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高校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

高校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

时间:2024-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首次写进了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报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

高校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高校作为

王 蕾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对各民族文化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首次写进了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报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中央人民政府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也曾说:“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三句话的理解:第一,它是民族文化的精华;第二,它是民族智慧的象征;第三,它是民族精神的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几百年、几千年传下来的,为什么能传下来,千古不绝?就在于有灵魂、有精神。一脉文化传万代,千万不绝是真魂。文脉就是一个民族的魂脉。今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文脉。我们不仅要保护,也要继承、发展和创新;不仅要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也要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出,不仅是一种文化教育,也是一种精神教育。”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维护一个民族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是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措施,是传承中华文化、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进行交流和相互了解的重要渠道,也是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各级政府和干部群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表现出空前的热情,并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昆曲艺术”、“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卡姆艺术”、“蒙古长调”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继批准为第一批、第二批和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9年我国又有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等22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6年我国有518个项目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又有510年项目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灵,2007、2008、2009三批共计1488人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可以说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社会团体、从国家干部到普通老百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热情是前所未有的。

作为造就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高等院校应当而且必须在保护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有所作为,这是时代赋予每一位高等院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笔者首先要了解清楚为什么要保护、保护什么、如何保护、高等院校在保护工作中有哪些优势?应如何发挥基本的理论和认识问题,才会使保护工作展开得更为顺利。下面,笔者以一名在高校学习、生活、工作二十多年的身份,谈一点个人的感受和学习工作体会。

一、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是人类创造力的表征,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现了对人类创造力的尊重,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护,是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进行交流和相互了解的重要渠道。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创造适宜的社会环境来承续不同民族、群体、地域优秀的人类文化传统,对于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对于充分发挥世界各国、各族人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类的相互沟通、相互了解、相互团结协作等等,具有重要意义。

紧迫性。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世界全球化的今天,此种文化遗产的诸多形式正受到文化单一化、旅游业、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人口外流、农村劳动力转移、移民和环境恶化的威胁,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农耕文明向现代文明转轨进程进一步加快,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外来强势文化的猛烈冲击下,一夜之间就有可能土崩瓦解。这并非危言耸听。椐《三联·生活周刊》的文章《中国地方戏曲现状》记载:我国共有360多种地方戏曲,根据《全国戏曲剧团现状调查》显示,正以每年一个的速度锐减。“死了一个人,忘了一门艺”这是全国政协委员赵光华对这种消亡速度的描述。“戏曲之乡”河南调查显示:河南省过去流传甚广的65个剧种仅存一半,4000多出传统剧种已经消亡。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地方剧种有18个,然而到20世纪末,除桂剧、壮剧、彩调剧,粤剧4个剧种外,其余14个剧种已难得一见。其他地方剧种的保护状况莫不如此。由于保护机制还没有建立,重申报轻保护,越是经济发展快的地方,文化消失得越快。中央台焦点访谈说:如不加于保护,十年后,很多东西都将看不见。

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1.有效保护工作机制尚未建立

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的大潮中:适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际的整体性、有效性的工作机制尚未建立,尤其是各级政府主导的有效性亟待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象分割,由政府不同部门分别管理,重经济开发,轻文化保护,是当前地方政府工作存在的普遍现象,与如今比较重视文化遗产的旅游和开发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显然滞后很多。

2.保护传承工作后继乏人

过去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靠师傅带徒弟,或一代代口头传承下来的。非传统文化曾经遭受历次政治运动猛烈冲击,也使许多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出现过明显的断档,带有严重的硬伤。如今年轻人多“哈日”、“哈韩”,而对这些非主流文化感兴趣者不多,随着民间老艺人的相继去世,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失传的危险。即人亡艺绝。如广西的山歌,过去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主要表达方式和重要途径,闲时娱乐话不离歌,以歌养人,歌海广西因此得名,而如今,在少有的传统歌圩上已鲜见年轻人的踪影。“三个歌手七颗牙”道出了保护传承工作的困境。

3.本民族文化认同感被削弱

由于自然环境、历史以及其他种种原因,不得不承认,广西的经济还相对落后,广西的文化建设虽有特色,与发达的西方文化以及中原文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仍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的改革开放地不断深入,许多人走出了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小天地,外出务工或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从而接触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了解到更多过去自己闻所未闻的新鲜事物,不仅开阔了视野,也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的思考,有些人特别是年轻人很容易产生一种自卑心理,甚至对自己的民族文化进行否定,认同感也因此受到严重的削弱。因此,在西方大潮和外来文化的猛烈冲击下,如何固守自己民族精神家园,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并在各种不同文化的交流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4.社会群体和民众保护意识淡薄

