/日。一期工程总投资5434万元,今年完成投资2000万元,新增供水能力1万吨。整个工程全部建成后,可保障今后20年城市生产、生活用水。

三是搞好住宅和公用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满足城市居民的工作和生活需求。先后建成了府南、府西南、府东南、市委、市府、民福、北苑、马邑等8个住宅小区,新建居民住宅64万平方米,城市居民住房紧张的状况基本得到解决;建成高标准的市一小、一幼、二小、二幼、一中和师范新校,解决了市直机关干部职工子女的上学、入托问题;新建办公楼27栋15万平方米,80%以上的机关单位结束了租房办公的历史;新建了市文化活动中心、汉墓博物馆、中心广场、朔州宾馆、保险宾馆等一批文化和服务设施,初步改变了文化、服务设施相对滞后的局面。邮电通讯事业也得到了超常规发展,市话交换机容量达到5.65万门,无线寻呼容量达到5万户,市话用户达到3.18万户,市话普及率达到18.5%。全市实现了国际国内直拨。

三要 建设好一座新兴城市,必须建造一批精品工程,着力提高城市品位

建市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建设高品位城市为方向,全面实施精品战略,全力建造精品工程,在“美”字上做文章。

一是在城市整体布局上,追求和谐统一。中心城市划分为两个区域,鄯阳街以南为旧城区,以北为新城区。旧城区以低层建筑明清风格为主,砖木结构,古朴典雅;新城区以发展多层建筑为主,适量点缀高层建筑,错落有致,浑然一体。两个区域既各具特色,又和谐统一,既承接了过去,又反映出了时代特征。(www.xing528.com)

二是在工程项目上,突出抓好质量。我们要求每项重点工程项目都要上档次,上水平,建成精品工程。在设计造型上,不仅要美,而且要新;不仅要有单体美,而且要有群体美,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近年来,我市城市重点建设项目,都是聘请外地有雄厚实力的工程设计单位设计的,几经论证,几经修改,做到了精益求精。在工程施工中,实行了投资主体、项目法人、工程监理和招投标“四元制衡”体制。通过公开招标,选出一流的施工队伍。全面实行质量跟踪监理制度、工程材料厂家招标制度。所有城市重点工程,都基本做到了按设计组织施工,按质量标准进行建设和验收,从未出现过大的质量问题。去年,市中心广场被评为全省城市建设首项精品工程。

三是在环境建设上,注重优化美化。把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统筹考虑,同步实施。凡是污染较重的项目,在中心区内坚决不上;凡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项目,优先安排,超前发展。新建市区瞄准建设无烟区的目标,实行了集中供热、集中供气,从废气排放等方面杜绝了新污染源的产生。还积极进行了“三废”处理,取消了旧城区大烟囱13个,拆除零散锅炉16台,整个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所提高。大搞城市绿化工作。按照城市总体规划,乔灌结合,花草并举,不仅对城市主要街道、机关学校、居民住宅四旁进行了绿化,对边角空地也进行了绿化。城市绿地面积由建市初的55公顷增加到280公顷,绿化覆盖率由2.7%提高到18%。仅今年就投资1200万元,开辟公共绿地10余处,新增绿化面积70公顷。七里河公园设计面积1475亩,今年开工建设东园,蓄水600亩,绿化200亩,过去的乱河滩变成了今日碧波荡漾、绿草如茵的“小西湖”,力争今年全省精品工程评比再次夺冠。我们还注重了城市的亮化美化。在充分发动机关、厂矿、学校因地制宜建设小草坪、小花坛、小雕塑、小喷泉的同时,采取点、线、面结合的办法,重点抓了30栋大楼的亮化点和以开发路、市府街、鄯阳街、振华街、民福街等街道为主的亮化线,以中心广场、七里河公园为主的亮化面的建设,不仅完善了路灯设施,还设置了200多个广告风景灯牌,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