过去,除一些政府文化、教育管理部门、学者和研究机构外,很少有人过多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尤其是当地的一些老百姓,对本族及自己身边的很多事情都习以为常,比如说我们采风时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在当地文化站采访一些老艺人的时候,感到他们一点热情都没有,后来才知道,他之所以不愿意来,一是因为觉得接受采访没有经济收入。但村里人人知道只有他还会唱这些歌,迫于大家舆论又不好不来。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倘若没有作为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传承者的本民族群众的积极参与,如果保护工作没有给当地群众带来实惠,或没有让当地群众看到发展的前景,恐怕难以取得当地群众发自内心的关心和支持,无论多么美好的蓝图,都只能是政府官员和专家们的一厢情愿。

5.机构编制人员经费不足

文化管理部门,由于编制有限,人手不足,经费严重缺乏,而且平时事务繁杂,很难抽出专门的队伍来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相关工作,再加上研究人员寥寥,致使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挖掘及开发利用工作更是难以落到实处,加之管理人员的流动性大,工作上没有进行系统的构思,制定出长远行动计划和执行方案,因此,保护成效不显著,从广西一些非常有特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壮族天琴艺术缺席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现象,由此可见一斑。

6.传承保护工作存在空白

虽然说,不少专家学者对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仅限于壮族铜鼓、壮锦等少数项目而已,即使是对这些项目的研究传承仍有待深入。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尚有许多方面的研究至今仍是空白的,如水族仡佬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尚未有项目列入各级名录,研究的视野还需进一步扩大。

7.传承保护管理体制不顺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仍然存在政出多门,权责不清,职责不明的现象。管理工作虽然有文化、建设、旅游、广电、新闻出版、教育、发改委、民委、宗教等许多部门参与,但管理体制还没有理顺,因此,亟须建立一种明确责任,统一协调,协同作战,讲求实效的传承保护管理体制。

三、高等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具备的独特优势

1.丰富的智力资源即专业师资力量的团队优势

高校有着雄厚的中高级职称的人才队伍,高校有一支结构合理的老、中、青专业人才团队可以为之提供相应充足的专业指导,而且其行业长期形成的高等级人才培育生产机制,包括教育内容的体系化、教育方式的集约化和教育手段的规范化等等,无疑在通过人才培养,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文化传承人后继乏人的困难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www.xing528.com)

2.科研优势

高校长期以来,在对民族文化的研究上一直走在前列,一批有志于民族文化研究的教授、学者,基本上形成学术梯队,笔耕不停,默默耕耘,出版了大量的民族文化研究成果,这是任何行业和部门难以逾越的。例如:广西师范学院自建校以来,利用民族民间文化相关学科优势,先后主持和参与多项广西少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工作,编印广西少数民族民歌民间故事114部;广西少数民族风俗志与风情录7部,承担20多项文化研究课题,出版20多部专著,在广西乃至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参与起草《广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和《广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总体规划》;将“那坡彝族跳弓节”成功申报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参与黑衣壮文化抢救、保护工作,指导“妮阿呀”合唱团在全国比赛中获得金奖;在《广西师范学院学报》独辟“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研究”专栏,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提供平台。

广西艺术学院民族研究所,自1960年成立以来,设有民族音乐、民间工艺美术两个研究室。创建该所的初衷是以之作为本院民族艺术的科研与教学基地,收集、整理和研究广西各民族的民间艺术,继承和弘扬其优秀传统,将研究成果引入教学,促进各相关学科的民族化发展。20世纪60年代,由该所牵头,先后组织全院各专业师生200余人,长期深入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山区,全面普查各民族的民间艺术。收集、整理和储存了大量的民间工艺品(如织锦、刺绣、蜡染扎染雕刻、图案、首饰等)与民间音乐资料(含民间音乐录音、采访记录、乐谱和调查报告等),及时将各民族代表性的民间歌曲、民族器乐、民间曲艺和戏曲音乐编入地方性教材,作为对《民族音乐概论》课程的补充。先后出版广西各民族音乐研究专著近20部。建立起一定规模的“少数民族乐器陈列室”,收藏各民族民间乐器300余件及其相关民俗、音乐活动的录音200多小时、录像150多小时,照片近万张,其中有些乐器属稀世罕见品。同时推出了《广西少数民族乐器考》、《广西特色器乐》、《骨胡艺术》、《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志》(本所承担广西及南方部分)、《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词典》(本所承担音乐分支)等专(合)著16部、学术论文200多篇。在南方少数民族音乐基础理论及其乐律学、音响学等领域有新的发现与突破,如南方少数民族音乐的中立音、中立调式的运用及其形成的风格特征,一弦、一管一簧同时发两音等奇妙音响,都做出了科学的测试与论证。这些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民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颁发的“首届中国民族图书奖”一等奖l项;国家民委颁发的“社会科学优秀奖”一等奖2项;教育部颁发的“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颁发的论文评选二等奖1项;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颁发的“广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广西社科联颁发的“广西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l项;广西音协颁发的“音乐民族风格征文”一等奖1项。1人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授予荣誉勋章。可以说,高等院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起步早,成果厚实。

3.学科设置优势

要是社会有需求,高校可以及时调整学科设置,增加新兴学科设置,其师资储备完全可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如广西艺术学院为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需求,于2009年新设立了民族艺术系;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等高校相继设立了民族学民俗学民间文学、民族体育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学科和专业,这都为我区科研院所及相关单位培养了急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人才。

4.人力资源优势

学生资源是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最大优势,对一个项目的研究,可以动员广大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以广西艺术学院为例,可以利用学生采风和社会实践课,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厚的民族地区,收集传统音乐和美术方面的资料,完成相关项目的普查工作。合理利用学生资源可以达到节约保护成本、弥补当前专业人员短缺、锻炼学生能力、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科研和学术含金量等多赢的局面。2010年7月,新成立的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学生代表广西参加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举办的第八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壮族嘹歌组合《我的家乡美》荣获原生态组金奖、苗族弹唱组合《木叶情歌》荣获原生态组银奖、壮族“诗”、“歌”组合《山歌满山坡》荣获创作民歌组银奖,取得广西参加这项赛事以来的最好成绩。

5.信息收集的优势

随着高校对外学术交流的日渐活跃,无形地为各省、各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传承搭建了更为宽阔的平台,文化的多样性在这一平台将得到充分的展现。高校的招生改革,使得生源更加广泛和丰富,这些来自不同省份、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学子本身所携带的文化多样性信息将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难得的财富。

6.传承优势

高等师范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主要定位于培养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这种特殊的教育职能,决定了其所传授的知识,在未来发挥作用与效能时,具有相当的持续性和普遍性。因为,一般人在一般的专业院校毕业之后,通常是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与自身个体追求相关的社会领域与生产生活实践之中,而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得其所掌握的知识,通过对学生的反复传授,以几何级的“裂变”形式,迅速扩散为更多人的知识与技能。一方面,高校有一批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理念的学子,国家的方针政策,可以直接灌输给这样一代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人。另一方面,这批大学毕业生到社会尤其是在农村中小学将为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族体育、民间文学的传承工作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师范类院校还可以依托中小学教员培训工作的平台,融入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内容,进一步扩展传承工作空间。此外,在现在的许多高等院校中,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学科之外的其他专业的学生,也都普遍可以选修学校开设的如“民间音乐知识与鉴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选修课,进行相关知识的基础性普及教育。这就给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之外其他系科的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常识,创造了良好条件。

四、高等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如何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

1.发挥各自优势,培养专业人才

高等院校作为人类文化传承学习弘扬的场所,一方面应主动担当传承国家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义务,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更应加强对广西各民族文化精髓认知的自觉,尽快解决现行教育知识结构体系中,广西本土传统文化遗产资源严重缺失的现状;目前在我国,已有部分院校开设了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为我们做出了表率。据我所了解,有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贵州大学艺术学院、泉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等。已为社会培养出了大批的民族音乐专业人才。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遵循“借鉴当代世界优秀的音乐教育体系,依托云南独有的民族音乐资源,传承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弘扬中国传统音乐,培养21世纪具有云南民族特色的复合型音乐艺术人才”的办学理念,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抓住音乐教育的基点、特点、热点来建立专业学科弘扬中国传统音乐,走民族音乐本土化教育的路子。泉州师范学院也成功地培养出了首批“南音”方向的本科专业人才。他们的教程除了介绍“南音”的乐学理论、乐事活动、音乐流布、音乐构成等,最突显的特点是强调把“南音”置于泉州乃至闽南文化发展的脉络中传承、认识、研究。专门立足于本地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就近取材,为“南音”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为当地的文化传承做出积极的努力。诸如此类的成功例子很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学习,同时,他们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把本土音乐资源纳入到地方性高等音乐专业院校的教学体系已不是难成的事了。

2..突出重点,各守其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为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性强,各高校应发挥各自学科优势,突出重点,扬长避短。如广西艺术学院和设立艺术院系的院校可侧重对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和传统手工技艺的研究和传承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设立有文学院系的院校应发挥本身语言文学研究方面的特长;广西中医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等院校则体现显示传统民族医学研究专长,广西民族大学不仅在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方面发挥优势,在对传统体育的研究传承弘扬上已经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如组队参加四年一度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为广西争得不少荣誉。

3.加强联系,形成合力

2010年8月1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进行了审议,其中的第三十七条内容为:“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纳入相关课程,因地制宜开展教育活动。开设相关专业的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教育活动,培养专门人才。”可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出台指日可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时代重任历史性地落在培养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各级高等院校的肩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适时统筹好各高校各学科的优势,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校际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加强各高校在保护工作中的交流与联系,构建保护科研、成果展示和互动交流平台,担当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

2.樊祖荫:《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若干问题的思考》,2006年。

3.覃勇荣:《红水河流域文化生态保护的几点思考》,《博士看河池》,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4.《三联生活周刊》,2006.5.2.

(作者单位:广西艺术学院音乐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