四要 建设好一座新兴城市,核心是抓好投资体制改革,走出一条多元筹资的路子

我们的做法有五条:一是发挥资源优势,依靠煤炭建市。从煤炭销售返还款中提取一定比例,筹集资金2亿多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努力扩大开放,积极引进外资。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投资、鼓励引进的优惠政策,引进国外资金1700多万美元,吸纳国内资金1.3亿元,兴建了经济技术开发区,既壮大了城市经济的实力,又形成了城市的一隅。三是以住宅开发为重点,聚集个人投资。对既符合城市需要,又与广大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建设项目,如住宅建设、街道改造等,采取民办公助、适当让利、政策吸引等办法,聚集个人投资。突出的是住宅建设,通过政府适当支助的集资建房、适当让利的商品住房和安居工程建设,共吸纳个人投资5亿多元。四是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建设。通过大力实施“民营经济强市”战略,吸引民间资本进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促进城市的建设。去年以来,仅市区五个民营经济小区就办理了民营企业立项手续95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5.1亿元,有59家企业开工兴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亿元,其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1亿多元。浙江民营企业家潘伯秋投资1200万元,建成了朔州最大的商贸城。朔城区民营企业家王秉文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了三源娱乐城。五是动员方方面面力量,参与城市建设。去年建成的市中心广场,是由露矿、煤管局、市金融部门等18个单位投资建设的,总投资881万元。今年在开发北路北延工程中,露矿、煤炭局、市金融部门等18个单位无偿拆迁了4000多平方米的建筑,还调用大型推土机平地机无偿进行路基平整,为政府节约资金100多万元。部队农场为支援二水厂建设,主动让出土地150亩,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在朔神大道工程中,一、二电厂无偿拆迁平房和围墙8700平方米。市公路局在民福街改造工程中,投入资金460万元。市供电局在七里河公园建设中,无偿拆除四趟高压线路,今年在天然气工程急需资金的关键时刻,动员广大用户集资1000万元,保证了工程急需。开发北路北延工程道路两旁3公里长的绿化林带,全部由市直机关干部职工义务劳动完成。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几年来,通过多种渠道共筹集城市建设资金18亿元。

五要 建设好一座新兴城市,最根本的是强化管理,提高市民素质

从一建市起,我们就坚持把城市管理放到与城市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紧紧盯住“管理上一流,城市创三优”的目标,狠抓了城市管理和文明创建工作。

第一,抓好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城市管理手段。针对旧城区、新市区、露矿生活区三大块各成体系,块块不协调、条条统不动的实际,实行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上下贯通的管理体制。市政府成立了以副市长牵头的城市管理委员会,负责全城的统一管理协调。管理委员会又分成交通、卫生、市政等三个行业管理委员会,负责对本行业的督促检查。各大块对本区城市管理负总责,内部又层层下放权力,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的作用。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管理网络,加强了制度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精神,出台了《朔州市城市管理办法》、《城市基本建设管理若干规定》、《卫生管理实施细则》、《实施〈绿化管理条例〉暂行规定》等一系列配套性的规章制度,使城市的规划、建设、环卫、绿化美化等,都有章可循。同时,加强了队伍建设,重点抓了执法检查、清扫保洁两支队伍的建设,把城市的管理、监督、维护结合在一起

第二,实施重点整治,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一是严格按规划办事,抓好建筑市场整顿。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条线”,严格执行工程项目报建制,不按规划建设的不批,乱建乱占的坚决拆除。有6个企业按规划要求重新进行了选址,20多栋与整体布局不协调的建筑修改了设计,8万多平方米的违章和临时建筑被拆除。二是以主干街道为重点,狠抓环境卫生整治。对主干街道实行了“街头摊点自我保洁抓好一个点、落实‘门前三包’抓好一个片、路长负责抓好一条线、社区首长负责带好一个面”的办法,经常性地开展卫生整治活动。三是以主要路段道口为重点,狠抓交通秩序整治。狠狠整顿了无牌证车辆和随意停放两个顽症。大投入,健全了交通讯号、标志标线、隔离栏杆三项设施。

第三,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努力改变城市精神风貌。我市市民主要由原朔县的城镇居民、纳入市区的附近村民和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组成,城市知识贫乏,城市意识淡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卫生习惯都与现代化城市的要求相去甚远,给整个城市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一定难度。事实告诉我们,建设一个现代化城市,绝不仅仅是造一些街道、换一下居民身份,更重要的是将城市和市民引向文明。所以,几年来,我们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成果一起要”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把城市管理的最主要精力放到人的教育引导上,放到城市精神文明的建设上。利用市民学校和一切宣传媒体,大抓城市基本知识、城市意识的普及教育。同时,围绕“创三优”工作,大力开展了“育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四爱四献”(爱祖国、献终身,爱朔州、献力量,爱岗位、献才能,爱他人、献热忱)和“做文明朔州人,建文明朔州城”、“营造美好家园、塑我朔州形象”活动,制定了《文明市民公约》、《文明市民标准》。以窗口单位为重点,狠抓了创“三优”、市民学校培训等活动,把整个文明创建活动逐步引向深入。

我市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多方面的限制,整个城市的建设规模、服务功能、环境质量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之地。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兄弟地市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加大投资体制改革力度,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城市管理,全面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力争到本世纪末,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城市中心区人口达到15万人(含露矿、电厂),城市主干道路达到90公里,供水能力达到3.7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达到5万吨/日,居民总气化率达到84%,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68%,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25%,把一个更加繁荣、更加美丽的新朔州带向21世纪。

(本文是金银焕同志1998年9月25日在全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暨城市建设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摘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